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洪涛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宏观经济变化对流通业的影响,如快经济向中速增长经济转型背景下“慢消费”现端倪;消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引擎;“五高三低”现象影响流通业发展。回顾了2012年我国流通业发展,如消费市场仍然十分活跃,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大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十分活跃;“智能商店”业态革命到来,尾货市场将遇新的发展时期,网上交易活跃促进了传统企业上网,“黄金周”成为世界“黄金周”,零售降价促销是主要形式,外资零售企业关店或现结构调整,慢消费、好服务成为趋势,资本运营和“走出去”成为时尚,同时论述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2013年流通业,如消费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为主题,加快11个商贸功能区建设,加快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建设,加快推进流通领域的物联网建设,推动流通企业“三多模式”和“1+5”盈利模式创新,加快生活服务业的飞跃发展,推动我国流通产业有效政策供给,推动流通基础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关键词:快经济;慢经济;慢消费;回顾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F50
我国经济由“快经济”向“慢增长经济”转型,由“快消费”向“慢消费”转型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流通业发生重大变化,据IMF预测,2012年、2013年、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分别为3.2%、3.5%、4.1%,我国经济形势也会受其影响,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减缓为7.8%,2013年经济“慢增长”速度会提高一些,我国消费市场仍然是活跃市场,流通产业会发生积极作用。
一、宏观经济变化对流通业影响
(一)快经济向中速增长经济转型背景下“慢消费”现端倪
GDP由“八九不离十”向“七九不离八”转变,由快增长到中速增长,自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7个季度回落,2012年一季度GDP增长8.1%,二季度7.6%,三季度7.4%,四季度7.9%,全年达到7.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过去的20%以上名义增长,实际17%以上的增长变为慢增长,如2012年名义增长14.3%,实际增长达到12.1%,仍然高于GDP增长7.8%一倍,实际增长高于4.3个百分点,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达到14.9%(名义),创8个月新高,12月达到15.2%,创9个月新高。
(二)消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引擎
2011年以来,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50%,2011年达到51.6%,2012年达到51.8%,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消费(51.8%)、投资(50.4%)、出口(-2.2%)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其中消费居主导作用,我国现代流通产业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地位进一步突现。
(三)“五高三低”现象影响流通业发展
随着经济增幅减缓、人口红利结束,零售、餐饮业出现“五高三低”现象,如税费高、原材料价格高、人员工资高、房租高、管理成本高,GDP增幅降低、社会消费总额增幅降低、利润率低,这些变化对我国流通业起着负面影响,同时也预示着流通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2012年我国流通业回顾
(一)回顾
1.消费市场仍然十分活跃
201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超过20万亿元(207167亿元),其规模仍然居世界第三,名义和实际增长分别超过14.3%和12.1%,电子商务20多种模式发展,交易额预计超过8万亿元,网络零售预计超过120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
2012年全国餐饮业收入实现23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连续22年以两位数增长,56%的企业实行多品牌、多业态运营,20%的企业的餐饮品牌超过5个。
2.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大发展
2012年粮食生产9连贯,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长1836万吨,增产3.2%,猪牛羊禽肉等农产品产量再次增长,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冷库建设发展较快,2011年达到1800万吨,7000立方米。大豆进口近6000万吨,占70%。农产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农网对接、农基对接、农销对接、农批对接等多种渠道将活跃市场;农产品市场的土地税费减免、房产税减免等政策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将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3.农村消费市场十分活跃
我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连续4年(2009-2012)超过了2万亿元,特别是2012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849亿元,增长14.5%,再次超过2万亿元,标志着我国农村流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有2.6亿农民工进入城镇,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2-2012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连续增长,从2475.6元上升为7019元,先后跨过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7000元台阶,为农村市场活跃奠定了基础。
4.“智能商店”业态革命到来
业态创新进入一个新时期,至今我国业态革命经历了百货店、连锁店、超市、网店、智能商店五次零售革命,现正在经历“智能商店”革命,具体表现为,哈尔滨的“机器人餐厅”、北京智能家居商店、上海未来商店、合肥未来商店、北京“自动售货机卖饭”、“自动售货机再生资源回收”等,以及智能市场的出现,是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三次信息科技浪潮之后出现的新变化。
5.尾货市场将遇新的发展时期
我国日用工业品库存积压增长,特别是服装库存增加,达到历史最高时期。据统计,2012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仅22家A股服装类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的存货总量就达到了惊人的382亿元。在2012年上半年42家服装企业总积压库存483亿元的状况。出口增长幅度减缓,预计尾货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可以充分发挥尾货市场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良性运转。
6.网上交易活跃促进了传统企业上网
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交易的发展,2012年光棍节一天网上购物超过300亿元,天猫、淘宝销售额达到191亿元,我国网上交易、网下体验消费的O2O模式成为主流,如零售企业上网,网络企业下网,如王府井投资1亿建设网店,秀水街市场投资2亿元建设网络平台等。京东商城共累计融资20亿美元,下网建设物配中心;顺风等快递公司向网店延伸,向网下实体店探索等。网上、网下、物配、支付相互融合发展,形成立体的网络体系。
网上竞争、网下竞争激烈,亟需规范行为,促进其发展。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团购网站累计诞生总数高达6069家,累计关闭2859家,死亡率达48%,尚运营中3210家,已回落到2010年底的3200家左右。
7.“黄金周”成为世界“黄金周”
2012年“十一”黄金周释放出居民的巨大消费潜力,8000亿元的消费。同时,中国黄金周变成了世界黄金周,出国旅游、购物成为黄金周消费主要特点之一。2013年如果增加五一黄金周将会对促进消费对经济起更大作用。
8.零售降价促销是主要形式
上海第一八佰半在2010年12月31日跨年血拼销售5.56亿元夺冠;而丹尼斯百货两店分列第二、三名,暨郑州人民店、花园店分别在2012年12月店庆做的2.67亿元、1.5亿元。“光棍节”20多个电商销售超过300亿元,天猫、淘宝销售191亿元,但主要采取的仍然是疲劳打折的降低促销方式,甚至存在许多违法、违规、违标现象,也存在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
9.外资零售企业关店或现结构调整
继2011年关店潮,2012年许多外资又出现关店现象,9月13日家得宝关闭7家店,全线退出中国市场,沃尔玛、家乐福、TESCO先后结构性关闭多家门店,“9·11”日本购岛事件对日资零售企业影响较大,许多日资零售企业关门、甚至被砸等,影响了正常的业务活动。
10.慢消费、好服务将成为趋势
2012年连锁行业首次开展春节放假关门讨论,胖东来首创春节闭店、周二闭店休息,2011-2012年率先尝试在春节放假5天,在国际“慢城模式”的推动下,一些零售企业向“慢消费和好服务”转型,具有重要示范效应。
11.资本运营和“走出去”成为时尚
2012年翠薇集团上市,步步高再次融资,永辉计划定增募资10亿元,京东商城再次融资5亿美元达到20亿美元,颐而康沐足服务业到英国、荷兰开店,华天餐饮到巴黎开店,海底捞到美国新加坡开店、狗不理到东京开店、济南餐饮到澳大利亚开店。
(二)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1.流通企业同质化、低价促销是主要形式
由于我国流通领域千城一面、千店一面、千场一面的同质化严重,因此主要竞争方式是低价促销,非价格竞争方式较少,相应的服务质量降低,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失。
2.钢材利润下降卖钢不如卖菜
受经济调整的影响,我国生产资料受国民经济增长减缓、政策性结构调整、供求等因素影响,钢铁利润大幅度下降,利润率仅有2%,卖钢材不如卖蔬菜,许多钢材流通企业、钢材市场经济效益普遍下降。
3.大宗商品市场盲目发展、投机过度
近几年来,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盲目发展,在短期内超过500家。2012年铁矿石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开业后门可罗雀,电子交易所型市场模式投资大、效果小,既不反映商品供求,又不反映商品价值,投机性过度,预计其负面效应将在2013年更多地表现出来,在国家政策干预下许多市场被迫关门。
三、2013年我国流通业展望
(一)消费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超过14%,实际超过12%,总额超过20万亿元, 2013年将延续这一势头,总额增长达到14.6%,总额达到23.7351万亿元,随着经济恢复活跃,增长率会超过2012年,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据不完全统计,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投资。中国社科院预测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7%,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6%,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是15.9%。
(二)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为主题
2013年将在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为主题,提高流通质量和效率,这是十八大报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提高流通效率是其本质要求,在经济增幅减缓的情况下,经济规模增幅减缓了,但是经济总量并没有减少,相反会继续增长,如农产品流通减少损耗、浪费,不等于增加上亿亩良田。
(三)加快11个商贸功能区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趋势,商贸功能区也应随之形成相应的专业功能区,11个商业功能区建设进入实质阶段,使流通适应和促进生产的发展,在功能区域化的基础上商贸功能区建设可以对经济产生新的影响,特别是要促进“北上广”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建设,引导其建设具有各具特色的国际商贸中心,避免同质化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
(四)加快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建设
2012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会接近8万亿元,网络零售预计会超过12000亿元,网上购物达到2.42亿人,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5%,因此,通过试点来引导、规范电子商务发展,总结各种电子商务模式,规范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使电子商务进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由成长期顺利进入发展期,而不是“中断期”。
(五)加快推进流通领域的物联网建设
信息科技经历了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三次浪潮,物联网科技已经渗透到流通领域的方方面面,智能流通、智能物流、智能交易、智能支付等,近几年出现的智能家居、智能商店、智能市场、肉菜追溯体系等已经进入我们生活过程,使智能商店有可能成为我国在百货店、连锁店、超市、网店四次业态革命后的第五次业态革命。
(六)推动流通企业“三多模式”和“1+5”盈利模式创新
近几年来,我国一二线城市向三四次城市转移流通资源,在这种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竞争热点层次下移。
1. 带来了“三多模式”的涌现
一是多元化经营模式创新。许多流通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模式,如零售、批发、餐饮、娱乐、休闲、商业地产、融资等,但是,希望企业家在多元化经营降低系统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核心业务的成长性发展。
二是多业态经营模式创新。许多流通企业采取超市、百货、购物中心、便利店等有店铺业态,以及邮购、自动售货、直销、网购、电话购物、电视购物等无店铺经营模式创新,但是,希望企业家应尽可能保持核心业态、主力业态的发展。
三是多种经营方式模式创新。许多流通企业在采取传统经营方式的同时,也大量地采用许多先进的经营方式,如信用交易、拍卖交易、代理交易、易货贸易、甚至远期交易、期货交易等多种方式。
2.带来了“1+5”盈利模式创新
“1+5”盈利模式由一个核心和五个基本点组成,用这一范式既可分析传统店,也可以分析网店(站):
1个核心框架体系——以顾客、供应商价值实现为核心框架体系。
一个核心是指一个电子商务网站以其明确的服务对象(如顾客及供应商)价值创造为中心模式构建的“3+4”框架体系。所谓“3”是指网上交易、电子结算、物流配送“三位一体”(Trinity);所谓“4”是指电子商务的主体、客体(实物商品、服务商品、系列服务)、对象、空间(宽带信息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形成的融合网络)。
5个基本点——五个基本构成要素:
(1)利润对象——指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和使用者群体,他们是企业利润的唯一源泉。它解决的是向哪些用户提供价值。
(2)利润点——指企业可以获取利润的产品和服务。好的利润点:一要针对目标客户的清晰的需求偏好;二要为构成利润源的客户创造价值;三要为企业创造价值,它解决的是向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3)利润源——指的是企业的收入来源,即从哪些渠道获取利润,解决的是收入来源有哪些。
(4)利润杠杆——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吸引客户购买和使用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必须与企业的价值结构相关,它回答了企业能够提供的关键活动有哪些。
(5)利润屏障——利润屏障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本企业利润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它与利润杠杆同样表现为企业投入,但利润杠杆是撬动“奶酪”为我所用,利润屏障是保护“奶酪”不为他人所动,它解决的是如何保持持久盈利的方法。
(七)加快生活服务业的飞跃发展
随着经济由快经济向中慢经济转型,快消费向中慢消费的转型,宜居、宜业、宜游的民生经济越来越受人们和商家的重视,传统以实物性消费为主体的消费正在向以生活服务性消费为主体的消费转型,因此,餐饮业、住宿业、美容美发业、沐浴沐足业、家政业、洗染业、照相业、修理业、清洁业、快递业、婚庆业等不断涌现,相互交叉融合、创新模式多样,生活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和发展是一个趋势。各种生活服务业满足人们的网络消费、安全消费、便利消费、实惠消费、绿色低碳消费、文化消费、慢消费等,特别是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将成为主导性、时尚性的消费趋势。
(八)推动我国流通产业有效政策供给
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内贸易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以及商务部、农业部、发改委关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法规文件大约有40多个,将在2013年发挥作用。2013年2月实施的刷卡收费下调30%,将对零售、餐饮等有重要影响,新建社区商业区不得低于总体10%,农产品市场土地和房地产税调减,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影响。
当前流通过程中存在的多种矛盾,如零供关系、刷卡消费、自营与联营等模式创新需要新的理论解释,这需要政府的政策具有连续性和延续性,如家电补贴政策、家具以旧换新政策、家电下乡政策、建材下乡政策、增加“五一”长假政策、电子商务立法和零售竞争规范等法律、法规、标准出台。
(九)推动流通基础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流通实践的发展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和解释,如流通劳动的性质及其作用、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的认识及其发挥、进场费的性质及其规范、价格竞争与服务竞争、现代商品的概念及其创新、传统流通产业如何现现代网络经济融合与创新等。
预计2013年我国批发市场交易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资料销售额、物流额、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都会得到同步发展,特别是最具代表性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必然会超过14%的名义增长率,12%的实际增长率,电子商务(含网络零售)将仍然保持较快速增长态势,流通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将越来越显著地表现出来,没有流通经济很难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3.
[2] 劳佳迪.我国积压库存服装足够国人穿三年[EB/OL].东方网,2012-12-17 .
[3] 佟明彪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或增速15.7%[EB/OL].中国经济网,2013-01-27 .
[4] 林尚玉.百货单店单日销售排行榜有限振奋[EB/OL].http://blog.linkshop.com.cn/u/28134/index.html,2013-1-29.
[5] 洪涛.电子商务创新1+5盈利模式[J].中国商界,2013,(1).
(编辑: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