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清华
从牧草品种的试验到大面积飞机播种,从划区轮牧围栏的修砌到标准化畜牧小区建设,从草山退化的治理到奶业经济的逐步辉煌,无不印证了南山牧场“立草为业”的发展生命线。
1.全面推进草山改良 1970年代,漫山遍野的野草,导致牛羊出现“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现象。草山是制约南山畜牧业发展的“瓶颈”。1974~1980年,牧场开展人工种植牧草试验,筛选出白三叶、红三叶、绛三叶、地三叶、杂三叶、鸡脚草、黑麦草7个适宜于南山种植的当家品种。1980~1984年,国家农委、农牧渔业部畜牧总局决定率先在南山牧场实施建国以来的第一批飞播牧草项目,同时实施“中国·澳大利亚人工种草技术合作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实施,帮助南山牧场建成优质人工草场4670公顷,改良后的人工草场无枯草期,草产量高,营养丰富,极大地提高了载畜量和鲜奶产量。1995年南山牧场成为国家计划单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帮助南山开发改良草山4000公顷,修筑草山围栏15公里。2011年以来,南山牧场成功争取了国家新一轮飞播牧草项目,购买优质草种5万公斤,肥料2800吨,完成2670公顷草山开发改良任务;2012年完成牧草播种680公顷,修筑石砌围栏2500米。
2.注重保持草畜平衡 1979~2009年,南山牧场共建造钢筋水泥桩铁丝围栏8万余米,石砌围栏4.5万余米,木桩钢丝小区围栏7.6万余米,为牧场推行划区轮牧创造了前提条件。1981年南山牧场设立兽医站,定期对奶牛和其他牲口进行检疫,及时注射防疫针和治疗相关疫病。1981年至今,牧场共检疫奶牛和其他牲畜3万余头次,淘汰低产、病残奶牛7000余头,促进了草山乳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09年牧场投资近100万元建立起了双井优质牧草种植基地,目前,第一期皇竹草已全部碾碎装袋,总产量约25万公斤,投入市场后,有效地缓解了南山部分奶牛冬天草料严重不足问题,为草山的休养生息和综合治理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在草山整治的基础上,牧场启动了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工程,目前,国家投资190万元的板栗坪种奶牛场改扩建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他5个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已进行了规划选址,近期可望动工兴建,必将带动南山乳业朝着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3.致力发展草业经济 南山牧场始终围绕草业谋发展。1973年从北京引进了第一批奶牛,1974年开始了平锅炼乳,1979年建起了第一座乳品加工厂,投产当年加工鲜奶525吨,产全脂甜奶粉80吨,创产值38.8万元。1981年,牧场通过狠抓奶牛配种和人工草场建设,鲜奶产量迅速上升,奶粉产量增至155吨,产值升到84.4万元,创利润10万元。自此,南山牧场走上了连续30年盈利的康庄大道。1988年牧场增加1条奶粉生产线,日处理鲜奶增加至40吨,1999年又从黑龙江引进500型全自动奶粉生产线,日处理鲜奶增加到140吨,2001年在县城成功建成万吨奶粉生产线。南山牧场奶牛迅速发展到1万余头,并带动周边8个乡镇饲养奶牛8000余头,“公司+基地+农户”的草业经济发展模式日臻完善。进入21世纪,南山奶粉逐步覆盖了全国30个省(区),年产量达3万吨,年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每年为当地政府创税5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