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军
(苏州市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定势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汤晓军
(苏州市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文化定势是跨文化交际中一种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认知方式,它是直接影响交际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高校学生对文化定势和跨文化交际认知的调查,分析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尝试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提出解决办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文化定势;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启示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然而,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各个民族之间在社会规范、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导致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交际障碍,形成文化冲突。与此同时,对于特定文化整齐划一的定势也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其构成了一种阻碍力。作为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文化定势一旦形成便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改变,它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影响人们交际策略的制定,干扰人际间的沟通,直接决定着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结果。因此,合理地认识文化定势及其影响对于顺畅跨文化交际,增进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中,美国社会学家W. Lippmann第一次提出了定势的概念。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的社会分类而形成的关于一类人的固定印象。[1]由于人群所处的环境极其复杂并有着巨大的差异,任何人都无法对世界上所有的人或事物逐一地体验和认识。因此,就有必要将这些人或事物进行简化分类,将其放入到一个有序的框架中去。国内许多学者也相继从不同角度对定势进行定义,比如胡文仲认为定势是“对于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一套信念”。[2]关世杰认为定势“是一个群体成员对另一个群体成员的简单化的看法”。[3]贾玉新则认为定势“是一种思维定势,本质上是过于一般化的,过于简单的,过于忽略细节差别的,过于夸大了与某种类别或某一群体的人相关的信念或态度,或是一种简单化的认知方式”。[4]
正如Lippmann最初把定势当成一个错误的、非理性的消极概念一样,国内的学者们虽然对定势这个概念采用不完全一致的定义,但大多数的解释还是带有贬义的情感色彩。尽管定势是一种过于简单笼统的认知态度,但是从人类认知世界的客观规律来看,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方式。人类要想加快认识外部世界,就必须采取范畴化、概念化、简单化的方式。因此,对于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应当采取辩证的观点加以审视。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的框架内,文化定势应是一个中性概念。它是人们对某个民族文化抽象性的概括,代表着人们对某个民族文化群体的成员及其典型特征的认知和理解,是相对稳定的一系列特征。
文化定势是社会化的产物,它来自于社会传统和规范。文化定势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父母、师长和朋友的影响;媒体;自身的交际。在成长的过程中,因受到父母、师长的言传身教和朋友的影响,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不同文化群体、种族、民族、不同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定势。此外,在阅读书籍杂志,看电视电影,收听广播时,他们也会不自觉地受到这些外界传媒的影响。再者,自身的交际也是文化定势形成的重要原因。人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不同文化群体中的人接触,在沟通时会产生某种印象,而他们也善于将这种印象进行概括归纳,形成特定的文化定势。
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的过程,它研究对不同社会事物和事件看法方面的文化差异。[5]只有在了解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和具备与他文化成员进行成功交流的积极愿望的基础上,人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因这种看法差异而导致的交流障碍。因此,人类的文化差异和认知方式决定了文化定势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它是分析文化和学习文化不可避免的方法。[6]
为调查文化定势对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所产生的影响,作者设计了基于获取学生对两者认知为目的的调查问卷。调研对象为我校大学生,涉及语言、机械、电子、计算机、经贸等不同专业。对受调查的我校大学生来说,大部分已经形成了对欧美文化的定势。对问卷中涉及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待体距的态度一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出恰当的回答。比如:拉美人、意大利人在交谈时相距较近,体触意向强,而美国人、德国人体触意向较弱,他们习惯于在适当的体距下进行交际。另外,白人同黑人交谈时体距显然要大于白人与白人或者黑人与黑人的体距。这说明从认知角度上看,文化定势是建立在一些准确观察的基础之上,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有助于个体对他群体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的认识,是跨文化交际中有效的认知方式之一。既然世界如此地纷繁复杂,任何个体都不可能完全认识到他群体文化中的所有事物和成员,那么作为有效归类的一种方法,文化定势可以使得他群体文化中有关个体的信息更加明晰,更容易被有效利用。通过这一分类过程,人们得以识别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以便帮助自己尽快地对他群体文化有一个总体性的了解。比如当西方人在了解到东方人,比如中国人,比较含蓄内敛时,他们在发现中国人在收到他们的礼物却没有当场拆开的时候,就会依据这一有效的定势而不会简单地认为这是无礼的行为。又比如当西方人知晓中国人在接受别人的赞美时总采取谦虚的态度时,他们就不会因此而感到意外。同样,当我们得知西方人都比较注重隐私,在交际中我们就不会问到涉及他们的年龄或收入等私密问题。因此,积极的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起到正面的导向作用,可以避免己方在陌生文化环境中行为的盲目性,大大降低交际的复杂程度,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的产生。
而对于问卷中“用恰当的形容词来形容你对于关于英、法、德等国家的认识”一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写了类似“英国保守、法国浪漫、德国严谨”的答案,说明他们已经不自觉地为英国、法国、德国分别贴上了保守、浪漫、严谨的标签。将英国、法国、德国这样底蕴深厚的国家仅仅用几个简单的词加以概括,显然属于过分简单的分类。这样的文化定势虽然一方面简化了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加速了学生对欧美文化的认识,在未接触真正的交流人群前已经对他们的一些总体特征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便于交际的进行。但是,作为一种简单的认知方式,文化定势是对一个个复杂群体的抽象的概括,它局限在一个群体总体的特征上,而忽视群体中个体可能存在的差异。它不可能完整地反映出一个群体的全部内容,因而有可能产生偏颇。正如 Gallois Callan所述,我们是在与有关群体的定势观点而不是真正的个人进行交际。[7]从认知模式来看,文化定势其实相当于把群体印象等同于个体印象,也即是个体甲 = 个体乙 = 个体丙。因此,如在跨文化交际中忽略群体内存在的个体差异即通性内的个性,文化定势就成为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的那块绊脚石。它会妨碍一方对交际对象的正确认识,阻止对该对象真实情况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结果。
另一方面,文化定势容易导致本群体中心主义。当某一群体的成员不假思索地对本群体文化做出简单的认同,并以其为中心看问题,抬高本群体文化,歧视他群体文化,这就构成了“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这一过程可概括为: 文化描述—文化定势—文化偏见—文化歧视。民族中心主义者用本群体的文化准则、社会规范、行为方式来解释和评判他文化群体的行为,总认为自己群体的价值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任何人,甚至否定他群体的价值观念,并与他群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便产生了偏见,构成了歧视行为。
在电影《刮痧》中,美国医生通过看到丹尼斯身上因刮痧而形成的紫色淤痕而怀疑孩子曾经受过长期的家庭虐待。仅仅是依据刮痧留下的几道紫痕和律师所说的“美国没有一本医学书上有刮痧的描述”,美国人就对刮痧这一现象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虐待儿童,是对儿童实施暴力。主人公许大同无法将“刮痧”这一在中国人看来无比正常的现象向美国人解释清楚。因此,他试图从另一侧面拼命证明自己是一个爱家,爱孩子,有责任感的好父亲,然而这些证言在昆兰先生当庭证明许大同曾经打过丹尼斯这一铁的事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当控方律师在庭上大肆抨击许大同设计游戏的灵感来源——孙悟空时,他被激怒了,情绪陡然失控。法官据此断定他是一个危险的人物,许大同也因此失去了丹尼斯的监护权。美国律师提供的所谓“证据”和法官的判断都是建立在对刮痧的消极定势的基础上。在他们看来,只有美国的医学解释才是合理的、科学的,他们压根就没有考虑千年传承的中国医学文化。
从上例可见,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很大,它直接导致了交际距离的产生,主要体现在说话人的话语内容、话语速度以及说话时所采用的语气上。在当今社会,由于文化定势而产生种族偏见,甚至演变成种族冲突的例子屡见不鲜。在美国遭受“9.11”事件后,西方媒体对恐怖袭击铺天盖地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对于阿拉伯国家穆斯林人的定势观念,产生了把穆斯林人等同于恐怖分子的偏见,极端者甚至与穆斯林人发生冲突,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负面的文化定势一旦演变成民族中心主义,不同群体之间产生的偏见就会带来严重的交际障碍,不利于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甚至会威胁世界和平。
外语学习某种意义是一个文化学习的过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两者密不可分。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引入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加以掌握并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使其最终转化成一种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在实际教学中,作为外语教师的我们常面临如下难题。为帮助中国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尤其是英语为母语的人们进行有效交际,我们就需要概括文化差异,需要建立起某种文化定势;然而,文化定势对于差异的“过分概括”则会妨碍汉语文化与其他文化间的人们进行交流和理解。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跨文化之间的文化定势及其对跨文化交际可能造成的影响对外语教学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以公平的态度来看待文化定势。尽管文化定势的建立可能会导致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际障碍,但是它又是文化对比交流中普遍存在和必不可少的认知方式。“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它是合理的;但作为一种认知的结果,它注定是片面的。然而这种片面的可以是深刻的或肤浅的,较为公正的或带有偏见的,因而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8]同时,人们对于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认知总是建立在“假设→证伪→否定假设→建立新的假设→再证伪→再假设→直至逼近真理”[9]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承认文化定势的积极作用,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反思,剖析其不合理的地方。要解构旧的、过时的文化定势,构建新的客观、合理的文化定势,减小消极因素的影响,把它降到最低,最终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其次,我们应转变传统教学中“就语言教语言”的观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合理融入目的语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学生总体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不高,部分学生的能力处于较低层次。相比较而言,语言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普遍较非语言专业学生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通过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传统教学仅注重词义、语法、句法等语言教学的教授,而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和实际会话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往往是,学生单词量大,语法水平较高,但缺乏一定的交际能力。
因此,教师应重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将文化教学引入到外语教学中来,在教授语言文化的同时进行目标文化方面的文化渗透。此外,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水平及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应通过开设跨文化交际学等课程,向学生传播跨文化交际知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应选取涉及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社会关系等方面观点真实、客观的教材,摒弃太过偏激,偏离民族核心意识的观点,以免误导学生形成消极的文化定势。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获得交际必须的语言基础知识,而且可以让他们逐步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养成跨文化意识;积极营造良好的外语文化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充满文化特色的环境中学习,比如指导学生在教室布置文化展报,定期按主题进行更换;开展文化专题讲座,可以请外籍教师介绍他们国家的文化,使学生直接感受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同时,由于外教本身也在进行跨文化的交际,这样就更可以从切身的体验出发,指出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的各个方面。
而作为学生,则应在平时有意识地拓宽阅读面,阅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和报刊。在阅读原版材料时,更应从他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模式人手,有意识地收集关于跨文化交际知识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材料。不断更新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观念,通过参加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等“准文化交际”活动,在与外教实际交往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外国习俗与传统,进而锻炼、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前的外语教学已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和研究的重点。作为影响跨文化交际效果的重要因素,文化定势一方面可以让我们便捷地跨入不同的文化之门,顺畅跨文化交际,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相互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它的简单性和过度概括性,文化定势又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障碍,甚至产生文化歧视和偏见,极大地影响了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进行。作为跨文化交际者的教师,我们应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文化定势,既要承认它的存在,同时又要认识到定势的肤浅性和片面性,在语言教学中要充分融入目标文化,积极超越文化定势,从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长远来看也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顺畅和沟通的和谐。
[1]Samovar L A,Porter R Eamp;Stefani L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选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6]Hinto, P.R. Stereotypes, Cognition and Culture [M]. Philadelphia: Taylor amp; Francis, 2000.
[7]Gallois, C. amp; Callon, V. J.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A Guide to Practice [M]. John Wiley amp; Sond. Inc., 1997.
[8]高一虹. 语言文化认识与超越[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9]吴为章.新编普通语言教程[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ClassNo.:H31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Stereotypein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anditsImplicationsforESLTeaching
Tang Xiaoj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04,China)
Cultural stereotyping is a ubiquitous and inescapable cognitive approach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essential factors directly contributing to the effec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on of the two important concepts and by analyzing cultural stereotype’s impact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ut forward solutions aiming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cultural stereotype for both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cultural stereotyp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SL teaching; implication
汤晓军,硕士,讲师,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学和英语教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研究性课程(SZDYKC-120304)。
1672-6758(2013)11-0069-3
H31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