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文化”与“一流”企业关系的哲学浅析——以某水电企业为例

2013-04-07 12:40金文霞
关键词:清江一流流域

金文霞

(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宣传部,湖北宜昌 443000)

“责任文化”是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能源”)企业文化的定位。其企业精神是“立责于心、履责于行”,员工自觉担负起对企业、对自己的责任,企业自觉承担起对社会、对股东、对员工的责任,是湖北能源责任文化的精髓。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清江公司”)作为湖北能源最大的全资子公司,是其最重要的利润支撑,也是其责任文化最坚定的执行者。

湖北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是“打造以电力为核心的一流综合能源集团”,“一流”企业是其愿景目标。“一流”所指向的是资产好、业绩优、管理高效、品牌知名度高的宽泛概念。与其呼应,清江公司把创建“全国一流流域水力发电企业”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一流企业应具备管理先进、特色鲜明、指标领先、环境友好、运行和谐等五项基本特征。从过去全国第一家常规“一流水电厂”,到现在全国水电行业首批电力安全生产一级达标企业、全国第一批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单位,就是在自身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成为行业的标杆。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范畴来探讨“责任文化”与一流企业之间的关联。

一、物质与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意识,能够有效地指导人们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责任”是意识的正能量,是正确的意识。“十二五”时期是清江公司创建“全国一流流域水力发电企业”的关键时期,清江公司按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于湖北能源打造以电力为核心的一流综合能源集团的愿望,根据其总体规划,提前谋划,于2010年末编制切合公司实际的《创建“全国一流流域水力发电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流”是过程,也是目的。在打造这个前景的过程中,企业在现有的制度、设备和文化基础上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对原有制度体系进行继承和创新,使它以更接近于目标的形象出现。

清江公司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公司上下的主观能动性,将创建“全国一流流域水力发电企业”的目标分作三个阶段来推动。就拿第三阶段来说,细化为管理创新、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党建工作、精神文明、企业文化和群团工作等八项具体工作,件件工作都有具体的指标和形象要求。这些指标的实现和形象的塑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全国一流流域水力发电企业”是一个很高的目标,全国还没有一家敢于问鼎。所以“一流”不是一句空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按质量互变规律,从实际出发,锲而不舍脚踏实地的积累量变,在前进过程中不断否定旧体制中的消极因素,逐步突破旧体制的限制,通过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和转化,最终实现根本性的飞跃。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构成,其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立责于心,履责于行”的责任文化,对员工而言,就是自觉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个人的成长发展,实现对企业的担当;对于企业来讲,就是自觉地承担对社会、对股东、对员工的责任,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员工和企业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员工与员工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企业与股东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的存在,意味着责任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好的生产关系,是正能量,为生产力服务,击鼓摇旗,发展进步;不好的生产关系,是负能量,让企业萎靡不振,走向穷途末路。发展的企业都有一种健康积极的先进文化。比如从一个亏空小厂成长为国际知名企业,海尔创造了神话。海尔成功的秘密武器是海尔企业文化,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清江公司创“一流”之路,就是担当之路、创新之路。创“一流”这个观念从清江公司成立起,就刻在清江人脑里、扎根在清江人心里。1987年,国家和省政府共同出资组建清江公司。从“开发公司”到“总公司”再到“有限责任公司”名称的变换,实际上就是旧的公司体制向新的公司体制的不断改革。清江公司在成立之初,便在全国水电行业率先实行“业主负责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在清江流域水电资源梯级滚动开发过程中,不断深化改革,实施了国有资产投资控股公司主体与国有资产经营者主体适度分离但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公司制度,一个以“业主负责,建管结合,流域开发,滚动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清江体制。这一体制在国内同行业中创造了多项第一:它是全国第一个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以地方为主组织建设的大型水电工程;它是第一家被国务院列为流域综合开发的试点单位;它是全国第一家被确定为投资主体、并实行两权分离的水电企业。

“一流”是清江公司的本质属性,也是清江员工不懈追求的目标。近几年来,清江公司不遗余力把标准化建设当作核心竞争力来打造,就是要通过这个方式,与国际标准接轨,用国际标准来管理企业,再向国际国内输出我们的管理,让管理成为生产力,产生效益。

把企业管理做新做优。倡导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有效的手段,以贯标认证、标准化达标为契机,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优化各种工作流程,规范各种作业细节,是对清江公司生产关系进行一次革命性的改造。2009年初,公司提出分五个步骤推进创“一流”,即贯标打基础、达标再复查、定标明方向、对标找差距、创标求提升。2009年末,公司“三标”(党建)管理体系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2010年,公司趁热打铁,提出标准化“AAA”达标;2011年末,公司又快马加鞭,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提出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三年三大步,“三标”管理体系认证、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已经达成,“AAA”达标在即。

把责任文化落地生根。企业文化并不能产生直接的效果,但它作为精神层面的东西,能够指导决策和行为。由此可以认为,责任文化就是为“一流”企业服务的。“一流”企业,必须培育与之相匹配的责任文化。清江公司在“责任文化”的框架之下,强力推进以“责任文化”为母文化的清江子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了“创先争优”文化、安全文化、“导师带徒”文化、“环保责任文化”、“文明责任文化”、“廉政文化”等,让责任文化理念融入企业的规章制度,融进企业的标准化流程,融会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真正做到企业文化外化于行,成为员工与企业共同创“一流”、共同进步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清江公司的责任文化与创“一流”二十多年的磨合,就是不断认识,不断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25年前,清江大业的先行者,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创立以“业主负责,建管结合,流域开发,滚动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建设体制,其理论与实践被誉为“清江模式”被水电业界推广。建设时期创“一流”的实践,派生出一种责任文化的萌芽。它就是“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勇于奉献”的清江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建管结合时期出世的全国第一家常规“一流水电厂”,有了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第一个整体荣获“鲁班奖”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隔河岩工程。

2008年,对清江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清江流域梯级电站11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清江开发21年圆梦,公司的工作重点也由建管结合转变为以管为主。2008年,还是清江公司的重要转折,变更为湖北能源全资子公司。工作重心的转变,身分的转变,必然带来思想上的深刻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创“一流”的目标没有改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2009年初,公司党委提出了重塑团队精神、进取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这“四种精神”的提出,公司上下反响强烈,对培育2008年清江改革改制转型后企业与职工共同的价值观产生效果良好。

2010年元月,湖北能源明确提出在全集团公司推行责任文化。责任文化需要在实践中证明它的价值和意义。责任文化落地生根,就是要时时处处讲责任、负责任、担责任。清江公司践行责任文化就是要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对社会负责;清江员工要践行责任文化就是要对清江公司负责。不仅如此,公司还将履行行业责任为己任,引领行业最先进水平。25年来,清江公司在流域开发、梯级电站运营管理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尤其是在电站运行维护、梯级调度、流域检修、流域库坝管理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行业内拥有较强的影响力,在电力服务市场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从企业发展战略层面来说,这也是实施公司“十二五”规划、实现“创一流”目标的重要能力和优势资源。清江公司进一步培育、巩固这些竞争力,通过它们进一步提升清江品牌,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撑。2012年,公司通过竞争的方式,一举拿获柬埔寨达岱水电站运行维护管理项目,这个项目是公司管理输出的探索和实践,是公司从国外市场承接的第一个项目,标志着公司管理输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猜你喜欢
清江一流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清江引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鱼跃清江 广场舞
同饮清江水 共护母亲河——首个“清江保护日”在长阳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