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兵
(重庆市彭水县中医院,重庆 彭水 409600)
综合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
陈 兵
(重庆市彭水县中医院,重庆 彭水 409600)
近年来,笔者采用综合疗法(腰椎牵引、电针、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54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7例,女17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2岁;病程最长半年,最短3天;CT检查确诊35例,MRI检查确诊19例;L3~4突出9例,L4~5突出28例,L5~S1突出13例,两个节段突出4例;左侧突出23例,右侧突出30例,中央型1例;腰痛伴一侧下肢疼痛麻木者49例,伴两侧下肢疼痛麻木者5例。
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血瘀型表现为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腰椎牵引:患者仰卧于双向对抗式牵引床上,牵引重量从20kg开始,逐渐加力,以能耐受为宜,每日1次,每次30min,10次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牵引力量根据患者体质及耐受度灵活掌握,持续至疗程完毕。
电针治疗:患者俯卧位,取患侧阿是穴、膈俞、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采用一次性无菌性针灸针,根据病情虚实酌情使用平补平泻或补泻手法。并配合电针疏密波或连续波刺激,刺激强度以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
穴位注射:选取患侧阿是穴、膈俞、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每次选取两穴,穴位交替使用,采用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山西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53009),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红花注射液5mL,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提插得气,确认无回血,每个穴位分别注入红花注射液2.5mL,急性期每日注射1次,病情缓解后可每周注射3~4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
疗效评价参考JOA(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治疗效果评价标准[2]。
主观症状(9分):A-3分、B-2分、C-1分、D-0分。①下腰痛:A、无任何疼痛;B、偶尔轻微疼痛;C、频发的轻微疼痛或偶发严重疼痛;D、频发或持续的严重疼痛。②肢体疼痛或麻木:A、无任何疼痛;B、偶尔的轻微症状;C、频发的轻微症状或偶发严重症状;D、频发或持续的严重症状。③步态:A、正常;B、虽有症状,也可步行超过500米;C、步行小于500米,即出现腿痛,刺痛,无力;D、步行小于100米,即出现腿痛,刺痛,无力。
临床体征(6分):A-2分、B-1分、C-0分:①直腿抬高试验(包括加强实验):A、正常;B、30~70度;C、<30度。②感觉障碍:A、无;B、轻度异常(主观感觉不到);C、明显异常。③运动障碍:A、正常(肌力5级);B、轻度无力(肌力4级);C、明显无力(肌力0~3级)。
日常活动受限度(14分):A-正常2分、B-轻度受限1分、C-明显受限0分:①平卧翻身;②站立;③洗漱;④前屈;⑤坐1小时;⑥举重物;⑦行走。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疗效指数大于等于90%。显效:疗效指数70%~89%。有效:疗效指数30%~69%。无效:疗效指数小于30%。
临床痊愈14例(25.9%),显效26例(48.1%),有效13例(24.1%),无效1例(1.9%),总有效率98.2%。
黄某,男,45岁。因扭伤致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1周,曾在院外经腰椎牵引、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疗后症状稍有好转。腰痛伴左下肢后外侧疼痛、麻木,腰部活动受限,行走跛行,腰部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舌质暗紫,脉弦涩。查腰部肌肉紧张、呈板状,腰5骶1椎棘间隙左侧旁开1.0cm压痛明显,并引出左下肢后外侧明显放射痛,左侧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左大腿及小腿后外侧不同程度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左40°、右70°,屈颈试验(+),“4”字试验(-)。腰椎CT检查示腰椎退行性变,L5~S1椎间盘突出。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断为腰痛病(血瘀型)。采用综合方法治疗5次后腰腿疼痛麻木明显缓解,治疗20次后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病”范畴,治当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针刺配合电针阿是穴及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止痛。配合穴位注射可在针刺刺激穴位达到舒筋通络的同时发挥红花注射液活血祛瘀镇痛功效。腰椎牵引则能增宽椎间隙,扩大神经根管,并通过后纵韧带和纤维环产生的张应力对突出物产生向椎间隙推挤作用,促使突出物还纳或变形,使增生物改变与受压迫或刺激组织的位置,从而减轻其对周围软组织、血管、神经的压迫作用。诸法合用,可增强效果。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0.
[2]刘渝松,郭剑华,马善治,等.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临床验证报告[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3):155-157.
R274.915.3
B
1004-2814(2013)07-555-02
201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