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端午节起源的歧出看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旨趣——兼及我国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2013-04-07 12:40高建立
关键词:伍子胥传统节日屈原

高建立

(商丘师范学院法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端午节是与春节、中秋节并称的中华民族三大传统节日,也是炎黄子孙情感认同的一个时间点。在民间,过端午节就有20多种风俗活动。现在人们所知道的端午节,一般都认为是与纪念屈原密不可分,其实,早在屈原之前,端午的雏形就已经存在,《大戴礼记》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从而将五月五日与后来端午节俗的兰汤沐浴联系在了一起。蓄兰沐浴的主要目的在于祛病健身,这也成为后世端午节俗的一个重要表征。晋代周处的《风土记》则是以最早文字记录了端午的节名,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其注曰:“端,初也,谓五月五日也。”端午节相传历代,经久不绝。但自秦汉以后,端午以“纪念屈原说”由沅湘渐传至全国,并相沿至今。避疫和纪念也一直成为后世端午节并行的两大主题,两千多年来传承不衰。

一、端午节起源之一:避疫祈福心理

一是夏至说。夏至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一般为6月的21日或22日。这一天的白昼为最长。《周礼·春官》记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夏至是阴气上升、阴阳两气开始争斗的时节,所以人们要以祭祀的方式来祛疫避灾。后世也一直因袭下来,如《后汉书·礼仪志》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茂。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蛊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代以所尚为饰。夏后氏金行,作苇茭,言气交也;殷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闭塞,使如螺也;周人木德,以桃为更,言气相更也。汉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1]118受汉代以后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夏至日谨慎避忌以求平安,成为民众普遍的心态,西晋时期的周处著《风土记》就有“俗重端午与夏至同”的说法,认为端午节和夏至日是同日,可见端午与夏至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是辟邪说。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特别是这一时期天气炎热、湿燥,容易爆发瘟疫等疾病。人们就以祭祀的方式祛除灾病,从而形成了祛禳灾异、以求平安的习俗。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不病温。”[2]415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日,所以在此日须系五彩丝以辟邪。南朝学者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亦说:“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席,及忌盖屋。”南北朝时还出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3]的做法。后来又出现悬艾人、斗百草、避五毒等辟邪禳灾行为,按照当下人的说法,端午应当是个防御疾病的卫生保健日。同时,五月五日与古人顺应时节的养生理念也有密切关系,古代医学家认为五月五日是制药疗病的吉日,如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云:“五月五日取蟾蜍,可合恶疽疮,取东行蝼蛄,治妇难产。”故人们以五月五日为节,目的在于辟邪消灾,以求保健、安宁。

三是龙图腾祭祀说。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认为他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古吴越民族就以龙为图腾。著名学者闻一多通过对端午节起源的考察,认为端午风俗中和龙有关的节目很多,龙图腾祭祀与端午节相契合,因此他断言,端午节应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是一个“龙的节日”[4]31-46。《太平寰宇记》所引《襄阳风俗记》亦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以祭之。原通梦告妻,所祭食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今俗其日皆举五色丝,食粽,言免蛟龙之患。”

四是祭天祈年说。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传统中国人对天的崇拜由来已久。端午节是否与古人的祭天祈年有关系,范红通过研究认为,端午节应是一种祭天祈年的宗教式祭祀仪式,最初发生于北方,只是在其由北向南的传播过程中,逐渐融入了南方古老的龙舟祭文化[5],从而形成了端午闹龙舟的民俗事象。而陈久金、卢莲蓉则撰文指出,端午节的起源与古越人有关,认为古越人在西周时有以夏正五月为新年的习俗,所以,端午节是由远古越人的新年演变而来[6]104-110。

二、端午节起源之二:人物纪念

在端午节的起源上,除了基于避疫祈福的心理背景而形成的夏至说、辟邪说、龙图腾祭祀说和祭天祈年说之外,最为重要的起源说是关于端午节源自人物纪念之说。

一是纪念屈原。南朝时期梁人吴均认为端午的发端出于当地人对屈原的敬重和纪念,他在《续齐谐记》中记载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南朝梁代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亦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并命舟楫以拯之。”屈原一生正道直行,尽心竭忠,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为了楚国的利益,他力主联齐抗秦,但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和攻讦。而楚怀王则昏庸无能,听信谗言,下令将屈原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当流放中的屈原得知楚国郢都陷落后,满怀悲愤地写下了著名的《怀沙》,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后人感于他的忠贞,在他投江而亡之日追忆并纪念他,久而久之形成了节日,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民间传统习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二是纪念伍子胥。关于端午节源于伍子胥的说法,在江浙一带流传颇广。伍子胥与屈原同为楚国人,祖上属世家高门。由于楚平王的迫害,伍子胥被迫投吴,并屡立战功。夫差即位后,不但不听伍子胥忠谏灭越,反而逐渐疏远伍子胥,以至于后来让伍子胥“自颈死”[7]2180,夫差还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入皮囊抛于江中,这一日正是夏历五月五日。《荆楚岁时记》之《五月五日竞渡》特别指出竞渡乃“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清代朱彝尊亦作《观竞渡》诗云“尽传迎伍相,不比吊三闾”,认为端午节俗的人物纪念,应起源于伍子胥而非屈原。

三是纪念介子推。这一活动流行于山西一带,东汉文学艺术家蔡邕在《琴操》中说:“介子绥割腓股以啖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8]147文中的介子绥即介子推。蔡邕认为,端午节应是源于对介子推的纪念。当然农历寒食节也是纪念介子推的,大家对此无有异议。至于端午节是否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目前意见各异,此文不做详论。

四是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时期的孝女,浙江上虞人,14岁时为拯救迎涛溺水而亡的父亲,昼夜沿江哭泣,终投江而死。最早记载此事的是三国邯郸淳写的《曹娥碑》:“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五(伍)君(宋章樵注:伍子胥为涛神)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曹娥思念父亲,日夜在江边哀号,后来“自投江水,经五日,抱父尸出”。此则材料记载的时间是五月,可与端午节比附。到了东晋虞预的《会稽典录》,已将迎涛神事件的时间具体到“五月五日”[8];隋杜公瞻引《曹娥碑》亦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说明隋唐之时已有将端午节认为是纪念曹娥的说法。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水亦命名为曹娥江。

五是纪念廉吏陈临。唐朝人徐坚《初学记》卷四引三国谢承《后汉书》曰:“陈临为苍梧太守,推诚而理,导人以孝悌。临徵去后,本郡以五月五日祠临东城门上,令小童洁服舞之”。认为,五月五日是苍梧郡人民纪念地方官陈临的日子。陈临任苍梧太守期间,由于政策开明,施惠于平民百姓,深得苍梧百姓拥戴。北齐魏收《五日》诗曰:“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陈君。”认为端午之日为纪念廉吏陈临日。

六是纪念越王勾践。关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而关于端午节与越王之间的联系,则知者甚少。根据宋代潘自牧所辑《记纂渊海》引《岁时记》云:“越地传云竞渡起于越王勾践”,认为越国的竞渡活动起源于越王。而西汉《越绝书》说得则更为具体,认为越王勾践为国雪耻而忍辱负重,于五月五日操练水军,最终取得吴越之战的胜利而复国。所以,越人便以五月五日作为纪念他的节日,从而把端午节与越王勾践联系了起来。但此说缺乏说服力,流传不广。

三、端午节起源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旨趣

李汉秋教授在网上发文认为,“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容,是活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中的典礼和仪式,是民族情感的黏合剂,其中包含了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报本观念,可以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感情,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9]。传统节日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也已经成为我国民族生活中的重要节日,一直绵延了两千多年,其影响可谓深远。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争论自古有之,笔者将之粗略划分为避疫祈福和人物纪念两类,其中折射出了中华民族求安祈福的价值取向、孝亲尊祖的报本观念和忠君节义的爱国情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旨趣。

一是避疫祈福的价值取向。端午节是季节转换之际一个重要的时令,是时序中的重要关节点。这一时期自然与生态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很大,也正因此,造成了端午起源的避疫祈福的价值向度。比如说端午起源的夏至说、辟邪说、祭天祈年说等,就鲜明折射出了中华民族求安祛祸、祈福避疫的价值旨趣。因为早在商周时期,五月所在的“仲夏之月”是夏季禁忌最多的一个月份,在当时北方人看来,“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生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刑事毋行,以定晏阴之所成”[10]。后来,五月被视为“恶月”。《史记》还记载了齐国孟尝君田文五月生,其父婴说:“五月子长于户齐,不利其父母。”认为田文之生是不祥之事[11]。时人之所以把五月视为“恶月”,是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五月是“阴阳争生死分”的一个特殊月份,尤其是端午与夏至时节,阴阳二气激烈争锋,暑毒盛行,人们很容易滋生各种疾病,蛇、蚊虫等动物也于夏至后开始活跃起来,对人体伤害很大。汉朝时就流行着“此日盖屋,令人头秃”,“不得曝床荐席”等种种禁忌之说。在南北朝时期的荆楚之地,人们则在端午时采摘艾草、菖蒲挂于门户,臂上还系有被称作“百索”或“长命缕”的五色丝织品,以防瘟疫缠身。唐代时,皇室官宦之家则相互赠送扇子以避瘟禳灾。宋代的范致明在《岳阳风土记》中则提到竞渡一事,并认为竞渡是一种送瘟的仪式,如说:“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际设神盘以祀神,为酒肉以犒棹鼓者,或为草船泛之。”如今我们看到的有关端午的种种事象,在古代都被赋予了更多辟瘟消灾、保健祈福的意义。

二是孝亲尊祖的报本观念。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人讲“百德孝为本”、“百行孝为先”。对尊祖孝道的重视、崇尚,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孔子提出了“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认为“孝为仁之本”,明确了孝的道德要求的普遍性。孟子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汉魏隋唐则是孝道实践化的时期,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以孝治天下”。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孝经》集中体现了孝治理论的风貌。正如邓立光先生所说:“《孝经》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孝由一身开始,及于家人以至天下,须有至诚无私的敬贯串其中而后为孝之大成。由人人俱有、人人能行的本然敬心与孝心,展现为我中华民族由小我至大我的共同道德准则,并由此凝结为民族的道德纽带,以维系整个民族的生存发展”[13]。

宋代时,封建社会开始步入后期发展阶段,南宋以后,程朱理学发展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理学家继承了先秦孝道思想,从“天理”的高度,论证了孝道的先验性和永恒性,认为孝是先天的伦理属性,并从天理的高度对孝道进行了理论阐释,从而使孝道具有了更为圆熟和完备的理论形态,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就端午节的起源来讲,关于尊祖敬亲的说法就有几种,如龙图腾祭祀说、纪念曹娥说、纪念陈临说等。古吴越民族把龙视为自己最原始的祖先,并将龙作为崇拜物象进行祭祀膜拜,是一种尊祖的表现形式。至于曹娥、陈临说则是对孝道思想价值的直接彰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尊祖敬亲价值旨趣。

三是忠君节义的爱国情怀。忠孝节义,简称忠义,是古代中国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所谓“忠”,本意忠诚,尽心竭力,是真心诚意与人谋事。起初适用范围较广,忠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两汉以后,最重忠孝,把“忠”变为一种臣对君的单向道德义务。所谓“孝”,就是“善事父母”。所谓“节”,是指气节、节操等,根本内涵是“不失道义”。所谓“义”,是指“合宜”,就是要依照忠孝等道德规范行事。在古代,忠是排在第一位的。孔子曾说:“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主张做人要忠信厚道。“忠义”作为一种人的道德标准,在秦汉以后内容不断延伸并不断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忠义的内容也发生变化。直到宋元时期,变化就更大了。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步入下坡路,导致了一股推崇古代圣贤英烈为主要内容的思潮,将中国历史上一大批优秀人物挖掘出来,并为他们建庙祭祀、追封尊号。特别是儒家所倡导的封建道德伦理此时也再次复兴,儒家忠孝节义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宣扬和传播。

在古代,“忠孝节义”往往是与“爱国”结合在一起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君主是国家的代表,对于君的忠,便体现了忠于国家利益。正是因了中国自古的忠君爱国传统,从而使爱国主义情怀在历代经久不衰。故而端午节关于人物纪念的起源就比较多,春秋战国时期的介子推、伍子胥、勾践、屈原等都是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者。伍子胥是吴国忠臣,因遭奸人诬陷而自杀身亡,酿成悲剧,吴越人民之所以纪念他,一方面是表示对忠臣的同情,同时也是对他的忠君爱国思想的由衷敬意。越王勾践为国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也张扬了崇高的复国爱国精神。介子推则显扬了忠义的巨大力量和精神品格。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屈原,更是爱国主义的典范。历史最终选择以屈原作为纪念的主要对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爱国主义价值旨趣。这种把对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物的纪念融入节日的行为,赋予了端午节以更为深远的价值内涵,不但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表征了中华民族传统心理价值选择,体现出了极强的价值张力。

四、端午节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亦日益密切,端午节作为在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正受到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特别是城市中的年轻一代,对西方的节日趋之若鹜。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要充分注意本土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问题。目前,端午节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为主。有些地方也通过举行祭祀活动以达到传承的目的,但这些仪式缺乏创新,且化之过简,致使传统的东西消失殆尽,但新的仪式特别是与现代生活方式接轨的仪式还没有形成,致使传统节日逐渐沦为一种静态的文化符号,吸引力同时也随之下降。如何应对目前这一状况,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着力整合传统文化,突出文化时代特色。要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特点,整合优势传统文化资源,以节日仪式为载体,大胆吸收借鉴西方节日的好的元素,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重构节日的文化意义。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在保持传统中求创新求发展,找到传统节日与现代文化的契合点,力求使传统节日过出时尚,过出新意来。同时,要彻底改变传统节日就是大吃大喝的错误认识,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在节庆活动中使人们自觉消化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

二是要努力吸收消化异域节庆文化的积极因素以为我用。中西文化的差异之一就是西方文化的多元性和中华文化的一元性。一元性的表现是群体主义,而多元性的表现则是个人主义。我国的传统节日讲究的是群体团聚,具有鲜明的集体主义情绪,而西方的节日崇尚的是个体观念,追求的主要是个人主义。这在当下是适合年轻人主张和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认同的,故而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备受青年人的欢迎,拥有较大市场。其表现出的狂欢性质和自我价值情趣理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应该正视西方节日文化的固有价值,以包容的心态来面对,在继承我国传统节庆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节庆文化的积极因素,使我国的传统节庆文化在创新中发展,在大众生活和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是要大力开发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教育价值。关于端午节的教育功能,依然没有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省份,并且主要是湖南、江西等南方几个省份,把端午节的相关内容引入学校教育中,但多流于形式,且重视程度不够,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端午文化教育功能的需求。此外,端午节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项目,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尤为如此。因此,在发展端午旅游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端午节的文化教育功能,给端午节设有展示传统节庆文化的平台,一方面可以促进传统节庆文化的传承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增添旅游业发展的活力,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促进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1]范 晔.后汉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2]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3]宗 懔.荆楚岁时记[M].明万历20年广汉魏丛书本.

[4]闻一多.闻一多全集:五[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5]范 红.端午节起源新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6]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李 昉,等.太平御览:卷31[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李汉秋.人文学家的人文精神[EB/OL].[2006-07-19].http://lihanqiu.blog.china.com.cn/spl/lihanqiu/093714948.shtml.

[10]孙希旦.礼记集解:卷15[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11]司马迁.史记·孟尝君传[M].北京:中华局,1959.

[12]孔 子.论语·学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邓立光.从《孝经》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J].中国文化研究,2006春之卷.

猜你喜欢
伍子胥传统节日屈原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千金”的由来
东周列国志(10)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千金小姐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伍子胥出昭关
屈原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