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长青
(四川省兽医协会,四川 成都 610041)
“洗牌”一词通常指打乱现有秩序,重新分配。在微生物领域或者生物学研究中,也指病毒通过类似洗牌方式或人为技术手段干预病毒的转变和传导规律,对其进行基因重组或者诱导其进行自由交换基因,增强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后产生的新病毒。如猪身上检出的一般猪型流感病毒,可含有人类的甲型H1N1流感(俗称人感染猪流感)病毒基因,这样的病毒被业界称为“洗牌病毒”。
国内外对洗牌病毒的研究一直谨慎保守,莫衷一是。香港大学曾经较早涉足对“洗牌病毒”的研究,他们在几年前的一次研究中发现全球曾经大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重复传播到猪的身上,并出现基因“洗牌”效应,随时可以生成另一种可引发大流行的新病毒。因此,H5N1的研究在过去几年备受争议,荷兰及美国曾有研究显示H5N1变种可致空气传播,故H5N1传播研究一度暂停。科学家担心“洗牌病毒”等高危病毒的管控与实验室安全问题。
正是科学家对洗牌病毒持不同见解,2013年1月,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全球40名科学家曾发表公开信,指出鉴于自然界存在哺乳动物传播H5N1的风险,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故一些科学家宣布重新启动对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并取得进展。而此次国内科学家破译的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研究成果,就是把从鸭体内分离出来的H5N1禽流感病毒,与H1N1甲型流感病毒进行基因重组,制造出127种“洗牌病毒”,并用天竺鼠做传播测试,结果发现H1N1的两个基因PA及NS,可令H5N1透过呼吸传播,但未导致天竺鼠死亡,其后的实验发现H1N1部分基因会加强病毒在哺乳类动物间的传播,通过这种“洗牌”方式得到的新病毒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增强了人传人的威力。虽然中国专家的禽流感病毒研究是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研发疫苗以防H5N1大爆发,但它却遭到英、法顶尖专家批评,指责我国科学家制造出人传人的高危病毒,实属不负责任。他们担忧洗牌后产生的混种病毒流出实验室,导致流感大爆发或者恐怖事件的发生。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严密的实验室安全防控措施,科学家自然不敢跨越雷池,触碰“洗牌病毒”这根危险的“高压线”。
近年来关于生物制品及其实验室安全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国内外披露的有关生物制品和实验室安全问题引发的安全事件并不少见,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实验室病毒外泄导致感染非典的案例中,被感染者都是一线研究人员,都是在实验室里被感染的,因此生物制品与实验室安全防疫已然成为一个全球性课题。
“洗牌病毒”是否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甚至触发全球性的灾难,反思目前的生物制品实验室安全状况,有些科学家的担忧并非是杞人忧天。因为高危病毒的研究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妥当,可以防病治病,发展生产,用之不当,可能成为杀人武器,戕害人类。一旦生物制品和实验室的安全没有保障或者出现百密一疏的漏洞,就难免不出现各类恶性事件影响社会安定与和谐。
相信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有助禽流感防控,但是首先应当增强生物制品及兽医实验室的安全,警惕洗牌病毒带来的危害,通过提高防范意识,克其不利,防其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