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董 鹏 郑慧敏 崔风涛
宋吉祥 黎振声 王 静董莉莉
恩格斯说,人类的心理活动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而女性的心理活动则是花中之冠”。著名教育家叶澜也曾说过:“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
作为女性也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和推动者,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价值甚至超越了教师本身的知识价值。
中国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情况如何?其心理压力的成因有哪些?前不久,笔者对部分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愉快、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良好、适应能力良好等心理特征。而世界各国的研究成果却显示,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资料表明,美国至少有6%~8%的教师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良适应。1975年,日本的学者加滕诚研究指出,教师要比一般劳动者患心理疾病的比例偏高,其中神经病高出9%、癫痫高出4.9%、头痛高出1.9%、分裂症高出0.8%。
我国高校教师心理问题更为严峻。2004年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高校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33%;2005年,邱毅对陕西省34所高校进行调查,发现高校教师随着学历、职称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随着年龄增加,心理问题还呈现出加速增多的特征。
1999年时,我国普通高校有女教师15.9万人,占教师总数的37.35%;教育部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中已有专任女教师62.4341万人,占高校专任教师的46.48%,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为更多地了解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学术界曾经做过很多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与个体的关系、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心理健康的跨文化研究,尚无对相应的教育、辅导和维护方面的系统研究。大多数调查也仅限于某一地区本科或者高职院校,缺乏一类本科、二类本科到专科学院和地域的全面性研究。
为吸取以往心理健康调查的经验,我们此次调查活动在范围和方法上都做了调整。本次调查涉及上海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大学、内蒙古大学、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大学等高校,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660份,有效问卷1430份,有效率86.14%。其中,25~30岁380人,31~40岁530人,41~50岁310人,51岁以上210人;博士220人,硕士1010人,本科200人;教授290人,副教授220人,讲师780人,助教140人;211重点院校600人,普通类本科570人,专科260人;理科类370人,工科类460人,文史类120人,体育类260人,其他220人。调查结束后,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被调查者进行心理测评。SCL-90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涉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状况。借此得出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不同因子上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
在被测试的1430人中,有阳性因子的370人,即约有25.9%的高校女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调查比率比全国常模24.92%高出1%。其中,躯体化因子、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与全国常模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同的心理问题有呈现年龄性的特征,其各因子的表现与总体特征相比并不完全一致。
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同的心理问题又呈现出年龄性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各因子的表现与总体特征相比并不完全一致。在人际关系这一因子上,各年龄阶段的表现为:25~30岁的女教师均值高于31~55 岁的女教师,说明她们刚刚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慢慢熟悉摸索社会规则,人际关系处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躯体化的均值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这是人体生理自然规律影响的结果。焦虑因子在31~40 岁年龄阶段分值最高,与30岁以下和41岁以上的教师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稳定工作加上新的奋斗目标、建立家庭的计划安排,使这一年龄阶段的女性忙于各种工作、生活上的安排计划。这符合研究假设,也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我们调查的高校女教师教龄最短的1年,最长的29年。分为1~5年、6~10年、11~15年、16~20年、21~25年 与26~29年6组。统计结果表明,教龄分布的6个组在心理健康水平的总分并无显著性差异。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得分上却存在差异。对教龄与各项因子关系的研究显示,教龄年限对躯体化影响较大,经过进一步多重比较分析,发现教龄年限与强迫症和敌对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这与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同。有学者认为:高校女教师依教龄年限的增加,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会逐级递增,而不同教龄年限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另有部分学者认为:6组教龄的女教师之间有显著差异,教龄为1~5年的与教龄11~15年的女教师之间差异较大,说明刚刚参加工作的女教师在心理健康的总分上显著高于其他教龄年限的女教师。但进一步的多重比较表明:教龄在5年之内的高校女教师躯体化得分显著低于教龄在5年以上的女教师。也有学者的研究支持了本研究的结果,不同教龄年限的高校女教师在总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思想的开拓,越来越多的女教师能够缓解工作上的苦闷,善于发现新事物,给教学工作增添了乐趣与新鲜,从而缓解了心理压力。不同的研究成果也从旁佐证了教龄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在逐渐减小。虽然教龄对高校女教师的心理状况总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其对教师的身体状况、强迫症状态、敌对状态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和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躯体不适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教龄的增加,这些职业病也在慢慢地影响着教师的身体状况。对于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还是有一些认知障碍的行为征象,传统的思想或许在她们心中已根深蒂固。个别旧思想可能会导致她们对新事物有厌烦的感觉,严重者甚至会摔东西、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暴发等。
我们所调查的女教师按任教科目区分,理科类370人,占25.9%;工科类460人,占32.2%;文史类120人,占8.4%;体育类260人,占18.2%;其他220人,占15.4%。不同任教科目的教师在焦虑因子、偏执因子分数上有显著性差异。
对任教科目不同的女教师SCL-90各项因子均分的差异比较显示,任教科目不同的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其中高校女教师在焦虑、偏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焦虑这一因子上,教师任教科目的表现为:体育类女教师均值高于其他3类。在偏执因子上,文史类女教师的均值高于其他3类女教师。其他类教师在焦虑因子上的平均得分高于有具体任教科目的教师。
不同职称的女教师在SCL-90的各项因子的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职称不同的女教师在抑郁因子分数、敌对因子分数、恐怖因子分数、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对职称与各项因子分数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经过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职称不同的女教师在抑郁因子分数、敌对因子分数、恐怖因子分数、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助教的得分高于其他三个;副教授均高于教授,助教均高于讲师。
随着职称的变更,不同的心理问题有呈现职称性的特征。职称的不同,其各因子的表现与总体特征相比并不完全一致。其中高校女教师在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教授在抑郁得分最高,助教在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最高。国内一项研究表明:教授级别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助教其他类心理健康水平最低。晋升职称的标准越来越高、难度较大,未晋升高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承受着更多的职业心理压力。
高级职称教师岗位相对紧缺,许多高校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减员增效是改革的目标之一,因此待聘高级职称教师的岗位相对紧缺,使许多已经达到相当学术水平的教师得不到聘任机会。评聘高级职称没有统一标准,各高等院校的评聘条件各异。在职称评聘过程中,由于学科类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之标准制定人员学科背景的局限性和价值选择的主观性,使职称评聘标准的公平性常常受到教师的质疑,给部分教师带来一定的不公平感。
工资水平不同的女教师在SCL-90的各项因子的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教师在其抑郁因子分数、恐怖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关于工资水平与这两种心理因素关系的研究发现,工资水平在4000~5000元的教师得分高于其他收入水平的教师。
不同的工资水平层次,呈现不同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在抑郁状态上,教师工资水平的表现为: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女教师均值高于其他4类,说明工资高的女教师虽薪水获得高,但她们内心并不开心,工作、家庭事务带来的压力,都可能会造成她们的心理压力。在恐怖状态上,工资在4000~5000元的女教师的均值最高。教育系统要求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然而高强度的劳动付出和所得福利待遇相比极不匹配。学校内部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女教师收入差距过于悬殊,导致部分女教师心理失衡,进而损害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