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雪梅
(西南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墨子》英译本中的文本误释与翻译策略
苗雪梅
(西南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目前,针对《墨子》李译本的研究为数甚少。结合具体实例,从李译本的翻译成果看,李译本中存在文本误释现象,因此,观察造成文本误释现象的主客观原因,探讨译者的翻译策略,正确解读文化差异尤为重要。
《墨子》李译本;文本误释;翻译策略;文化差异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精品之一,《墨子》的英文翻译及其英译研究受到很大重视。自从《墨子》英译本问世以来,针对梅贻宝、伯頓·沃森、李绍崑、汪榕培、王宏等人的译本研究为数甚多。不过,虽然《墨子》英译本的研究众多,但是,多数集中对比分析不同译者的译本,并没有选择一个固定的译本进行分析,这就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选题方向和分析的切入点,即为各个版本出现文本误释提供了条件,尽管这些并没有在上述文献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目前,针对李绍崑2009年出版的TheCompleteWorksofMotzuinEnglish《英译墨子全书》的研究更是为数甚少,可是,从现有的翻译成果来看,各种《墨子》的英译本中普遍存在着文本误释现象。笔者认为,这主要由四个方面原因所致:一是原文本身的难译性使然;二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疏忽、大意所致;三是译者的语言文化背景差异及其语言功底不深造成理解能力不足;四是不同的价值文化视角,引起译者有选择性地有意误释。当然,在其中,因为语言文化背景差异和价值文化视野差异不同而造成的译者有选择性地有意误释最具代表性。本文将围绕这两方面展开举例讨论,通过分析部分李译本中的文本误释现象,对其做出相应的合理解释,进而指出在提高改进典籍翻译过程中应当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避免文本误释的翻译策略,其终极目的就是促进古典文献的翻译工作,使世界各国学者翻译出来的中国古代文献更加忠实于原文,以便世界各国人民能够接受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进一步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扩大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典籍翻译业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充分重视。但是,如何译,才能译得准,译得好,却是一个翻译策略和技巧问题。我国学者王宏(2006:55-60),通过对比梅译本和沃译本这两个《墨子》翻译版本,指出其中存在的误译、漏译问题,暴露出译者的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他们的版本中存在着大量的文本误释现象。基于此,王宏针对目标读者重新定位了自己翻译《墨子》所遵循的翻译原则,他着意采用直译、意译、解释性翻译、具体化、泛化处理、省略及添加的具体翻译方法,力求使自己的译文在文字上更加“明白、通畅、简洁”。
王宏的认识表明,作为一个合格的翻译学者或译者,首先要求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和深刻的理解能力,只有在这种正确的翻译观指导下,了解古今语言文化差异,重视中国文化中出现的虚词、一词多义、古今词义辨析等现象,克服涵义差异、时空差异所造成的障碍,才能保证翻译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本节中,笔者以两个实例为出发点,指出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译者主观的语言文化功底及其理解能力不足,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而产生的文化误释现象,并提出相对合适的修改译文。
例1:《墨子·明鬼下》:“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宗祝。故古圣王治天下也,必先鬼神而后人也。”
今译:……必定要选择国内父兄辈慈祥、孝顺、正直、善良的人,充作祭祀的太祝和宗伯……
李译:They always choose the most respected fathers, brothers, and elders of the country to be the masters of the ceremonies.
中国典籍往往具有一词多义、象征性、审美意象、隐喻等特征,如此句中出现的“父兄”即为一词多义:一指父亲与兄长,如《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二指伯父、叔父和堂兄弟,如《韩非子·八奸》:“何谓父兄?曰: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三指父老,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此处,李译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将“父兄”译为 the most respected fathers, brothers, and elders。同样出现“父兄”的地方还有《墨子·兼爱上》:“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此处的“父兄”指的是父亲和兄长,译为father and elder brother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一句中的“父兄”并非指父亲和兄长,而是泛指年长者。李译的直译比较倾向于保持原文的结构成分,但却未能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有部分失真或随意增加原作的思想,对原文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因此笔者建议将此处的“父兄”译为the most respected elders of the country,言简意赅,更有利于读者理解。
例2:《墨子·辞过》:“府库实满,足以待不然;兵革不顿,士民不劳,足以征不服,故霸王之业可行于天下矣。”
今译:府库充实了以后,就足以应付非常的变化;兵甲不损坏,士民不劳苦,就足以征服不顺服之国。如果这样,霸王的事业,可行于天下了。
李译:… then the ruler could dominate by force over the whole empire.
一词多义所造成的误释还出现在此例中。“霸王”的意义就不止一个:一指霸主、诸侯之长,如《称谓杂记》中记载:“以五霸后,方将霸王连称。时项籍之无志,不帝天下,称霸王乃以强诸侯自居也。”二指蛮横霸道的人,如《水浒传》第四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三指成就霸业或王业,如《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因此,一词多义的语言特征就增加了翻译的难度。译者必须从原文单个字词的理解入手,并紧密结合上下文意思,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与准确的翻译。
此处,李译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将“霸王”译为 the ruler…by force,指霸主、诸侯之长,但是文中出现的“霸王”并非作为表示人物的名词,而是合指政治上的成功、国家取得优势地位,即成就霸业或王业。李译简单地把“霸王”译为the ruler…by force虽通俗易懂,不会引起读者的误解,并且也不违反表达方式,但却失去了本应有的文学思想和精髓,不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因此,在理解“霸王”的真实涵义后将其翻译为the domination of the country would be achieved,更忠实于原文思想。
译者除了了解古今文化差异,克服涵义差异、时空差异所造成的障碍,更须注意不同文化对翻译的不同理解与要求。正如我国学者王宁(2006: 6) 所指出的那样,文献翻译应该从仅囿于字面形式的翻译逐步拓展为对文化内涵的翻译,只有转入两种文化的互动关系和比较研究翻译,这样翻译出来的文献,才能翻出原文的风貌。显然,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杨成虎(2004:55)指出:“典籍翻译毕竟有别于其他作品的翻译,典籍的文本具有严肃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典籍翻译要求译者尽量全方位地推介它,尽量完整地表现典籍的文化品格……译者要以很高的学术方位、民族文化修养和个人修养来替圣人行道,教化西方;同时译者还要学贯中西,不偏不倚,集中哲西哲和中学西学于一身;要以浑厚的中华文化的思想精神和绝佳的译文语言去影响读者。”可见,价值文化视野同样影响翻译的结果。当然,也正是因此,杨国强(2011:63-66)首先承认梅译本、沃译本、汪王合译本所取得的成就,促进了外国读者对中国墨家文化的了解,进而指出《墨子》典籍外译的不足,展望《墨子》英译本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而王菁(2012:124-126)则从文章意义、文章风格、文化层面上对比分析了上述几人的英译本,探讨了中国典籍英译中归化、异化策略的应用。杨成虎认为文化传播者或译者应该被赋予一定的翻译能动性,结合自己的文化价值取向,确定各自的翻译策略,开展相应的翻译工作。
本节中,笔者仍以两个实例为出发点,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视角,译者为使译文简洁流畅,采用省译和音译的办法有选择性地有意误释,使译文容易被目标读者所理解。
例1:《墨子·天志中》:“今夫轮人操其规,将以度量天下之圆与不圆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者何故?则圆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将以度量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方者谓之方,不中吾方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
今译:现在轮匠拿着他的圆规,将用以量度天下圆与不圆,说:“符合我圆规的,就是圆;不符合我圆规的,就是不圆。”因此圆和不圆,都是可得而知的。这其中的缘故是什么呢?是因为确定圆的规则十分明确。木匠拿着他的方尺,将以量度天下的方与不方,说:“符合我方尺的就是方,不符合我方尺的,就是不方。”因此方与不方,都是可得知道的。这其中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确定方的规则十分明确。
李译:The wheelwright measures the circulatory nature of every object with his compass, saying,“Whichever satisfies my compass is called circular; whichever does not, cannot be called circular.”Therefore the standard of circularity is well established. The carpenter also measures the squareness of every object with his square, saying,“Whichever satisfies my square is called square; whichever does not, is not square.”Therefore the standard of squareness is also well established.
中国典籍一般言简意赅,但同时经常首尾呼应。此例中,“此者何故?则圆法明也”和“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这两句话分别作为总结性话语,呼应前面的解释。此处,李译采用省译的翻译策略,将“此者何故?则圆法明也”和“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这两句话省略不译。以英语世界的目标读者为出发点,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作为一名美籍华人,译者在翻译时删去不符合英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在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确实很难甚至是无法实现绝对的对应,有些翻译会失去原文的一些形式上或韵律上的美感。但此译文中虽无其词但已有其意译出,读者可以通过总结性的句子如“Therefore the standard of circularity is well established”和“Therefore the standard of squareness is also well established”得知墨子主张有序社会的中心思想。通过采用省译策略,从语篇角度忠实于原文,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更符合译文习惯。
例2:《墨子·尚贤下》:“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今译:有力气的赶快助人,有钱财的努力分人,有道的人勉力教人。
李译:He who has the power, help others; he who has the wealth, share it with others; he who has the Tao, teach it to others.
“道”是东方独有的文化和语言现象。“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根据《说文解字》,“道,所行道也”,即道路,如《荀子·修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但“道”字本身具有更广泛的涵义,如《论语·公冶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中的“道”可理解为“善事、美德”;《中庸》“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中的“道”可理解为“方法”。也有“学术或宗教教义”之意,如《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更与道家Taoism、佛家Buddhism等中国特有文化紧密相连,如《西游记》中频繁出现的“道士、有道”等。
此处,译者采用省译和音译的翻译策略,把“道”简单地用中文拼音翻译为Tao,这是因为汉语原文中有些内容体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和语言现象,倘若照搬到英语译文中,会使读者不知所云、曲解原意或产生不良后果。译者把此处体现中国独有的文化和语言音译出来,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单词,既使译文前后句子结构保持一致,又能使读者在文中领悟“道Tao”所传达的“道德morality”和“美德virtue”之意。不过,单纯地用音译Tao来表示意义深远的“道”,难免过于简单化,因此作者认为在翻译某些中国文化特有词汇时,如风俗、典故、科举制度、宗教信仰等,可以采用加注的办法进行处理,如Tao:Apart from the meanings of road, path, way, means and doctrine, here, it is generally used to indicate the morality and virtue which all noble people possess.
这说明,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文化视野,兼顾西方价值文化的实际,灵活翻译,可以使译者的译文更加形象生动,简洁流畅,避免意义误读和文本误释。
通过以上对《墨子》英译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李译本中存在的文化误释现象,其中某些文本误释是由于译者主观的语言文化功底及其理解能力不足,某些是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视角,译者有选择性地有意误释,即针对目标读者,从语用角度忠实于原文。笔者通过选择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对上述文化误释现象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作出客观的评价,并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需注意克服古今文化涵义差异、时空差异、不同文化差异下产生的翻译问题,对上述例子的译文进行调整性翻译修改。除此之外,译者本人也认为“墨学包含的数学、力学、天体学和光学理论,不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所能透彻把握的,因此必须邀请自然科学工作者加盟才能真正将墨学研究推向世界化、现代化”。随着文化全球化及中国典籍的影响扩大,将中国典籍正确翻译并传播是每个译者必须承担的重任。事实上翻译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进步追求完美的过程,需要更多学者的努力才能使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得到传播与学习,使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国文化。
[1]李绍崑.The Complete Works of Motzu in English《英译墨子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李小龙.中华大字经典: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钱歌川.翻译的基本知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4]寿元.第四届墨学国际研讨会综述[J].文史哲,1999,(6).
[5]谭家健,孙中原.墨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王宏.《墨子》英译对比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
[7]王菁.《墨子》英译本比较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6).
[8]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肖晓晖.汉语并列双音词构词规律研究:以《墨子》语料为中心[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10]杨成虎.典籍的翻译与研究——《楚辞》几种英译本得失谈[J].宁波大学学报,2004,(4).
[11]杨国强.《墨子》典籍外译:文化全球化视域下的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1).
Text Misinterpretation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English Version ofMoZi
MIAO Xuem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1, China)
MoZi, as a vital masterpiece illustrating Mohism, implies prominent political thought, ethical thought, philosophical thought, logical thought as well as military thought. So far, few studies are conducted to Li’s translation ofMoZi. Combined with detailed examples, misinterpretations are found from Li’s English translation achievement.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observe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causing misinterpretation, to explore translator’s strategies and to properly interpret cultural differences.
Li’s English version ofMoZi; text misinterpretation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ultural differences
2013-01-07
苗雪梅(1987-),女,陕西榆林人,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献翻译研究。
H315.9
A
1008-469X(2013)02-00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