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荣,刘海军
(1.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 沙坪坝 401331;2.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重庆 沙坪坝 401331)
媒介的融合,产生了一种创新的移动互联网终端。这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们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追求理想化的人类关系和精神交往,形成一种新型的高校网络文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手机网民4.2亿。从网民的职业结构分析,目前网民的最大群体仍是学生,其占比为25.1%。从网民的年龄结构上看,网民中20-29岁人群比例从2011年底的29.8%上升至30.4%。全球信息化和网络化浪潮,既给高校网络文化管理带来了崭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自组织理论,是L.Von Bertalanfy系统论的发展,主要研究复杂自组织生命系统和社会系统,是怎样自动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该理论由协同学、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动力论、演化路径论及混沌论构成,高校网络为师生信息交流和民意表达提供了场所,也为青年大学生的话语奋兴与群体狂欢搭建了便利的平台,高校网络文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高校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及远离平衡性。一个系统只有开放才能同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形成有序结构,只有这样内部的有效能量才能不断增加,有序度不断增加,无序度不断减少,自组织有序机构才构成。高校网络文化亦是一个开放系统,在与外界进行资源交流、信息交换中,不断调整高校网络文化动态,保证网络文化的新陈代谢,使其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网络传播作为高校学生观点表达、意见发布、情感交流的平台,也使青年学子的话语狂欢成为可能。QQ空间、论坛、帖吧、博客、微博及校内网的奋兴,成为微时代学生话语狂欢的焦点。聊天室中语言、思维的碰撞司空见惯。“2012,皮鞋很忙”,“钓鱼岛是中国的”,“元芳,你怎么看”,“正能量”,“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你幸福吗?我姓曾”,“表哥、房叔、房婶走了,车爷来了”,“航母style”等众多网络语言的流行,恰好诠释了网络话语传播的载体作为青年学生个体声音的强大发射器,在最短时间、最大空间上集结着群体狂欢。
2.高校网络文化的非线性与涨落性。高校网络文化并非是线性单向发展的,而是向多维方向螺旋前进。互联网作为当代人类生活的“第二世界”,为青年学生突破精英统治与主流价值观的樊篱创造了适宜的温床。QQ、BBS、E-mail等网络交流工具使分散的社会大众聚集在一个共同的网络空间内,博客使得信息传播方式更加灵活多元,论坛为网民思想意识自由表达提供了公共空间,播客使普通的“草根”阶层也有可能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微博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随着“围脖”队伍的不断壮大,素以思想活跃著称的高校也迅速成为其中一员。2009年11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一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华中科技大学”的微博标志着高校顺应时代潮流步入微博时代,高校官方微博如一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断涌现。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11月29日腾讯微博中高校微博认证账号数量已达16166个。分析微博的关注数、粉丝总数、原创率、发布频率、转发情况、评论情况,我们不难发现校园网络文化内部有了涨落或起伏的变化,使整个体系离开原来的状态,形成一个新的稳定有序态。
1.联结世界,丰富知识,满足需求。网络像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其知识储备十分丰富,它以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比起单一的书本阅读学习方式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引起高校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同时,网络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使青年学生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与时俱进。美国社会学家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出,受众接触媒介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手持阅读器、3G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快速兴起,拓展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渠道。大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信息的获取、发布、利用、消费,微时代满足了高校学生的物质需要,也丰富了其精神文化生活,为大学生发表意见、开展监督、参与国家事务提供了便捷的渠道,[1]还为青年学生群体的话语奋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开阔的自由领域。
2.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网络文化长期处于高速更新之中,故网络受众一直在不断接受新鲜事物,这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谢海光等人曾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与传统的大众媒体相比,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的优势在于,信息的丰富性、专门性、更新的快捷性、信息传播的同时性、个人化,交互性,声音、画面和文字的一体性,在意识上有着虚拟性、平等性、自由性、创新性等特点。网络讲究推陈出新,网络文化的平等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使大学生不再盲从知识,他们在多元的网络文化环境下,极易碰撞出不同思想的火花,信息革命促进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使之逐渐形成媒介批判意识。
3.促进大学生人格独立和个性解放。网络讲究推陈出新,网络文化的平等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使高校学生不再盲从知识,他们在多元的网络文化环境下,极易碰撞出不同思想的火花,这些都积极促进其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逐渐形成媒介批判意识。学生的群体狂欢,成为普通民众个性解放的助推器,精神情绪的减压阀。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笔下的“自我”和“超我”在现实传播中都曾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微时代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情绪的“宣泄口”。例如:2012年,央视走基层节目“你幸福吗”快速成为热门词汇。许多大学生吐槽该档节目,纷纷发帖表示,与其追问这样的问题,倒不如向人们了解一下有关物价、房价工作、家庭等更加实际的事情。此外,大学生们力挺龅牙哥、西单女孩、粉笔哥、苏珊大叔等一批又一批的草根明星,这是网络带给青年学生的话语狂欢,促进了他们人格独立。
1.网络依赖症的产生。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受时空限制,任意浏览、聊天、看视频、玩游戏等。但由于大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差,约束力还不够成熟,他们容易沉溺于丰富的娱乐内容中,正常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们过度依赖网络,日渐养成了不愿意动脑、动手的坏习惯,甚至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依赖药物等。对网络等媒介的过分依赖,导致的是人际关系的冷漠,这不仅影响着我们必要的交流,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淡漠了人际关系,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就是这种冷漠的人际关系的恶果。
2.新媒体信息霸权使学生价值观混乱,冲击其心理健康。微时代里的信息传播非常便捷,但信息霸权引起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混乱,严重冲击其心理健康。大学生们每天接收不同地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及宗教信仰,其价值观、心理机制及道德认知等都会受到影响。新媒体交流的虚拟性和间接性,使得大学生言行举止与网络中有很大的差异,出现个体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现象。[2]更可悲的是,部分大学生将感情建立在彼此的虚拟的想象之上,并沉迷于网恋而不可自拔,最终导致其恋爱心理的扭曲。新媒体空间内的匿名言论,是一种无责任感的言语自由,导致现实生活中真诚度的缺失,削弱了高校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最终越来越冷漠。此前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发生铊盐投毒事件、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和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复旦大学投毒案都炒得沸沸扬扬。一次次悲剧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一个个扭曲的灵魂,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新媒体时代带来了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的思潮。
1.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思潮与公民主体意识的奋兴。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反对核心、反对主流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召唤个人主体意识、个性特征的回归;积极呼唤着对于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化、同一性的批判与解构。近代中国的民族兴亡史与国家血泪史给草根阶层带来了惨重的心理创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才逐渐意识到应该被解放的是自己。在网络传播的技术支持下,受后现代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草根阶层反主流、反传统以及追求自我价值的内心欲求被不断激化。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主体意识不断奋兴,提倡张扬自我与表达自我,呼吁成为个体意识的主宰者。曾经的权威媒体和社会精英已不再是唯一的舆论领袖,社会的传播模式已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甚至是多向。传播科技的发展使“社群”这个概念在后现代预警中有了划时代的特征,外延更具时代感。[3]微时代里的高校学生网络狂欢可以看作是公民主体意识在高校网络的集中爆发,形式各异的狂欢现象象征着学生大众的民意狂欢。
2.高校网络文化的自组织学习。自组织的非线性特点,使得内部各子系统形成协作竞争机制,促进主体不断认知学习,这就是高校网络文化的教育作用,引导自组织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到最终的良性循环,推动大学生由网络劣势向网络优势转换。高校通过创建各类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有针对性地调动大学生的互动性、参与性。高校学生可以在网上研读文哲史,聚焦国内外时政要闻;可以在论坛里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可以在微博上质问“三公”,行使话语权。在精品课程网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学习的进度,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教材和老师的授课风格。当然,校园网络也为大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网站及时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及时排除自己的心理障碍,保证自我身心健康的发展。
3.“茧内交流”的封闭性被放大为“群体共识”。根据美国学者桑斯坦的“信息茧房”概念,在信息畅达的网络时代,所谓“人以群分”,人们依然偏爱自己本来就挚爱的东西,形成小世界、小团体,逐步“圈子化”,体现出“群体内同质、群际间异质”的特点。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碎片化与定制模式对公共话语和群体产生了攸关影响。青年学生的“需求逻辑”十分强烈,关注自己喜欢的,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就冷漠冷漠之至。当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学生在内部交流时容易导致“群体极化”,产生“群体盲思”,外界的流言、猜测和臆断,大学生都习惯盲目追随,纵然是偏激见解、谣传信息,也总能在各大论坛或者贴吧上找到知音。相反,面对茧房外的声音,大学生往往聪耳不闻,将之拒斥于外,难以消除群体性成见。“信息茧房”导致网络封闭化、恶搞化、娱乐化,倘若事态未按预想发展时,大学生们可能采取偏激之举,茧房最终成为他们可怕的梦魔。
4.猎奇心理以及相应的成就感。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有着一种追求刺激的需要,并提出一个假设:我们被激发去把我们的激起水平保持在最优的非零点。[4]在微时代里,人们的关系变得平等,可以随意对话、交流感情,可以在虚拟世界里肆意发泄,不过,这种为宣泄而聚集起来的人群可能会形成“网络暴民”。在微博反腐中,那些充满了想象和调侃的段子,折射出部分大学生另类极端的非正常思辨心态,也掺杂了其快意恩仇的批判意识。雷政富不雅视频曝光后,有网友编了一首诗《赵红霞传》,发帖称赵红霞是反腐标兵,应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不少大学生跟帖称该团伙是“智勇双全的反腐游击队”。此番事件的来龙去脉,引起了广大青年学子的高度关注,“情色”与“反腐”如此荒诞不经的组合,展现出“群哄快意”的强大网络冲击力,迎合了大学生群体窥视猎奇和仇官仇腐心理。
1.打造意见领袖吸引高质量粉丝——旗帜鲜明,用正面舆论凝聚人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吕本富曾表示,“高校开通微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微博是高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开通微博可以塑造高校勇于接受新生事物、自信开放的形象;二是高校官方微博是高校最快的信息通报平台,为公众近距离了解高校提供了便捷的渠道。”[5]根据高校网络文化自组织特点,高校在发布、转发、评论信息时要体现高校整体的价值观念,绝不能跨越底线,内容不能涉及宗教信仰、政治争论等敏感话题。作为时代的引领者,高校要旗帜鲜明,利用网络塑造高校形象,帮学生求职,为招生服务,切实做到“以生为本”。此外,通过意见领袖扩大信息渗透,吸引高质量的粉丝,利用高质量的粉丝和评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校领导、辅导员、学生会主席、社团负责人、班长等可以发布具有正能量的微博,通过多级影响的方式吸引粉丝,凝聚人心。
2.构建信息收集·甄别·反馈机制——广开言路,用宽大胸怀汇聚民智。微时代里应当积极培育良性的舆论生态,不能只靠禁令、堵截和指示,而应该充分尊重和敬畏话语规则。网络热词背后往往蕴含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引发当代中国人对现代社会的深入思考。而传统媒体“新媒体化”是进行网络舆论平衡、实现有力引导的一个非常棒的做法。因此,高校要敢于通过博客、骂客、播客、晒客、论坛、贴吧、微博等平台,切实加强网上论坛建设,努力保障校务公开,对师生们关心的校园热点问题要给予及时的回复。[6]采用IP地址分配使用逐级责任制和用户实名信息登记制,对于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等敏感信息,要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分析与甄别,有效化解突发的舆情危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3.逐步完善成管理引导机制——公开透明,用拳拳诚意塑造公信。大学生群体自尊性强、情绪波动大,虚假信息的扩展和国内外热点问题都极易触动他们的神经,“抢沙发”“跟帖"“吐槽”成为他们的发泄方式。他们极具正义感,强烈呼吁杜绝伪新闻自由、伪平衡、伪客观和伪中立。高校必须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机制,在发生突发事件后,要有专人在官方微博上及时更新最新动态和处理情况,抢占舆论制高点,形成强大的首声效应,把握舆论主动权。针对学生网民言论,及时跟帖上贴,澄清事实,解疑释惑,化解潜在矛盾;找准社会热点焦点,在各大论坛、贴吧上开展关于最新网络事件的大讨论,还可以组织学生撰写有深度、说服力的网上评论文章。[7]引导青年自觉讲求公德,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关注民众提出的医疗、教育、养老、腐败、贫富差距、司法公正等迫切需求,让理性的代言和辩论持续下去,让大学生充分参与,提升其媒介素养。
4.建立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做好舆情,用审时度势保证稳定。在“公民记者”时代,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当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生时,有的高校已经习惯了“堵截”,习惯了“封杀”,其实,网络舆情“堵”不如“疏”。高校需要成立校园网络专门管理部门,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真实地公布信息,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开设高校官方微博,增强权威性与可信度,积极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当事件原因正在调查之中时,官方微博可以持续跟进,利用手机短信、学校电子显示屏等新兴媒介公布信息,避免谣言的滋生和传播,并邀请有影响力的领导微博、知名微博和媒体微博引领意见,抚慰公众情绪,使整个事件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和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青年学生由于媒介素养较低、社会阅历少,容易被网络上的暴力情绪感染而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之前的茉莉花革命、“反日游行示威”、“砸日本车”等都不乏高校学生的身影。面对高校网络舆情情绪化、流言化及非理性化的特点,高校要巧妙运用自组织理论,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高高校网络文化管理水平,帮助大学生提升媒介素养,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切实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
[1]王晨.互联网极大地满足了中国公众的信息需求.国际在线[ZB/OL].http://news.sina.com.cn/o/2010 - 11 - 23/094921518064.shtml.
[2]屈艺.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前沿,2012,(13).
[3]刘燕.媒介认同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布思·埃克斯特兰德.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5.
[5]孟莉英.论高校官方微博的兴起及其对策选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
[6]王玲仙.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机制的构建[N].光明日报,2012-02-05.
[7]周琨.浅析信息异化条件下的网上舆论引导.网络文化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