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13-04-09 05:06程泰宁CHENGTaining
世界建筑 2013年10期
关键词:建筑师院士创作

程泰宁/CHENG Taining

1992年我出差香港途径深圳,顺道去了华森建筑设计公司,正在接待室等候朋友的时候,一位身穿红色T恤、脸上微微出汗的年轻人推门而入,自报姓名叫崔愷,并说得知是我在“华森”,想见见面。此前,我和崔愷同志没有接触,也无印象,但当时我面对一张透着热情、诚恳的年轻面孔,突然有了一种亲近感。自此我记住了崔愷这个名字,而且一直关注他的创作。从西安阿房宫凯悦酒店、到丰泽园饭店、到外研社大楼……,20多年来,我看到他的一件件优秀作品问世,也看到崔愷同志由一位年轻建筑师成长为我国中青年建筑师领军人物,并在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个历程,他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是一项项工程实践积累起来的,脚踏实地,实至名归。

我欣赏崔愷院士的作品,并认同作品中所蕴含的设计理念。

崔愷院士近年来一直倡导“本土设计”,而“本土设计”的核心,就是对环境——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理解和尊重。他认为,环境蕴育着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代码”,建筑师需要去思考,去发现,去表达。我们看到,因为有不同的“代码”,他在北京、河南、杭州和西南地区设计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差异。即使在北京,由于具体环境的不同,对作品也有不同的解读。我很欣赏殷墟博物馆,建筑师采用了一种消隐的手法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个整体。由馆外至馆内的序列空间的组织与殷墟考古遗址的文化身份很吻合,而外部铜饰板的运用,也使这座建筑平添了一种古朴、而又不乏现代感的气息,与这个博物馆的文化定位很贴切。同样,德胜尚城位于北京老城德胜门箭楼的西北,两者相距仅200m。但他没有采用传统建筑的符号来应对所处的环境,而是引入极富传统意味的“胡同”意境,使这组建筑自然融入北京老城的城市肌理之中。道路-胡同-院落-建筑,空间层次清晰,转换自然,斜出的小路“借”了德胜门的景,也使这组交错的“胡同”空间丰富起来。至于他在北京、凉山、杭州、敦煌等地设计的几个文化建筑,由于对当地文化脉络、场地条件有准确的把握,因而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对照当前千城一面和建筑文化特色缺失的现状,崔愷院士的这些作品应该是一种启示:只有在创作中尊重并深入理解、诠释环境,表达其场所精神和文化意蕴,建筑才能创新,才能凸显个性,也才能创作出有本土特色的作品来。他的这种认识和实践,对于当前中国建筑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崔愷院士在创作中,非常注重建筑室内外空间和形象的整体塑造。这种塑造不是纯美学的,而是在深入而综合地考虑功能、建构和文化心理后的自然生成。因此,他的作品有深度,很耐看。例如,北川羌族文化中心,苏州、拉萨火车站以及前面提到的几个作品,这些建筑从室外到室内到细节,它的空间语言是连续的、统一的。空间的转换以及尺度的把握和人的心理、生理需求相互结合,显得流畅而生动;经过推敲后的细节处理,传递并强化了特定的、一以贯之的文脉信息。崔愷院士的这些作品能让你反复琢磨和体验,充分显示了他对建筑的整体把握的功力。这和那些室内外设计脱节、甚至只重视立面表皮的图像化建筑相比,不仅是水平上的差距,更是理念和思想的不同。针对建筑创作现状,如何理解建筑的本质?如何在创作中对所有影响因素进行整体思考和把握?如何提高建筑作品的完成度?值得我们思考。

我还发现,崔愷院士的近期作品似乎又有了新的亮点: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等项目中,我们看到他对绿色生态的关注;玉树、北川等地的项目,反映了他对传统材料和现代技术的结合的深入思考;而从北京谷泉会议中心,我们似乎看到他在形式语言的运用上尝试新的突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求变,这是一名优秀建筑师必备的品质,而对于像崔愷这样已经很有成就的建筑大师来说,这种品质更为可贵。

两年前,看到崔愷院士写的文章“在中间”。我想“在中间”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是从年龄段来看,他作为中年(或称第四代)建筑师,是老一辈(或称第三代)建筑师和更年轻的第五、第六代建筑师的连系纽带,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意识到了他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也是他创作生涯的中期。此前,他已经有了丰厚的积累,有了一批具备本土特色的优秀作品。在这个基础上,正值盛年的崔愷院士还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他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国本土建筑师确实无需向世界证明什么,但中国现代建筑要发展,要为世界建筑的发展做出贡献,确实需要有突出的建筑师和一批优秀建筑作品作支撑。为此,我衷心祝愿崔愷院士继续发力,再创佳绩;祝愿有更多像崔愷院士这样的优秀建筑师涌现,让我们共圆建筑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建筑师院士创作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胖胖的“建筑师”
院士寄语
《一墙之隔》创作谈
当建筑师
院士速递
创作随笔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