科学发展观: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013-04-10 13:11王明哲
实事求是 2013年5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科学

王明哲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2)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一事件在理论上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经实践检验是成功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部分,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共同铸建了立党立国的根本;同时它在实践上意味着科学发展观将在当代中国发展全局的高度上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一、党的指导思想的共同特征

1.旗帜鲜明的立场。指导思想如同一面旗帜,“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1](P71)。因此,指导思想是有关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的科学理论,其中必然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包含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执政方向,具有高屋建瓴的统领意义。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之后不同历史时期的指导思想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连续性保障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牢固地位,阶段性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连续性来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常青树。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矛盾对立统一思想、暴力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等,创造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人民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积贫积弱,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积极成果。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思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开创了在经济社会建设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指出执政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的发展需求;还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有关人是历史的主体思想,指出执政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一方面继承了有关联系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历史唯物主义人学理论的价值精髓,在人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的全球背景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题的有效结合。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来讲,教条式理解马克思主义或者照搬别国经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是行不通的,甚至还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苏联模式的失败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到各国的个别实践中,探索符合具体国情的发展路径才是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历次修订,都在与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完成,都是既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妥善结合中国自身特点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就是在总结土地革命时期数次“左”倾错误的教训中成长与完善的,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之后我们党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被不断上升为科学理论,并在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第一个系统的重要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是在国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与实践中的彷徨探索阶段,在纠偏“左”倾和右倾错误中重新评估了中国的具体国情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了破解中国问题的方法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合理地回答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途径和命运问题。这次飞跃的重大理论成果指导中国揭开了民族复兴、繁荣富强的序幕,加强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低潮中的社会主义力量,也指导着中国凭借自身的制度优势有力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处在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关键阶段,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强大理论武器,符合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面临改革的攻坚阶段,既要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守住社会主义的阵地。这需要一方面继续把发展当做“硬道理”,另一方面优化发展模式、提升发展品质,以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均衡永续的发展,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前进。

2.合乎规律的认识。合乎规律的认识对于实践有很强的反作用,科学的实践离不开正确认识的指导。因此,科学的指导思想,必须是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之上的合乎规律的认识,是得以保证执政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行动指南。

除了坚持正确的理论立场之外,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首先是与实践相统一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发展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实践的认识是空洞的,建立在空洞的认识上的理论自然也是苍白的。而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正是以不同阶段的实践为出发点,围绕新的实践提出新的观点,再以发展的观点指导创新的实践,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精髓,从而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其次,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下,党始终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因此一切有关执政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论都必须是围绕着人民群众的理论,任何脱离了这一点的社会理论都是空洞的或者带有某种为少数阶级阶层谋利的目的性。我们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因此除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并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1945年7月毛泽东回答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时就提出了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观点,群众路线更是成为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理论提出的改革开放是以人民富裕起来为本位的,继而提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P37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进一步体现了党的各项工作的完成都要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相一致,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革命,到带领人民群众摆脱物质贫困,再到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利益需求,再到关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党的指导思想都充分尊重了人作为推动历史变革主体的地位。再次,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丰富完整的认识。按照2012年新修改的党章的说法,“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个表述可能有进一步简化的趋势——习近平在出席中央党校2012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时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然而,党的指导思想却是丰富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就丰富而言,毛泽东思想包含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思想、党的建设理论六大主体部分;科学发展观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完整理论体系,系统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理论命题。就完整而言,一方面,指导思想不是零碎的各个问题的堆积,而是系统的有机的表述,是站在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与发展全局的概括性总结,涵盖了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它体现了执政党长期以来稳定、持续的奋斗目标。与西方在野党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党的一大就提出了“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的纲领,并在90多年的历程中不忘初心。而且每一次指导思想的创新都是批判性地对前人理论成果的继承,都会割舍掉一些不合时宜的旧经验、旧观点,继而保存和发展其理论精髓,最终实现指导思想整体上的一脉相承。另外,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与时俱进的认识。这点在上一部分有关指导思想的阶级性的论述中就已阐明。

二、党的指导思想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之上的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正确认识,是新世纪新阶段破解新问题的思想武器。面对中国继续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担带领有十几亿人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事实;面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得不结束韬光养晦的时代,以主动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应对各种挑战的客观环境;正视前进道路中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意识形态领域受到多元思想冲击问题的客观存在,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由对“量”的关注上升到对“质”的关注。在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始着手社会主义建设伊始,中国社会还残存许多旧制度遗留下来的弊病,党深刻体会到经济落后对社会发展的制约。故此毛泽东思想致力于尽快实现工业化,“要在大约几十年内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3](P392),甚至开展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来实现“赶英超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错误的指导思想下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错过了二战后发展经济的黄金时期,因此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实现经济量的扩张,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三步走”战略实现中国经济量化可观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显著成就下,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开始关注发展的“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个阶段党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人才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力图保证现代化建设有质有量。科学发展观则开创了迄今为止对发展的“质”的最深刻关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好”字当先凸显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方式的集约、创新机制的形成、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都要优先于单纯量的增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对人的关注由号召人民承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任,到尽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升级到更加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从“富裕起来”到“幸福起来”,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把“质”的提升作为新的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对更纵深、更全面的领域的关注。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分别被确定为“两手抓”战略,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党的十八大在“四位一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形成“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从社会建设领域来看,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却并没有充分解决配套的社会发展,问题集中于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住房、教育、医疗、就业、食品安全领域,加之城乡、区域、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单纯的经济增量已无法掩盖社会矛盾的凸显。首次提出现阶段我国社会建设在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建设,尤其要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统一。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来看,在全球遭受资源制约、生态恶化威胁的严峻背景下,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全局高度与突出地位势在必行,它已成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4]并且与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相一致的。历史上竭泽而渔式的对增长的“量”的盲目追求已经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今经济发展遭遇生态瓶颈的危机倒逼生态文明理念的建立,在总结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成就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更为系统地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4]四大任务,致力于通过制度确保严守耕地红线、坚持节能减排、建设防灾系统、发展生态产业、形成奖惩机制等行为有章可循,通过宣传教育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民心,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最终实现“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的美好愿景。

三、科学发展观创新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除却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导向功能之外,还涵盖了它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品质,因此科学发展观包含了一种有关发展的学说与实践的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它表现为一种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突破历史条件的制约,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容。理论的创新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在有关人的科学发展与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求。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诉求。宏观上看,党的十八大确定了要继续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决定了党的执政基础没有变,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人民依然是党奋斗的力量源泉和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微观上看,“以人为本”包含着越来越多的有关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内涵:一是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从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看来,为了满足人民全面多元的生活发展需求,我们党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的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并继续推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人民在生活富裕的同时有序参与民主政治、丰富精神生活,在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二是提高人的各项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也是人的现代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在战略层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世界经济的制高点。这需要吸收毛泽东1939年在延安开展学习运动时提出的克服“本领恐慌”的经验,在继续施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同时,优化人尽其用的制度安排,以创新型的知识人才构建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体力量。新时期要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舆情多元的新环境下,以牢固的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瓦解非主流意识形态力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时代新风,以保证社会主义主体建设力量能摒弃杂念,凝聚力量。三是尊重人的平等权利。“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渗透了“天下大同”的朴素平均主义观念,社会主义制度则明确要求通过科学的途径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在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努力下,加快公正的制度设计,形成强力的制度保障,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稳定器,是形成向心力的助推器,是对人的更高境界的尊重。

2.五位一体的总体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新关怀。尽管科学发展观将继续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却并不意味着无限度地满足少数人不合理的需求,更不意味着我们党会放任贪婪、浪费的风气玷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倡导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从人民需求的角度来讲,合理的需求是在富足有度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努力追求民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公平和谐生活、生态良好生活的面的扩张和质的提升;而不合理的需求是盲目追求量的扩大或异化的表象而有损资源环境保护、有碍社会公平正义、有阻未来可持续发展、甚至有悖伦理道德的行为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决定消费和需要,同时消费和需要对生产有反作用,决定生产的目的、引导生产的方向。如果任凭异化的资本主义价值风气侵蚀社会主义价值观,忽视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少数受西方消费主义影响的人对不合理需求的追捧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社会的价值取向,这对于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中国来说形成的巨大压力将制约实现现代化的完成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尤其要注意的是,共同富裕不是依托于物质攀比的集体浪费,而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的良好境界。现阶段,党开始突出注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和生态文明需要,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观将以五位一体的布局破解这一难题,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1]毛泽东年谱:上卷[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科学拔牙
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与开拓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