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疗区脑卒中一体化管理的体会

2013-04-08 02:59:28马红英王联丽
护理与康复 2013年11期
关键词:高压氧神经内科考核

马红英,王联丽

(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浙江东阳 322109)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中老年人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具有致残及病死率高、后遗症多的特点,由于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与规范,病死率已大为降低,但致残率仍高达70%~80%[1],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对脑卒中患者早期采取积极、正确的康复训练及高压氧治疗,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3]。将康复科、高压氧科及神经内科病房进行一体化管理,统畴安排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多疗区分工和合作,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管理模式,不仅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同时也使护理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自2007年2月开始,本院实行康复科、高压氧科与神经内科病房一体化管理,现将实行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院实行机制改革,将神经内科、康复科、高压氧科组成多疗区,由同一科主任、护士长统一管理。核定床位40张,护理人员16人,床护比2.5∶1。

1.2 多疗区一体化管理方法

1.2.1 人员培训

1.2.1.1 成立培训小组 由护士长及护理带教组长、高压氧科护理骨干、康复治疗师共5人组成。护理带教组长负责培训的策划和组织,由护士长监督协调,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考核。

1.2.1.2 入科培训 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入科培训。培训内容:神经内科各种疾病的护理要点,药物治疗观察,高压氧疗,良肢位摆放及基础功能锻炼关键点,语言训练和健康教育的指导;神经功能评估相关量表的使用和住院期间的多专科评价。通过急救流程、常规抢救程序、专科常规护理、各种监护仪的操作方法及疾病诊疗护理路径等的培训,提高多专科团队协作能力与综合救治能力。

1.2.1.3 定期培训 科内每月1次业务学习小讲课、1次教学疾病查房和1次常用操作培训(每次2项),每周1次晨间提问(培训的专科知识);根据医院及科室计划外派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和进修。组织高年资护师讲课、现场操作示范,邀请神经内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和高压氧科医生为护理人员作康复、高压氧疗等专题讲座,拓展护理人员的神经康复知识;为了让护理人员能得到及时的知识更新,聘请院外专家利用晚上或周末时间授课,主要学习脑血管病护理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

1.2.1.4 理论及技术考核 培训小组每月对护理人员进行技术考核1次,每季度理论考核1次,以验证培训效果。理论考核由护理带教组长负责出试卷,总分100分,≥70分为合格,技术考核评分根据全国50 项护理技术考核评分标准,总分100分,≥90 分为合格。考核成绩作为护理人员年终考评的内容之一,并予以相应的精神及物质激励,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1.2.2 一体化管理实施

1.2.2.1 管理模式一体化 神经内科医生、康复治疗师、高压氧科医生和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治疗团队,由同一科主任和护士长统一管理,针对传统模式存在的弊端,变革诊疗护理模式,进行流程再造和优化,以团队形式为患者提供一体化责任制护理模式,患者自入院到出院,由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提供连续的护理。

1.2.2.2 护理康复合作化 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生、康复治疗师、高压氧科医生和病房责任护士共同查房,对患者及时进行病情评估,共同制定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和康复计划,使护理工作及时、连续、完整地进行。对病情稳定或处于恢复期的患者,除按照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常规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外,早期实行高压氧疗及康复治疗,根据患者恢复阶段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法。

1.2.2.3 健康教育普及化 科室编制健康教育手册,结合健康宣教资料,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如入院时的一对一宣教,口头讲解及健康教育手册的发放;每周1次的集中培训(以多媒体形式);每天查房时的反馈及现场指导;科内健康宣传栏的使用(每周更新内容)。通过对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进行疾病防治和康复训练的知识宣教,使他们认识到疾病的危害,了解疾病的危险因素,掌握疾病的防治及护理方法,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1.2.2.4 专科护理规范化及个性化 责任护士除了做好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和并发症的防治外,和心理康复师每3d对所有患者进行1次心理咨询及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后心理障碍患者及时与家属联系,进行心理障碍的干预及家庭心理疏导,并全程关注。责任护士、神经内科医生、康复治疗师、高压氧科医生每日参加晨间交班及查房,每周四举行患者康复评估会,对患者上周检查治疗落实情况及康复情况做一次总结评定,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进一步康复治疗目标和计划,并对康复过程进行监控、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康复护理计划,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和护理。

2 结 果

多疗区脑卒中一体化管理实行前后比较,平均住院日降低,经医院运营管理部门统计,由实行前的72d降到59d;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每月技术操作考核及季度理论考核成绩显示,理论考核/技术操作考核平均分由实行前的81.4 分/93 分,提 高 到 实 行 后 的90 分/96.5分;护理质量合格率提高,根据护理部每月组织质量管理委员对科室住院患者总体护理质量检查结果显示,合格率由实行前的(2003 年1 月至2007年1 月)92.1%提高到 实 行 后 的(2007 年2月至2011年12月)97.0%;患者满意度提高,根据护理部质量检查小组月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由实行前的92%提高到实行后的98%;患者对康复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经自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由实行前的70.1%提高到实行后的90.0%。

3 体 会

3.1 多疗区一体化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救治能力 有调查显示[4],由于护理人员对康复护理知识的认知错误,因而不能对患者进行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指导,尤为神经科更为明显。通过多疗区一体化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定期进行相关知识考核,提高和巩固了专业知识;开展联合查房、联合会诊及病例讨论,不断更新知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诊疗、护理技术水平;选派护理骨干参加学习和进修,学习结束后将所学的新内容及有关信息在科内进行交流,起到知识共享的作用,加速了护理专业化的进程,拓展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生涯。科室理论及技术操作考核成绩显示,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实践显示,护理专业不再从属于医疗和被动地执行医嘱,而在康复、健康教育等领域成为专家,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主导作用,从而深化了护理工作内涵,促进护理人员专业价值感的提升。

3.2 多疗区一体化管理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莫春梅等[5]的研究表明,随着患者住院天数的延长,住院累计费用增加,而缩短医院的平均住院日,可以增加医院效率,在提高床位周转率和使用率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本院由于整合了神经内科、康复科、高压氧科等多专科医疗资源,技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作战,避免科室间的相互扯皮,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如会诊),使患者在学科资源优势的整合中能得到一站式护理服务,得到更及时、科学、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经医院运营管理部门统计,患者平均住院日由实行前的72d下降到59d,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3 多疗区一体化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通过对护理人员定期培训与考核,使护理人员的言语、行为、操作得到规范;培养了一批训练有素、专业素质较强的多专科护理人才,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形成了“人人参加学习和培训,人人重视护理质量和安全,人人参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活动”的良好氛围,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了护理品质和服务水平,亟大地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为科室的发展夯实了基础。护理部每月护理质量检查结果显示,病区护理质量合格率由一体化管理实行前的92.1%提高到97.0%。

3.4 多疗区一体化护理管理提高了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由于多疗区一体化管理实行的是团队服务,患者入院后及时得到联合查房、联合治疗和护理,及时得到有关病情、治疗、护理、费用等方面的信息,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护患关系。健康教育和护理康复指导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郭燕红等[6]调查显示,健康教育是影响全国24个省市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实施疗区一体化管理后,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通过康复评估会及工休座谈会等平台使护患之间的问题得到及时反馈和解决,并诚恳地请求患者监督科室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影响患者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为医疗效果,通过多疗区一体化管理,为患者早期行康复锻炼及治疗,并通过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对康复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显著提高,增强康复治疗效果。同时,实行包干到人的责任制护理形式,患者在住院期间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全程负责,改变了原有功能制护理模式下护患关系不明确的弊端,减少了患者住院期间的盲目感,改善就医体验。经实行多疗区一体化管理,患者对康复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经自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由实行前的70.1%提高到实行后的90.0%;患者满意度由实行前的92%提高到实行后的98%。

[1]邵蕊,王冬梅.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进展[J].天津护理,2008,16(6):360-361.

[2]袁秀萍.高压氧疗法在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3(12):191.

[3]陈灵芝.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床边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93-94.

[4]高晓阳,李瑛.护理人员的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水平调查与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8,7(12):894-895.

[5]莫春梅,杨天桂,石应康.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效益的研究[J].中国医院,2008,12(10):26-30.

[6]郭燕红,焦静,郑旭娟,等.全国24个省市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2.

猜你喜欢
高压氧神经内科考核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3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家庭年终考核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