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韩尧
前不久,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北京市2012年第3期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通报》。通报显示,2012年7月1日~2012年9月30日期间,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有效《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39份,均为一般不良反应,但通报中列举的某些数据和典型病例却格外引人关注,那就是:在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有效不良反应报告中,心血管类基本药物的不良反应占32%,主要表现为咳嗽、皮疹等,特别是高血压治疗药物依那普利也会引起部分患者干咳。
为什么高血压治疗药物依那普利会引发患者干咳呢?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是最安全的基本药物也会发生不良反应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
依那普利确实会引起干咳,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就收到过这样的典型病例报告,那就是:78岁的张奶奶患有高血压,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5mg/日/次)进行降压治疗,但服药2天后就开始干咳。由于未进行治疗,干咳持续2天不见好转,张奶奶便自行服用复方甘草片进行治疗,但干咳仍未减轻,张奶奶便到医院门诊进行检查,结果得知自己血压控制不错,也无明显咽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医生询问了张奶奶近期用药情况后推断可能与服用依那普利有关,干咳可能是服用依那普利引发的不良反应,于是建议张奶奶停用依那普利,改用其他高血压治疗药物,结果张奶奶的干咳逐渐得到缓解。
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而这种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引起咳嗽的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过多例。这位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咳嗽是ACEI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女性多于男性,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其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刺激性干咳,并在夜间或卧位时加重,多伴有咽痒、咽部异物感,严重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减量或停药后即可减轻或消失。
这位负责人同时还告诉记者:ACEI类药物诱发干咳的机制,目前医学界仍不十分清楚,业内则普遍认为是这类药物抑制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而ACE是参与激肽类物质分解代谢的主要肽酶,在ACEI的作用下,激肽类物质在组织中发生积聚,形成局部刺激而诱发咳嗽。虽然ACEI诱发的咳嗽症状明显,但在胸片和血常规中却不会发现异常,需要与呼吸系统感染等疾病所致咳嗽相区分,医生只有询问患者用药史才比较容易进行鉴别诊断。
为什么基本药物也会有不良反应呢?在采访中,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其发生多与使用者的个体差异相关。与其他药物相比,基本药物虽然是同类药物中安全性较高的品种,但其同样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正是因为基本药物也会发生不良反应,而且使用者众多,因而药品监管部门才非常重视对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目前,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覆盖了当前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全部519种药物,包括309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200余种其他零差率销售品种。通过及时发现、评估和通报基本药物的不良反应,提示医生和消费者通过更换用药或其他办法来规避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高血压治疗药物依那普利会引起部分患者干咳,这部分患者治疗高血压是否就没药可用了呢?不是的。据记者了解,依那普利等ACEI类抗高血压药物,药名大都带有“普利”,如卡托普利、阿拉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其中依那普利会引起干咳,卡托普利会引起皮疹、心悸、咳嗽,福辛普利会引起头痛、咳嗽、眩晕。但我国常用的一线治疗高血压药物除了ACEI类药物,还有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不宜使用ACEI类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完全可以选择其他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