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
(南京晓庄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71)
时至今日,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正在经历着由传统传媒时代跨入到新媒体时代的变革中。依托于数字技术、互联网平台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甚至颠覆着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乃至生活方式。《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指出,互联网已成为“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有人甚至预言:“新媒体将成为主流媒体,新的话语将成为主流话语,由此带来的新思维将成为主流思维方式。”[1]因此,如何理解这场技术革命,如何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构建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成为当前社会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强调了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探索其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和新闻界对其定义存在一定差异。如美国《连线》杂志把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美国新媒体研究专家凡·克劳思贝(VinCrosbie)认为,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为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提出,“新媒体拥有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上述看法尽管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是从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等角度来理解新媒体的。
笔者认为,由新媒体革命推动的,绝不仅仅在于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突飞猛进,而更主要的是体现出人的本质的外化以及人的潜能的发展。即媒介是人的延伸。其实,早在互联网诞生前的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就在他的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指出了媒介的本质及力量,分析了媒介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他看来,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大众传播媒介都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例如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视觉能力的延伸,收音机和广播是人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电子媒介的诞生与应用对社会的冲击力与影响力前所未有——“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虽然时隔多年,但这一论断不仅能让我们科学的认识新媒体革命的本质,更能认识到人类自身发展的本质。
麦克卢汉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媒介,理解新媒体革命的本质,揭示媒介对人类的重要影响,他认为媒介本身就在塑造和控制着人的组合和行为的尺度和形态。在印刷品时代,由于人们习惯于进行机械的、线性的思考,因而对于媒介自身的形式缺乏关注;但是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电子媒介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整体的、集合的感觉,媒介本身的结构和外形越来越凸显出来。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第一版的序言中,麦克卢汉写道:“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的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三千年的爆炸性增长,现在它正在经历内爆。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的空间延伸。今天,经过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以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就我们这颗行星而言,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我们正在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一样。”[2]
媒介技术的革新与发展造成了人的感受、思考、信仰、行动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变化,最终造就了社会现存的形态及文明的发展。
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论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理解和认同,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和发展,从根本上看,它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外化,是人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
马克思也曾经在更早的时间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提出技术“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3]尽管当时马克思对技术的界定并没有游离出劳动实践这个宽泛的界定,但随着实践的发展,今天的新媒体显然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媒体形态,它无疑与技术是紧密相连的。人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技术途径,超越了人类天赋本能的局限,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对此马克思指出:“……这样,自然物本身就成为他的活动的器官,他把这种器官加到他身体的器官上,不顾圣经的训诫,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4]
的确,人类就是通过不断地创造新技术扩展了自己的身体与能力,人类自身的每一次延伸必将在人类的事务中引入一种新的尺度。正如麦克卢汉所说:“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新媒体革命从本质上来说是人自身力量的发展,通过延长人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扩大并加深人们感知世界,探索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新媒体的“个性化、消解化、交互性和跨时空性”等特点也促成了一些新的价值评价尺度和价值观念的形式,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个体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体系。这也正是我们能够借助于新媒体技术的革新构建一种不同于以往,立足于人的发展维度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原理和机制所在。
任何一种价值观都要围绕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假设成为价值观理论的哲学基础。只有在这一基础上,一种价值观理论,以及一种价值体系所提供的各种基本价值及其之间的关联,才能得到有效支持和阐释。
在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并存已成为普遍现象的情况下,笔者思考核心价值观念的构建问题,重要的是在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确立一种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笔者认为,在构建价值观念体系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将个人和社会看作两种既成的、相互分立的东西,没有必要带有倾向性的在概念的表述上以一方遮蔽另一方,更没有必要因此引起理论上的纷争和实践上的茫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超越过去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共赢共存的现实出发寻找新思想、新思维。正如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说“世界正在从崩溃中迅速地出现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准则,出现新的技术,新的地理政治关系,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传播交往方式的冲突,需要崭新的思想和推理,新的分类方法和新的观念。”[5]
据此,笔者提出应当将“人的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观念构建的基本维度和准则,这一价值追求体现了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超越,达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即“人的发展”是核心,是其他一切价值观念构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离开这一点就要走偏方向。
“人的发展”这个范畴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它把自然、社会和人的内容兼于一身,不仅包含了人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蕴涵着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广泛内容,是我国当代社会进程中从宏观领域到微观层面、从社会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人的共同主题。“人的发展”范畴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科学的“社会(集体)——个人”的关系。它表明了社会(集体)与个人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和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在理论上避免以集体湮没个人,或者以个人遮蔽集体的缺陷。因而从人的发展维度构建社会价值观念,能够把“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中所偏重的社会对人的制约性同“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中所强调的个人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创造性内在地包容和整合在一起。另外,“人的发展”内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价值要求,其本身就具有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的内涵。马克思强调未来社会“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6]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从人的发展维度构建社会价值观念有着充分的技术机制和理论依据。
张国良教授的《传播学原理》一书指出,传播就是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传播的主要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而符号是人类传播活动的要素。可以说,人类精神文化的所有具体形式——寓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哲学等,无一不是符号活动的产品。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其《符号形式哲学》中也提到,人类是符号动物,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活动才能创造出使自身区别于动物的文化实体。这一理论为我们发现新媒体在价值观念的构建和传播中的优势提供了理论和科学的依据,即正是通过媒体的延伸,让每一个信息的传受者能够分享信念、理想、价值观、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能够在文化或价值观念的冲突和认同中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正如波士曼所说的,我们的语言便是我们的媒介,我们的媒介便是我们的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新媒体不仅是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更重要的是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构建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全球化、网络化和社会化发展的新媒体,空前拓展了价值观念存在的时间与空间,使得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与交锋更为直接、激烈和多样化。新媒体大大颠覆了价值观念体系的传统构建方式,虽然带来了挑战,但也提供了机遇,主流媒体运用新媒体对外传播的能力日强,民间自发的爱国主义和人本主义在网络舆论空间的表达日盛。只要通过探索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就能够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不背离实践,能为社会群体高度认同和接受。
新媒体革命本身就蕴含了“人的发展”这一价值主旨。
新媒体革命的本质不仅为构建以“人的发展”为维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提供了技术机制,而且其本身就蕴含着这一价值准则,两者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终极价值追求,那就是“人的本质的发展”。互联网及其它新兴媒体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开辟了相对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的人类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时间与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方式,也是人作为物理存在和精神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任何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打破,必然意味着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新媒体革命推进人的物质需求的全面发展。
新兴媒体是科技进步的成果与体现,因而也是生产力的进步与体现,为人的物质需求创造了丰富的社会财富,在全球范围内催生了一批又一批新兴的产业、行业,比如网上商店,网上银行,网上信息服务等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人们既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得自己所需的物质需求信息,又可以了解到许多未知的物质需求信息,引导人们新的物质需求,从而改变当前世界的产业经济格局和发展速度。
其次,新媒体革命推进人的政治参与、政治诉求的全面发展。
美国传播学者泰拉尼安在论述发展与传播的新道路时认为,传播的最高价值是社群,采用平行的而不是垂直的传播途径,构成自愿结合和网络性的传播方式,突破传统的单方向的和无反馈的传播体系,有利于建立更加民主的社会制度。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公民的社会参与,包括政治参与获得了更好的技术平台和更为宽松的政治氛围。公民有了更便捷的途径来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新媒体时代,使“人人是记者、人人是编辑、人人是评论员”具有了普遍的现实性;社会政治参与在新媒体时代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的结果,反过来又激励了公众更大的参与热情。在推动社会民主建设的同时,也不断培育公民的民主素质,推进人的政治需求的全面发展。
最后,新媒体革命推动人的精神文化的自我成长。
新媒体自由、平等、互动、开放的表达方式、发现方式、交流方式和思考方式,使每个人逐步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现世界,用自己的尺度评判世界,形成独创与共享的有机结合,并从中锻炼自己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释放自己的精神潜能,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改进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从而实现了马克思所谓的由“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片面独立的人向自由个性的人的过渡和复归。
正如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勒纳认为,发展要求社会的个体成员具有新的态度和价值观。而新媒体形成的自由表达的社会机制,能够促进这种新观念、新思想、新价值观的形成和传播,从而推动民主政治与社会的发展。新媒体革命所蕴含的本质也正契合了我们从人的发展维度构建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要求。
[1]李希光.迎接新媒体时代[N].环球时报,2000-4-21.
[2][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印书馆,2000:37.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8,8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3.
[5][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4:3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49.
[8]张国良.新媒体与社会变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9]罗志荣:新媒体革命与人的全面发展[J].企业文明,2006,(12).
[10]刘怡,荣婷.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变革与转型——首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综述[J]现代传播,2012(9).
[11]蒋晓丽.新媒体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交互机制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
[12]刘芳.从人的发展维度构建社会价值观念的思考[J]理论月刊,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