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小靖 贺林 贺普仁
针灸三通法的核心学术思想是“病多气滞,法用三通”。其中“病多气滞”是针灸三通法病因、病机学术理论的核心部分。在长期的针灸实践中,贺普仁国医大师总结出,运用气机升降出入辨证,最能揭示人体病理改变时气血运行的状态,最能表达针灸临床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在气机失调病变中,“气滞”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病理现象,人之所以患病,不管在宏观还是在微观,不管是病因还是病果,“气滞”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分析气滞成因、气滞部位、气滞性质及其病理过程,对针灸临床运用气机辨证论治有着重要意义。
精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中医学的“气”理论源于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和丰富。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结构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从精神到物质活动的原始动力,《难经·八难》曰:“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针灸医学是通过体表针刺及灸疗,对人体进行调整的养生、治病的方法,其根本原理是通过经络系统对人体相关功能的调整,显然调整的主要对象就是“气”和“血”。气血之间虽然关系密切,相互为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但气与血的形态不同,各自的阴阳属性不同,在生命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亦不相同。在针灸治疗中,确立了在广泛使用毫针针刺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针法共同治病时,就确立了“气”在针灸治疗中的主导地位。针灸治病的特点与规律,都是在遵循气的运行规律,即“道”的前提下进行。所以注重更多的是“气”,如对脏腑功能的调整注重的是“气化”,对经络的调整注重的是“气机”,进针注重的是“得气”,行针注重的是“气至病所”。虽然在刺络中调整的是“血”,由于血能载气,最终调整的结果依然是“气”。所以“气”在针灸临床中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气”的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气”的生成及运行特点和规律有明确认识,才能在针灸临床中发挥针灸的治疗作用。
“气”的运动属性,既是其功能的表现,也是其存在的形式,气的运动称为气机。《灵枢·脉度》:“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天地万物“气”的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人处天地之间,人体“气”的运动形式亦是升降出入,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气”的运动变化就是气化。由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变与化,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才能得到发挥。如肺的呼吸和宣发肃降,肾气的蒸腾气化,以及脾气升清,胃气降浊等,无不在气机的变化中,发挥着各个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故南宋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诸气方论》中说:“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营卫之所以运转者,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在气机如常的前提下完成,也是人体阴阳调和的健康保障。当人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时,阴阳失衡,疾病就会发生。
根据中医理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如果发生异常,称之为气机失调。周学海在《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中说:“升降出人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龠(作者注:橐龠音驼跃,古代冶炼鼓风用的器具),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可以说气机的守常与失调,是人体生存与死亡,健康与患病的关键所在,是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纲领。
按照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分类,气机失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气逆:气逆是气机升多降少而上逆的病理状态,常与肺、胃、肝的功能失调有关,在气逆状态下由于气机升多降少,致使“气”壅聚于上。如肝气逆,则会发生《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言“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若肺气逆,则会发生咳逆、气喘的症状;若胃气逆,则会发生恶心、呕吐或呃逆的症状,如《素间·宣明五气篇》云“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若宗气逆,则会出现“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灵枢·刺节真邪论》)的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是“气”的运行在此壅滞的表现,是气逆的病理过程导致的结果。由此可以认定,气逆的发生过程,实际也是在其上部形成气机郁滞的过程,或者说气逆可以导致或实、或虚的气滞。
(2)气陷:气陷即是气机降多升少而中气下陷或上气不足的病理状态,主要与脾气不足最为密切。在气陷状态下,升清不足,就会导致水谷之精不能上达头目,头目失养则可见头晕、眼花、耳鸣、卷困等症状,如《灵枢·口问》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下陷,就会导致举升无力,脏腑器官位置相对下移,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或脱肛等症状。不管是上气不足还是中气下陷,在病变部位,都会产生气虚,气运不畅的状态。由此可以认定,气陷的发生过程,也是人体气虚证候不断发展的过程,实际也是病变部位形成气机郁滞的过程,或者说气陷可以导致虚性的气滞。
(3)气闭:气闭即是气的出入运行障碍,气机入多出少而闭塞清窍或阻塞气道,多由情志抑郁,或外邪、痰浊等阻滞气机出入所致。气闭的病理表现主要有郁于心胸,则闭塞清窍,可见昏厥;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则四肢逆冷;外感六淫或痰浊内阻,则肺气郁闭,可见呼吸困难。这些症状都是气的运行受阻,闭塞于内的表现。由此可以认定,气闭的发展过程,也是气在体内不断积聚的过程,实际也是受阻部位形成气机郁滞的过程,或者说气闭可以导致内部的气滞。
(4)气脱:气脱即是气不内守,大量外逸,气机出多入少而导致严重气虚不足的病理状态。气脱的表现为气的生理功能全面衰竭,面色苍白,汗出不止,闭目口张,脉微欲绝等危险症状。在此情况下气的运行已极其微弱,由此可以认定,气脱的发展过程,是体内气的量不断减少的过程,实际也是体内形成气机因虚而滞的发展过程,或者说气脱可以导致人体极度虚性的气滞。
(5)气滞:气滞即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畅乃至停滞的病理状态。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在气机失调的各种病理状态中,气滞是最具普遍意义的状态。
中医理论体系是多病机理论。贺普仁国医大师在众多病因、病机理论中,用气机失调中的气滞理论作为“针灸三通法”的核心学术思想,提出了“病多气滞”的论点,从“气滞”的角度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说明“气滞”理论在针灸临床的辨证与治疗中最具普遍和指导意义,也说明“气滞”理论最符合针灸医学的临床实际,因此有必要对“气滞”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气滞是气机郁滞的简称。气机郁滞是指气郁不越、流通不畅,甚至阻滞,从而导致相关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其中既有气郁病理状态,也有气滞的病理状态,两个状态虽略有不同的病因、病机过程,但最终都导致相同的病理结果,所以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习惯上把两者联在一起称之为“气机郁滞”,简称为气滞。如《中医基础理论》教材[1]中把“气滞”定义为:“是指某些脏腑经络或局部气机郁滞的病理变化。”
气机郁滞的病理状态,从形成过程、产生部位和影响范围的角度分析,可分为宏观的气机郁滞和微观的气机郁滞。
宏观气机郁滞是从脏腑、经络、官窍、四肢百骸层面分析人体气、血、津、液运动障碍的病理变化。由于气机郁滞是由气郁和气滞两种状态发展而成,因此也从这两种状态讨论。
“气郁”是指气机郁结而不得发越的病理状态。“郁”为积聚、郁浊困滞之意,气郁状态下,气机粘着不爽,行不到位而发生积聚。“气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气郁是指病机,为疾病发生过程中人体气血、脏腑功能郁滞不能畅通的病理状态。广义气郁属于气运行障碍的一种病变。《中医辞海》把气郁解释为:“基础理论名词。属于气运行障碍的一种病变。一般多指肝气郁结。主要由于忧思郁怒,情志不舒所致。[2]”由此可知,气郁是气机运行发生粘滞障碍的病理反映,主要是由于七情太过,忧思郁怒,情志不舒所致。情志内伤虽为引起气郁的病因,但本身脏气虚弱,常是诱发气郁的内在因素。《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丹溪心法·六郁》所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狭义的气郁是特指郁证,即由情志怫郁导致气机郁滞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病证。多与肝郁不舒有关,为气机郁闷或气分郁结所致的胸胁胀满的证候。肝脏属木,喜达恶郁,功主疏泄、调畅气机而保持情志条达,肝气郁抑则多现情志不舒的症候,如《素间·六元正纪大论》云:“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多由情志郁结、肝气不舒所致。
气滞是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因而在某一脏腑、经络或某些部位产生气机凝滞的病变。“滞”字本义,为水积留不通,引申理解为凡是不流通的、停留的、运行不畅的都可以称为滞。《说文解字》云“滞,凝也,从水”,在气滞的状态下,气的运行类比于水,发生了凝聚而难以流动;《辞海·滞》注为“不流通”,并引《淮南子·时则训》“流而不滞”为依据,阐述“滞”的本意。所以气滞的概念是“是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因而在某一脏腑、经络或某些部位产生气机郁滞的病变”[2];气机阻滞后,就会在气滞部位产生气的积聚而塞滞不通,在病变部位出现闷、胀、痛等症状。
综上可以说明,气郁、气滞最主要的病理特点是气的流通不畅,或郁而不散,或滞而不前。气郁和气滞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最终导致气积聚于病灶部位,形成局部的气机郁滞。气、血、津液在病灶部位积聚,从而引起脏腑气化阻滞,经络气运不通,脏腑、经络等器官生理功能减弱。从广义上讲,气机郁滞,就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阻而不行的病理状态。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微观的生物学研究已在细胞或分子级别上开展,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医传统理论以人的整体为研究对像,并联系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认识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对肉眼看不到但却实际存在的微观组织结构,以及微观下气血津液的交换与迴流,《黄帝内经》及以后的古医籍中,都已有了较明确的记载,特别是“孙络渗灌”及玄府“宣通气液”的论述,对中医微观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玄府”一词最早源于《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云:“所谓玄府者,汗空也。”即指体表的汗孔。汗水由玄府气化而出,其理玄微,故有玄微之府的含义。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玄府理论的内涵,提出了玄府在人体内“无物不有”的学说,把《内经》中狭义的玄府学说发展为广义的玄府理论[3]。
《素向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论》中说:“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一名鬼神门者,谓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玄府是极微极细的孔隙,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玄府应该是体内最微小的功能单位,也是体内数量最多和功能最强的组织器官。
玄府是类似汗孔样的有着气化功能的道路和门户,玄府的分布不只在体表,体内的微观结构中,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等都有玄府的结构。玄府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流通气液”[4],其它功能的实现,也要靠流通气液完成。
《灵枢·本神》云“心藏脉,脉舍神”,说明脉中行血,血中藏神,“神”舍于脉中;《素问·六节脏象论》云“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谓“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神借津以养也。是又因气之盈亏,而神为之累矣”,所以津液虽为水液,神也在其中。玄府流通气液的过程,同时也是神机运转的过程,神机的运转,实际也是调控气液流通的过程。
血液的渗灌,津液的流动,神机的运转是荣养人体组织,维持生命代谢的基本过程。由于玄府“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这些物质最终都须通过玄府才能进入器官组织发挥作用。所以玄府是气、津液、精神等生命物质出入的通道,同时也是人体器官组织内外联系的门户。在玄府气化作用下,各种营养物质以水液形式进入人体组织,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神机对玄府功能正常发挥起着重要调控作用,玄府开阖和周期是人体组织气化及功能发挥平衡稳定的关键因素。所以神机是玄府运行的重要条件,玄府是神机运转的重要场所。运行气机,流通津液,运转神机是玄府的根本功能。
《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的玄府结构:“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可以说分布堪广,但对人体极为重要的经络系统却未在其列。经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气血是在这个封闭的系统中如环无端地运行。《灵枢·脉度》中说“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经络中的气血功能就是濡养人体的各个组织。所以经络系统一定会有气血运行通道,以完成内外气血交换的过程。
《医门法律·络脉论》云:“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经有十二,络亦有十二,络者兜络之义,即十二经之外城也。”又说:“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间,营气所主外廓,繇是出诸皮毛,方为小络,方为卫气所主。”络脉有大小之分,除大络之外,还有系络、缠络等,最小的络在肌肉腧穴间的是孙络,营气所主;在体表皮毛间的是小络,卫气所主。这些微络体积虽小但数量众多,是营卫所主的部位。
《灵枢·小针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指出了络脉具有渗灌血气濡养人体组织的功能。具备渗灌功能的络脉,应该是在肌肉腧穴之间营气所主的孙络。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血液在经络中运行,从孙络渗出络脉,与络外的津液化合为津液,以濡养机体脏腑肌腠等组织。
《灵枢·痈疽》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 说明肌腠筋骨间的缝隙之中,津液可由孙络渗入于经络之中,与经络中运行的血液化合为血。
综上说明,孙络的渗灌是血液转化为气液,气液转化为血液的过程。孙络外部流动的气液,在功能上与广义的玄府功能,即“宣通气液”功能是一致的。周学海在《形色外诊简摩》中说“细络即玄府也”,因此可以认定,孙络的渗灌结构,可能是由比孙络更为细小的“细络”组成,细络便是玄府,在孙络中流动的是气血,在细络中流动的是气液,从孙络到细络流动液体形态上的改变,应该就是玄府气化功能的表现。细络与器官组织的“孔隙”有机联系,便形成了可以完成气血津液输布与迴流的微观玄府结构。
玄府通道的微观结构,在针灸医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刺部位一般在经络或体表病位,不宜刺到器官本体。针灸治病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经络的传导,传导的最终部位是经络的“尽头”,就是玄府通道,可以说玄府是针灸可以作用到的最远端,也是最重要的部位。机体的病理改变表现在玄府,针灸的刺激施治在玄府,有理由说,玄府的微观通道理论最适用于针灸医学,针灸治疗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疏通病变不通的玄府。
微观的气机郁滞,表现在玄府郁结不通。凡外邪侵袭、七情失调、饮食劳逸所伤、气血津液失养都会影响玄府功能的通利;玄府一旦失畅,必然导致气、血、津、液、精神的升降出入障碍。所以玄府病变,一般可归纳为“气失宣通,津液不布,血行瘀阻,神无所用”四类[5]。其中气失宣通而郁滞,是玄府闭塞所致的基本病变。
(1)玄府气郁:玄府是气机运行的通路,通道窄小,贵在通畅。气机郁滞后,首先是气的运行受阻,继而发生气的积聚。《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宛陈,马莳注为:“《素问·汤液醪醴论》有去宛陈莝,自水积言;本经首篇有宛陈则除之,自结血言;本篇此节有宛陈血不结者,指积气言。[6]”由此可知,“气宛陈”的结果就是在局部产生气的积聚,必然导致玄府开阖不利,引起疾病的发生,正如《丹溪心法·六郁》所说“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玄府气郁是微观通道的基本病机[7]。
(2)玄府水滞:玄府是津液运行的通道,若玄府开阖不利,津液停运,必然会导致玄府津液淤滞,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化和输布,发生“津液充郭”(《素问·汤液醪醴论》)状态。《针灸聚英·卷一上·手太阳小肠经》说:“且水者气之子,气者水之母,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滞。”从而水湿内聚,发为痰饮或水肿等病证。
(3)玄府血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如果玄府气郁,导致气在玄府发生积聚,玄府络脉端血的运行即发生瘀滞;如果血在玄府络脉端的运行发生瘀滞,则会阻滞气的运行而发生气滞。
(4)玄府亏虚:玄府结构在生理状态下,既是气、津、液、精神运行的通道,也是气、津、液的缓存区。玄府内外时时刻刻都充满着气、津、液,气旺方可运,津充方可行,气液运行充盈流畅,神机方可运转。任何原因引起的缓存区气虚津少,都会导致玄府空虚,引起玄府病变。从理论上说,玄府亏虚与相应的脏腑组织亏虚相互影响。整个脏腑组织器官亏虚一定导致相应玄府的亏虚,但局部的玄府亏虚,不一定导致整个脏腑组织器官的亏虚[7]。
虽然气滞有微观与宏观之别,但其气血或气液运行发生阻滞的本质却是统一的。二者之间的区别只是阻滞的面积或程度的不同,从而导致阻滞病变的大小而已。微观的气滞发生在微观的局部,部分玄府发生了开阖不利或闭塞不通的改变,影响面不大,人体感觉并不明显,还处在《素问·调经论》中所云“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的状态。虽然只是“微”病状态,但却是疾病的开始,正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中云:“夫病之始生也,极精极微。”宏观气滞的形成,是微观玄府开阖不利或闭塞不通病理继续发展的结果。如果玄府大面积的病变,影响到局部宏观气、血、津、液的运行,导致形成宏观的郁滞病灶时,就会发生如《素问·调经论》所云“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的局面。
总之,郁滞病灶的形成的过程,一般是由微观到宏观不断积累扩散的过程。当郁滞病灶形成后,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都处在气机郁滞状态。
贺普仁教授提出的“病多气滞”学术思想中,“多”字在针灸临床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气滞病因的不同,部位的不同,病程长短的不同及患者体质的不同,郁滞病灶的临床表现亦不相同。所以郁滞病灶具有多种形态和特性。
郁滞的部位具有多发性,体内气行之处,皆有可能是气机郁滞发生之所。既可能发生在脏腑,也可能发生在经络,或官窍、体表,可以说人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气机郁滞病变。《灵枢·百病始生》说“气有定舍,因处为名”,同为郁滞,发生的部位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病名。如中风病郁滞于脑,胸痹病郁滞于心;郁滞于颈部者,有可能发生颈椎病,郁滞于肩部,有可能发生肩漏风等。
郁滞病位的性质具有多样性。由于病因的多种多样,病程的短长不同,患者体质的强弱不一,皆可导致病位的千差万别。所以郁滞病位的性质也会千变万化,表现为病位的多样性。如外感病因,可能导致郁滞为实;内伤病因,可能导致郁滞为虚;体强患者,易生实性病灶;体虚患者,易生虚性病灶;寒邪侵身,有可能导致寒证郁滞,但如果郁久化热,就有可能转为热证郁滞等。
郁滞的发生具有多重性,既可能是单一郁滞病灶,也可能是多重病灶。如患者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时,就有可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郁滞病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个主要郁滞病灶引发多重郁滞病灶。如中风患者,主要郁滞病灶在脑,为主病位,同时还能导致患侧肢体产生次生的郁滞病灶,发生半身不遂的症状。在多重病灶的情况下,应以主病灶为中心,兼顾其他郁滞病灶的治疗方针;或者选取患者最痛苦、最影响生活质量的病灶部位先行治疗,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
人体是否生病,在正邪两方面的博弈中,正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气的强弱及其运行的状态,不仅决定着发病与否,而且决定着疾病的轻重,虚实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转归。《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说明机体的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于气而发生。所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如常,机体阴平阳秘,是人处于健康状态的基本保障。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调,而气机郁滞既是阴阳失调发生的原因,也是阴阳失调后的产物。百病始生皆因正虚邪盛而推,百病得中皆因气血郁滞而维,因此病灶部位气机郁滞是疾病发生的终始状态。
针灸三通法“病多气滞”的学术思想,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根据,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学说为主要内容,结合针灸医学特点和临床实际,提出的纲领性学术理论。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气机郁滞与疾病是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正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所指出的“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道之,灸以温暖之”(卷之二十八针灸下·杂法第九)。气机郁滞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另外气机郁滞作为病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的病理产物,如瘀血、痰饮等。所以说,气机郁滞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病机,有郁滞必发疾病,有疾病必生郁滞,小郁滞小疾病,大郁滞大疾病,多郁滞多疾病,无郁滞无疾病。
[1] 李德新. 中医基础理论[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243.
[2] 袁钟,图娅,彭泽邦,等. 中医辞海(上)[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612.
[3] 常富业,王永炎,高颖,等. 玄府概念诠释(三)——玄府的历史演变轨迹与述评[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5-6.
[4] 常富业,王永炎,高颖,等. 玄府概念诠释(四)——玄府为气升降出入之门户[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10-12.
[5] 王明杰. “玄府”论[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5,8(3):1-4.
[6] 明·马莳//田代华校.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322.
[7] 常富业. 玄府相关病因病机浅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6):74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