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璐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1]P1361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中对这段话做了简要的阐释,关于《论语》之称,张舜徽先生在书中还有如下的补充:“《礼记·坊记篇》已引《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则《论语》之称,说起已早。顾《论语》始出屋壁,汉初犹谓之传,至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始曰《论语》,王充《论衡·正说篇》言之甚详,必有所受。然则《论语》之名,或汉师所补题也。”[2]P240由此可知,《论语》之历史源远流长。《汉书·艺文志》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是治学之纲领。其以“条其篇目,撮其指意”为宗旨,总结曰:“凡《论语》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1]P1360且不管《论语》传至汉朝,有多少种不同的版本,也不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集了多少大师对《论语》的注解,作为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必读书,论语的地位不言而喻。而古今中外,研究孔子和《论语》的书籍可谓卷帙浩繁,在如此浩瀚的研究成果中,拜读孔子,拜读《论语》,我们不禁要问:今天的我们读《论语》有何现实思考?
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关键词是“打倒孔家店”,作为和孔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论语》同样惨遭厄运。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3]P6
在南怀瑾先生看来,孔孟思想是粮食店,无疑,《论语》也应该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先不说我们要如何研究四书,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读《论语》。金克木先生在《书读完了》之《与书对话》篇中说:“有要求人跪着读的书——神圣经典,句句是真理,在真理面前只有低头。”[4]P154我想读《论语》应该有这样一种态度。虽然,现实中的我们并非一定要跪着去读,但至少我们要有一颗至诚的心去领略《论语》的价值和魅力。《中庸》有: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5]P32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5]P34
因为至诚,所以谦逊,所以孜孜以求。同时,我们以敬畏之心去领悟圣人的教导。敬畏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因为敬畏,所以信仰,所以用虔诚的心去面对。《论语·季氏》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虽然,断不敢称君子,但面对孔子这位大圣人的圣言,我们丝毫不敢妄加评论。即使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或如孔子指责原壤“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些颇具争议的言语,我们依然会觉得孔子说出这样的话有他的道理。不是说《论语》有多么的神圣不可侵犯,只是,我们不可以断章取义,仅凭一两句话或今人的误读就认为这些是糟粕。我们得承认个人有局限,时代也有局限,所以“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慎言笃行,这正是《论语》教给我们的。
宋初宰相赵普,所读只有《论语》,太宗因此问他,他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6]P128由此,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传遍古今。身为宰相的赵普说出这样的话当然特别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它提升了《论语》的地位和价值。也许,《论语》它根本不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显示它的魅力,你读或者不读,它的光辉都在那里。可是,当这样一部经典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显现在你面前时,你读或者不读,就是智与非智的区别。
重视《论语》,才可能去挖掘它带给你的意义。而现实中的我们习惯于倾倒在权威之下,所以什么样的价值被引导便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当朱熹把《四书》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时,《四书》就是东方的圣经。《论语》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圣哲的智慧,更是一个民族在传统文化上的至高的信仰。
《象山语录》中说:“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7]P24此后,“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成为两种不同的治学方式的代名词。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孔子认为自己传先王之旧,未尝有所作,“信而好古”可谓“六经注我”,但其实孔子是既述而作的。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著述态度影响着陆九渊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修行境界和读书方法,想到古今中外对《论语》的研究和阐释,大抵也不过可以譬喻为“《论语》注我,我注《论语》”。因此,在懂得以怎样的态度去重视《论语》后,我们还必须懂得怎么去读好《论语》。
《四书章句集注》之《读论语孟子法》中,引程子曰:“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5]P44诚然,程子治学笃实严谨,重训诂,重思考,重心平气和,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借鉴的道路。无可非议,掌握小学是读懂传统经典的前提,可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没有障碍的引导广大国民去接受经典,去拜读《论语》。无非还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8]P316,“学者需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5]P44
《论语》对于我们的意义不是标榜,不是传统文化的抽象的符号,而应该是它里面的每一句话都能够启发我们的思想。《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9]P526整部《论语》不到两万字,《论语》也无法代表孔子的全部思想,但是《论语》里的每一句话都可以扩展出无限的价值和意义,关键在于你怎么去领会其中的“意”。汤一介主编的《中国儒学史》中引法国索邦大学查·华德教授的话说:“孔子思想中充满信仰、希望、慈悲,具有普遍性。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仅有道德的示范作用,更有精神的辐射作用。”[10]P34《论语·里仁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的道当然远非忠恕可以概全,但是,孔子用“一以贯之”诠释了他终身行之的信念。
在《论语集注》的《论语序说》中,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5]P43这就是不同的人读《论语》有不同收获的最好例证,也显示出《论语》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不尽相同。然而不管你是属于其中哪种读者,你都无法否认《论语》带来的普世的现实价值。孔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论语》中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随便截取一段或是一句,都是一剂良药。正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之朴学中,列举完十条朴学学风之后,谈到朴学的间接效果时有一段话为:“读诸大师之传记及著作,见其为学问而学问······无形中受一种人格的观感,使吾辈奋兴向学。”[11]P48读那些朴学大师的著作,都能使人无形中受一种人格的观感,使吾辈兴奋向学,那么,读孔子这样一位后无来者的大圣人的圣言圣行,能不受一种人格的观感吗?所以,《论语》带来的现实意义之二就是在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中使吾辈受一种人格的观感,懂得如何做人。
孔子的人格魅力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其弟子的赞述表现出来的。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寡已。”子贡也说过:“夫子之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颜渊也有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在《论语》中,弟子对孔子的赞叹不胜枚举,它们都是孔子人格精神的写照。《孟子》中也同样载有类似的嘉言。有若曰:“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胜于孔子也!”孟子也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5]唐君毅先生在《孔子与人格世界中》谈到通过古人对孔子的赞叹来了解孔子之态度,“总觉得这些话太空洞,太把握不住,是与现代人日益疏远的”[12]P575。于是他将孔子与其他人类崇敬之人格与思想相对照比较来阐述孔子的人格世界。这些赞美之辞并不是与现代人日益疏远的。当你真正走进孔子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些赞美是如此真实。《史记·孔子世家》中,太史公引《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评价孔子,并曰:“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13]P331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大家熟悉的至理名言,在杨伯峻《论语译注》中,他列举的柳宗元的断句:“七十而纵心,所欲不逾矩。”[14]P13孔子的志向、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段话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今人对这段话借题发挥的文章也特别多,人只有在差不多走完一生之后,才能真正懂得孔子说出这句话时的心境。不是说,我们不明白这里面蕴含的人生意义,只是这样一句贯穿人整个生命过程的嘉言,需要用一生去读。作为孔子的核心价值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十二个字极具励志意味,它全面的概括了为人处事的内在原则,而这恰是当今我们缺失的内心的准则。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这句话也做了特别详细而精辟的注解:
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5]P94
朱熹侧重从为学的角度阐发其中的义理,用当今的观念看,不仅仅是为学,扩而大之是处事成人之道。所以,《论语》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之三便是走进孔子,感受其励志精神使吾辈懂得如何治学,如何处事。
《论语》中孔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一直都是学者论述的重点。这样一位平凡而又超凡的老者,智者,他的生命历程就是一首励志的歌曲。当孔子踏上周游列国的征程,处处碰壁而遭遇困境时,他也常常发出慨叹,而孔子的每一次感慨又是如此的发人深省。子路问:“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对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此时我们看到的孔子是圣人,他的内心是如此的淡定和冷静。当孔子驻足于黄河岸边,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时,当孔子送别楚昭王的灵柩后,发出“归与,归与!”的呐喊时,我们看到的孔子是凡人,他的内心也有感伤和无奈。说孔子是一位性情中人,不是一个完人,也会发牢骚,我想还是很有道理的。性情中人道出孔子的可敬、可爱,他不是冷冰冰的道统先生,而是有着丰富的感情又率性而为的先师圣人。读日本作家井上靖的《孔子》[15],会觉得孔子是一个离我们很近的人,书里的孔子不是被标榜出来的,而是可以让人真真切切体会到孔子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孔子有他的执着和追求,也有他的辛酸和无奈,但是,在经历了漂泊动荡,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我们依然看到了一个孜孜以求,宽厚博爱,睿智敦厚的圣哲形象,孔子经历了由标榜的“圣”到真切的“凡”再到立体的“圣”的过程。走进孔子,会让你觉得现实人生再苦也不过如此,重要的是你一直没放弃努力。
《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16]P21虽然《论语》不在五经之内,但我想,用“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总结《论语》也不为过。《论语》带给我们的具体价值和意义太多,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在于个人的阅读体验。人生不过“为人处事”这四个字,学习也好,工作也罢,都是这四个字的扩展。然而我想,读懂《论语》的人一定可以读懂这四个字,读懂这四个字一定读懂了人生。所以,今人读《论语》,不仅仅是读《论语》,读孔子,也是读人生。
[1]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张舜徽.广校雠略·汉书艺文志通释[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金克木.书读完了[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陆九渊.象山语录[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
[8]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5.
[9]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0]汤一介,李中华.中国儒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2]中国孔子基金会学委会.近四十年来孔子研究论文选编[C].济南:齐鲁书社,1988.
[1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5]井上靖.孔子[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16]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7]李长之.孔子的故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18]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19]李桂玲.试论井上靖笔下的孔子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0]吴竹芸.《论语》中的孔子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