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中
(湖南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湖南 永州 425100)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理论当然是政治经济学中的原理和观点;实际是什么?有人认为:实际就是现实生活,就是历史和文化沉积的存在[1]。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援引历史的或现实的现象,举例论证某个经济观点或问题,这无疑是正确的和必需的。本人认为仅此还不够,必须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充实和拓展。
根据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功能和社会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更应注重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来说,学以致用,渗透实践能力培养,这一方面显得更为迫切。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主要是指学生能够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去观察和思考社会经济现象,自觉地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经济问题。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训练专业技能与技巧。从根本上说,实践能力就是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经济活动行为能力。它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的对一般的经济问题分析能力,对经济形势和市场状况的判断能力,对经济行为中的政策法规和道德准则的认知与执行能力,从事相应经济活动的运筹策划与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从事具体业务的操作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政治经济学教学原则的重要完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迫切需要的经济工作第一线高素质人才。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就会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自觉渗透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在讲“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问题时,便组织小讨论:“如果你当老板,会怎样安排资本的构成比例和运行时间?”学生都会认真思考,给出各种答案,效果比较好。
在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据本人了解,一般教师都注意到了:精选课堂讲授内容,增强现实针对性,注意理论系统性和关注重点的统一,并能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取舍教材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等,取得了相应效果。由于政治经济学在高校课堂中担负着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课”和经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双“基础”功能[2],它的教学质量与理论统摄力就应有更高的要求。双“基础”功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课程的逻辑力量和理论吸引力,靠解释现实经济生活实际问题的说服力自然形成的。
要担负起双“基础”功能的使命,必须做的事情就是保持教学内容的鲜活和力度。这种鲜活和力度来自于教师对政治经济学理论观点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经济学科学方法来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现象,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增强学术解释力和说服力,或曰对学生的理论征服力。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足,是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3]。在市场化、信息化的当代社会,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困惑颇多,课堂是他们对这些问题释疑解惑的一个重要捷径。他们认为有听头、有收获,就会集中注意力。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就不能只在理论上兜圈子,而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鲜明时代感、现实感和针对性,要“接地气”,把一些容易引起迷惑的实际问题讲清讲透。
如通货膨胀。教科书上的经典解释是“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从历史上看,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的情况,往往与战争时期或一个政权濒于崩溃的背景相联系。现实生活中物价总是不断上涨,肯定与多发纸币有关,但又不是“战争”或“政权危机”原因所引起。如何来说明“通货膨胀”?黄达先生认为:人们判断货币供给多还是不多,只有一个途径,即物价水平是不是升高了,“在经济发展的非战争时期,货币供给为什么总是过多?”因此,不能仅仅照本宣科去讲货币发行过多而拉动物价上涨,还要看到货币供给往往是“被动”过多以保证物价的调高[4]。如为了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为了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就不得不增加货币供给。同样,人们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的提高意味着人力成本的提高,人力成本的提高意味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工价、物价自然就会上去。
又如剩余价值问题。剩余价值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键。它既是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理论工具,也是分析市场经济的一个普遍理论范式[5]P194。我们通常讲,剩余价值实质是由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这是从资本与劳动对立的角度即剥削的角度来阐释的,甚至是作为罪恶来谴责的。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特殊规定性,即以资本为中心的剩余价值生产活动,这个过程是以资本家无偿占有为根本特征的,因而呈现出资本与劳动的尖锐对立。马克思同时对剩余价值还有一般本质属性的界定,即产品价值超过其所耗费的劳动要素价值而增加的价值。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形式,依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使劳动力具有的创造性能力获得了创造价值和增殖价值的新属性。从这个角度看,价值规律支配下的价值增殖过程是商品经济生产社会所共有的,其剩余价值的具体表现在不同制度条件下有不同的特殊属性。还要看到,剩余价值理论为分析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提供了指导。在现阶段,相当部分居民收入的基本途径是劳务收入,即以不同形式在各类用工部门“打工”挣工资。只要存在雇佣劳动现象,就不同程度受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的支配。即使公有制单位,也并没有消除劳动力个人所有与生产资料国有或集体所有的界限,劳动者与公有生产资料的结合,仍然要采取劳动力买卖的形式,劳动者仍然要创造剩余产品,只不过剩余产品以公共价值的方式存留于公有企业,表现为国家的红利。在大量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则采取了最一般的形式。对于剩余价值的追求,不仅仍然是非公有制经济运转的动力所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拉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初次收入分配中过于偏重向资本所有者分配,而劳动者分配比长期偏低,这是国家分配政策调控的重要方面。
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功能的双边活动平台。教师的教式教法是引导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政治经济学内容较抽象,观点、范畴、概念较多的特点,只用平铺式的原理阐述或概念诠释,学生听起来显得枯燥乏味,兴趣激发不起来,知识点掌握不了,更别说能力培养了。同时,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对理论或现实问题有许多的困惑或质疑,他们不仅需要解惑,还需要探寻自己的想法,渴望能表达对于某个问题的真实感受,这就需要给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运用生动事例、案例、设问、提问或小讨论等方式方法,能较好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学生讨论和演讲的机会,丰富多媒体教学,完善考核形式,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这些教式教法凡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会不同程度地运用。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还感觉到,政治经济学的一基本理论和观点,需要与时俱进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理解,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加深体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到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工作情景中,了解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本人在教学中做过一些尝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做起来”的一些方式,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指导学生组织专业性社团活动,去企业、公司参观考察等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把课堂理论学习与增强社会阅历、提高实践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学习“商品与价值”的理论时,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围绕“价值规律在零售商品中的表现”这个问题去市场作些小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材料上交;结合“资本周转”教学,去当地较大的企业了解企业经营与管理情况;结合资本经营与虚拟经济的教学内容,请证券公司的专家来系里作关于证券运作的学术讲座;依托学生社团经济管理协会坚持开展两年一度的全校性网络“模拟炒股大赛”,依托市场营销协会与企业联合开展一年一度的“某某杯营销策划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在提高政治经济学理论学习兴趣的同时,社会阅历、实践能力了得到明显的培养。
政治经济学课程在开设时间上一直安排在大一第一期。这是沿用20世纪80年代时期教育部的统一计划。我上这门课好些年了,总听到学生有“难学”“难领会”之类的抱怨。这应该不是个别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本人同意辽宁大学周健老师的意见,即政治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放在大一第一期这个时间并不合适,安排在大二年级开设较为适宜[1]。
一是大一新生缺乏基本的经济学感觉。在美国和英国等经济学水平较高的国家,高中阶段就已经开设经济学课程,其高中生就已具有一定经济学素养。在我国,高中阶段即分文理科,理科类考生不但没有开设经济学课程,而且与经济学略微有关的政治常识也因高考不需要而被削弱了;文科考生虽然中学政治常识中也讲过“生产关系”、“商品”“价值”之类基本概念,但与掌握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两回事。平时,那些以高考为最终目标的学子们对于国际国内的经济大事甚至周边的经济现象关心甚少,根本不会去思考经济问题,也就谈不上经济学素养了。而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和自主独立的生活方式给大一新生提供一个感受经济生活的机会,他们可以从中积累对经济学的感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由具体的实际出发,充分占有材料,然后在此基础上探寻经济运动规律。在学生们具有经济感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才有可能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经济学素养。
二是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历史逻辑看,应该在学完西方经济学后再开设。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运行层面和操作的理论,相对来说内容直观具体而容易理解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主要的理论和概念是在批判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的,如在批判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和提出剩余价值论。因此,要想对政治经济学有更深刻的理解,必须先理解西方经济学。根据西方经济学开设的时间和经济基础课开设的需要,政治经济学课程在大二年级开设较为合适。
[1]周健.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A].教学及教学改革研究[C].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2]卫兴华.对当前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现状的一些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7,(8).
[3]罗林.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浅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9,(12).
[4]黄达.通货膨胀与物价目标[J].金融评论,2011,(5).
[5]刘朝,等.《资本论》与当代若干经济理论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