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桃萍 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710001)
笔者自2011年元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外敷活络止痛膏治疗跟痛症3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全部37例,患者均系我科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0 例,女性17 例,年龄在35~72 岁之间。病程最短10d,最长半年。跟骨脂肪垫变性14例,跟骨骨刺16例,跟骨滑囊炎5例,跟腱炎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跟骨跖侧疼痛,行走时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但长时间站立或活动后又可加重症状。检查时可见足跟部前内侧稍肿胀,跟骨内结节跖侧有骨刺。排除肿瘤、结核、骨折等病变。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筋伤学》[1]制定诊断及病例纳入标准。
治疗方法 选用我院自制中药离子导入液。组成: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川乌、草乌、天南星、秦艽、羌活、乳香、没药、泽泻各20g 水煎浓缩过滤后备用。将面积8cm×12cm 8层纱布垫两块用45℃左右的中药液40mL浸湿,一片置于足跟压痛处,一片置于前脚掌,再将药物电泳治疗仪的两个电极板分别绑定于已浸湿药液的纱布外,接通电源,调整电流,输出功率8~12W,以至病变部位略有针刺样感,同时打开加热开关,每次30min,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选用我院自制活络止痛膏,组成:透骨草、伸筋草、乳香、没药、当归、川牛膝、徐长卿、制川乌、木瓜、威灵仙、海桐皮各等份,研未用最先进的雾化技术炮制而成,直接涂搽于患处1mm 厚度,外用敷贴包裹24h,每日更换1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应尽量减少站立及行走时间。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以下疗效标准。治愈:足跟疼痛消失,行走正常;好转:足跟疼痛减轻,行走好转;无效:足跟疼痛无改善。
治疗结果 37例中治愈27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超过98%。上述治疗10d为1个疗程,患者一般需要治疗1~2个疗程,有的达到3个疗程,治疗时间最短10d,最长30d,平均20d。
讨 论 足跟部是人体行走、负重、以及运动中起重要承载作用的部位。是由跟骨、距骨、跖骨、楔骨、脂肪垫、滑囊、跖筋膜、肌腱、韧带及其辅助结构等构成。祖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足跟痛是由于中老年人肾气渐亏,骨萎筋弛,气血不能濡于足部,外邪趁机痹阻经脉而致疼痛,当属“痹症”范畴。郭焕章老专家认为“足之能步,手之能握,皆有赖于气血灌注。”[3]《内经》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素问·痹论》又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多因劳损、外伤、体虚久居寒湿之所导致,气血痹阻,经络阻滞,筋骨失于营养而导致足跟部疼痛,长期站立及行走时症状加重,休息后好转为特证[4]。本病为瘀虚,寒湿交结而成,治法应以补益肝肾,祛风散寒,除湿通络,除痹止痛为主。近年来,采用疗效可靠,痛苦小,副作用少的中医药治疗已经成为研究方向。我院自制中药离子导入液和活络止痛膏方剂,重用:伸筋草、透骨草、当归、徐长卿、威灵仙、乳香、没药等配伍,使其具有补宜肝肾,强筋骨,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而除痹之功效。中药离子导入是将中药液的透入与热疗双重作用融为一体,加之将活络止痛膏24h包裹于患足,使药膏中的有效成份更容易被充分吸收而发挥作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外敷活络止痛膏治疗跟痛症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此外对患者的护理也是治疗方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注意的是在中药离子导入前应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做好解释,治疗过程中因足跟部皮肤是人体中最厚的部位,感觉相对较迟钝,故应随时观察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嘱患者在治疗期间减少站立及行走,以减少足跟部的负重。
[1] 韦贵康.中药筋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7.
[3] 郭永忠,李选民,梁 勇.足跟痛方治疗足跟痛120例[J].陕西中医,2012,33(4):458.
[4] 曾广鸳,徐 燕,陈蓓蕾.外敷方治疗足跟痛86例[J].陕西中医,2011,32(4):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