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斌
(蒲江县农村发展局,四川 成都 611630)
蒲江县隶属成都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距离成都市区68km。东邻彭山和眉山、西界名山、南连丹棱、北接邛崃,是进藏出川的交通要道。全县幅员面积583km2,辖12 个乡镇,总人口26.3万人,森林覆盖率达49.2%,享有“成都花园,绿色蒲江”之美誉。近年来,蒲江县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依托本地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强化服务,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蒲江县已成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华最佳养生会址、中华最佳生态养生地、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最佳生态休闲自驾游目的地、成都市民心中最棒近郊游目的地。
蒲江县从1983 年发展乡村旅游以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形成了以长秋山和小五面山涉及的长秋乡、朝阳湖镇、鹤山镇、寿安镇等乡镇为核心的区域,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优质柑橘基地23 万亩;以成佳镇、大塘镇、大兴镇、甘溪镇等乡镇为核心的区域连村连片集中发展生态茶叶基地16.5 万亩;以复兴乡、西来镇为核心的区域连片集中发展标准化猕猴桃基地6万亩;以光明乡为核心区域发展樱桃产业基地1.7 万亩。蒲江县已获得全域无公害产地认定,绿色、有机和GAP 认证16 万亩,“蒲江雀舌”“蒲江猕猴桃”先后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高端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蒲江县以优势农业资源为载体,发展集观光、体验、休闲、餐饮、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成功打造了石象湖生态风景区、光明樱桃山、西来古镇、成佳茶文化观光区、五龙谷橘子红了观光区、复兴猕猴桃观光区等12 个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景区景点。坚持“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推出了“中国采茶节”“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中国柑橘采购商年会”“成都光明樱桃节”“成都乡村美食节”“成都石象湖郁金香(百合花)旅游节”“长秋米枣节”等乡村风味十足的主题旅游活动,其中“中国采茶节”“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成都樱桃节”“成都乡村美食节”“成都石象湖郁金香(百合花)旅游节”5 个旅游节庆活动均由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主办,成为成都乃至四川乡村旅游的著名品牌。2012中国(蒲江)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还在蒲江成功举办。目前,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覆盖12 个乡镇,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9.7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数8.9 万人,占91.7%,具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达90%,从业人员全部进行了培训上岗;涉及从事种养业的农户受益人数达7.8 万人,占农户数的78%。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全县共接待游客566 万余人次,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5.5 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 306元,其中来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收入占30%。
蒲江县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成立发展领导小组。同时,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其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政策措施的制定及管理中涉及全局性、政策性问题的协调和处置。各相关工作部门建立协调组织,明确牵头部门和主要职责。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和促进工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业休闲旅游规划编制、产业发展的指导;公安、卫生、财政、工商、环保、质量技术监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统计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做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指导管理和旅游统计。蒲江县旅游餐饮行业协会积极协助政府挖掘蒲江本土旅游资源、组织技术培训和职工考评、制定行业自律制度、开展跨地区行业交流工作等。[1]
切实加强对特色优势农产品、农耕文化、自然生态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聘请清华大学等规划编制单位科学编制《蒲江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蒲江旅游发展规划》等总规,以及《“三湖一阁”国际旅游区总体规划》《蒲江县万亩樱桃山旅游度假区规划》《蒲江县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起步区规划》等详规。在此基础上,完成重点项目、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制定重点项目、核心产品、配套设施的控制性详规;配套制定交通、水、电、卫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相关详规,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做到有序开发。同时,以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宏伟目标为导向,编制《临溪河—寿卧路示范线总体规划暨实施规划》,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集中展示带,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做到有规可循。以规划为龙头,高标准整合包装以“三湖一阁”为核心的生态旅游资源,建设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际休闲度假区;精心打造“三湖一阁”—县城—西来古镇精品旅游线路;加快蒲江河两岸休闲带(县城—朝阳湖)、西来古镇保护与开发区、光明樱桃山旅游景区、成佳茶文化旅游区、长秋山森林运动公园、猕猴桃和柑橘休闲农业观光区等旅游产业带(区)建设。
为了进一步做优产业基地,切实把“大农业”和“大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县委、县政府出台《蒲江县茶产业发展纲要》《蒲江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蒲江县柑橘产业发展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 万元用于优质茶叶、猕猴桃、柑橘产业新品种试验园、标准化示范园、有机和GAP 认证以及品牌推广,用于节庆活动开展、宣传促销、人才培训、表彰奖励等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政策。同时,农业、旅游等相关职能部门从支持“三农”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出发,制定《蒲江县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在项目用地、审批、办证、财政、税收、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2]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蒲江交通有国道108 线(成雅高速公路)、318 线(川藏路)和省道川西旅游环线贯穿全境。现已构筑了以高等级公路为骨架,乡村道路为网络的“四横两纵”的“放射加半环形”交通格局,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县内公交车直达各景区、景点;全面规范旅游景区景点、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园区、主要乡村旅游点景点指示牌、旅游交通标识牌、游览标识等公共信息标识;完善光明樱桃山入口景观、游客服务中心、景观通道和停车场,加大成佳茶文化观光区场镇风貌整治、雀舌长廊打造和民居风貌整治、观光茶园道路和步游道建设,打造朝阳湖镇乡村美食广场等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优美环境建设,完善乡村旅游重点县镇排污管网的改造建设。同时,加大景区景点、宾馆和农家乐的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处理,污水和油烟排放等均实现达标排放,提升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形象。二是加强软环境建设。建立和完善蒲江旅游网络宣传平台,在蒲江公众信息网上开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专栏;建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咨询和投诉热线,及时受理和处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光明樱桃山3A 级景区旅游服务中心;积极引导企业研发特色旅游产品,进一步做响“蒲江雀舌”、彩色猕猴桃、米花糖、豆腐乳、土鸡蛋等传统旅游商品品牌;狠抓标准化服务建设,宾馆饭店、乡村酒店、特色餐饮店和农家乐,按照星级标准,对相关配套服务进行提档升级。
先后引进了一批重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启动项目,高起点、高标准、大投入开发全县旅游资源,2008 年至今,全县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25 个,累计完成投资25.3 亿元;正在实施和即将启动项目8 个,计划投资101 亿元。目前,各旅游项目产业形态初步形成,其中花样年生态旅游园区项目计划总投资27 亿元,开发以体育健身、旅游度假、农业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打造“高尚绿色、生态旅游”为主题的生态农业旅游度假休闲小镇;保利石象湖国际乡村俱乐部项目计划总投资30 亿元,统筹景区农民新村建设和社区经济发展,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生态农业体验于一体的国际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社区;西来古镇开发建设项目由成都文旅(西来古镇)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8亿元,全面完成合作区域旅游产品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国内一流的乡村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蒲江田园休闲度假区项目由大连海昌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60 亿元,开发以山地运动和现代田园观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度假区及其配套项目。
一是旅游餐饮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各景区(点)、宾馆饭店、乡村酒店和农家乐等旅游接待单位的经营行为。二是加强对宾馆饭店、农家乐等旅游接待单位的指导和培训,促进其提档升级。目前,全县有宾馆饭店、社会旅馆68 家,农家乐352 家,共有3 100余个床位,旅游接待能力达到5.6 万人次/日以上。
蒲江县成立茶叶、猕猴桃、柑橘等优势产业现代农业领导小组,以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的“三化联动”理念,重点培育发展生态茶叶、标准化猕猴桃、优质柑橘、优质畜禽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积极引导以茶叶、猕猴桃等农业企业开发旅游产品。切实把一二产业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农业多功能,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休闲体验农业,加快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一是不断挖掘整合优势农业产业资源、乡村美食资源,包装推出了蒲江绿茶、米花糖、猕猴桃、土鸡蛋、跑山鸡、六合鱼等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旅游产品,在西博会等会展活动广泛宣传推介,以农兴旅、以旅促农,有效提升了农业附加值,极大提高了农民收入。二是以节为媒,广泛开展乡村旅游节会活动,加强与市级以上主流媒体的互动合作,通过发布新闻、刊登形象宣传,制作专题等方式,发挥各种媒体优势,全方位、多时段、高强度对蒲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进行整体营销,有力提升了蒲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第一,政府推动是关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集农业、服务业、旅游业为一体的新兴产业,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政策资源和统筹规划的作用,农业、财政、旅游、建设、卫生、公安等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其向精品化、特色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创新发展方式,推进多样化经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第二,产业支撑是重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一条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的有效途径。因此,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创意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使旅游业与农业发展相互补充,互动融合。第三,市场运作是基础。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必须走市场化运作路子。要坚持“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启动民间资金,吸引外来资金投入景点开发、景区经营,同时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对重点景区、重要项目进行包装、筑巢引凤,搞好区域旅游协作,发展大旅游,提高综合开发规模及经营的能力。第四,宣传促销是手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具有依赖性、综合性、季节性、涉外性等整体特征,制定宣传促销方案,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宣传促销体系至关重要。需综合广告宣传、公共关系、业务宣传等促销要素,充分利用新闻传播、软硬广告、节庆活动、展览推销等多种促销形式,大力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毕志强.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入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1-09-28(16).
[2]农业部联合国家旅游局 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跨越式发展[J].农业工程技术,201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