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日前,国内首例新生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镶嵌姑息治疗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中心获成功。患儿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患儿为新生男婴,出生前就诊断为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出生4天转入该院时体重2.5kg。心脏超声和心脏CT血管造影提示左室发育不良,主动脉瓣近闭锁、PDA4mm,房间隔缺损7mm,肺动脉扩张,体循环严重缺血,肺循环过度充血。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重症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患儿右心扩大,左心发育不良,无正常功能,多合并粗大动脉导管未闭,右室搏出血液经动脉导管进入主动脉,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生后一周内死亡率25%,1个月内约90%。治疗该病的传统经典方法是Norwood分期手术,分为三期,需要在体外循环下切开房间隔,切断肺动脉总干,重建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再建立体肺循环分流,手术难度大,死亡率高。近年来国际上已开始应用内外科镶嵌治疗方法来替代传统手术。
手术于患儿出生12天后进行。在气静麻醉下,胸骨正中切口,锯开胸骨,切开并悬吊心包,于肺动脉前壁瓣上荷包缝线,穿刺并置入导引钢丝,自肺动脉经PDA进入降主动脉,置入6F动脉鞘至降主动脉侧,选择7×17mm Cordis支架,置入鞘管内,逐渐回撤鞘管,造影确定PDA位置,支架到位后扩张球囊,将支架固定在PDA内,撤除球囊导管后再次造影确定支架位置及血供情况。荷包缝合穿刺点,分离左、右肺动脉,以3.5mm Gortex管剪成束带,行双侧肺动脉环缩。患儿术后血压稳定,经皮血氧85%左右,于术后11天平稳出院。
(刘廷亮)
本刊讯日前,北京天坛医院发布最新临床试验,由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临床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安全有效,治疗效果与进口设备相当,这一系统的临床应用将使帕金森手术费用大幅降低。该系统部分产品目前已获准投入市场。
帕金森病中后期药物治疗疗效将不断减退并引起严重并发症,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是国际上首选的外科治疗方法。此前,我国应用的脑深部电刺激系统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超出了普通患者的承受范围。目前全球10万余例接受治疗的帕金森患者中,我国患者仅有5000余例。
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由北京天坛医院牵头开展临床试验。此前经过多年的动物试验,验证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间就诊的33例中晚期帕金森患者植入国产神经刺激系统,比较手术治疗前后患者运动症状、药物等效剂量、开关期,并统计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率。
研究发现,术后帕金森患者在其“开”期和“关”期内运动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术后12个月,未服药时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评分可较术前改善高达78%,大部分患者能够生活自理。左旋多巴胺等效剂量大幅下降,并有部分病例陆续停药。术后12个月患者平均“开”期时间占觉醒时间比例上升至75%。治疗效果与进口设备相仿,部分指标更优。参与试验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未发生严重刺激相关并发症、手术相关及设备相关并发症。设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性均能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适用于治疗中后期出现严重药物并发症患者,或无法耐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对于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症状均有显著疗效,且术后可以减少药物用量,改善药物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
(匡远深 石静)
本刊讯 2013年11月9日,北京市首例非机器人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在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心脏外科成功实施。
患者哈女士,内蒙古人,因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于近日接受治疗。对于此类心脏病患者,传统心脏手术需要胸部正中切口,切口长达20~30cm,同时需要锯开胸骨,使胸廓的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创面大、出血多,术后疼痛明显,手术并发症较多,切口愈合后留有明显的瘢痕,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经仔细权衡考虑,决定行非机器人全胸腔镜下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手术采用右侧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右侧胸壁上做3个小切口,分别为右侧胸骨旁第四肋间做第一切口,长约2cm,经此切口置入腔镜手术器械;于右侧腋前线第四肋间做第二切口,长约1.5cm,经此切口分别置入腔静脉阻断带、主动脉灌注插管、升主动脉阻断钳、电视胸腔镜系统;于右侧锁骨中线第六肋间做第三切口长约2cm,亦经此切口置入手术操作器械, 手术结束后由该孔置胸腔引流管。在腔镜辅助下切开心包,开始体外循环,逐步降温,心脏停跳后,切开右心房显露缺损,仔细探查无合并畸形后闭合缺损。手术历时2小时,当天下午即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一天患者便可下床行走。
非机器人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又称为“钥匙孔”心脏手术,是迄今难度最高的胸腔镜下手术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房、室间隔缺损,二尖、三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以及其他心脏外科疾病。
(郑杨 程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