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双师型”力学教师队伍建设探讨

2013-04-07 19:42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力学

黄 金

(湖南科技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设管理系,湖南 永州 425199)

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多定位于培养区域性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其致力于培养掌握了所学专业领域工程技术知识、接受了基本的工程生产实践训练,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的人才,他们主要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服务。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的专业定位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然而,目前,作为土木工程各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之一的力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势必会阻碍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土木工程专业中力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力学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内容老化、过分重视理论推导、忽略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少案例教学、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脱节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力学教师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过少。因此,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力学教师队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实现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

一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力学师资现状分析

(一)师资队伍来源单一,实践能力差

地方高校的力学教师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普通高校的力学专业研究生,少部分为大土木类研究生。他们中绝大部分是从高校到高校,虽然学历较高,理论知识丰富,科研能力较强,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及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实际经验,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明显不足,很难保证教学效果。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土木工程与建设管理系力学教师共4人,其中,2人毕业于工程力学专业,1人毕业于环境工程专业,1人毕业于隧道工程专业,4人皆为一毕业就进高校工作,中间没有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工程实践经验。

一个优秀的力学教师不仅要有雄厚的数学力学基础,高超的教学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等专业背景,密切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锻炼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力学教师亟待增强自身实践能力。

(二)教学任务重,实践科研相对薄弱

很多地方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充分挖掘校内现有资源潜能,努力扩大招生规模,而为了降低成本,又尽量少引进教师。这导致教学工作量激增,教师更无精力向“双师型”冲击。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副教授每年需完成300个学时,讲师280个学时,助教260个学时,这只是学校基本要求,通常一个老师一年完成的课时是基本要求的两到三倍,尤其是土木工程与建设管理系,4个力学老师要完成4个年级29个班的力学教学任务,可想而知其教学任务的繁重。这样超负荷的工作量对于教师来说就很难搞出高质量的科研,很难抽出时间去企业进行系统的实践。

二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最早是由职业教育提出的,是基于高职院校培养实用性、技术性人才的角度来考虑的。专家学者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六种观点:“双证”说、“双能”说、“叠加”说(即“双证+双能”)、“双职称”说、“双层次”说、“特定”说。2004年,教育部在高职教育评价标准讨论稿中从提高教师素质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双师素质”标准,即“双师素质”教师指讲师(或以上)职称,又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2)近五年有两年以上(可累计)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果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综合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强调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讲解传授者,还是专业技能的演示和指导者。

笔者结合实际,综合考虑,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双师型”力学教师应具备如下能力:(1)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极强的时代观念和奉献精神,恪守土建行业职业道德,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与习惯。(2)具有渊博的知识。其中,力学知识扎实,对大土木类某一专业领域(如结构设计、岩土、防灾减灾等)知识精通、其他建筑方面知识(如工程制图、建筑法律法规、各类规范等)也有所了解,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英语写作、阅读能力。我们不仅要理解知识内容本身,还应理解知识体系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和接触新知识、新领域,以适应教学改革。(3)具备讲师证,工程师证或者各类执业技术资格考试证书(如注册结构工程师证、注册建造师证等)。(4)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具有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5)具备较强的行业实践能力、专业示范技能,将行业知识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能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研究。

三 “双师型”力学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青年教师是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故要将师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尤其要重视培养“双师型”教师。下面主要针对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双师型”力学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提出一些看法:

(一)政策扶持、学校重视,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国家应加快制定“双师型”教师评审标准及评审程序,根据各专业自身特点,制定出每个行业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双师型”教师层次分为:初级“双师型”、中级“双师型”、高级“双师型”,从而督促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此外,国家还应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保证“双师型”教师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应该给青年教师减负,通过合理的管理使他们能抽出一年或半年的时间去企业实践。其次,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各种有关“双师型”教师的讨论,开设“双师型”教师学术论坛,就有关“双师型”教师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或是举行技能评比。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双师型”教师之间可以加强学习和交流,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最后,学校要设立“双师型”教师培训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双师型”教师学习进修、教学实践、社会生产实践。鼓励并在资金上支持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考试等。积极为教师联系或提供实践场所,并承担其实践期的工资和差旅费用。政府扶持和学校重视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

(二)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

1 鼓励青年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学校应根据总体计划安排,结合教师具体情况,通过校企合作,分期、分批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定岗工作和挂职锻炼。例如,力学教师可以到设计院、检测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等挂职锻炼。通过专业实践,他们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的知识,将工程中的力学问题摆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解决,激发其学习热情。力学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理论基础扎实的优势,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探讨、研究工程中遇到的难题。

2 引进企业技术精英到校担任兼职教师。学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做到“引聘结合”,注意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例如,我们可以积极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潜力的建筑企业的工程师、设计师走进力学课堂,走进力学实验实践基地,以自己的工程实践知识、技能去指导学生实践。学校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提升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他们也能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加速培养我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共同促进学校力学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3 实施产学研结合,组织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学校的产学研结合主要是指将教学、生产与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紧密结合。地方高校可以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规定利益共享机制,以实用技术项目研究为载体,开展各种研究活动。项目研究团队涵盖各学科的优秀老师及企业中的技术、管理精英,其知识的多样性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激发创新活力,完成项目研究工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式不仅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难题,还为参与项目研究的教师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学校应在科研立项、科研条件、经费使用上给予政策倾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科研、横向课题研究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广大教师在教学科研、项目合作的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开发实用技术、先进技术服务等形式的科研课题及项目合作,使这些教师始终处于行业实用技术的前沿,提高了专业教师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有利于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合作创造技术成果,更进一步促进了校企间的密切合作,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4 支持力学教师及企业精英参编教材及优化课程体系。“双师型”力学教师通过亲身体会,更了解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力学知识,企业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与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探讨编写的教材必定紧密切合工程实际。通过与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探讨的力学课程体系必定最能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在教材编写、优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力学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也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利用高校资源,开创校办企业

青年教师在努力培养自己工程实践方面能力时,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说,一些企业生产任务繁重,不愿意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即使开展了培训也会怕核心技术外流而有所保留,这些使得青年教师学不到有用的东西,也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这时,我们就需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例如,力学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看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方面的网络视频,参加工程施工技术、工程制图软件、工程计算软件方面网络课程的学习,在网上与一些工程师就某方面的工程技术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浏览土木工程论坛,关注工程设计、施工动态。为了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我们可以利用高校资源,如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丰富的图书资料、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自主开创一些校办企业,比如说某建筑设计院,某工程检测公司,某建筑工程公司,某工程造价事务所等。既解决了“双师型”教师实践培训基地不足的难题,又能为高校增加收入,推动学校发展。

(四)制定激励措施、竞争机制,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地方高校应努力研制出符合本校实际又能激发“双师型”教师活力的激励政策。例如,地方高校应使“双师型”教师在评选先进、晋升职称、晋级工作、课时酬金、学习进修等方面享有相对倾斜待遇,以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稳步发展。地方高校应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课题,鼓励有能力的青年双师型教师承担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组织各种校际间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研讨会,支持双师型教师开展各种前沿性、基础性研究及实践性技术活动,对在学术上有一定贡献的教师要加大奖励力度,如设立“双师型教师英才”奖。此外,地方高校还应借鉴市场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真正建立起公平、公正、择优的用人机制,打破专职“铁饭碗”的观念,促使教师队伍在竞争中优化,动态发展。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力学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