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言对政治传播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2013-04-08 16:16
关键词:流言政府政治

白 杨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北京100024)

在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日益成为重要的传播工具和舆论平台,历数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新闻和公共事件,都可以看到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流言传播对事件的影响和推动,由此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关注“网络流言”这一新的学术命题。本文拟探讨在政治传播中网络流言的出现、传播与影响,以及政府应对网络流言的策略。

一、政治传播中的网络流言

根据郭庆光的定义,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1]98。当前中国正值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变化给流言的产生营造了现实的土壤,而互联网的传播特性,诸如匿名性、超时空性和交互性等,又给流言的传播和扩散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本文中的网络流言特指基于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环境,通过各种新媒体传播工具,如电子邮件、BBS、IM、博客、微博等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进行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它的特点是信源不明、内容未经证实、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内容快速增殖、受众同时也是传播者。

政治传播是政治系统内部的信息沟通传递、交流和政治系统与社会环境的信息沟通传递与交流,是由政治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的政治信息的传递与处理过程[2]。在政治传播过程中,可以实现传播政治信息、影响公共舆论、设置政治议题、塑造政府形象、监督政府、政治控制与稳定等。现在,越来越多的流言从现实社会产生,经由互联网的传播和扩散,又作用于现实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对政治传播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从内容的角度来分析,目前政治传播中的网络流言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一是以政府官员本人及其家人的工作、生活情况为核心,反映其贪污腐化、道德败坏、生活作风等问题的流言。二是围绕政府工作的优劣成败,表达网友对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工作的质疑和不满的流言。这类流言多与大规模群体事件相关联。这不仅反映了当下社会矛盾冲突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暴露出政府在应对网络流言和群体冲突时处置不当。三是被贴上“政治”标签的流言。这类流言主要源于网友的一种“泛政治化”的情绪,将与政治无关的小事,跟官员、政府、政治挂钩,经过互联网的聚合、催化和放大,产生流言。

在政治传播过程中,网络流言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曾提出流言公式:R=i×a(流言流通量=事件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3]。也就是说,事件越重要,证据越模糊,流言就越多,影响就越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中国社会发展充满不确定因素。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渠道、意见表达的主体。当人们在现实世界无法正常传递信息、表达诉求的时候,必然到虚拟世界去寻求另一种出路。这时候网络流言应运而生。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适宜于流言的产生和扩散。互联网拥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如系统的开放性、信息的广容性、传递方式的交互性、信息存储的超时空性等。当这些优势作用于流言的传播,就促进了它的变异,扩大了传播空间,出现了“滚雪球”效应。另外,群体传播中非理性现象的出现,多是由于“匿名性”原理[1]98的作用。互联网的“匿名”状态加速了流言的传播、增殖和回流,使网络流言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破坏力。

二、网络流言对政治传播的影响

从积极的角度看,网络流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公民监督政府、实现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比如,在陕西“微笑局长”事件中,由于网友的参与,使围绕杨达才的“名表”、“工资”、“房产”等种种流言,引起陕西省委和纪委的高度关注,最终撤销其行政职务。可以说,有些网络流言确实能够倒逼大众传媒深挖线索,促进网络舆论监督环境的形成,需要肯定它存在的意义。同时,网络流言对政府形象、媒体公信力和规范的政治传播秩序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需要研究和关注。

首先,舆论监督伪装下的网络流言损害了政府形象。近年来,网络揭露的湖北“天价烟”、江西“宜黄拆迁事件”、河南“灵宝跨省追捕”等事件,使一些地方官员受到查处。在网民欢呼这些舆论监督胜利的同时,一些网络流言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出现在互联网上。《半月谈》杂志曾报道网上出现的“妖魔化县委书记”的现象。不光是县委书记,网络上很多不实、捏造、夸张的发帖打着“反腐”、“监督”、“揭黑”的旗帜,实际上是出于私人恩怨打击报复,或者故意煽动闹事。同时,有很多不明就里的网民愿意相信网络上未经证实的流言,并且以讹传讹。因此,很多事情即便是造谣中伤党政干部,网络上也很难辨清。长期如此,将对政府官员和政府本身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害。

其次,失控的网络流言降低了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公信力。目前,大量针对政府和社会、难辨真伪的网络流言不断地出现在网民面前,政府处理不及时或者稍有隐瞒,就会引起网民反感,进而损害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浙江乐清村民钱云会被重型卡车轧死一案,乐清警方第一时间发布微博澄清案情,但数万条跟帖绝大部分抨击警方撒谎,人们不相信钱云会之死的背后没有打击报复。英国《卫报》评论说:“人们对此类事件(浙江乐清案)的猜疑显示出当局所面临的信任问题的严重性。在所有国家,阴谋论在网上都很盛行,但在中国有着尤为强大的吸引力。”[4]

再次,频繁出现的网络流言影响了政治议题设置过程。一旦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受到质疑,人们就选择互联网去获取政治信息,同时,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也受到网络流言的影响。从2012年初广西的“床照门”到2012年底重庆的“雷政富不雅视频”,互联网上频繁出现的官员桃色事件,形成了中国式“情色”反腐现象[5]。这些由网络流言形成的新闻热点,将受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官员的私生活上,却忘记了反思贪贿所依靠的制度性腐败和政治腐败,影响了严肃政治信息的传播。2013年初“情色反腐”和“网络反腐”的势头越来越猛,这可以看做舆论监督和公民政治参与的胜利,但是不得不思考主流媒体的新闻源和议程设置功能越来越受到互联网影响和牵制的后果,这些庞杂的网络流言干扰了正常的信息传递秩序,影响了政治信息的传播效果。

最后,网络流言煽动网民非理性情绪,引发了现实社会秩序混乱。从“汶川地震”、“日本大地震引发抢盐热潮”到近期的“什邡事件”、“钓鱼岛游行事件”,都能看到网络流言的煽动,以及网民非理性情绪从线上到线下的蔓延,逐步导致群体冲突在现实社会产生。从国际范围看,网络流言对政府、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此起彼伏。这为我们重视网络流言、运用新媒体进行政府治理敲响了警钟。

三、政府应对网络流言的策略

一要正确认识网络流言,善于利用流言的舆论监督功能。流言不同于谣言,流言有自然发生的,也有人为制造的,但大多数流言与事实背景相联系;而谣言则是有意凭空捏造的消息或信息[1]99。可以说,谣言是流言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所有流言都是谣言,必须分别认识,区别对待。政府不能将网络流言一概贴上“谣言”的标签,忽视甚至蔑视来自互联网的疑虑和怨气,用删帖、封堵IP乃至“跨省抓捕”来压制不同的声音,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陷入“塔西佗陷阱”。①塔西佗曾出任古罗马最高领导人——执政官。在谈到“执政为民”的理念时,塔西佗曾说:“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的得罪人民。”这个卓越的见解后来成为政治学的定律之一“塔西佗陷阱”。对于流言,政府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看法,网络流言是下情上达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它来观察社情民意,了解民众急切的需求。同时,政府应重视网络流言的舆论监督作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主动应对。

二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中共十八大提出:“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和媒体及时公开有关事件的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压缩流言传播的空间。2007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开展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了依据。从内容看,政治传播系统中的网络流言多涉及对政府工作不透明、程序不规范和公权力滥用的猜测和怀疑。如果公众熟悉政府工作内容,当有流言在网上散布时,公众对比政府公开的信息,自会了解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可以最大限度地打消心中的疑虑。相反,政府和媒体发布信息迟缓、被动,会加重公众的恐慌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三要及早介入,防止网络流言向谣言转化。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对政治传播系统中的负面信息秘而不宣,尤其是对已出现的网络流言不正面回应,会形成一种“大道不传小道传”的氛围,让民众在小道消息的主导下形成猜测、怀疑、恐慌甚至反感。网络流言可能包含错误信息,也可能包含正面信息。很多流言不一定有刻意的扭曲和包藏的祸心,只有在公共危机事件形成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没有抢占第一落点的情况下,这些流言或是由于失真的程度逐渐加剧,或是由于别有用心的歪曲,成为彻底虚假的信息,才会使危机事件升级,不利于事态的控制和解决。相反,政府及时公布真相,满足人民的知情权,同时在大众媒体上进行舆论引导,是会产生正面效果的。因此,在流言形成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和大众媒体应及早介入,抢占先机,防止流言向谣言转化,以有效预防恶性社会事件的发生。

四要善用新媒体应对网络流言。从当前形势看,网络流言主要来自网络论坛和微博。尤其是在微博中,经常出现热点事件的现场报道或者知情者的爆料,使微博越来越成为突发事件中的第一信息源。微博可能会传播流言,但也是制止流言传播的最有效渠道。因为在微博上呈现的是一种意见多元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使健康的意见通过观点的交锋而战胜非理性的意见,在学理上这是一种信息载体的“自净化”现象[6]。政府应该善用新媒体,尤其是应用微博及时掌握舆情、发布信息,应对网络流言。归根结底,政府唯有真心倾听老百姓的声音,实现真正的“对话”,才能积极应对网络流言,构建健康和谐的政治传播环境。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元书.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31.

[3][美]奥尔波特,波斯特曼.谣言心理学[M].刘水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133.

[4]赵菲菲.怀疑成中国人生活方式,地方政府越来越不被相信[N].国际先驱导报,2011-01-17.

[5]胡健.中国式“情色”反腐:90%爆料来自官场内部[N].广州日报,2012-12-16.

[6]陈力丹.流言、意见的流通与 Web2.0 环境[J].现代传播,2011,(12):112.

猜你喜欢
流言政府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在网络流言的惊涛骇浪中,权威媒体如何做好“定海神针”
真相在真相里活着
流言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