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政经变局中的契机与风险

2013-04-03 09:05梅新育
中国市场 2013年7期

梅新育

摘要:金正恩上台伊始,朝鲜陆续传来国内政策取向、机构设置、建设方向等发生变化的消息,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2012年6月朝鲜提出了确立“朝鲜式新经济管理体制”;显然,朝鲜在外部安全环境、组织基础和人才储备、基础产业等方面具备了推行转变的条件。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对此尤为重视,中国发展对朝经贸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已摆在国人面前。

关键词:朝鲜经济;对朝经贸;安全环境

中图分类号: F725.7;F131.2;F13~17

金正恩执政以来,朝鲜陆续传来国内政策取向、机构设置、建设方向等发生变化的消息,在中国和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对此尤为重视:金正恩上台伊始就提出要建设经济强国、让人民富裕,在朝鲜党和政府最高会议上指示将发展经济列为头号目标,一再公开强调发展经济,2012年6月更提出确立“朝鲜式新经济管理体制”,朝鲜高级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等场合一再强调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①传闻朝鲜农业管理体制正在酝酿和实施改革;外媒报道朝鲜领导层2012年废除了掌管海外朝鲜餐厅、饭店和外汇商店等流通服务企业,以筹措外汇收入的秘密资金管理组织“朝鲜劳动党38号室”,将经济管理权力集中到内阁;金正恩与外国大使等外宾会面的次数比金正日大大增多,范围大大扩大……连金正恩夫人李雪主的频频亮相,也令许多人为之耳目一新。根据这些消息,许多人判断,朝鲜正在走向优先发展经济、改革开放的道路;那么,朝鲜到底是在怎样变化?发展对朝经贸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一、安全环境和基础设施改善奠定朝鲜政策转向基础

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朝鲜确实是在集中精力优先发展经济,并积极探索更大范围引进市场机制,推行改革开放(当然朝鲜国内可能不会使用这个词汇)。之所以如此判断,关键原因并不是金正恩本人有在瑞士留学经历等等个人因素,而是朝鲜在外部安全环境、组织基础和人才储备、基础产业等方面具备了推行如此转变的条件。

从苏联、中国到朝鲜,后发社会主义国家是否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推行何种经济发展战略,并不完全取决于当事国自己,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所面临的外部安全环境。因为作为霸权守成国,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将后发社会主义国家视为对其霸权的最大挑战而实施了全方位的经济封锁,乃至直接武力干涉,苏联、中国和朝鲜都曾对此深感切肤之痛。美国对华全面贸易禁运直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方才取消,中央情报局指挥台湾海军抢劫海峡过往船只的指挥站所在地白犬岛离福州仅30公里,直到1958年解放军取得了一系列海空战斗胜利后才不得不撤出。四面受敌的严峻安全威胁,迫使后发社会主义国家在立国之初和特殊时期不得不首先集中精力谋求生存,包括优先发展军备和重工业;直到外部安全和政权生存问题初步得到解决,才有条件将更多精力转向发展民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的胜利,没有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等两弹一星元勋的伟大贡献,中国就不可能有条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可能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以平等地位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在法律意义上,1953年以来朝鲜半岛的状态并不是和平,而仅仅是停战,朝鲜与美国、韩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并未解除,韩国“胜共统一”、依靠美国支持颠覆、吞并朝鲜的图谋始终没有消除,苏联东欧剧变后,西方和韩国颠覆朝鲜政权的压力更是陡然高涨,朝鲜之所以推行先军政治,关键就在于这里。大多数中国人都不喜欢看到邻国开发核武器;但我们也需看到,先军政治、航天技术和核开发本身并非朝鲜决策者的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迫使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放弃武力颠覆和吞并,转而同朝鲜开展正常和平互利经济政治交往。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外部军事政治安全保障提高之后,朝鲜党和政府工作重心必然逐渐转向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也正因为如此,由于核弹和导弹技术开发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朝鲜领导层底气强了许多;加之对华、对俄战略盟友关系进一步理顺和巩固,普京以明显优势再次出任俄罗斯总统,并可望连续执政12年;美日等西方国家眼见朝鲜政权不易颠覆,且担心韩国坐大后跋扈难制,因而逐步调整半岛政策,越来越不支持韩国吞并朝鲜,朝鲜已经初步具备了集中精力优先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外部安全条件。

实际上,将先军政治、航天技术和核开发视为摆脱美国武力威胁的工具,介此为集中精力开展经济建设创造条件,这种认识在朝鲜干部群体中相当普遍,从基层到高层皆然。②而且,即使是在“苦难行军”最艰苦的时期,朝鲜也不曾忘记提出各种经济建设和民生目标,如“住瓦房、穿绸缎、吃米饭、喝肉汤”之类;近几年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且表现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意愿。

从组织基础和人才储备来看,经过10余年的摸索和向中国派遣学生、干部进修学习,朝鲜已经初步拥有了一批具备市场经济运作知识(哪怕是还相当初级)的人才,朝鲜还在更大规模地派遣学生、干部到中国等国家学习、进修、考察,为金正恩推行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路线创造了人才条件。

经过多年艰苦奋斗,朝鲜经济熬过了苏联东欧剧变的毁灭性冲击,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领域初步具备了经济复兴的基础,这一点在能源领域尤为突出。苏联东欧剧变对朝鲜经济的最大冲击便是使得朝鲜丧失了不花费西方硬通货便可低价从苏联进口燃料和电力设备的机会,电气化水平曾经远远领先中国,1970年已达当时初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朝鲜经济猝然深陷困境,昔日高度机械化的朝鲜农业受创尤甚。停电成为1990年以来朝鲜多年的常态,供电质量大大恶化,不少现代工厂因此沦为手工作坊,火车时停时开。2002年以来国际市场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行情一路高涨,朝鲜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依托价廉物美的中国电力设备,通过近年大力发展水电等措施,朝鲜能源电力工业已经率先恢复元气,朝鲜电力供应状况已经大大改善,并可望继续先行大幅度改善,进而为交通、制造业等各行各业初步创造了复兴的条件。

二、侧面推断朝鲜经济复兴迹象

朝鲜经济复兴的迹象涵盖了朝鲜经济的许多方面。由于外部压力和统计体系差异,外界缺乏可比的朝鲜经济统计数据,我们尚难直接得知朝鲜宏观经济走势具体情况,但根据对华贸易数据等侧面迹象,可以判断,朝鲜已经走出了最困难时期,经济复兴在望。

(一)微观层次民生改善迹象

在微观层次上,外部观察者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少朝鲜居民生活基本需求得到保障且明显改善的迹象。2010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访问朝鲜首都平壤,并未看到明显的营养不良迹象;而且,与以前不同,近三年多以来,我们从国内外媒体上陆续看到了一系列关于朝鲜普通居民如何追赶时尚、平壤等地如何开展了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报道:

2011年底,光复购物中心、普通江百货等大型商场陆续建成营业;2012年,平壤建设2.5万套住宅,免费分配给平壤居民居住,并相继建成营业的包括:滑冰场、保龄球馆、餐饮中心等在内的商业服务综合体,以及大型游乐场、高档洗浴中心等等,高达105层、停工近20年的柳京饭店也已经复工,计划2013年夏季正式开业,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公司凯宾斯基集团拿下了该酒店经营管理权……平壤城建施工规模之大,以至于外国观察者感觉这座城市到处都在施工,中国访客也普遍将平壤市中心仓田大街一带喻为上海浦东、北京国贸。③

这里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即由于朝鲜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不多,外国观察者在朝鲜看到的上述城建发展和街头时尚大部分是在平壤看到的;那么,仅平壤一个市的景象是否具备足够代表性?倘若平壤市人口仅占朝鲜总人口很小一部分,平壤的城建和街头时尚就不具备足够代表性。2008年朝鲜人口普查得到了联合国人口基金的帮助,并派出5个观察员小组监督,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认可的此次调查数据,2008年10月1日朝鲜总人口为2405万;而平壤市常住人口为330万人,占朝鲜全国人口的13.7%。

这个人口比例已经具备了足够代表性,与中国情况类比,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点。中国大陆2011年底人口13.4735亿,总人口的13.7%等于18487.5万,这个数字等于哪些城市人口之和?2011年末,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五座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分别为2018.6万、1354.58万、2347.46万、1270.08万和1046.74万, ④合计8037.4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96%,尚不及平壤一市占朝鲜全国人口比例的一半。这五座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再加上南京、杭州、宁波、武汉、长沙、成都、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福州、厦门、合肥13座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户籍人口,总数为18572.46万,⑤在中国这18座城市应当具备足够代表性了。而且,朝鲜基本建设提速现象并没有局限于平壤、新义州等少数城市,而是出现在很多城市。《环球时报》记者从平壤至新义州途中发现,所经过的城市主要道路都在铺设或已经铺设了水泥道路,路上不时能看见大货车往来,这是以前比较少见的。⑥

鉴于朝鲜是一个高度平均主义的国家,既然出现了相当大面积的追赶时尚现象,建设使用了这么多消费和游乐场所,那么可以判断,这个国家经济已经走出了最困难阶段,即使还没有完全步入增长快车道,至少也应该是接近经济复兴起点了。

(二)宏观层次

在宏观层次,我们可以从对外贸易侧面推断经济运行状况。一般说来,一国经济增长提速也意味着进口提速,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因为此时该国对进口技术装备、原料、能源的需求都会增多;而在困难时期,由于国际支付手段短缺,一国会尽可能压缩进口,抛售黄金储备,万不得已之时还会被迫倒账,如同我国1981年1月公开宣布无力执行1978年已签约的一批大型成套设备引进项目那样,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在国际市场信用蒙受重创。中国是朝鲜最大、最可靠、最重要的贸易伙伴,韩国银行专门研究员崔志英于2012年8月30日发布的《近日朝鲜对外经济政策变化》报告称,对华贸易占朝鲜贸易总额比重,已从2000年的20%提高到2011年的89%; ⑦因此,中朝贸易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代表朝鲜对外贸易总体形势。考察中朝贸易可以发现,2002-2012年间,中朝贸易额和中国对朝鲜出口(即朝鲜从中国进口)增速高于我国贸易总额和出口总额增速。2002-20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从6207.66亿美元上升至36418.64亿美元,增长487%,同期中朝贸易额从7.3851亿美元上升至56.3940亿美元,增长664%;中国出口总额从3255.96亿美元上升至18983.81亿美元,增长483%,同期中国对朝出口从4.6771亿美元上升至31.6476亿美元,增长577%。

特别是2007年以来,中国对朝鲜出口(即朝鲜从中国进口)和从朝鲜进口增长次数均快于全球贸易额增幅,在2009年的全球危机时期,降幅也小于中国外贸和全球贸易总额降幅,根据这些迹象,可以判断朝鲜经济正在提速。

2007年,中国对朝出口增长13.0%,进口增长24.7%;

2008年,中国对朝出口增长46.0%(当年中国出口总额增长17.2%),进口增长30.2%(当年中国进口总额增长18.5%);

2009年,中国对朝出口下降7.1%(当年中国出口总额下降16.0%),进口增长4.3%(当年中国进口总额下降11.2%);

2010年,中国对朝出口增长20.8%(当年中国出口总额增长31.3%),进口增长50.6%(当年中国进口总额增长38.8%);

2011年,中国对朝出口增长39.0%(当年中国出口总额增长20.3%),进口增长107.2%(当年中国进口总额增长24.9%);

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速跌破两位数,对朝鲜贸易依然保持着两位数增幅。1~10月,中国对朝出口增长11.9%(同期中国出口总额增长7.8%),进出口总额增长7.9%(同期中国进口总额增长6.3%)。

在某些政府管理废弛、地下经济份额巨大的国家,走私可以发展到极其巨大的规模,以至于官方贸易数据丧失了反映真实贸易状况的功能。但显然中国和朝鲜均不在此列,两国之间的走私贸易尽管存在,但还不至于发展到显著影响官方贸易数据准确性的程度。

在理论上,大规模援助和捐赠会扭曲贸易数据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走势的能力,如果进口猛增不过是因为经济困难而接受了更多的援助和捐赠的话,那么这种进口猛增就不是经济增长提速的反映,而是相反。根据《海关统计》,我国无偿援助和捐赠总额相当小,2012年1~7月无偿援助和捐赠物资出口合计3.3304亿美元,对朝鲜的援助和捐赠又是其中一部分,还不至于根本扭曲中朝贸易数据,根据朝鲜从中国进口判断其国内自主需求和宏观经济走势的方法大体上还是可靠的。如表1所示,假如将2002年以来每年中国对外援助、捐赠出口全部算到朝鲜名下,即使在这种假设的极端情况下,以下结论依然成立:2007年以来中国对朝鲜出口增长快于全球贸易额增幅,在2009年的全球危机时期,降幅也小于中国外贸和全球贸易总额降幅。

同样重要的是,根据一些迹象可以推断,尽管朝鲜货物贸易进口增长较快,换言之即对外支付增长较快,且2000年以来对华贸易始终是逆差,但该国整个国际收支压力正趋向减小,储备资产趋向增长,对外支付能力增强。到过平壤的各国旅游者和观察家们普遍注意到,近两年来平壤开始出现西式咖啡厅,一些餐厅和机关单位开始安装咖啡机,参加活动和采访时,朝鲜人端上来的不再是本国传统的人参茶或大麦茶,而是咖啡。⑧咖啡并非生活必需品,亦非朝鲜传统饮料,更不是朝鲜国内所产;因此,在朝鲜这样一个政府强力控制经济、对外贸易的国家,又奉行平均主义,在国内经济困难、国际收支濒临危机之际,政府必然严厉压缩咖啡这类非必需品进口。既然现在朝鲜国内咖啡消费显著增长,甚至在很多场合开始取代人参茶、大麦茶这类本国出产的传统饮品,那必然是因为该国国际收支改善,储备资产增多,对外支付能力增强,政府对国际收支危机的忧虑减轻,从而放松了对咖啡这类非必需品的进口限制。

三、不可低估朝鲜经济社会发展潜力

即使不谈身为周朝诸侯的萁子朝鲜侯国和西汉在朝鲜半岛设立的四郡,至迟从隋唐以来,半岛局势就开始纳入中原王朝的核心利益,地缘政治基本原理和千百年来的历史教训无时不在告诫中国人,中国必须在朝鲜半岛拥有一个毗邻友邦。韩国官方和社会某些势力对延边乃至中国东北整个东半部及乌苏里江以东地区提出领土要求,近年来美韩两国密集军演,部署射程覆盖京沪的远程巡航导弹,延长韩国弹道导弹射程,并将300公里射程导弹弹头重量上限从500公斤提高到2吨……所有这一切,让中国一次次深切感受到何谓唇亡齿寒,户破堂危。尽管目前对朝贸易在中国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但地缘和战略决定了我们不能将朝鲜与那些对华贸易额相当的国家等量齐观。

同时,我们也不要因为朝鲜这些年的艰难困苦而低估其潜力。朝鲜这些年的经济困难并非主动闭关锁国所致,而是暴露了开放经济和石油农业的风险。朝鲜原来相当深入地参与了前社会主义阵营国际分工,也因此而受益不浅,多年生活水平比中国更高,多项工业比中国更先进,农业比中国更现代化。

在工业领域,朝鲜比中国更早完成了工业化。早在1970年,工业在朝鲜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就已经达到65%; ⑨同年中国GDP构成中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为40.3%,其中工业所占比例为36.6%。1978—2010年间,中国GDP构成中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在41.3%(1990年)~48.2%(1980年)之间,其中工业所占比例在36.7%(1990年)~44.1%(1978年)之间。2000—2011年间,工业占比在39.4%(2002年)~42.2%(2006年)之间。⑩在单个工业部门中,最突出的是朝鲜化纤工业曾长期领先于中国,1984年5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参观咸兴二八维尼纶联合企业时,就很赞赏朝鲜化纤工业取得的成就,表示在化纤工业方面中国要向朝鲜学习。!直到1980年代末,笔者同学中还有人被派往朝鲜留学,学习轻工专业。

在农业领域,据曾被联合国请到朝鲜担任农业顾问的中国学者温铁军提供的数据,到20世纪80年代,朝鲜已装备6万台拖拉机,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年收入人均900美元。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朝鲜农业蒙受了毁灭性打击,韩国统计厅公布的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显示,2010年朝鲜大米、玉米等粮食产量仅有452万吨,但在朝鲜外部贸易环境正常时期,其粮食产量于1976年已达到了800万吨,@人均粮食达800斤。即使在苏联已经解体的1993年,由于外贸体系尚未彻底破坏,其粮食产量仍然创造了913万吨的最高纪录。#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朝鲜城市化人口比例已达70%。我国1978年末城镇化人口比例17.9%,2011年末城镇化人口比例51.3%,$首次突破50%大关,但仍未达到朝鲜30年前的水平。

正是基于较高发展水平,1945年朝鲜半岛南北分裂以来第一次正式物资交往就是1984年朝鲜援助韩国,当时朝鲜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遭受水灾的韩国提供了近3000吨大米及大批布匹、水泥、药品等救灾物资。苏联东欧剧变摧毁了朝鲜原来参与的国际分工体系,这个国家才陷入如此经济危机。

尽管如此,朝鲜在严峻军事威胁下经历了近20年经济冲击和封锁而仍未发生大规模动乱,反而在航天、核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开发方面取得了相当进展,这一事实本身就表明了朝鲜社会的凝聚力,也显示了这个国家在度过难关、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正常化之后具有经济复兴的潜力。

更重要的是,朝鲜人力资源基础相当不错,这是一个继承了上千年儒家文化和社会主义国家重视普及教育与医疗卫生保障双重传统的国家,朝鲜劳动党党旗除了有象征工人和农民的锤子镰刀之外,中间还有一支毛笔,这充分显示了朝鲜劳动党对知识分子和科学文化的重视。多年来朝鲜一直保持着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100%的纪录,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定义的“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此项指标平均也只有93.2%,巴西、印度、南非三个“金砖国家”目前分别只有90.0%、62.8%和88.7%,%以至于印度总统普拉纳布·穆克吉也要为印度文盲众多而喟叹不已。^美韩方面屡次声称朝鲜网军威胁巨大,将美韩多次重大网络故障归咎于朝鲜网军,美韩联合司令部司令、驻韩美军司令詹姆斯·瑟曼于2012年10月底声称朝鲜网军多达6万人,为世界第一;他们的指责恐怕不乏夸张成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朝鲜为跟上世界网络技术发展潮流付出了很大努力,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即使在艰难时世,朝鲜仍然尽力在教育和医疗保障两个方面维护其人力资源。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参与并认可的2008年朝鲜人口普查数据,虽然经历了苏联东欧阵营崩溃后的连续多年饥荒,1993-2008年间朝鲜人口仍然年均增长0.85%,从1993年的2120万上升至2008年的2405万人。虽然多年的经济困难已经使朝鲜平均寿命缩短,1993年人口普查平均寿命为72.7岁,2008年人口普查的平均寿命缩短至69.3岁,但仍然优于全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某些“金砖国家”。2006-2011年,朝鲜出生时预期寿命从67.0岁提高到68.8岁,在五个“金砖国家”中低于中国和巴西(73.5岁),与俄罗斯相等,高于印度(65.4岁)和南非(52.8岁)。其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也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印度、南非这样的“金砖国家”。&2010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访问朝鲜后,对朝鲜医疗卫生体系颇为称赞,确实是有据而发。

朝鲜人民更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灵魂,也是某些热门新兴市场国民所缺乏的品质。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上,任何个人、任何国家都不能指望永远不遭遇危机冲击,只有勇气、奋斗精神才是应对危机冲击的最可靠支柱;朝鲜已经度过经济危机最严峻时期的考验,某些热门新兴市场一旦遭遇经济社会危机冲击,其国民缺乏顽强拼搏精神的致命弱点将使得这些国家原形毕露,阿拉伯国家近两年的动荡已经充分显示了这一点,我们还将在拉美和非洲国家继续看到这一点。加上朝鲜政府拥有强大动员能力,待到朝鲜彻底度过经济危机、国际环境正常化之后,这个教育普及、人民勤奋守纪、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完全有可能成为外向型制造业领域的一支强劲新军。

四、对朝经贸何处着手

我国是朝鲜最大、最可靠、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如上文所述,韩国银行专门研究员崔志英《近日朝鲜对外经济政策变化》报告称,2011年对华贸易占朝鲜贸易总额比重已达89%;*在实践中,中朝两国政府与企业继续投入了很大力量拓展双边经贸,在基础设施、黄金坪和威化岛经济区软硬环境建设、人民币流通等方面多有进展。面对朝鲜经济开发全面启动的形势,中国企业宜从何处入手?根据两国经济规划布局,在参与朝鲜经济复兴时,我国企业宜优先选择东北为基地。在可预见的未来,除了朝鲜国内消费等行业之外,港口及转口贸易、采矿、加工贸易应当具有较大潜力。

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朝鲜港口和转口贸易的潜力首先体现在中国国内沿海贸易本身就有较大规模,且因为“两头在内”而风险明显较小。根据我国《海关统计》,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口来源地为国内的金额每年都增长较快,从2002年的150亿美元上升到了2011年的1226亿美元,2012年前10个月为1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4.3%。这部分从国内进口的贸易额中可以显示,一部分是来自保税区等“境内关外”地区,还有一部分实际上是国内跨省沿海贸易。而吉林省和整个东北北部地区由于陆路货运距离较长,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参与繁荣的国内跨省沿海贸易,因为清末丧失了乌苏里江东部领土和日本海出海口,致使吉林省和整个东北北部地区的货物要想运往关内市场,只能通过陆路向南运输700~1000公里抵达大连、营口等港口,再装船南运,甚至全程陆运两三千公里。高昂的物流成本大大削弱了吉林省和整个东北北部地区货物的竞争力,窒息了这一地区的潜在经济发展活力;而朝鲜的天然良港罗津—先锋、清津有望为吉林、乃至整个东北东部充当出海口和加工贸易基地,为东北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发挥重大作用。尽管我们也可以开发利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港口,但只有同时开发利用朝鲜港口,才能打消俄罗斯某些势力拒中国投资于门外或漫天要价的不现实心态。同时,我国东北地区充裕的物流供给、我国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的港口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我国港口装卸效率为世界之冠),也为中国企业切入朝鲜市场这一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港口开发和面向中国国内市场的转口贸易得到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中国企业未来可以进一步利用罗先的区位优势发展加工贸易。

在实践中,吉林省已将租用、开发罗先港区列为长吉图(长春、吉林、图们江)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计划的重要内容,希望借此打通物流通道,相继取得了罗先港口、码头的租用权和经营使用权,当地港口改建工程和连接国内与罗先的铁路、公路、输电线路已经投入使用或正在加紧建设,无需太久,罗先就可为投资者提供合格的硬件设施。

采矿是中国投资者可在朝鲜优先选择的第二个领域。朝鲜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而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初级产品进口国、多种矿产资源的最大消费国,中朝两国在这个领域能够形成互补。根据韩联社2011年1月5日报道,韩国统计厅《朝鲜主要统计指标》报告显示,以2008年为基准计算,朝鲜矿产潜在价值为6993.5936万亿韩元(约合41.15万亿人民币),相当于韩国(289.1349万亿韩元)的24.1倍。其中主要矿产蕴藏量为:黄金2000吨金,白银5000吨,铜290万吨,铅1060万吨,锌2110万,铁5000亿吨,钼5.4万吨,石墨200万吨,石灰石1000亿吨,磷灰石1.5亿吨,菱镁矿60亿吨,无烟煤45亿吨,褐煤160亿吨……在实践中,中国企业已经拿下了预测储量30亿吨的朝鲜茂山铁矿50年开采权、朝鲜最大铜矿惠山青年铜矿51%股份等项目。

朝鲜加工贸易也有着巨大发展潜力。事实上,中国和韩国企业向朝鲜企业分包加工业务已有数年,朝鲜政府方面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这项潜在优势并力图发扬。利用勤奋、有纪律、有文化的朝鲜劳动力,中国产业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抵销国内成本上升给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带来的压力,延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生命周期,与朝鲜这支潜在的外向型制造业新军携手共进实现互利,避免其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在近期,有实力、敢于冒险的中国投资者可以一开始就深入朝鲜内地,为避险起见,谨慎的中国企业可以更多地利用丹东工业园区招纳朝鲜工人,或是进驻中朝共同开发的黄金坪、威化岛两个经济区,在积累了更大实力、取得了较多经验、开辟了更广泛关系网络、朝鲜投资环境也进一步开放改善之后进一步进入朝鲜内地。

五、做好对朝经贸波折的思想准备

不仅东北地方企业,海尔、比亚迪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也已经将眼光投向朝鲜市场。然而,好事多磨,朝鲜发展经济、中国对朝经贸虽然有较大发展潜力,但其发展进程也必然一波三折,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在这个进程中出现。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开拓朝鲜市场时必须为这些潜在风险和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性风险之外,朝鲜的相关法制法规、投资环境还需要一定时间不断完善,朝鲜政府和企业部门还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更多的市场经济运行知识,更新观念,从而消除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与要求,实现双赢。朝鲜官方已经多次表示,朝鲜基于平等互惠原则积极欢迎外国客商赴朝投资,朝方会在法律上保护外国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在一些重点招商领域,朝方将给予投资外商以政策倾斜和扶持,对外国投资人、投资企业不仅附加税种类不多,而且会提供企业所得税减免、退还等多项优惠政策。但确定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与落实到方方面面的细节并不是一回事,由于对国际市场行情不够了解,期望不够现实,朝鲜与中国合作者在一些项目上围绕利益分配的矛盾已经有所浮现:

如有消息称中朝合作开发的咸镜北道茂山铁矿项目出现问题,原因是在全球经济下行、铁矿石国际价格暴跌之际,朝方昧于国际市场行情走势,要求涨价20%以上,这一要求将吞噬中方合作伙伴全部利润。

2012年8月,辽宁省民营企业西洋集团披露该公司投资朝鲜2.4亿元人民币铁精粉选矿厂项目遭朝方毁约,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为此,朝鲜方面极其少见地由中央通讯社发表对外经济投资协作委员会发言人的谈话,反驳西洋集团的指责,声称西洋集团应对其和朝鲜公司的合同毁约负主要责任。

……

东道国和外来投资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并不罕见,我国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改革初期刚刚开始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时,我方许多谈判者因缺乏经验、害怕吃亏而往往一心只考虑我们单方面的利益。1979年中方与法国雷诺汽车公司谈判时,我方一连提了多项要求,包括技术转让及其价格、培训、外销比例等等;对方听后,承认其中不少要求原则上是合理的,别的要求也可以接受或可以谈判,但向中方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没有提到同你们合资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呢?”(朝鲜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与中国和其它国家投资者磨合,逐步理解东道国与海外投资者之间只有平等互利才是可持续的关系。

朝鲜外部安全环境并不稳定,这就决定了朝鲜的开放进程不会直线凯歌行进,而必然有起伏有波动。同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朝鲜的改革开放探索也不例外,它可望加快朝鲜经济增长,也必然会在朝鲜国内制造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包括腐败、收入分配失衡乃至两极分化。这些问题意味着中国投资者的朝方合作者、朝方管理者存在“落马”风险;意味着朝方有可能出现个别胆大包天的腐败分子,为攫取一己之私利而践踏朝鲜党和政府吸引外资的政策法规,敲诈勒索中国客商和投资者,酿成贸易投资争端;意味着朝鲜社会上可能出现一些不满情绪,也意味着朝鲜领导层可能会审时度势微调改革开放的范围、速度。

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朝鲜政权独立自主倾向极其强烈,这种倾向又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因大国角逐东北亚得到支持。年轻资历浅的金日成当年之所以能够在朝鲜劳动党党内斗争中击败延安派和苏联派,把朝鲜劳动党控制得针插不进水泼不入,树立起自己个人的绝对权威,最主要原因就是1950年后入党的许多新党员都抱有浓烈的朝鲜民族主义观念,认定延安派和苏联派是外国势力安插在朝鲜劳动党党内的代理人,都不代表朝鲜民族利益,只有金日成能让朝鲜彻底摆脱苏联和中国控制干涉的唯一人选,因此在党内斗争中选择无保留地全力支持金日成。连相当一部分韩国亲朝人士,也是出于这样的思想感情而推崇金氏父子祖孙。而且,朝鲜半岛社会的这种思想感情已有数百年源流,起自满清入关后李氏朝鲜对满清政权的蔑视,在甲午战争后一度发展到对中国的领土野心和武装侵犯行为。)即使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身为亡国奴的朝鲜人中也有很多人极端蔑视、欺侮中国人,一部分朝鲜知识分子不敢直接反抗日本统治者,而是从解构对华关系历史着手,企图以此激发朝鲜民族精神,进一步强化了朝鲜半岛社会的这种思想感情,并给其中注入了大量的偏激成分。_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尽管朝鲜经济和对外经贸对华依存度甚高,尽管近年朝鲜决策层作出了许多对华示好的举动,但朝鲜决策层还是会有意识地力图降低对华经贸依存度,从而将一些优质项目交给第三国企业。对此,我们最好因势利导,让事实教育他们修正过于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接受客观经济规律,而不宜选择直接对抗。尽管他们选择第三国投资者的做法通常注定缺乏商业合理性而难以持久,但我们倘若贸然对此作出过激反应,结果常常就只能使本来可以在日后矫正的问题变得不可收拾。

六、结束语

开辟新市场本身就是企业家不可遏制的内在冲动,企业家眼里的朝鲜并不例外,重要战略地位更大大提高了开拓朝鲜市场的重要性,尽管美国政府和主流舆论每天对朝鲜恶语相向,但这些并不表明美国企业就不会探索门路打开朝鲜市场,不表明美国政府就不会试探与朝鲜改善关系。实际上,从美国前总统卡特1994年、2010年两度访朝,到2010年3月天安号事件发生后美国一些专家试图访问朝鲜,美国内部始终存在一股势力主张与朝鲜开展接触、交流而不是对峙,朝鲜也一直对西方游客开放,某些做法还显得相当“体贴”。中国学者熊蕾2010年访朝时,她所乘高丽航空公司北京至平壤航班满员,除了她那一个团中国人和个别朝鲜人,都是西方游客,其中有不少美国人。而且,为了让这些通过正常途径到朝鲜旅游的美国人回国后免于麻烦,朝鲜方面特地给他们另纸签证,以免在他们的护照上留下前往“敌对国家”的痕迹。+

中国与朝鲜关系进一步紧密,中朝经贸进一步深化扩大,朝鲜经济基本面继续改善,将促使美国等西方大国迈出对朝扩大接触、交流的步伐,从而进一步改善朝鲜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提高开发朝鲜市场未来成功的概率。天安号事件后美国政府阻止了美国专家的访朝要求,金正日2010年8月访华后却批准一个由美国专家组成的代表团从9月18日起访问朝鲜6天,与朝鲜官员讨论两国“民间”经济合作和人道主义援助,代表团成员包括朝鲜问题全国委员会负责人卡琳·李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主任苏珊·舍克等人。随着缅甸官方政策发生变化,开始比较积极地试探接触西方,美国内部主张与朝鲜接触的势力还会受到进一步的鼓舞。与此同时,也只有不断给中朝友谊充实新的内容,中朝友谊才能不断巩固发展。

就总体而言,我们如能早日介入朝鲜经济复兴,虽然要承担较多不确定性,但可望得到较多机会,否则就会噬脐莫及了。如果我们及早为介入朝鲜经济复兴打下坚实基础,未来西方认识到无法武力颠覆朝鲜而不得不承认现实与朝鲜关系正常化时,他们的企业也将需要依托中国才能开拓朝鲜市场。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和自己的地缘、人缘优势。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在规划发展策略时需要前瞻,而不是被动地随大流,须知任何人更信任的都是与其“共苦”者而不是“同甘”之辈。愿中国投资者积极稳妥抓住这一契机。

注释:

①在2012年10月1日的联合国大会上,朝鲜副外相朴吉渊说:“我们亲爱的可敬元帅金正恩下定决心,要让克服了重重困难的朝鲜人民在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过上心满意足的幸福生活。朝鲜人民满怀信任地跟随亲爱的可敬元帅金正恩,一心一意地团结在他周围,以对未来的饱满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走向最后的胜利。”——路透社联合国2012年10月1日电 [N].参考消息,2012-10-3.(3)。②韩国《中央日报》洛杉矶分社记者李元英2012年10月3日至10日访问了朝鲜的平壤和地方城市,自2010年3月发生天安舰事件、韩国政府当年5月24日宣布“限制对朝交流措施”后,这是韩国媒体记者首次访朝。10月3日在平壤举行的晚宴上,朝鲜干部们一方面并不讳言“众所周知,祖国非常困难。即使生产了很多好东西也没地方卖”;另一方面表示“正是实行了先军政治,我们才有了核武器,才摆脱了对战争的恐怖(美国的侵略)”,“现在我们可以大力发展经济了”(《韩国记者眼中的朝鲜》,韩国《中央日报》网站,2012年11月7日、8日)。而在2012年10月1日的联合国大会上,朝鲜副外相朴吉渊一方面称朝鲜的核“威慑”是“捍卫国家主权的强有力武器”,一方面强调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路透社联合国2012年10月1日电 [N].参考消息,2012-10-3.(3)。③记者亲历朝鲜“时尚转型”[N].参考消息,2012-9-28.(11)。韩国记者眼中的朝鲜[EB/OL].韩国中央日报网站. 2012年11月7~8日。

④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四城市常住人口数据来自当地201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统计公报无常住人口数据,采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11月1日时点)。

⑤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 .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389。

⑥独家探访朝鲜威化岛经济区[N].环球时报,2012-11-13,(7)。

⑦韩联社2012年8月30日报道,引自环球网2012-8-31.

⑧记者亲历朝鲜“时尚转型”[N].参考消息,2012-9-28,第11版;韩国记者眼中的朝鲜,韩国中央日报网站,2012年11月7~8日。

⑨世界经济年鉴[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⑩2004年之前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612;2005-2010年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45;2011年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人民日报,1984-5-8。

顾铭学等:朝鲜知识手册[J].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5: 331。

韩国统计厅通过“朝鲜统计门户”公布的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转引自韩联社报道。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2[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1、39。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R].2011:158-161。

印度CNN-IBN新闻网2012年11月28日[N].环球时报,2012-11-29,(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R].2011:158-161,143-145。

韩联社2012年8月30日[EB/OL].环球网2012-8-31。

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59-260。

满清入关之后,李氏朝鲜朝野上下士大夫阶层视清为夷狄,不承认清朝在中国的正统地位,坚持尊明排清,倡导尊周大义,并逐渐从否定满清政权发展成为否定现实中国,不仅不愿再从中国输入文化,反而自居为正统华夏文明所在而产生了对中国的鄙视之心。甲午战争之后,李氏朝鲜脱离中国附庸地位而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其政治文化精英群体中滋生了对中国的领土野心,希望如同日本那样打败中国,迫使中国割让辽东和整个东北地区,赔款八亿元。这种野心一度发展到与沙俄合谋侵占延边地区的地步,为此,韩国曾趁八国联军之乱、沙俄侵占东北全境之机,出兵侵占延边地区。在沙俄撤兵、清政府重新组织吉林全省政权和军队之后,韩国军队还多次越境进入中国领土烧杀抢掠,其中1904年(即日本通过1905年《乙巳保护条约》控制韩国外交前一年)4月出动入侵延边的军队竟多达五六千人,在清军自卫反击之下溃败。

王元周,韩国人的历史观与中韩关系[M].国际政治研究,2009:4。

熊蕾,我们不知道的朝鲜之二——在制裁中生存发展。

(编辑:俞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