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宇,陈 辉,殷 洁
(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云南 昆明650000)
儿童功能性腹痛是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约占腹痛患儿的50%以上[1]。流行病学研究报道该病在4~18岁儿童的发病率为0.5%~7.5%,女童多见[2]。我们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功能性腹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共90例,均为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就诊患者。男39例、女51例,年龄最大16岁、最小4岁,病程2月~1年。
西医诊断标准[3]:发作性或持续性腹痛,无可以解释症状的炎性、解剖、代谢异常或肿瘤方面的证据。可以1周1次,至少持续2个月。血、尿、粪常规,肝功能、B超、胃镜检查均无异常。排除器质性疾病。
中医诊断标准[4]:辨证为寒凝气滞。表现为腹部胀痛,阵阵发作,痛处喜暖喜按,得温或嗳气则痛减,面色苍白,精神倦怠,手足清冷,舌淡苔薄,脉沉弦紧,指纹淡。
内服药:用天台乌药散为主方加味:乌药8g,川楝子8g,青皮6g,木香6g,小茴香6g,延胡索6g,厚朴6g,枳壳6g,炒谷芽6g,炒麦芽6g。日1剂,水煎2次取汁,分2次服。
外敷药:用吴茱萸6g,炮姜6g,木香6g,炒厚朴6g,肉桂6g,藿香6g,苍术6g,小茴香6g,艾叶6g,丁香3g,炒延胡索12g,炒神曲12g,白术12g,冰片0.5g。打为细粉,制成肚兜敷脐,每晚入睡后使用,次日晨起取下。
15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
显效:腹痛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有效:腹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腹痛症状无明显改善。
显效56例(62.2%),有效20例(22.2%),无效14例(15.6%),总有效率84.4%。
小儿腹痛病机为寒凝气滞。天台乌药散为李东垣《医学发明》方。具有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之功,主治气滞寒凝的小肠疝气。方中乌药辛温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为君药。青皮疏肝理气、木香行气止痛、茴香暖肝散寒,四药皆为辛温芳香之品,可加强乌药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之力,共为臣药。川楝行气疏肝,延胡索温中散寒止痛,厚朴、枳壳理气解郁为佐药。炒谷芽、麦芽调理脾胃为使药。外敷药吴茱萸、炮姜、小茴香、藿香、艾叶、丁香、肉桂温中散寒止痛,木香、厚朴、延胡索行气解郁止痛,神曲、白术、苍术燥湿健脾,冰片化瘀止痛。内服及外用药配合使用,共奏散寒止痛、理气行滞之功,故治疗寒凝气滞腹痛效果较好。
[1]董梅.要重视小儿再发性腹疼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5(3):135.
[2]王宝西.儿童功能性腹痛[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7):484.
[3]陈洁.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1):3.
[4]江育仁,张奇文.实用中医儿科学[J].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