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在制造型企业技能人才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巨大支撑。企业立足于“企业发展,职工成才”的双赢定位,可适用于 “一条主线,五条渠道”的技术工人特色培养方式,即:围绕“着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员工队伍”这条主线,加强培养平台建设、导师带徒传技、技能攻关、巾帼示范岗和劳动竞赛练兵为载体的五条渠道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引领和带动高技能人才“金蓝领”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校企合作为引擎,增强技师培养平台建设
一是围绕核心,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适应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应对当前和未来技能需求的最有效的方式。企业落实“助力员工成长、助推企业发展”的培训理念,制定《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意见》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关注技师的培养,积极动员所有符合条件的技能人员参加技能提升培训,从制度上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二是校企合作,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针对性。以职业技校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提高技术工人技能水平和解决生产难题为培训切入点,通过教师下厂辅导、技能交流等方式,提高技师培训的针对性,使技能人员认识到技能提升的重要作用。校企联合进行定期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焊接、钳工、车工、电工等各种理论知识、技能实操训练及课题论文辅导,培训既具理论性又具系统性。
三是树立标杆,创作良好的学习氛围。企业通过抓“重点、亮点”,树立标杆,鼓励广大员工向优秀高技能人员学习,带动技能人员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同时,企业建立 “技薪”挂钩的薪酬激励制度、技能补贴制度,为技能人员技能提升培训、技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形成了员工向高技能人才队伍的聚集效应,每年都会有员工通过技师鉴定,成为高技能人才。
二、导师带徒传技艺,加速青年职工技能提升
一是创新活动模式,做好高技能人才渠道建设。青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企业通过建立“导师带徒”活动的评定、培养、提升系列的工作机制,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走出了一条独特之路,成为了培育青年岗位能手的有效渠道。企业可将量化考核评价的模式运用到活动开展中,在工时产量方面,实现当日工作当日毕,做到无拖工现象;在工作质量方面,达到产品质量一次校验合格率符合企业质量要求;在成本方面,工作效率较大幅度提升;在技能等级提升方面,同在现场的实际操作、技能比武、创新创效、争当岗位能手等,使业务熟练程度不断提升,并参与企业组织职业资格培训,实现技能等级的提高;在安全指标方面,安全事故为零;在思想状况和工作态度方面,通过每星期定期向师傅汇报思想工作,每季度向团委做思想汇报,并在业余时间阅读管理类、青春励志类的书籍,达到思想素质的提升。通过“导师带徒”活动的开展,注重师傅技能的固化和传承,同时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实现师徒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是精神物质激励,提升师带徒的积极性。导师都是企业的精英,在思想作风,忠诚信用方面对徒弟进行言传身教的引导,在思想品质提升方面,师傅和徒弟分别在班前会上进行发言,汇报活动近期开展的情况;师傅和徒弟互相推荐励志类等有意义的书籍在业余时间阅读,同时,与徒弟每星期进行一次思想交流,以此了解徒弟的思想状况,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激发了他们的潜力。企业每季度对师傅发放带徒补贴,进一步提升“导师带徒”活动的效果。
三是丰富活动载体,师徒互助共同提升。企业不定期召开师、徒座谈会,互相交流活动心得,并通过“导师带徒”现场签约、成果汇报展示、组织岗位培训、技能竞赛周等活动载体,将活动开展做深、做实,极大满足了广大青工对技能提升的愿望和对技能等级资格认定的要求,使广大员工在付出的同时,技能、思想、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三、争创巾帼示范岗,激励女职工岗位成才
一是以创建“巾帼示范岗”活动带动女性技能人才培养。“巾帼示范岗”创建活动,是促进广大女职工凝聚智慧、激发热情、增强活力的重要载体,是女职工建新功、创新业、展新姿的特色平台。“巾帼示范岗”已经成为培养选拔女性人才的摇篮,通过开展“一日一学习”、“一周一自省”、“一月一考核”活动,“搭建岗位练平台”,部门内部结“对子”,“互学互助等灵活多样的岗位培训活动,营造出一个爱好学习、崇尚进步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了女性岗位人员的技能水平。
二是以“素质提升工程、建功立业工程”为载体引导女职工树立个人目标。在“巾帼示范岗”创建过程中,企业帮助女职工做好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以“学历上台阶、文化上层次、技能上水平、工作出成效”为目标,开展女职工技能竞赛,围绕企业年度目标,开展各具特色的技能竞赛,帮助女职工适应角色,提升技能素质,建功立业。
三是以多样化的方式打造女职工素质提升阵地。企业可根据女职工的实际情况,以“周末课堂”“流动课堂”的形式,在各部门建立“女职工素质教育基地”,建立富有影响的女职工素质提升平台;以女职工素质提升团队、精益六西格玛兴趣小组等为载体,使女职工互帮互学互赛共同提升。
四、技师带队建小组,技能攻关创新增效
一是积极引导技师成为助力企业发展的“金蓝领”。企业要重视高技能技师人才在降本增效合理化建议、创新创效、QC质量管理等工作中的作用,以生产岗位的“金蓝领”为项目负责人,带动攻关小组在选题申报、动态管理、成果发布、激励机制等方面强化控制落实,过程中与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及时帮助解决、协调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即推动了创新创效项目的有效开展,同时又加强了对技能人才复合型培养锻炼,让能工巧匠才成为生产岗位的顶梁柱,助力企业发展。
二是将高技能人才优秀成果转化为“金豆子”。如何使员工的优秀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效益是创新创效的关键,企业可出台相关的制度文件,每季度将成果发布会开到基层、开到现场,并在活动发布现场,由项目组主要完成人详细介绍各自所开展的项目,现场进行评定,现场奖励,提升激励效果。
五、劳动竞赛勤练兵,深化学技术、比技能、创一流氛围
一是针对不同的工作侧重点开展全员劳动竞赛。比如,上半年开展了“全力实现双过半”劳动竞赛,全体员工从赛安全、赛质量、赛效率、赛现场、赛协作等五个方面全面展开竞赛,并评选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和销售、服务、采购、质量、安全、技术支持标兵等;下半年开展了“决战市场比贡献”营销系统外比销售业绩、制造系统内比资源保障劳动竞赛。通过全员劳动竞赛,全面激发创新创效热情,促进学技术、提水平的氛围。
二是针对青工、女工、技能骨干,开展多工种技能竞赛。按照“培养精英,抓住重点,兼顾普及”的思路,建立技能竞赛长效机制。企业可常年开展涵盖装配、调试、电焊、镗床、车工、涂装等多工种以及技术岗位的技能竞赛,企业工会女工委举行生产一线“巾帼示范岗”技能比武,企业团委在青年员工中,开展 “冲刺全年目标,青春奉献在岗位”青工技能比武。同时,积极培训和动员技师和中高级技工参加各级举办的技能竞赛,充分利用练兵和技能等级提升的这一“绿色通道”。
(作者单位:徐州徐工特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