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37000)杨霞
动脉导管(DA)出生后1~2d呈功能性关闭,但在生后7~10d由于缺氧、液体过多等因素可重新开放,若DA持续开放构成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不应有的通道称动脉导管未闭(PDA)[1]。PDA是早产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疾病,其发生随胎龄增加而减少,极低体重儿发生率为40%[2]。PDA是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安全的关闭早产儿DA极为重要,我科自2011年1月~2012年8月共收治早产儿PDA3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本组38例,其中男婴20例,女婴18例,胎龄28~35w,平均胎龄32w。入院日龄1h~7d。38例患儿中19例为呼吸窘迫综合征(RDS),6例新生儿肺炎,其余为低出生体重儿。38例患儿均给予积极的液体限制,其中28例患儿给予布洛芬并结合呼吸支持治疗。
2.1 临床表现 本组患儿在出生后2~6d出现心率加快,心脏听诊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脏B超提示DA内径0.26~0.58cm,6例出现呼吸浅促、发绀并进行性加重,12例RDS的患儿在经治疗呼吸改善后又出现病情变化,10例肺部可闻及湿啰音,4例胸片提示肺淤血,8例血气分析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2.2 病情监测 根据患儿病情提供各种脏器功能的监护,如心肺监护、SPO2监测,常规Q2H监测TPRBP,出现心率呼吸加快、呼吸暂停、血压下降等及时报告医生,仔细听诊心音,警惕DA的开放。
2.3 输液管理
2.3.1 输液限制 发生PDA的患儿,限制液量可减轻肺充血和心力衰竭。液体量过多时,DA重新开放的发生率增高,因此早产儿补液应谨慎。严格根据液体量计算输液速度,每小时记录进液量,保证匀速输入,避免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对输血制品等计划外的液体,应严格按照输血制品的时间控制速度,一般4~6h匀速输入,同时询问医生是否扣减等量液体。
2.3.2 观察 限制液体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甚至能量供应不足,应注意观察。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保持进出量平衡,观察尿量及皮肤水肿情况,必要时行血气分析。本组患儿均予严格的液量限制,供液量限制在70~110ml·-1kg·-1d,在限液期间,适当提高静脉补糖浓度,保证足够的热卡。
2.4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护理
2.4.1 布洛芬 为非选择性环氧合酶(COX)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降低PG水平,从而促使动脉导管闭合[3]。
2.4.2 用药方法 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或鼻饲(用美林1ml=20mg布洛芬),首剂0.5ml/kg,第2、3剂每次0.25ml/kg,每剂间隔时间为24h,口服完第3剂后24h做心脏彩超,未闭合者可再服第二疗程[4]。
2.4.3 用药观察 布洛芬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消化道、肾脏及神经系统[3]。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儿有无消化道出血、尿量、黄疸等情况,用药前及疗程结束后均检测血尿素氮、肌酐、胆红素、电解质、血小板和心脏超声,心电图,以判断DA是否关闭。本组患儿给予布洛芬,其中5例重复给药2次,1例重复给药3次。
2.5 呼吸支持 继发于PDA的呼吸窘迫需给氧的早产儿,应严密观察氧饱和度及氧浓度并据此调节氧流量,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儿,应固定好气管导管及呼吸机管道,做好患儿呼吸道及全身护理并观察其生命体征。
本组38例患儿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其中22例心脏彩超提示DA关闭,16例DA管径较前减小,闭合率达80%。
通过对38例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护理,体会到密切观察,早期发现,适时关闭DA,对早产儿存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极为重要。因此儿科护士应仔细观察,熟练操作技能,才能更好的护理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