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3-04-07 19:42胡丽霞王凤梅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实例

胡丽霞 王凤梅

(湖南科技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199 )

1 引 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基础教育变得必不可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虽然已普及了计算机教育,但计算机课仅仅是作为辅修课,许多学生对于计算机功能的掌握仅限于聊天、听歌、浏览网页的水平[1]。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当地学校硬件条件限制,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是一片空白,甚至连开机关机都不会。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变得至关重要。各大高校均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并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的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争取寻找到更合适的教学方式。

2 非计算机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相异性分析

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均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许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教学由教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的老师一并承担。老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采用与计算机专业相同的教学方式,但其教学效果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究其原因在于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存在着几点不同之处。

(1)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同。对于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是堆砖砌瓦的奠基石,没有了这块奠基石,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寸步难行。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是为他们在计算机领域扫盲的工具之一,对于一些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无法融入到专业课的学习当中,使得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变低。

(2)课程的性质不同。对于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是作为专业课开设的。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是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的。学生们往往认为,专业课学习得好坏,对今后的就业或者进一步深造都会有较大的影响,而公共课学习得好坏并不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工作等。于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

(3)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同。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踏入计算机领域的通行证,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度非常之高。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了解计算机领域的其中一扇窗户,学生还可通过其它课程了解计算机,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视度较低。

(4)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好程序设计需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计算机专业学生,高中时选读的是理科,同时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数学课程较多,学生经过学习,具有了较好的逻辑思维。而非计算机专业中,有的专业只开设了高等数学一门与数学相关的课程,并且老师讲授的内容覆盖面教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不够,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时,感觉到比较困难,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兴趣。

3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2][3]

程序设计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之一,是非计算机中专业学生必须修读的一门课程。随着学科的发展和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该课程的教学暴露出一些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在此提出当前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几点问题。

(1)学生对课程学习目的不明确。实际教学经历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并不明白其学习得目的和意义。许多教师在教授内容时,按照教材上编排的章节顺序将各个知识点逐一教授给学生,并没有强调开设此门课的意义。这样造成学生只是机械的学习,而不是自主的学习。

(2)理论与实践脱节。许多教师同时教授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和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并且采用同种教学方式。理论课上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实验课上让学生按照实验教材进行实践操作,理论课与实践课联系较少。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各种实例编程,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习其理论,学会编程的方法,因此理论与实践并重。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而言,主要是让他们能够在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中自己动手实践,学会简单的程序编写。如果对非计算机专业与计算机专业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必然会造成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上课时感到枯燥乏味,同时感觉内容难度过大,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陈旧。大部分教师在讲授程序设计时,都会把重心放在语法规则和语义等理论知识的讲解上,把“程序设计课程”变成了“计算机语言课程”,偏移了学生的学习重心。

(4)教学实例枯燥无趣。许多教学实例都是为了讲理论而举出的实例,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因此许多实例枯燥无趣,学生学习积极性很低。

4 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建议

针对以上几点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趣味性实例为主、理论为辅的总分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的第一节课,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程序设计。同时,设计好一个总的学习任务,即设计一个综合性系统,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学完该门课程后,可以做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这样既能让学生由机械性学习变为自主性学习,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理论课上教学,以实例为主,理论为辅,用实例带出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体会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多构思一些趣味性的实例,并将第一节课的综合性系统拆分开来,分配到每一节课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通向“罗马殿堂”。

(3)实践课上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完成理论课上的实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复习了理论课上讲授的内容。

5 小 结

“趣味性实例为主、理论为辅的总分式”教学方法已在本校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系和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改革前,学生到课率为80%,学生认真听课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教学方法改革后,学生到课率高达98%,比改革前提高了18%,而学生认真听课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0%,比改革前提高了30%。“趣味性实例为主、理论为辅的总分式”教学方法采用趣味性的实例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总分式教学让学生在课程初就明确了课程学习最终获得的收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校大力扩招,学生的基础也在改变,教学方法也需要推陈出新,不断改进,这样才能促使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育稳步发展。

[1]张志峰,徐鹏.浅谈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J].魅力中国,2010,(6).

[2]高原.高校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6).

[3]关心.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6:(3):44-45.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实例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