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莎,王燕真,彭玉琳,张 虹
(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张虹运用《灵枢·官针篇》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杨 莎1,王燕真1,彭玉琳1,张 虹2
(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张虹教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26年,临证经验丰富,擅治针灸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病。现将张虹教授运用《灵枢·官针篇》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张虹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运用《灵枢·官针篇》中的刺法。《灵枢·官针篇》记载“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十二刺法是根据病变的深浅、大小、性质不同,提出刺浅深和针数多少,以及运用不同的针刺角度,以适应各种病症,包括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扬刺、直针刺、输刺、短刺、浮刺、傍针刺、阴刺、赞刺。《灵枢·官针篇》记载“凡刺有九,以应九变”。所谓变者,是指不同性质的病变。九刺的主要内容就是讨论九类不同性质的病变,应运用九种不同的刺法,包括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焠刺。
临床治疗中,首先选取双侧环跳,采用恢刺法,得气后尽量使针感向脚跟部传导,有传导感后取针。《灵枢·官针篇》谓:“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这种刺法是专对筋肉拘急痹痛的部位四周针刺,以疏通经气、舒缓筋急。因臀部及下肢的疼痛多属风寒湿瘀阻滞经脉之经分所致筋肉拘急痹痛,故采用恢刺治筋痹。在行针中要注意“举之前后”。针入得气后,提升至浅层,改变方向向前进针,得气后提针出浅层,再向后刺入行针得气,如此反复,直刺→向前刺→向后刺,以增强针感、扩大针刺面积、达疏通经气目的。同时,深部取气,由深出浅乃针刺泻法,可泻除邪气、舒筋缓急。然后患者俯卧,选取棘突和棘间及椎旁压痛点,采用短刺、齐刺法,得气后尽量使针感向下肢部位传导,留针20min。《灵枢·官针篇》谓:“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这种刺法是治疗骨痹的刺法,也是强调手技的方法,要慢慢进针,并摇动针身使针深入至骨,然后在骨头上或骨缝间上下提插,以摩擦其骨,好比是针尖在骨头上击打。采用短刺“稍摇而深之”可起到“刺荥无伤卫”,因病在骨髓,刺入需深,为防止针刺时伤及浅层卫阳之气,针入后轻轻摇动针体可令浅层阳气散开,再进针至深部,即可达“刺荥无伤卫”,同时达到行气活血,宣通痹阻的功效。
局部取穴后,根据辨证配以相应的穴位,如委中、太溪、太冲、环跳、次髎等穴。出针时,在棘突和棘间及椎旁压痛点处摇大针孔,并采用豹纹刺使其出血,在针孔处立即拔罐。《灵枢·官针篇》谓:“豹纹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此心之应也。”这种刺法用于邪气内侵,久而不去,留滞经脉或跌仆损伤,经脉受损,气滞血瘀时,此皆为大经气血闭阻。因此,在此时用豹纹刺辅以罐法以疏通经气。取罐后,嘱患者直立,选双侧手三里,得气后提插捻转,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下蹲,抬腿,10min后取针。又取腰痛点,得气后提插捻转,同时嘱患者再次做之前的动作。这是运动针法的一种,在针刺治病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解剖学原理,并采用主、被动运动和其他有关治疗方法而进行的一种综合疗法。针后活动的治疗,则以“动”为主,强刺激后结合主动和被动运动腰部,不但可加强疏经通络作用、调和阴阳、运行气血、提高痛阈、改善局部微循环,而且在运动中能解除局部肌肉痉挛、舒筋止痛、提高疗效。
叶某,女,45岁,于2011年4月12日初诊。反复腰腿疼痛1个月,加重2天。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疼痛同时自腰部向右侧臀部、下肢放射,弯腰时症状加重,休息后稍缓解。曾用膏药贴剂(具体不详)贴于患处,疼痛稍有缓解。2天前疼痛加重,无法直立行走,双下肢无力,下蹲、弯腰等动作受限,服布诺芬疼痛无缓解。痛苦面容,面色晦暗,不能直立行走,下蹲、弯腰等动作受限,舌紫黯苔薄白,脉弦数。查直腿抬高试验(+),屈颈试验(+),L5-S1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棘突旁压痛。CT示L4/5,L5/1椎间盘正后突出,压迫硬膜囊。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为腰腿痛(气滞血瘀型)。治以疏经通络,行气化瘀。取双侧环跳,L4-S1双侧夹脊穴,次髎,双侧委中,太溪,手三里。患者直立,取双侧环跳,采用恢刺法,得气后尽量使针感向脚跟部传导,有传导感后取针。然后患者俯卧,选取L4/S1双侧夹脊穴,采用短刺法,得气后尽量使针感向下肢部位传导。根据辨证选择委中、太溪,留针20min。取针时于委中、环跳、局部夹脊穴处摇大针孔,拔罐。取罐后患者直立,选择双侧手三里,得气后提插捻转,同时嘱活动腰部、下蹲、抬腿,10min后取针。治疗1次后疼痛立即缓解,可自行行走、下蹲,治疗6次后疼痛消失,复查CT示L4/5,L5/S1椎间盘突出消失。
R249.7
B
1004-2814(2013)04-283-01
张 虹
201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