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饲料原料的抗营养因子及其危害

2013-04-08 04:40张晓云
饲料博览 2013年4期
关键词:棉籽饼棉酚饼粕

抗营养因子是指植物代谢产生的并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目前已经发现的抗营养因子有数百种,抑制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降低养殖效益,应引起重视。

1 小 麦

小麦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是非淀粉多糖(NSP),为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在小麦中木聚糖约占整粒的6.6%,β-葡聚糖约占0.1%。NSP 能吸收本身重量10 倍的水或溶于水后形成高黏度复合物,当有氧化剂和氧化酶存在时,很快变成凝胶状。能大幅度增加消化道食糜黏度,食糜黏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导致饲料消化率降低0.75%。NSP-阿拉伯木聚糖抗营养作用的实际表现多为日增重降低、饲料转化率严重下降、免疫器官相对增重量降低、死淘率增加,还能导致垫料过湿、舍内氨气过重而易发呼吸道病、跗关节损伤和胸部水泡病发病率增加、胴体品质下降;对蛋禽主要是饲料转化率下降、脏蛋增多。

降低小麦抗营养因子危害的主要措施是限量使用,在玉米涨价时可取代鸡饲料玉米的1/3~1/2,猪不超过日粮的10%;添加特异的木聚糖酶能够通过降低肠道食糜黏度,提高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回肠消化率,进而提高了日粮的表观代谢能,最终提高了动物的生产性能。

2 豆饼粕

豆饼粕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是抗胰蛋白酶因子,多存在于加热不良的豆饼粕中,主要是抑制动物体内分泌的胰蛋白酶活性,阻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常导致腹泻、胰脏肿大、发育受阻,而且对雏鸡的影响最大,对蛋鸡可引起产蛋率大幅下降,火鸡可引起软骨症。

抗原蛋白是豆饼粕的另一个主要抗营养因子,因幼龄动物消化机能不健全,不能完全消化掉抗原蛋白,致使一部分进入血液和淋巴,刺激肠道免疫组织,产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将使小肠绒毛萎缩,隐窝细胞增生,同时导致消化吸收障碍、生长受阻以及过敏性腹泻。

大豆凝血素是一种高亲和性的糖蛋白,不易被蛋白酶水解,损坏小肠壁刷状缘黏膜结构,干扰消化酶分泌,抑制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蛋白质利用率,使动物生长受阻甚至停滞。另外,凝血素还对肠壁、肠道细菌及免疫机能产生一定影响,引起肠腔糜烂,微绒毛变短萎缩,肠细胞退化,病变周围组织水肿和杯状细胞肥大增生等。

对豆饼粕抗营养因子的处理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抗胰蛋白酶因子对热比较敏感,采用适当加热的豆饼粕可以减轻或消除其不利危害,100℃(0 MPa)10~15 min、112℃(0.05 MPa)10 min、120℃(0.1 MPa)5 min 或128℃(0.15 MPa)5 min 的热蒸,大豆饼中抗胰蛋白酶因子显著下降。在豆饼粕中加入一些添加剂也可以钝化某些抗营养因子,亚硫酸钠可使抗胰蛋白酶因子的二硫键断裂,从而抑制其活性;化学方法去毒效果较好,可节省设备与能源,但最大缺点是化学物质残留,操作不便,饲料成本增加,小型加工厂或者农户家较适用此方法。生物技术主要包括酶制剂处理、微生物发酵法,采用合适的菌株能特异性的降解大豆及其饼粕中抗营养因子。

3 棉籽饼粕

棉籽饼粕的主要抗营养因子为游离棉酚和环丙烯脂肪酸。游离棉酚具有很强的毒性,可使动物生长受阻、贫血、呼吸困难、繁殖能力下降甚至不育,严重的可造成死亡;对产蛋鸡游离棉酚可与蛋黄中的二价铁离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黄色泽降低,储藏一段时间后,蛋黄成为黄绿色或暗黄色,并使蛋黄pH升高。环丙烯脂肪酸(为平婆酸和锦葵酸)能抑制肝微粒体中的脂肪酸脱氢酶,改变和阻止乳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并能使卵黄膜通透性显著提高,蛋黄中的二价铁离子通过卵黄膜转移到蛋清中,与蛋清蛋白结合形成桃红色复合体,而蛋清水分向蛋黄转移,使蛋黄膨大且蛋黄中的硬脂肪酸和软脂肪酸等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加,蛋黄变硬,而且影响孵化率和受精率。所以饲喂棉籽饼粕较多的饲料蛋鸡所产蛋在贮存后蛋清会变成桃红色,蛋黄变硬,煮熟后像橡皮蛋。

降低棉籽饼粕中抗营养因子危害的措施限量使用,在蛋鸡饲料中添加量<7%,猪饲料中添加量<10%,对于种用畜禽、怀孕母畜避免使用棉籽饼粕;脱毒使用时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都能够消除棉籽饼粕的抗营养因子。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游离棉酚可转化为结合棉酚而降低毒性;Fe2+、Ca2+、碱、尿素等都能使游离棉酚破坏或变成结合棉酚;对棉籽饼粕进行膨化和发酵处理都能脱毒。

4 菜籽饼粕

菜籽饼粕的主要抗营养因子为硫葡萄糖苷(GS)及其代谢产物。GS 无毒,但其代谢产物硫氰酸盐(酯)、异硫氰酸盐(酯)、噁唑烷硫酮、腈均具有毒性。异硫氰酸盐(酯)味辛辣可影响适口性,刺激黏膜而引起肠胃炎、肺水肿,抑制甲状腺滤泡浓集碘的能力导致甲状腺肿大;噁唑烷硫酮阻碍甲状腺素合成,使分泌失调,甲状腺肿,抑制动物生长;腈会使动物肝、肾肿大。菜籽饼粕还含有芥子碱,其降解产物三甲胺具有鱼腥味,可沉积于鸡蛋中,导致鸡蛋腥味,这在褐壳蛋鸡中尤其明显。

降低菜籽饼粕中抗营养因子危害的主要措施是限量使用,在雏鸡、青年鸡饲料中添加量<5%,蛋鸡、种鸡饲料中添加量<10%,褐壳蛋鸡添加量<3%,猪饲料中添加量<12%;脱毒使用时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都能够消除菜籽饼粕的抗营养因子,如碱处理法、水浸法、发酵法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菜籽饼粕中抗营养因子的作用。

5 花生饼粕

花生饼粕的抗营养因子是抗胰蛋白酶因子,与豆饼粕中的抗胰蛋白酶因子一样,可通过加热去除。

6 米 糠

米糠的主要抗营养因子主要是抗胰蛋白酶因子、植酸、非淀粉多糖。米糠中植酸含量约为9.5%~14.5%,能与饲料中的钙、磷、锌等形成螯合物,降低微量矿物元素的生物利用率;还能与蛋白质结合,降低其溶解性,影响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或与酶(淀粉酶、胰酶、胃蛋白酶等)结合,抑制其活性。

降低米糠抗营养因子的措施限量使用,鸡全价饲料中使用量<5%,猪饲料中使用量<15%;加热处理可使抗胰蛋白酶因子及植酸失活或分解。

猜你喜欢
棉籽饼棉酚饼粕
油茶饼粕的农业应用价值与方法
羊棉籽饼中毒的危害、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醋酸棉酚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醋酸棉酚旋光异构体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研究
家畜常用饼粕类饲料的营养和饲喂要点
棉籽饼粉的理化特性与功能特性
棉籽中棉酚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牛棉籽饼中毒的防治措施
饼粕饲料辨真假
羊棉籽饼中毒诊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