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文莉 宋晓娟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 定西 743000)
自从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我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特别是2011年6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走向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民间自发保护和社会依法保护相配合的新阶段。民族民间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保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创造出许多值得总结推广的方式方法。下面笔者以一首民歌的成功改编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民间音乐保护的话题。
无伴奏合唱《夜夜的晚夕里梦见》是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根据陇中花儿《下四川》改编的一首著名的经典合唱作品,经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的演唱,先后获得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北方9省“《黄河大合唱》合唱邀请赛”一等奖,中国合唱协会举办的“全国首届室内合唱交流研讨会”演唱一等奖、“首届中国民歌合唱汇演”金奖,中央电视台“青歌赛”和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全国决赛优秀奖;2012年8月,这支合唱团被中国合唱协会选中,赴德国参加了中德两国领导人议定的纪念中德建交40周年“中国文化年”活动之一:“友谊交响合唱庆典音乐会”,在西柏林剧院和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获得了大学组的演唱金奖。
据说在德国期间的有一天晚上,同学们在莱比锡市政府广场参观后,受当地精美绝伦的欧式古典建筑及整个文化氛围感染,自发地唱起了无伴奏合唱,当唱到《夜夜的晚夕里梦见》时,观众中许多人潸然落泪!
一首中国民歌经过改编以高雅艺术形式出现,屡获殊荣。中外观众都喜欢听,而且广受国内合唱团的青睐,这在当代中国应该说是比较少见的。这一成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笔者认为,合唱版的《下四川》(合唱作品以原歌曲最后一句命名)之所以取得如此大得成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兹分别予以分析:
《夜夜的晚夕里梦见》的曲调,原是“花儿王”朱仲禄先生(1922-2007)1953年在甘肃收集到的一首流传于西北黄土高原的陇中花儿,经过改编新词命名为《下四川》。它是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山歌体裁。当时的歌词是这样的:
“羊吃路边的青草哩,我唱山歌调调哩,掌柜手拿菜刀哩,要宰我的羊羔哩。”
显然,歌词内容简单且比较肤浅。才华横溢的朱仲禄重新填了3段词:
第一段:一溜儿山来(者)两溜儿山,三溜儿山,脚户哥下了(个)四川;
第二段:脚踏上大路(者)心想着你,心想着你,喝油也不长(者)肉哩;
第三段:今个子牵来(者)明个子牵,天每日牵,夜夜的晚夕里梦见。
词中的“脚户”指的是还没有公路交通的年代里,靠肩挑从甘肃往四川搞长途货运的专业户。不难看出,新词是一首描写情人之间断肠之苦的悲歌:第一段是女子的独白;第二段是男子的独白;第三段是两地的“心有灵犀”。《下四川》的旋律舒展、悠长,略带忧伤。全曲分上下两句。上句充满了高亢、激越之情,但也隐含着一种凄凉。下句是叹息而深沉,似投入一种盼望。抒情忧郁的格调直入人的心灵,将那种生活的辛酸和对亲人的断肠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黎英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一生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改编中国民歌、民族器乐曲,为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而建立理论体系做了大量的勇敢的探索和实践。
黎先生根据原曲抒情的格调,针对三段歌词的不同意境做了精到的结构布局。他以一段由男低音声部开始,男高音声部紧接着加入的对白式旋律营造的无比沉重的哼鸣为引子,带着无限的同情引出了女高音主旋律和女低音和声的第一段独白。接着,第二段歌词由男高音声部承担,女高音以完全重复的形式予以呼应,犹如息息相关,与第一段形成色彩对比。第三段歌词别开生面,作曲家运用复调手法在女高音声部唱出主旋律的同时,男高音声部以对答的复调旋律相呼应,如泣如诉,宛若肝肠寸断。之后,原先的引子扩充为四个声部,以和声手法激情澎湃地对第三段歌词进行重复,蕴含了一种博大的同情。在浓烈的气氛里,传出女高音和男高音微弱的对唱和合唱队对这句旋律的不断重复,直至在极弱的音量中结束。
通观全曲,一气呵成。黎先生以他高超而洗练的作曲手法把原来只有19小节的分节歌变成了一首长达118小节的天籁交响。音乐从深层次上挖掘并表现了原民歌在人类学意义上的内涵。
中国的合唱由于深重的民族灾难,长期以群众歌咏的形式动员人民,鼓舞士气,形成了光荣的传统,发挥了伟大的作用。即使在和平年代,歌咏比赛一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演唱形式。一般都是以一些歌唱祖国和时代的歌曲为演唱内容,歌咏比赛大都以声音大小、整齐程度以及服装、道具等形式作为评比的条件。
甘肃人的室内合唱观念,是2000年由前中央乐团合唱艺术家黄培方先生传授的。与群众歌咏相比,室内合唱的基本要点是:第一,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全世界的合唱都以16世纪欧洲“牧歌”为经典;这种“牧歌”不是汉语字面意义上的放牧歌曲,而是一种与教堂圣咏相区别的世俗题材的作品。牧歌从一开始就是专业创作的复调音乐,保持了先进文化高雅艺术的特点。第二,在用声方面采用高、轻、直的方式。高是美声唱法发声的高位置,轻是用比较小的“半声”音量,直是平直的行腔方式,避免声音无控制的波浪型抖动。这样发出的声音泛音丰富,有动感,因而富于感染力。第三,合唱队的4个声部在发声方法上以女高音声部为准,有利于产生和谐。黄先生用这样的理念一句一句地纠正合唱队的唱法,自己频繁示范,不到一个小时就初见端倪。据说,总共辅导了4次之后参加比赛,以外国专家为主的评委会,把金奖第一名的殊荣授予了该团。
经过作曲家高超的改编技巧和合唱团专业科学的演唱,一首陇中花儿走出田间地头,登上了大雅之堂;走出国门,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这种尝试真正做到了我们所期望和提倡的愿景——让民间音乐通过传播得到传承,通过传承得到保护。由此,笔者联想到很多民间音乐的现存状况及传承情况并不乐观。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民间音乐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那些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一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面临被人遗忘甚至消亡的危险。尽管近几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非遗保护,做了大量抢救性的工作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但非遗保护中的具体环节依然存在不少隐患。如很多地方机构重申报,轻保护,忽视传承,或者说不知用哪种方式传承。尤其是民间音乐的传承现状更是令人担忧。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音乐产生的过程也是其消失的过程,民间音乐的传承是个动态过程。音乐的特质决定其传承方式的特殊性。那么,民间音乐采取哪种方式,才能真正得到保护和传承呢?陇中花儿《下四川》由一首山歌到无伴奏合唱的成功“演变”启示我们:以西洋作曲手法改编或在原民歌基础上二度创作是对民间音乐的一种比较好的、使之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方式。
温家宝总理曾提出:让民族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的要求。那么,怎样才会让民族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走向世界呢?笔者认为,洋为中用,中西合璧是最好的方式。民间音乐在保持原有风格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地采用西洋作曲技法,在原有的单旋律基础上增加丰富的织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让民间音乐插上西方的“洋”翅膀,才会深入更多人的心灵,得到更多人的喜爱,从而得到传播和传承。例如:最先走出国门飞向世界的我国的民间歌曲是江苏民歌《茉莉花》。这首民歌是一百年前英国人来中国时记录的,后来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写进歌剧《图兰朵》中,随即家喻户晓。现在谱面多“署名”“中国民歌”!凡是在国外举办个人音乐会的女歌唱家几乎都要演唱这首好听的《茉莉花》,而且很多歌唱家被国外观众称为是“东方的茉莉”。《茉莉花》成了中国民歌的代名词。为什么中国那么多风格迥异的,旋律好听的民歌,唯独此曲如此“走红”?“包装”很重要!我们不得不承认是“歌剧”这种古典音乐体裁让我国的民族音乐插上翱翔世界音乐殿堂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更是中西合璧,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成功典范。作曲家天才地将我国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以西洋奏鸣曲式的形式天衣无缝的巧妙结合,旋律融入越剧音调,并巧妙地将二胡的“哭腔”技巧用在西洋乐器小提琴上,让世界通过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了解了我国独有的灿烂文化,领略到东方古国的艺术气质和独特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取得了巨大成功。《下四川》的合唱版《夜夜的晚夕里梦见》同样是因采用合唱的方式,在原曲单旋律的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织体,从而产生了原曲达不到的强烈的艺术效果;央视节目《我要上春晚》中红都组合演唱的陕北民歌《一对对鸳鸯水上漂》,三个声部的和谐之声,使原来的单旋律民歌更加丰富优美,让人陶醉其中。
这方面的例子还有:王洛宾改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一大批民歌,瞿希贤改编的内蒙民歌《牧歌》,黎英海改编的塔塔尔族民歌《在那银色的月光下》等,刘炽根据新疆民歌改编的《新疆好》、根据甘肃民歌改编的《荷花舞曲》,田丰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太阳出来了》,汪云才、郭颂根据赫哲族民歌改编的《乌苏里船歌》、尹伊公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小河淌水》,恩克巴雅尔以蒙古族民歌素材创作的《八骏赞》等声乐作品;茅沅和刘铁山以瑶族民歌素材创作的《瑶族舞曲》、王西麟以云南民歌素材创作的《云南音诗》、郑路、马洪业以苗族和彝族民歌素材创作的《北京喜讯到边寨》、彭修文改编的广东音乐《步步高》、古曲《月儿高》等民族管弦乐作品以及舞蹈家杨丽萍以大量民间音乐为依据主创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大型藏族原生态歌乐舞《藏谜》;大家非常熟悉的民族管弦乐曲《喜洋洋》的主题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膏面》;聂耳的《金蛇狂舞》是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二胡曲《赛马》根据内蒙民歌《红旗》改编创作,等等。
由以上所举所鉴,经过作曲家的改编和二度创作,把民间音乐以高雅艺术的形式使其重放异彩,把中国农业文明的民族音乐推向了“工业文明”的高度,以公共财产的形式传遍全国乃至世界。可见,只有让我们的民间音乐插上西洋音乐体裁的翅膀,才会飞得更高更远,我们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和魅力才会保持得更持久。这种成功的尝试也是其他非遗保护可借鉴的。我们呼吁作曲家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多创作改编一些结合时代气息和鲜明特点的作品,以这种方式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并使其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引发我们对民间音乐传承方式的思考和探讨。目前我国非遗传承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博物馆式传承;2.师带徒,口传心授式的传承;3.艺术教育传承。博物馆式的传承是将一些珍贵的濒临灭绝的民间文化资源抢救性的保存起来。这种方式确实起到了对民间文化的“保护”,但它毕竟属于一种静态的传承。但民间音乐的传承是个动态的过程,传承方式不能停留在保存的层面。另外,要使我们的民族瑰宝代代相传,后继有人,主要靠青年一代。但从实践来看,随着世界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现代化的浪潮已席卷全球,信息化的渗透无孔不入。流行音乐早已占据了青年学子的心灵。他们对待非遗,大多属于被动接受,还停留在盲目观望的状态,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珍贵价值,也没有彻底从心灵深处被民间文化的魅力所折服和打动,更没有从内心真正树立传承保护民间文化的责任感。
那么,怎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呢?
1.从理智上唤醒传承人的文化自觉,教育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提倡要让民间音乐进课堂。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宣传非遗的价值,分析其生存现状,让学生认识到保护非遗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从自己做起,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来。
2.传承方式结合当代青年的审美情趣。作曲家多创作一些以民间音乐为素材的音乐作品,融传统和现代一体。如凤凰传奇演唱的《月亮之上》让《敖包相会》的旋律更加深入流行音乐听众的心灵;在今年举办的第十五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流行组的桑布扎组合演唱的作品就是将藏族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的节奏和编配巧妙的结合,演唱效果相当之好,现场气氛热烈,深得年轻观众和听众的喜爱。
3.让明星演唱自己家乡的歌。由于传媒的特殊功能,明星们演唱的歌曲很快会流传开来,发挥明星的社会优势,让他们多唱一些民间经典作品,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民间音乐的方式,他们的传唱,必然引领青年人的追捧和学唱,在传播中得到传承。如斯琴格日乐演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李琼演唱的《山路十八弯》等等都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民歌旋律。在前不久刚刚落幕的第十五届青歌赛中,为了展示我国丰富的民间音乐的魅力,央视借青歌赛这一平台,引导广大观众更加热爱民间音乐,组委会要求民族唱法的选手必唱自己家乡或所代表省份和民族的民歌以及巅峰总决赛时必须演唱中国歌剧等等新的改进,这是本届大赛的一大创新和亮点。为了让大众及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丰富的音乐资源,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和独特价值,大赛组委会用心良苦。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深得人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4.让每个学生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传承传统文化先从孩子抓起。中国音乐学院研究所所长谢嘉幸教授1999年8月主持“全国民族音乐教育研讨会”时发表论文《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此观点在全国音乐教育界引起广泛反响。民族音乐、乡土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人”的重要手段和继续“成才”的基础。当今中小学生接触较多的是流行文化,只有让他们从小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种热爱家乡的种子,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后继有人。
5.旅游景点的文艺演出也是传播民间音乐可选择的一种方式。民间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对自己选定的继承人进行演唱、演奏技艺方面一对一的线性传授,以达到区域性的表演为目的。这种表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相当于物质遗产的“古玩展示”。音乐既是时间艺术,又是情感艺术,你听到的时刻也就是它消失的时刻。表演即是存在。这种传承性表演在各种旅游景点比较盛行,让人们了解民间艺术,游客们通过观看文艺表演,也有意无意了解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形式,这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可以向产业化发展。
我国是个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勤劳善良、聪明智慧的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民族民间音乐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先民们经过不断加工、提炼、积累,共同酿就了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民族音乐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值得在全世界引以为豪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共同为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努力,让民族音乐代代相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