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诚信视角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思考

2013-04-02 16:13刘艳华高云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4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助学诚信

刘艳华,高云峰

(1.赤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2.赤峰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助学贷款政策的推出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要使助学贷款政策真正惠及贫困学生,体现党和国家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加强诚信教育,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有着多重意义.

1 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内涵

鉴于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机制是涉及能否在尊重事物规律与特征的良性制度条件下,把一个系统内部诸要素进行优化结合并产生良好绩效的重大问题.

我们认为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概括地说,它是国家助学贷款构建整体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相制约的联结方式,是国家助学贷款构建各个环节紧紧相扣的运行过程.具体地说,它是国家助学贷款利益相关者(如国家、银行、贷款学生等)在一定目标指引下,在一定动力驱动下,在一定决策机构指挥下,在一定体制、力量保障下,共同协调实现国家助学贷款构建的整体目标和功能的运行方式和工作方式.这个机制的实质是国家助学贷款运行规律的反映.

我们研究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问题,就是为了发现国家助学贷款的良性运行机制,使各利益相关者进行优化组合并产生良好绩效,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国家助学贷款作用,以便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由此看来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完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把国家助学贷款落到实处的课题.

2 完善国家助学制度运行机制的背景

为实现教育公平,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采取了多种资助措施,包括奖学金、贫困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减免学费等.国家助学贷款是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一个重要手段,试点工作于1999年6月在北京、上海、武汉等8个城市启动.从2000年9月1日起,国家助学贷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但是,因为单笔贷款金额较小,成本较高,收益低,经办银行办理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全国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缓慢.2004年6月8日,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改革了助学贷款机制,改革经办银行确定办法(由政府按隶属关系委托全国和各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对普通高校实行借款总额包干办法(全日制在校生总数20%的比例、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明确了普通高校、银行和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工作中的责任,同时,建立和完善贷款偿还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这标志着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的诞生.

在新机制下,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据“教育部2006年3月7日第四次新闻发布会散发的材料”显示,截止2005年12月底,获得贷款学生数占在校学生数的平均比例达到了14.6%.早期的贷款学生已完成学业,开始进入还款期.但是,目前拖欠还款现象不容乐观,据有关方面抽样调查,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比例达到了20%多.拖欠还款主要是由于部分贷款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工作不固定、流动性大,尤其是少数学生信用意识较差.

2007年8月,国家新出台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简称“生源地贷款”)政策.在教育部、财政部、银监会等部门的指导下,为进一步扩大助学贷款的受益面,方便困难学生,实现应贷尽贷,国家开发银行又开发了学生可在户籍所在地申请办理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品种,最初在甘肃、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等5省试点,2008年后在全国全面推开.这样,家庭经济困难、需要贷款的学生就有了两种选择(只能选择一种):一是由国家开发银行等银行组织实施的生源地贷款(即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二是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银行提供的国家助学贷款.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完善助学贷款体制机制,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要求,促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2012年7月19日发了《关于加强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贷款学生资格认定,努力实现“应贷尽贷”,加强贷款办理组织工作,确保贷款及时足额发放,加强贷后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应还尽还”.

随着贷款业务的推进,诚信问题越来越突出,事关贷款运行机制的顺畅.诚信包括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诚信缺失大量地表现为不守信用、没有信誉、弄虚作假等.比如,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诚信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申请贷款时提供虚假申请材料、错误使用贷款资金、有意拖欠助学贷款等.银行的不诚信主要表现为随意终止贷款发放等.贷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并由有关部门直接支付给经办银行,国家的不诚信表现为贷款利息财政补贴不到位.

为此,《关于加强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要对贷款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与信用宣传活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为保障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可持续发展,利用多种渠道,加强诚信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贷后管理降低风险,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3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意义

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完善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为价值导向,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和终极追求.这可以从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3.1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促进了教育公平,有利于社会流动

社会学认为,由社会不平等导致的社会分层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每个社会都是由各个阶级、阶层组成的分层体系,有高有低.社会流动有助于分层的变化,体现社会公平.社会流动有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之分.每个人都希望向上流动而不希望向下流动.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就是社会充满活力的象征,是也社会进步的表现.由于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社会流动发生的频率就更高.

但是,每个社会向上流动的机会分布是不均匀的,只有那些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和机会的人才有可能上升.贫困生如果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没有机会获得高等教育,那他向上流动的机会就少.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恰恰帮助这部分人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具备向上流动的基本条件,体现教育公平,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

贫困生大多来源于偏远的农村地区,改变贫穷状态的希望寄托于大学生身上.社会学特别重视代际流动的调查研究,因为代际流动才更能反映社会变迁的方向,才能改变社会乃至家庭的职业结构.在传统社会,代际流动很少,一个人一出生就注定要在他父辈所属的阶级和阶层里终其一生,子继父业.在现代社会,每个阶级和阶层的大门都是敞开的,代际流动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尽管有很多代际之间向上流动的机会,但是,并非对所有的人都一律平等,它会受到许多个人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接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就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如果贫困生不能获得资助完成高等教育,那代际流动之间向上的机会就会很少,社会就很难获得进步.

现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城乡二元结构并存,在社会变迁中,我国正在实现城市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在生产力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解决了温家宝总理科李克强总理都在强调的“不让一个大学新生因贫困上不起学”,也解决了高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学费欠费率高影响学校正常运行的问题.这更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政府的诚信能为学生向上流动、推动社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3.2 从管理伦理学的角度来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利益决定道德,道德对利益有能动的反作用,二者构成了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全部内容.在伦理学基本问题中所说的“利益”是指人们的经济利益.对企业来说,追求经济利益是其存在的根本.但是,“义”、“利”并重是现代经济的伦理诉求,它强调企业在重视利益的时候不要忘记“义”的问题,也就是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和非经济责任,也包括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回报社会,融入社会群体之中,与各种组织产生互动.同时,在享受社会赋予的自由及机会时,企业能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作出回报,为自身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增强竞争力,保持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对企业来说,推行有利于社会的政策,也是不可或缺的事项.

金融机构是我国经济运行体系的核心参与者,在履行社会职责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要求,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更好服务社会公众.国家开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积极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目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探索和建立助学贷款新模式,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创造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开行模式”.在开发助学贷款的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诚信做事,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但能够积极促进企业自身发展,而且服务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当国家开发银行成为助学贷款业务的全国主力银行之后,不仅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而且为企业培养了上百万潜在客户,为自身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3.3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需要诚信的支撑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有着重要的经济学意义,使利益相关者明白诚信是最佳选择,有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博弈论是经济学中的著名理论,为我们观察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已在军事、政治、商业、法律、经济学等诸多领域有非常成功的应用.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出现转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但是,在社会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上存在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正在日益严重地侵蚀着我们的社会.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秩序,诚信是其精髓.只有遵循诚信规则,市场经济才能正常运作.但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天生具有逐利的本性,常以自身的利益作为选择行动的标准.他们之所以讲诚信,是因为他们通过比较讲诚信与不讲诚信的成本和收益时发现,当讲诚信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他们才会选择讲诚信.如果情况正好相反,那他们就会选择不讲诚信.在实际运行中,他们对诚信的选择不仅只由自身利益单方面决定,还要取决于其他的参与者,并且受其他多种因素影响,这本身就是博弈的过程.这说明,诚信危机不仅仅是个道德问题,经济学认为诚信也是人们作为经济人作出理性选择的结果.

在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学生、学校、银行、政府都是参与者,他们都是理性经济人,在市场经济中会追逐着利益最大化.在参与者当中,政府诚信居于社会诚信的核心地位.政府失信对于社会有极强的侵蚀与传染作用.政府诚信缺失常表现为,某些政府官员对着群众信誓旦旦,背后信义全无.学生为了自身的利益刻意逃避银行的贷款追讨,采取失信的策略,银行在此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是选择放贷还是紧缩贷款,学校在此情况下的策略是选择维护学生的利益还是选择和银行一起承担违约的风险……这些都构成了博弈.在重复的博弈中,人们追求长期利益会导致信任.诚信是导致国家助学贷款机制顺畅运行的润滑剂.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需要利益相关者诚信的支撑.本文只是着重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内涵,分析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背景,探析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深层意义.至于如何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问题还有待做进一步思考.

〔1〕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资助厅 [2012]1号.http://gaokao.chsi.com.cn/gkxx/zc/moe/201208/20120809/334112053.html.

〔2〕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马奇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涵研究[J].理论探讨,2006(4).

〔4〕郑培钢,王恒利.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机制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0(6).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助学诚信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