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瑜,姚青峰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平顶山467000)
观察与研究
加味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观察
李红瑜,姚青峰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平顶山467000)
目的:观察加味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治疗组口服加味四物汤,对照组口服布洛芬,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结果:两组中、重度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积分降低,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1)。结论:加味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原发性痛经;四物汤;疗效观察
痛经为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它不适,程度严重者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多见于初潮后不久的未婚少女或已婚未孕者。调查表明,我国妇女痛经发病率为33.1%,其中原发性痛经占36.06%[1]。笔者用加味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40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年龄14~24岁,平均19岁;病程0.5年~7年,平均3.75年;痛经程度(按痛经症状积分)为重度25例,中度35例,轻度10例。对照组年龄13~24岁,平均18.5岁;病程0.5~8年,平均4.25年;痛经程度为重度24例,中度37例,轻度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关于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2]。①痛经症状积分标准: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5分(基础分),腹痛明显0.5分,腹痛难忍1分,坐卧不宁1分,休克2分,面色苍白0.5分,冷汗淋漓1分,四肢厥冷1分,需卧床休息1分,影响工作、生活1分,伴腰部酸痛0.5分,伴恶心呕吐0.5分,伴肛门坠痛0.5分,疼痛在1天之内0.5分(每加1天加0.5分)。②痛经程度:重度为痛经症状积分大于14分,中度为痛经症状积分8~14分,轻度为痛经症状积分小于8分。
治疗组用加味四物汤治疗。药用当归、熟地黄、白芍、益母草各15g,川芎、香附各10g。阳虚内寒者加吴茱萸、艾叶、小茴香,寒湿凝滞者加炮姜、肉桂、茯苓,气滞血瘀者加柴胡、枳壳、桃仁、红花、延胡索,湿热下注者加牡丹皮、黄连、川楝子,气血虚弱者加人参、黄芪、山药。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月行经前7天开始服,连服10天。
对照组经前2天开始服用布洛芬200mg,每日3次,月经第2天停用。
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并判断疗效。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标准[2]。痊愈:痛经症状积分为0,停止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痛经症状积分减少1/2以上。有效:痛经症状积分减少不足1/2。无效:痛经症状积分无变化。
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变化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痛经程度n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轻19 6.0±0.706.0±0.40中7212.8±1.23.7±0.5△2.6±1.35.2±0.6重4915.5±1.35.4±0.6△15.2±1.27.2±1.0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原发性痛经属中医“行经腹痛”范畴。经期或行经前后由于血海由满盈而泻溢,气血变化急骤,致病邪乘时而作,便可发生痛经[3]。病位在冲任、胞宫,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肝为藏血之脏,主疏泄,肝又与冲任两脉有着内在联系,主导血海的满溢;肝肾同源,肝肾精血可相互为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脾失健运,也可影响肝的疏泄。治疗应以调理肝脾肾、健固冲任为主,根据不同的证候或行气,或活血,或散寒,或清热,或补虚,或泄实。四物汤方中白芍微寒、苦、酸,归肝脾经,养肝血,敛肝阴,平抑肝阳,止肝痛;当归亦归肝脾经,能够补血调经,活血止痛,使脾统血有力,与白芍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二经,补血养阴,填精益髓,与当归配伍补血滋阴、益精髓、补肝肾精血;川芎辛温,主入肝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善“下调经水,中开郁结”,活血调经。全方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调理肝脾肾,健固冲任。加益母草活血化瘀调经,香附疏肝理气止痛。
观察结果表明,加味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比布洛芬片显著。
[1]刘馨.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研究和中医药治疗进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4):6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3-266.
[3]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3-54.
R271.113
B
1004-2814(2013)05-335-02
201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