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市场为主导,产地、消费地市场联动发展的市场格局,发挥了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本文通过对农产品交易市场现状的描述,找出农产品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市场;摊位;面积;成交额
中图分类号:F724
农产品交易市场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是解决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集中性与农产品消费的广泛性、分散性矛盾的有效组织形式。近十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扩大,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市场为主导,产地、消费地市场联动发展的市场格局,发挥了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一、发展现状
(一)市场总体规模扩大
近十年来,我国亿元及以上农产品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农产品市场)快速发展。2003年末,全国有亿元及以上农产品市场1198个,到2011年末已发展到1798个,年均增速5.2%。由于农产品市场数量的增加推动了市场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的快速增长,2011年末全国农产品市场摊位数、营业面积分别为104.7万个、6789.8万平方米,年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57.7%、1.8倍和3.3倍。2011年农产品市场成交额的年均增速达19.9%,超过亿元商品交易市场(简称亿元市场)成交额年均增速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农产品市场成交额的年均增速高达27.4%、24%和23.7%,超过农产品市场成交额年均增速7.5、4.1、3.8个百分点。山西、陕西、四川、内蒙古、河南、黑龙江等地农产品市场成交额的年均增速高达30%,个别地区超过了50%。
2011年农产品市场数和摊位数占全部亿元市场数和摊位数的35.4%和31.4%;营业面积和年成交额占25.9%和24.7%。
(二)市场经济效益显著
农产品市场在整体规模扩大的同时,单个市场的平均规模也在增大。2011年农产品市场平均摊位数582.4个、市场平均营业面积3.8万平方米、摊位平均营业面积64.8平方米、摊位平均年成交额193.7万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5.1%、87.1%、78.1%、1.7倍。
2011年农产品市场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达29880.7元/平方米,比2003年增长了51.8%。农产品市场中的中药材市场、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农产品综合市场、粮油市场、干鲜果品市场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分别达64153.2元/平方米、57298.1元/平方米、36880.7元/平方米、35543.9元/平方米、33750.6元/平方米、32127.8元/平方米,分别为农产品市场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的1.1倍、91.8%、23.4%、19%、13%和7.5%。
(三)专业市场发展迅速,综合市场效益凸显
农产品专业市场由2003年的378个,发展到2011年的1096个,增长1.9倍。2011年农产品专业市场的摊位数、营业面积、成交额分别达61.8万个、5010.3万平方米、1.4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2.5倍、4倍、7倍。
2011年农产品专业市场平均摊位数563.8个、市场平均营业面积4.6万平方米、摊位平均营业面积81.1平方米、摊位平均年成交额226万元、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27869.3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21.1%、72.3%、42.4%、1.3倍、59.4%。
农产品综合市场数由2003年的820个,减少到2011年的702个,十年中农产品综合市场的数量降低了14.4%。2011年农产品综合市场的摊位数为42.9万个,比2003年降低了12.1%;2011年农产品综合市场的营业面积、成交额分别为1779.5万平方米、6325.1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25.7%、1.1倍。
2011年农产品综合市场平均摊位数611.5个、市场平均营业面积2.5万平方米、平均摊位营业面积41.5平方米、平均摊位年成交额147.4万元、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35543.9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2.7%、46.8%、42.9%、1.4倍、67.4%。农产品综合市场的总体规模虽低于农产品专业市场,但其经济效益却好于农产品专业市场,2003年农产品综合市场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高出农产品专业市场21.5%,2011年高出27.5%。
二、存在问题
(一)产、消两地农产品市场信息沟通不够灵敏
产地农产品市场和消费地农产品市场之间缺乏紧密的组织和信息联系,消费地农产品市场接收到的多品种、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导和反馈到产地农产品市场,产地农产品市场由于信息采集、发布不畅,为农业生产的信息服务功能发挥不够充分。
(二)农产品市场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产地农产品市场建设和改造缺乏资金支持,运输保鲜设施落后,冷藏运输车使用率低,生鲜农产品的损耗大,不能确保农产品流通的质量。消费地农产品市场的停车设施、消防安全设施、宣传设施、绿化及餐饮、住宿、通讯、结算、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等方面设施不够完善,甚至缺少,市场内人车嘈杂、拥挤无序的交易状态明显。
(三)农产品市场加工增值功能仍需增强
农产品市场中的果蔬贮藏保鲜和冷链系统,特别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仍显不足,分拣、挑选、初加工、包装以及实行品牌经营,净菜净果上市等增值业务仍需加强,市场的功能分区和农产品的快速分销尚不健全,阻碍了农产品市场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三、对策建议
首先,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农产品市场建设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引导农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完善行政执法、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对农产品的规格、质量、包装、品牌等应有严格的规定,对不符合规定、未能达到标准的农产品禁止进入农产品市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要建立信用分类管理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体系,通过诚信宣传和法律服务,引导市场商户文明经营,诚信守约。
其次,加强产地与消费地农产品市场的组织与信息联系,完善农产品营销网络,进一步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一是向生产领域延伸。农产品市场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培育优良品种,发展产供一体化经营,兴办农产品基地,发展“订单农业”以掌握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货源。二是向零售领域延伸。以扩大商品流通规模,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三是向全供应链发展。实行供应链管理,使农产品市场由单一农产品集散地向农产品物流中心转变,切实改变农产品的流通形态。
第三,根据粮食、棉花、蔬菜、肉禽蛋、土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的特点,区别产地、消费地、集散地和口岸的不同情况,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推动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减少不合理的地区差价,提高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 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1.
[2]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 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011.
(编辑: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