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愷/CUI Kai
2009年初我出版了第二本作品集,取名“本土设计”。主要是表达设计应立足土地,建筑要接地气的意思。当然,这里所指的土地不仅仅是作为自然资源的大地,也泛指饱含人文历史信息的文化沃土。回顾自己过往这些年的作品,之所以有些特色,都是因为那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特色,之所以被认可,也是因为那里的人们看到了他们所熟悉的形态语言。经过了30年的思考与实践,我渐渐地悟出来:设计原本就应该是这样的啊!
但现实中的情景并非如此。大量的千篇一律的平庸建筑使我们的城市很快就失去了特色,许多城市未来的愿景图中充斥着代表时尚潮流的玻璃塔楼,前者表现出重量轻质的短视需求,后者反映出求新追洋的不自信心态。在很多人眼里,建筑就像时尚商品一样可以随意挑选,随便消费,而不少建筑师也就投其所好,画出各式各样的造型供其挑选,完全没有理性的思考和原则,唯一的目的就是让甲方满意,赚取设计费,这也许就是许多建筑没有“根”的根本原因吧!
几年来,我以“本土设计”为题在国内外做过几十场演讲,得到了许多业内同行和高校学生的积极反响和欢迎,但也有一些质疑和不以为然的反应。我知道,任何一个学术观点的提出都有一个质疑、讨论、修正、完善的过程,我也认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多元化是一种必然和常态,很难让大家把关注点集中到这种比较宽泛的观点上来。但我还是想在此对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总有人问,本土设计与地域主义是什么关系?言外之意,既然有了地域主义的定义,是否还有必要提本土设计。我应该承认,自己提出的本土设计的概念其内涵有很多是与地域主义的观点一致的,或者说是学习地域主义设计理论的结果。但是,其中的确有很大的区别:其一,本土的意思是立足土地,这土地是很具体的建设场地,并不是泛指一个地域,换句话说,其解决方案只針对某个地段、某个环境和某个目的,并不试图代表这个地域的通用性。其二,本土设计强调的是一种立场,一种思考创作的路径,一种方法论,而不特指某类建筑,也就是说,并不想定义某类建筑是本土建筑;而地域主义是定义与某个地域文脉相关联的建筑作品或建筑倾向,它也比较强调对地域传统和文脉的传承。两者比较,前者强调立场和方法,后者强调结果。以前者的立场和方法可以创作出适合特定环境的建筑来,可能是有地域特色的,也可能呈现其他的特点。其三,在业内,弗兰姆普敦的“批判的地域主义”有很广泛的影响和认同感,它特指在地域文脉的传承上反对形式模仿,强调创新和与时俱进,这无疑是正确的,与我所说的立足本土的内涵是一致的,甚至说界限划得更明确。但对社会层面来讲,这个概念从字面上就较难理解,为什么说地域主义又要批判呢?是反对还是赞成?恐怕不看内涵、不详细解释便不容易理解。所以相对来讲,本土设计更容易理解。
许多朋友担心,讲本土设计容易被理解为本土人设计,是市场保护的主张。我初时也有点儿纠结,因为开始翻译成英文用“Native”这个词的确有民族性的含义,而我又特别反对这种狭隘的立场。实际上,我一直认为建筑师的实践活动应该是开放的,虽然建筑师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的熟悉会使自己在当地的创作活动有先天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关联性具有排他性,换句话说,非本地建筑师并不会由于没有这种优势便无法在这里设计出好的建筑来。其实关键在于建筑师对建筑所处环境是否有深入的了解,当然也取决于建筑师的职业水平和创造力。事实上,近些年来国内各地一批优秀的建筑作品的确出自外国建筑师之手,而大量毫无特色的平庸建筑的出现反而是我们本土建筑师的作为。出现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并不奇怪,只要客观地分析、比较中外建筑师在设计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成本便可见一斑,更别说与他们在经验和水平上、尤其在创新能力上的差距了。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著名的国际大师们对我们的本土文化似乎更敏感,更尊重,也更善于用当代的、甚至他们个性化的建筑语言巧妙地表达,创造出让我们中国人也引以为豪的、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这其实可能也是许多地方政府更愿意邀请外国名师来参加竞赛的原因。由此看来,我们常常抱怨的“崇洋媚外”现象也有一定的道理吧。其实,我个人更愿意把建筑师分为负责任的建筑师和不负责任的建筑师,负什么责任呢,就是社会的责任,文化的责任,生态环境的责任,当然也包括为客户服务的责任,这也是最起码的责任。所以,我认为本土设计不应该是本土人设计,事实上,我们大多数建筑师并非只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做项目,更多的是在我们并非特别熟悉的其他地方做,甚至还要走向世界,因此市场保护主义并不是我们所情愿的。
也有不少朋友有点儿疑虑,谈本土设计会不会把大家引回到已经争论很多年的“继承传承”、“民族形式”的“形似和神似”的老话题上去,毕竟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这种保守的、怀旧的情结并不太容易被大家接受。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如果我们总是在历史传统面前畏首畏尾、踌躇不前,势必影响我们的建筑创新,而且也不能对这个时代做出应有的解释。所以,我们说的本土设计、或者说以土为本的设计,概念的内涵是远远大于“传统”、“民族”的概念的,其中的要素既有人文的、又有自然的,既有历史的、也包括当代的,只要能影响到建筑所处的环境的要素都在其中。而本土设计就是要从这众多的要素中寻找思路,用当代的设计语言巧妙地将其表达出来,从而成为有本土特色的建筑作品。我们自己在不同的项目中一直坚持采用这种策略,从项目所处环境中提取有特点的要素作为切入点,然后选取恰当的建筑语汇去表达,在结构和设备的技术系统方面也研究如何有效地可控,力图让建筑空间的形态与建筑功能的要求贴切地吻合,最后还要把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与建筑的整体协调性。避免因为建筑的夸张语汇与功能相左,避免建筑设计与其他专业设计不协调,避免徒有其表的纯装修手法,避免里外两层皮的拼凑而成的面子工程。总之,我认为在本土中提取的要素不应被简单、直白地用在设计中,而应将其转化成建筑的语汇,最好与当代建筑美学还能接上轨。
尽管含义宽泛的本土设计并不纠缠于传统、民族形式的传承问题,但显然这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当今社会大众在批评我们的城乡建筑缺乏特色的时候,往往言下之意指的是我们的建筑缺乏大家所熟知的传统特色。于是,许多地方为了打造特色,也为了旅游的需求,往往大规模地复建或重建所谓的历史风貌街区,这种很普遍的造假历史的现象是我们担心的,也是不包括在我们所说的本土设计范畴之中的。那么,到底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呢?我个人认为也可以采用本土设计的策略,依据具体场地环境的条件来定。比如,在历史遗存建筑较多的古城街区,设计就宜于采用比较传统的形式,或者以继承为主的手法去协调,但也要注意有所区别,避免造成历史真实性的混淆。而在历史遗存较少的地段上,就可以比较创新地、变异地、多元化地表现建筑的地域性,这中间还可以有对比的过渡式的手法,只要把握好度,一样可以形成统一中有变化的有机生长出来的混搭风貌,不仅不会影响总的特色,甚至更丰富、更精彩。这种因地制宜的方法使原来停留在标语口号上的泛泛而谈的民族形式可以因时因地的落地、具体化,而不是概念化、统一化、范式化,这其实也会更有利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因为历史的本质是发展,而不是停滞或者回归。总的来说,在本土设计的概念里,传统文化不应再是个沉重的包袱,而应是我们的宝贵资源,适时适地地取用,适宜适度地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在本土概念的讨论中,也有朋友提出,本土包罗万象,有积极的一面,就一定有消极的一面。比方说,今天大家议论最多的那些标志性建筑往往反映出社会政治或经济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的心态。还有许多徒有其表和廉价的装饰性古典建筑,也代表了我们今天社会的浮躁心态。那么,这些建筑也算是反映当下本土文化的建筑吗?的确,我完全同意这样的推断。事实上,就像那句老话“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样,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都会多多少少反映在那个时代的建筑上,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从本土设计的逻辑来说,真实、全面地表现当代文化状态也是自然的。这也就是说,本土设计出来的建筑也未必都是好作品,这是肯定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只说本土设计而不提本土建筑的原因,因为在不同的利益和价值观影响下,真是难以把由此产生于本土的建筑归纳为一个明确的定义,相反,强调本土设计的立场在概念上还是比较清晰的。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下中国建筑水平不高与这个时代的某些消极影响有关,是真实地反映本土现实的结果,但我认为,深入挖掘我们脚下这片沃土中的积极、善良、和谐、务实的文化传统,创作出值得后代认同和珍惜的建筑,仍然是我们建筑师不能推脱的历史责任。所以,在汲取本土中的营养时,还是应该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对领导或业主的一些价值观和心态,要积极主动地引导而不是简单地迎合、追随。这里面有一个建筑伦理的问题。实际上,通过包括建筑师在内的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在我们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的同时,也能反过来消除或减少渗入本土之中的毒素。
我一直把本土设计的概念想象成一棵大树,它深深地扎根在饱含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要素的沃土中,通过立足本土的理性主义创作躯干,能够生发出不同的建筑流派的枝条,既可以有文脉建筑,也可以有乡土建筑;既有生态节能建筑,也有大地景观建筑,最终呈现出枝繁叶茂的繁荣景象。我觉得这样比较符合建筑的客观规律,是一个可以越走越宽的大道,而不必再去寻找所谓唯一正确的独木桥了。
10年来,我和我工作室的青年建筑师们一直在本土设计的方向上学习、研究、思考、实践。坦率地说,正如我们的作品不太成熟一样,我提出的本土设计理论也远不够成熟,甚至现在还只能说是一种立场和策略。但对我这个已过知天命年纪的建筑师来说,本土设计的理念的确像一颗定心丸,吃了下去心就平和多了。每每接到一个新项目,都用本土设计的立场去研究分析,找到合适的策略,选择适度的方法去解读问题。不用急躁,也不用有太多犹豫和压力,构思好像总能比较自然、合乎逻辑地呈现出来。而这样产生的构思方案拿出来与业主沟通,好像也比较容易得到理解和认可。这说明本土设计的立场和方法还是比较可行、实用的,而它的不成熟、不完整、不系统也在所难免,特别希望各位同行给予指教、补充。
最后,非常感谢《世界建筑》为我出版这本专辑!我衷心希望有更多优秀的中国建筑师通过《世界建筑》搭起的桥梁走向世界,就像以前许多国际建筑师从这座桥上走过来一样。人来人往,但建筑还应属于它所在的那片土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