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信息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3-04-07 13:38陈伟娣张登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农民信息化农业

陈伟娣,张登伦

(大庆市农业信息中心,大庆 1633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和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以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并在连续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强调了有关农业信息化问题,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更快地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而来推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必将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就农业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1 农业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是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目前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通过知识、信息、技术的大量组装与集成,使农业发展实现“三化”即基础设施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操作自动化和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1]。同时,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也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由此可以确信,没有农业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农业科技的全面进步,也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农业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2]。

1.1 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业信息化是实现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农民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避免大量农业资源盲目的投入与浪费,促使农业资源在更加广阔的时间、空间流动。首先,借助农业信息化平台,通过大量的传播媒介可以将高新科技得到迅速推广,以最快和最有效的方式普及农业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有力推动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快速提升。其次,农业信息化充分利用的信息资源服务、改造和装备农业。目前,实施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863 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农业“3S”空间信息技术和数字精准农业技术等,都充分挖掘了农业生产因子与信息资源的相互作用机制,增强了农业资源利用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含量,实现农业生产多种影响因素的最优组合,极大地提升了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从而提高了整个农业生产力,保证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1.2 农业信息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农业信息化可以实现将分散经营的传统农民转化为现代农业的新式农民,使农民通过规避农业风险和降低生产投入成本,提高农业产出率来增加经济收入。农业信息化通过信息的大量注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传递、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作和科学化管理,大幅度减少农业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投入成本,进而促进了农业科技水平和产业效益的提高。同时及时了解国家最新的相关农业政策、农业动态和市场信息,并围绕这些信息组织农业生产,以实现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在此基础上,使农民素质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农民的再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和增收能力。

1.3 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

我国制定了到2020年城镇化率超过50%的目标,农村就成为实现这个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目前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较大的情况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与缩小城乡差距问题。农业信息化能够突破城乡地理界限,通过城乡之间的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的建立,缩短了城乡之间距离,让亿万农民能够公平分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将广大农村全面纳入现代化进程,使农民能够掌握大量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资源,从而有效推动城乡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相互促进、农村与城市共同繁荣。

1.4 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村现代文明的有效措施

农村现代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广大农村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应切实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3]。农业信息化可以促进农民广泛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传媒,了解国家有关民计民生政策和农业法律法规,以及国外农业发展、农民和农村生活的信息,及时掌握最新的国内外农业信息和经济信息。另外,通过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和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提高了对农村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对广大农村农民的服务机制。同时,通过农村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建设,大力推行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娱乐生活。上述诸多农业信息建设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大转变,进一步加速农村现代文明建设进程。

2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在明确农业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发展态势,全面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整个农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使其成为农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从而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为此,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大力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各级政府在深刻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信息化的观念,始终将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涉及到多学科、多部门的复杂系统工程。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并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保证对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投入,强化对农业信息化的全方位管理和支持力度,从而促进农业信息化的长远发展。着重体现以下三个方面:(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舆论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信息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协同工作机制,使农业信息化健康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领导保证。(2)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争取设立专项建设基金。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属于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它的明显特点是高技术和高投入,如各级农业服务信息中心及其维护的网站,不仅需要有大量的硬软件等基础性投入,还要有充足的系统运行经费,以保证农业信息化功能的有效实现。(3)不断完善农业信息化的法规和制度建设。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市场的规范化、隐私权的保护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有关信息的法律法规问题已成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在政策应加强引导,加快农业信息化相关政策研究和制定。

2.2 加快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农业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农业管理技术,又要懂理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也必将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加快培养和大力引进各学科、各层次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首先,政府农业部门的相关人员和农业科技人员利用现有的农业信息资源平台,学习和掌握各种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同时也不断提升自身的组织管理水平,既能利用掌握的农业信息技术来指导工作,又能加强对广大农村的基层的组织管理。其次,要加强农村信息教育,通过电视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农业技术学校的远程教育或短期培训、村村大学生教育等多种学习形式来加强农村基层信息人员和农民的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的提升,以解决基层农业信息人才短缺和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难题。最后,完善农业信息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从多渠道吸引信息科技人才从事农业信息化建设与推广工作。如通过试验基地、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及改革农业运营管理机制等措施,提供能吸引人才的各种政策、福利条件及工作环境等,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农业、管理、计算机、网络等各方面人才,充实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队伍中来[4]。

2.3 强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信息服务资源主要通过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报刊、网络等,对于广大农村居民来说,广播、电视和电话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为了充分发挥农业信息体系的服务功能性,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最大限度地传播、汇集与整合各层次的信息资源,并使用多种切实可行的、农民愿意接受的传播途径来整合信息资源,让更多农民能及时、方便地获得所需农业信息。首先,要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农村信息市场,加强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等通信运营商的深入合作,进一步完善通信网络的覆盖面,将农民的需求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密切配合条件下,建设农村农业信息短信发布平台与信息服务点,为农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产品[5]。其次,在农业信息服务的内容上应多样化,要不断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内容的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众多因素之间又彼此关联,这就要求农业信息的内容应是多元的、复合的;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四结合”,即农业产前信息和产后信息相结合,农业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相结合,农业和非农业信息相结合,国内与国际信息相结合。

2.4 不断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作为农业信息的主要利用者农民来说,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对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尤为重要。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文化知识水平不高是很多方面不足的重要原因,也使很多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和新需求不能很好的推广,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农村的基础性教育和农民的技能培训;并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以农民愿意接受、方便接受的方式及最低的成本来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农业信息的获取与利用,让农民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和市场观念,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最终使农民走上发家致富的快车道。

[1]赵娜,肖艳华,丛媛媛,等.浅谈新农村信息化建设[J].农业网络信息,2008(8):4-6.

[2]高力.从农业信息化的视角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2006(10):165-166.

[3]何建平.推进农业信息化 促进新农村建设[J].中国信息界,2010(7):21-22.

[4]李道亮.农业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J].科技信息,2007(4):213.

[5]张登伦,张树滨,孙敬,等.农业信息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J].农机化研究,2007(8):252.

猜你喜欢
农民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