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湘林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 湖南 长沙 410004)
社会工作关注人的尊严、价值、情感,是一个极具人性关怀的道德行业。在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中,不仅包括社会工作知识、方法、技术的介入,社会工作者的道德情感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理论界对社会工作者道德情感研究的贫乏与道德情感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唤起同仁对社会工作者道德情感研究的重视。
社会工作者的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在社会工作职业内的表现,它具体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思想的指导和理性的支配下,基于对生命、对人类的热爱和尊重,在现实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中对社会工作关系和社会工作实践行为的道德方面作出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具有高度自觉性、持久性的特殊情感体验和态度。
当我们从“道德情感”的角度来梳理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直面当代社会工作的危机时,会豁然发现社会工作者的道德情感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社会工作发展的初期道德情感的资源非常丰富,甚至可以说,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支配下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工作行为发生的心理基础和前提。社会工作产生的道德情感动因主要有宗教信念、人之同情心和人类的互助心理。
社会工作源起于西方,其最早的雏形基于具有基督教信仰的个人或团体对那些贫穷者、无家可归者和各类灾民的无偿救助。对西方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观念产生深远影响的基督教文化内容丰富,但是对怜悯、仁慈和爱的情感的强调却贯穿于基督教文化的始终。基督教文化倡导“去爱你的邻人,怜悯他们的不幸,去解除饥饿和贫困;去看望被遗弃者”[1](P73)。怜悯不幸者、贫穷者、被遗弃者,给予他们关怀和援助,这种仁慈、同情的情感被基督教文化视为一种最高的德性和幸福。那么,谁是我的邻人?耶稣说,不是你的孩子、父母和妻子,也不是你的亲戚、邻居、同乡和朋友,而是你碰巧遇见的第一个人,是正处在匮乏中的人。[1](P75)基督教文化将怜悯和仁慈的情感升华为对所有人的博爱情怀,可以说是社会工作产生的重要情感动因。
同情心是指对他人的不幸遭遇和处境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给予道义上的支持或物质上的救助的一种态度和行为。同情心的目标指向遭遇痛苦的受难者、弱者、不幸者等。同情心的产生源于具有忧患意识的人们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使自己身临别人的处境,而产生的一种关心别人命运处境的思想情感。古今中外不少学者认为同情心是道德践履的驱动力,也因此成为社会工作行为动因的传统伦理形态。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休谟开了“同情说”的先河,亚当·斯密和卢梭则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同情说”。休谟认为“同情是人性中一个很强有力的原则”[2](P620),亚当·斯密认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系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之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3](P1)卢梭则宣称:“怜悯心是一种自然情感,调节着每一个人自爱心的活动,所以对于人类全体的相互保存起着协助作用。”[4](P102)在他们看来,同情心是人的原始情感冲动,是道德的基础,是仁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情心要求社会成员承认他人的利益的合法性,并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实现愿望。总之,同情心是借助于心灵交感而成为产生乐善好施举动的根本情感基础,是社会工作行为动因的伦理形态之一。
“社会工作的最根本源头,或可溯自人类互助的天性。”[5](P5)首先,互助是一种本能,源于人和动物过群居性生活的需要。克鲁泡特金在他的《互助论》中证明了:一切动物都是营群居生活的,遵循着互助的原则生存下来;人类社会是“动物社会”进化的延续,同样实行着互助原则;互助原则体现在原始人的部落风俗、野蛮人的村落公社和中世纪城市的行会以及近现代人的工会组织中;国家的出现,也摧毁不了互助原则的存在和发展。克鲁泡特金说:“团结起来——实行互助吧!这是给个体和全体以最大的安全。给他们以生存、体力、智力、道德和进步的最有保证的最可靠办法。”[6](P25)动物的合群性生活培养并发展了它们的社会性互助本能,同时也产生了社会性的互助情感并创造出人类规则。互助建立在利他主义基础之上,人们通过互助来医治社会贫困,减少社会贫富差距,拥有较多社会资源的富有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处境不利者物质上的资助和精神上的关怀,帮助其改变贫困的状况,恢复生活的信心或能力,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种资源的个体间互助行为不仅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升华了人类伦理道德境界。人类互助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就产生了社会工作,它成为社会工作又一重要的情感动因。
在20世纪40—50年代的专业运动中,社会工作界致力于将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架构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于是精神分析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理论及实践模式被社会工作大力吸收和借鉴。实证主义方法论以自然科学为楷模,将视野限定在自然科学划定的界域之内,要求证据为本,客观可证。由此,依照实证方法建立的科学的社会工作理论被看作是普遍的、规律性的、可推广的真理,不能经过科学证明、不可以操作和计算的情感、意识、人格、意义、价值等心理或社会现象逐渐被抛弃。社会工作者的道德情感在理性的名义下堂而皇之隐遁起来,这样也使得社会工作逐渐远离了其初衷,“社会工作原先所具备的使命感,似乎已逐渐被这行业的专业关注及科研应用等种种兴趣所替代了。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技的学科和专业被确立了起来,而社会工作实务作为一种强烈价值介入的活动,一种具道德实践意义的行动则被忽略了或淡化了。”[7](P16)跟随实证主义的社会科学路向,社会工作从技术理性的角度去构建介入模式,价值抽离和不干预的专业态度、专业的自我肯定确立起来,社会工作一度注重临床心理治疗和个案服务而忽视了对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个体的真切的困苦也化约为技术操作层面的冷冰冰的事务,社会工作离科学越来越近,却与人们现实生活越走越远。
“重构”的涵义一是认清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其道德特质,不能让社会工作者的道德情感在实证主义的科学名义下束之高阁;二是随着社会和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以自发自愿、道德提倡原则为前提的社会工作行为动因的传统伦理形态遭遇了现代困境,这种现代困境包括社会流动性加大导致基于血缘、地缘的互助行为的式微,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发展使得基于价值理性而产生的宗教意识的衰微,现代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与同情、怜悯的临时救助行为之间的冲突,社会工作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传递社会福利的社会制度,所以,我们应该寻求更符合现代社会工作发展的道德情感动因。
道德主要存在于各种关系中,纷繁复杂的关系网络正是我们确立道德的依据,因此,对社会工作道德情感的结构的梳理理应沿着社会工作者与其密切相关的关系展开,这些关系主要有:社会工作者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机构的关系,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即服务对象的关系等。所以,正义感、责任感、关怀感成为现代社会工作者的重要道德情感组成。
社会正义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者作为弱势群体的发言人要致力于确保服务对象能够获得必要的资讯、服务、资源、平等的机会以及参与社会的权利。社会工作之所以将社会正义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在于社会工作者认为个人的困苦是基于社会政策或制度的不正义、资源分配不公、社会歧视等原因。而社会工作的正义感就是指社会工作者基于对正义观念的认识,依据特定社会的正义标准,对现实的制度、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作出判断和采取行动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和态度。社会工作的正义感带动社会工作者以宏观视野和结构角度去分析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工作者走进弱势群体,与他们一起以实际行动改变不合理的社会政策及制度,消除社会冷漠及歧视,以此消除个人的困境及痛苦。
社会工作正义的实践首先表现为积极为社会弱势群体争取权益。社会弱势群体是指因某些障碍或者由于社会急剧转型和社会利益结构分化导致缺乏政治、经济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在我国现阶段,这些人主要包括下岗职工、乡镇企业职工、失地农民、农民工等。社会工作首先是弱势群体的保护者,不仅为他们带来满足生活需求的福利,而且帮助他们争取社会参与的权益。这些权益包括基本生存保障权、就业机会权、受教育权、不受歧视权、健康权等社会权。
社会工作正义除了积极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外,还表现在有效分配资源上。需求与资源间的差距一直都是社会政策的主要议题。资源有限则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社会福利的资源更是有限。社会工作者自从19世纪末以来,就是扮演着将有限资源做最有效运用的分配者角色。社会工作者在处理分配的问题时也要坚守正义的原则。社会工作者对资源的分配是根据一定的法律规范,法律明确规定资源适用的对象,资源提供的内容。所以,社会工作者要通过诊断、衡量、评估、鉴定确定需求类型与需求程度来分配资源。
社会工作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职业,社会工作职业本身具有的强烈道德特质决定了责任感对社会工作职业义务、职业使命、职业行为的完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道德责任感是将理性的道德责任溶解为责任主体的感性欲求,是个体对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意味着责任主体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地行动。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感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从维护案主(一般包括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组织和社会)利益,关心爱护案主出发,推动自身为案主服务的一种内心体验,并由此而产生的对自我的约束和要求,是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感情完全投入的一种崇高使命感。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感使社会工作者能自觉地按照良心的承诺对运用知识和技巧为案主提供社会服务,帮助案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所需求的资源,加强与环境的互动,并影响社会政策这一责任负责,全心投入工作,并能承担起责任风险。
社会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感较之其它职业的显得尤为特殊和重要,这是由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第一,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对象有其特殊性。社会工作者以社会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这就给处于相对强势一方的社会工作者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能否不借助于自己的强势地位去剥削、利用、控制或伤害他们,能否以平等的尊重来对待他们,能否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向社会倡导他们的权利和利益,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8]社会弱势群体本来就是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而易于受伤害的,身为弱势群体代言人的社会工作者假如不能以高度的道德责任感约束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伤害更是不可逆转的。
第二,社会工作职业的影响性需要高度的责任感。社会工作与一般行业不同,因为它是一份直接“对人”的工作。社会工作者对服务的投入、对受助者的关怀,以及对工作的热诚,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服务对象。所以,社会工作被称之为“以生命影响生命”的具有道德崇高的职业。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是需要透过自己个人生命的质量和人格魅力帮助人,为他们带来正面和积极的影响,借此改变和引导服务对象过上正常的生活。若想拥有具有影响力的生命,首先要求社会工作者拥有高质量的生命和内涵。假如生命中缺乏质量,个人便失去感染力,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通过不断的自我省察和自我完善来提升个人生命质量。其次若期望要以个人生命来影响他人生命,必须要对生命有责任、有抱负、有理想,懂得“尊重”别人的特殊性,崇尚人性尊严的地位。
第三,社会工作职业劳动的艰苦性需要责任感。社会工作者要面对人类的种种复杂的困苦,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人际的等,其原因也是错综复杂,个体的、社会的等,社会工作不会像其他行业一样能清楚地界定其要处理的困苦的范围,比如,医生行业对于病人的痛苦能通过医疗器械的诊断开出药物处方或者通过手术切除病痛。我们自己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都有灰心失望的时候,何况社会工作者要充当与你同行又能将你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角色,因此,社会工作行业的艰难可想而知了。对于中国目前而言,其艰难性更甚,社会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不仅要面临工作的复杂性、工作成效的不确定性、生活的清贫性,而且要肩负起获得社会的认同,推动社会工作发展,成功书写这段历史的重任。这更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坚定信念和奉献精神,而支撑这信念和精神的也首先是责任感。
关怀是关怀伦理学的核心概念,涉及关注、责任、能力和反应,关怀与人的情感相关,即关怀人的情感、需要和态度等,是一种道德性的情感。关怀伦理学家赫尔德说,关怀伦理学“把人看成是相互依赖的,而不是独立的个体,认为道德应强调人们之间的关怀、同情和关系问题,而不仅仅是,或主要是单个道德行为者的理性决定”[9](P25)。由此得知,关怀感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体现表现为给予服务对象无微不至的照顾,对服务对象表达同理心以及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关怀感体现为对服务对象的照顾。对人提供照顾、治疗与改变社会是社会工作者存在的三个主要使命或宗旨,照顾弱者是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与角色。陷入困境的人们,不论是孤独的老人、慢性病人、失依的儿童、失业的工人、身心障碍者、受虐妇女、单亲母亲、或者低收入家庭,都期待有人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他们所需求的可能是金钱的协助、餐饮的提供、有住的地方,甚至交通安排、辅助器材的资助、心理的支持保护等,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关怀与照顾。照顾是一种伦理情感,因为社会工作者在照顾过程中个人的思绪和情感连结着案主,觉察案主的悲苦,从案主的需求出发,及时回应案主的需求。
关怀感体现为对服务对象的同理心。同理心不同于同情心,同理心已经剔除了怜悯的成分,不再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慈善之心,也不是施舍。社会工作的同理观念从根本上确立了每位受助者的尊严地位,承认他们有获取幸福的权力。同理心需要深入理解案主的内心世界,揣摩演绎对方的意义世界和脉络,从而发现对方意义世界的合理性与及其历史和传统的相关性。对于一个工作者来说,只有在同理心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尊重、接纳案主,并作出适当的反应,以深入地解决问题。在理解的过程里,假若理解者想深入明白受助者的境况,他必须以自己的意义世界作为起点出发,去关怀感需要在相互连结的专业关系中建立。关怀产生于相关人的关系,即相关人与情境的关系中,因之关怀伦理是一种情境伦理。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在专业关系中,倾听案主的声音,同理案主的感受,社会工作者将案主的主体,视为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即站在案主的情境和脉络去看待案主,察觉案主的个别性需求,因为案主的个别需求,提供适切的福利服务。
社会工作者道德情感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工作的价值、目的和功能在社会工作者个体的内化,促进社会工作者个体人格的健全与层次提升,融洽社会工作中的各种道德关系,使社会工作在道德情感的温暖浸润中实现和谐发展。社会工作者道德情感的培育,不仅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而且需要个体的道德践履和心理调适。
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增强社会对于社会工作的认同,将有助于为社会工作建立平衡的情感体系。
社会工作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社工机构、社会大众以及服务对象的认可。第一,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不同于西方的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它在政府的主导下自上而下进行推动,所以,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是非常重要的。增强政府部门对社会工作的的认可包括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于社会工作理念的接纳,并融入相关的政策文件中,促使我国社会政策由官本主义和事本主义向民本主义、人本主义转变,使社会政策能够有效地起到保护弱势群体的作用,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背景。同时,加强对现有社会福利制度的研究,力求让社会工作融入现有的体制中。第二,增强社会工作机构对社会工作的认可以使社会工作者获得职业归属感与职业发展。社会工作机构可以通过明确岗位职责;搭建社工沟通平台;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增强精神层面的鼓励或是提供各种深造的机会等措施来增强社工对社会工作职业的道德情感。第三,社会工作者道德情感的表达需要一定的道德环境,一般公众的认可可以为社会工作专业提供一个适宜的从业环境。一般公众的认可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工作使命的认可、对投入这一专业的人员的认可和资源的认可上。所以大众媒体对于社会工作的宣传和强调要注重其专业性,而不是片面的宣传让公众只看到其公益性的一面;而且,社会工作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是有其局限性的,对社会工作的宣传也要避免将社会工作者塑造为无所不能的“救世主”形象。第四,社会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促进服务对象的福祉,因此,在所有的认可中,最重要的是服务对象的认可,他们是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的根本。服务对象的认可主要表现他们能自觉、主动地选择和使用社会工作服务,并能对有效的社会工作服务表示出赞赏。
人文视角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不同于技术理性式的专业教育模式,技术理性式的专业教育模式强调专业课程设计内容的知识性和技巧性,培养具有一定技术和应用理论的学生。由于技术理性式的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设计过分强调技术的含量而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尤其否定了服务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很难实现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愿望。因此,在社会工作教育模式的课程设计中注入人文取向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人文视角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强调社会工作的公正和关怀的价值理想,以及一些与助人自助、平等、尊重、真诚、相信人的潜能等与专业伦理有关的人的品格的塑造。其课程的设计需考虑以下因素:第一,将“人类的疾苦”纳入社会工作课程中。社会工作中有一件很难学也很难教的事情,就是服务对象的感觉如何。将“人们面临的疾苦”放在相关的课程中,让学生能透过生命经验的分享,学习了解生命述说的技巧,学习察觉和辨识不同的弱势群体,包括文化、社会、经济的弱势群体,并理解困苦的意义。第二,构建社会工作课堂的“情感场域”。社会工作情感教育要注意让学生在情感场的氛围中,积累社会工作情感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使社会工作情感得到内化和升华。社会工作课堂可以采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情景模拟的形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把案例充实进教学,让学生接触到第一手的原始资料,通过文字或录像资料使学生尽量能想象出事情发生的原始情境,达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第三,社会工作的课程应纳入伦理和价值的哲学议题。在社会工作课程中开设有关伦理与价值的课程,如伦理学、关怀伦理学等,社会工作伦理可以籍由教育的过程,逐步地培养塑造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生命,亦即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外,也包括专业人员内在生命(如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尊重,对社会正义的追求,服务意识的确立)、专业性格,以及专业品格的培养与塑造。第四,加强社会工作的实践实习课程的设置。道德不是栖息于纯客观或意念中的抽象物,它只有在实践中才得以展开和实现。在社会工作助人实践中,学生参与直接服务时,可观察个人与案主的关系和互动,觉察和反思个人的判断与评估,并与督导讨论个人参与实务的经验。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督导、教师通过对话去处境化地彼此理解,建构一个共同实践的意义世界,而不是传授一种所谓本质的、普适的助人真理。
道德情感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社会工作者个体身上,所以,个体修养应该的道德情感培养的逻辑起点。
(一)提高道德认知,培育道德情感
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的形成基础。苏格拉底最早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来阐述道德与知识的关系。由此看来,社会工作者道德情感的唤起首先由认知活动激发,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知道行为的原则与规范,就必须有关于道德行为的知识。与社会工作者道德情感相连的是责任、关怀与正义的道德规范与原则,只有加深对这些道德规范的认知,心中才能产生深刻而持久的道德情感。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辨识案主的需求为案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对于专业的回应、福利的提供进行不断的反省、思索,以达到服务的适切性。
(二)投身生活世界,深化道德情感
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达成一个良好的沟通,就要走进案主的“生活世界”。社会工作者开展社会工作时,应该从案主的生活脉络里,了解案主问题的背景原因。每个案主的生活世界不同,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投身案主的社会世界,察觉案主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不批判的态度,同理接纳案主。所以,走进案主的“生活世界”就要求社会工作者深入到案主的生活实践中,对不同人群的文化系统、生活背景、社会价值等都要有一个良好的接触和理解,体会与案主相关的生活方式,不断地丰富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与理解,才可能很好地理解案主的问题之所在,并深入持续地解决问题,若工作者不能够深入理解案主的这些文化和生活背景,就根本不能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心态和难处,社会工作者就无法与案主产生情感共鸣。所以,一个好的社会工作者必须善于深入各类人群的生活,培养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案主提供真正适合他的服务和帮助。道德情感在社会工作者走进案主生活世界,与案主感同身受的过程中得到深化。
(三)重视自我照顾,健全道德情感
社会工作者在培养、构建自己道德情感体系的道德实践中,必须学会关心自己,以此来保持住自己关怀别人的理想和内在资源。社会工作者是容易产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甚至可能造成耗竭(burn out)的高危人群。因为直接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工作时间长、过度负荷;对改变世界的雄心勃勃与现实的冲突;承担压抑的或者情感枯竭的案主(如患了绝症的案主、严重虐待的案主、乱伦的案主等等)的坏的情绪和不理想的状况;或者努力工作后案主却无所改善;案主取得进步后却又误入歧途;处理个案费劲心力在期待案主肯定与赞赏时却有可能遭遇到冷漠与敌对,特别是处理重大灾难的个案,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可能会造成心理的创伤,因此,社会工作者的自我照顾是非常重要的。自我照顾的方式,可以由心理和身体两个层面进行。首先心理层面,积极思维,保持乐观的心态;建立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如:在工作中形成信任和相互关怀的同事关系,家人、朋友或兴趣小组,通过社会支持网络倾诉个人的经验,寻求支持和安慰,化解压抑的情绪,个人的宗教信仰也能成为力量的泉源。其次在身体层面,通过一些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放松、想像放松、伸展肌肉放松等放松身体;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以便减轻压力;开展户外运动,享受生命,保持愉悦的心情;正常的饮食、充足的睡眠也是维持健康的身体必不可少的。
[1][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英]亚当·斯密,蒋自强等译.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1997.
[4][法]卢梭,李常山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商务印书馆,1962.
[5]徐震,李明政.社会工作思想与伦理[M].台北:松慧有限公司,2004:5.
[6][俄]克鲁泡特金,李平沤译.互助论[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4.
[7]何国梁,王思斌主编.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C].八方文化企业公司出版,2000.
[8]罗肖泉.关于中国社会工作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伦理学研究 2009(2).
[9]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