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燕
(山东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当前,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在农科高校的地位极为尴尬。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扩展理论视野,开设此类课程大有必要;另一方面,由于观念认知存在误区,教学环境不理想,它又往往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尤其在师资方面,因为受自身专业知识结构限制,专业课教师不愿也不能开设合适的人文艺术类选修课,能够开设此类课程的教师又大多缺乏与农学、水土、园艺等农业优势学科的接合,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素质提高成为互不相干、完全无涉的两件事。更有甚者,人文艺术类课程逐游离于农科高校整体教学规划之外,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如此现状很难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提升农科高校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创新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方法,依托传统农业学科优势,全面实现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以《电影鉴赏》课程为例,探讨农科高校如何走“农”、“艺”结合教学之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归根结蒂是对人的培养,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1]。“以人为本”始终是教育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教育者应该体察学生心理,关注学生需求,根据学生特点安排教学。具体到农科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农业学科背景,做到 “以农为本”与“以人为本”结合。农科高校开设的《电影鉴赏》课程以面向农林水土等农科专业的学生为主,选取的教学内容应既遵循关联农业学科相关常识又涵盖电影艺术基本理论原则。让学生在鉴赏电影艺术的过程中体会农业世界的博大精深,提高学习兴趣,加深专业认知。
农科高校主导学科一般有农学、植物保护、动物科技、资源与环境、林学、园艺科学、食品科学、生命科学、水利土木等专业,涉及大地、海洋、空气、矿藏、动物、植物等自然生态世界。从包罗万象的电影艺术作品中撷取最合适的教学素材需要教师“以人为本”与“以农为本”结合,细致思考、精心谋划,做到农科专业与电影艺术专业的相互渗透,拓展教学内涵。电影艺术以对客观物质世界动态而精确的再现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特别适合表现姿态万千的自然环境与微妙神奇的生态世界,与农科专业教学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无论是电影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还是电影镜头展现的大千世界,都与农业科学息息相关,某些电影作品更是直接以自然现象为表现素材,必然对相关农科专业的学生影响深远。例如《2012》、《后天》、《生化危机》等一批充满忧患意识的电影作品对资源与环境、水利土木、生命科学等专业的学生有吸引力,因为作品中表现的情节内容与其专业知识相关,似曾相识又别出新意的艺术表现手法可以调动观影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忠犬八公》、《猫狗大战》、《无敌当家》、《功夫熊猫》、《海底大冒险》、《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之于动科专业学生,《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风之谷》、《雏菊》、《山楂树之恋》等以植物为重要道具的电影之于植保专业的学生都有类似功用。
除精选教学素材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做好知识迁移的引导工作,使学生在艺术熏陶中加深专业理解。电影表现的内容既有世事人情等故事情节,也有围绕故事展现的社会历史背景,还有必不可少的自然环境,学生在观赏过程中容易只被曲折有致的情节吸引,而缺少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认知,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观影前后进行合理引导和有效启发。例如在讲解电影艺术的构图这一知识点时,可以以中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黄土地》为例,重点展示一望无际、沟壑纵横的黄土地,它几乎占据画面的四分之三,故事中的人物反而成为陪衬,处于画面边缘位置。这种独特的构图方式既有电影美学意义,也传达一种文化思考:黄土地温暖而贫瘠,既养育了中华民族,也禁锢了她的儿女。学生特别是农学专业的学生在欣赏此类影片时感受更多的是对土地的感恩和热爱,他们通过摄影机镜头感知的土地与专业课掌握的相关理论形成有效互补,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科学研究自然规律,其精神核心是追求真理,人文关注人自身,其精髓是对健全人格的不懈追求。人类旨在求真的科学活动与追求人性完善的人文探索都展现出勇于创新、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是真善美的统一。因此,美是沟通真与善的桥梁,人对美的无限渴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结合的基础。《电影鉴赏》课程应加强审美教育,使农科学生在审美活动中感悟科学与人文的双重魅力,使他们成为既懂科学知识通晓自然规律,又能深刻领悟人生意义实现个体价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历史就是科学与人文融合发展的绝好例证。电影诞生于大工业时代,是科学技术发明的产物,历史上几乎每次科技革新都能带来电影艺术的飞跃,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二维平面到3D技术,从实景拍摄到电脑特技,科技进步带来的是电影艺术无限飞腾的想象力和绚烂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苦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2]。科学技术是电影产生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但如果缺少人文情怀,电影艺术就会沦为技术的奴隶,色情、暴力、血腥场景充斥银幕,道德沦丧、欲望泛滥、人性异化随之而来。《电影鉴赏》课程应发挥审美教育特长,选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完美的经典电影作为讲述重点,以美的物象、美的角色、美的情感、美的精神感召学生,引导他们在掌握广博科学知识的同时拥有高尚的人文情怀。电影《阿凡达》讲述了人类在科技极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为抢夺资源而进行的自然之美与人类之欲的抗争,宏大的战争机器展示了人类科学研究所能达到的高度,潘多拉星球上梦幻般的自然景色和与这自然和谐相处的“纳美人”则是人类纯真情感的象征,学生在观赏影片时既向往壮观的未来世界,也感动于高贵的人类情感,自然会得到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双重熏陶。
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活动蕴含无穷的审美因素,是电影艺术着重表现的内容之一。电影中有稻田麦地、果木桑麻、园林花卉、游鱼飞鸟形色各异姿态万千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四季轮回辛勤不倦的农人劳作;有育种、抽苗、开花、结果春华秋实生生不息的生命历程;有“风吹麦田自成波浪”的自然宁静之美,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狂暴之美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情之美。农业美与艺术美是一体的两面,在电影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许多制作精良的电影作品不但要有好看的故事,还要有镜头细节的美感,为观众带来美的愉悦。例如:《那人,那山,那狗》表现了江南水乡的温润自然与柔美人情;《新龙门客栈》以黄沙扑面的边关大漠与盖世豪情为看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则将人类梦幻中神秘的大海与瑰丽的孤岛之美表现得动人心魄。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3]。《电影鉴赏》课程的审美教育使学生领略了优美的自然风景也感悟到崇高的人文精神。电影中,那些田园牧歌情调、大地般宽广包容的气度、动植物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人类劳动创造的快乐,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并影响农科学生的行为思想,增强他们对农业、农业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热爱,引导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和学习研究农业、献身农业科学的价值观。
人类的理性思维借助抽象概念作严谨的逻辑推理,有规律性、客观性和精确性的特点;感性思维则以外在世界诉诸于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形象触发想象和联想,有鲜明的形象性、主观性和直觉性。只有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人类的智力活动才能达到主观与客观、表象与本质的统一。农科高校大学生多具有理工科背景,思维方式以理性推理见长,感性思维相对薄弱。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断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4]。能够代表这一视觉文化崛起的艺术形式莫过于电影。电影是最具大众接受基础的视觉艺术,它以银幕上的画面、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的时空里创造艺术形象,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运动性的特征,需要人们感性思维的参与。农科高校开设的《电影鉴赏》课程可以突破农科大学生以理性思维为主的单一理论视野,有效提升其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等综合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电影是人类继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等艺术门类之后创造的“第七艺术”,它综合了前6种艺术的优长,充分调动了人类视觉、听觉、想象等各类感官精神系统,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电影作品故事的设置需要遵循人们的逻辑思维习惯,画面构图与音响效果则应照顾观众的视听感受,环绕立体声与3D电影就是应运而生。学生观赏电影的过程是全方位运用各种感官进行综合思维的过程。例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一种重要的剪辑手法和电影创作理念,指电影画面与声音间的剪辑与组合,是形成一部电影的重要手段。这一术语来源于法国建筑学,意为构成、装配。建筑学意义的“蒙太奇”注重严谨的数据处理和精密的角度测算,是抽象逻辑思维的代表。电影艺术则从形象思维的角度演绎了这一概念,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理论视角:电影中真实可感的场景与动态形象逼真地模拟了建筑与人的相对关系;电影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间的角度、距离(景别)可以形象地替代建筑设计中游人所占据的“观赏点”位置;电影对人思想情感的细腻把握可以引导学生对建筑与“人”之关系有更全面深入的感性把握。观影活动使学生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集于一身,培养并训练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电影艺术将细腻的人类情感与深刻的思想内涵诉诸于形象可感的画面影像与逼真动人的声音效果,它更利于启发观众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共同作用下,农科大学生通过学习《电影鉴赏》课程产生了许多极具创造力的联想。例如:他们从电影艺术中人与景的动态关系联想到景观设计中“步移景异”的动态效果,从电影艺术的空镜头现象联想到风景园林设计中主客体情景交融的美学理念,从电影艺术对时间与空间的表现手段上联想到电影艺术是“空间的时间化”,风景园林艺术是“时间的空间化”等。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5]。学生围绕电影艺术与专业知识生发出的这些联想,能有效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电影鉴赏》课程考核要紧密结合农科高校专业特色,依托学校校园植被丰富、景色优美,农业研究领域广泛,专业实验室成熟的资源优势,根据学生专业不同,制定灵活多变的考核办法。不以被动的记忆性知识考察为唯一标准,允许学生自主选题,充分发挥主动性,“农”、“艺”结合,展现专业个性。考核形式既可以是课堂讨论、专题研究汇报,也可以是学生亲手制作一部电影短片,还可以是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电影艺术理论写成的跨学科课程论文、调查报告、感想随笔等。
鼓励学生组成实习小组拍摄校园DV,展现农科高校迷人的校园风景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电影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审美特性。提倡学生大胆发言,独抒己见,举行定期课堂汇报,加强不同专业学生间的思想交流。因为在DV拍摄或专题研究过程中,只有掌握有效的人际交流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小组合作关系,才能顺利完成工作。所以这些实践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效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农科高校有成熟而广博的农业研究领域,《电影鉴赏》课程引导学生寻找电影艺术与农业科学交叉的理论生长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跨学科研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食品科学的学生在电影中品味了食物携带的文化精神内涵:《饮食男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食神》铅华洗尽后对人情冷暖的平凡感悟,《浮花》里对爱情与生命的热情歌颂,都以小小的食物为载体传达出来。葡萄酒专业的学生则通过电影考察了美国加州“那帕”葡萄酒兴盛的历史线索:从《云中漫步》交织着古典美感与浪漫爱情的葡萄园,到《杯酒人生》隐喻凡俗人生坚韧质地的“黑比诺”(Pinot Noir)葡萄酒品种,再到《美酒家族》炫目的现代葡萄酒加工工艺,电影以其独有的艺术形式和运作机制将“那帕”葡萄酒成功地推销到世界各地,此类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农科学生的跨学科研究视野。
总之,农科高校中的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应与农业优势学科相互渗透,协同发展,在教学内容、审美教育、思维方法、教学考核等环节做好“农”、“艺”结合工作,真正实现引导农科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农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9.
[2][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世良,赵中立,张宣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6.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65.
[4][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56.
[5][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许世良,赵中立,张宣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