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研嵩,仪名蕾
(1.山东中医药大学 体育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35;2.山东女子学院 体育教研室,山东 济南 250035)
网球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在网球比赛时需要身体各个部位的协同配合方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一次完美的击球需要上下肢的配合、眼手间的配合,踝、膝、髋、腰、肩、肘、腕等各关节的配合以及左右下肢之间、左右上肢之间的配合等等.我们在网球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击球时持拍手的动作,譬如握拍方法、引拍或击球的路线、眼睛盯球、转肩、重心的移动、脚步移动等等,往往会忽略到非持拍手臂的作用.事实上,在很多网球技术中非持拍手的动作都是重要的环节.在击球时出现的打不到球,击球力量较小,球飞行不稳定等问题,很多都是因为左手的使用不当造成的.有些初学者非持拍手不但起不到有利的作用,甚至还会给击球制造麻烦.如果在网球技术学习中能注意到非持拍手臂的作用及方法,就能使击球动作更加舒展、优美,击球更加协调有力,动作更能稳定,因而在网球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对非持拍手重要性的理解,学会非持拍手的使用方法,从而更快掌握网球各技术.
人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对于手的使用都有个人的习惯.有的人习惯使用右手,他们在生活学习中使用右手写字,抓拿工具等等.同样,在网球学习中,有的人习惯使用右手握住网球拍,有的人使用左手拿握网球拍(左撇子).对于习惯上用右手握拍的人来说,非持拍手即为他的左手.同样,左撇子选手的非持拍手即为他的右手.因而所谓非持拍手,也就是网球运动员握拍手的异侧手臂,非持拍手包含持拍手异侧的手臂及肩等部位.
2.1 控制器械
虽然在击球时持拍手对球拍具有绝对的控制权,但绝不能因此而忽略到非持拍手对器材的辅助作用.比如在准备姿势中,我们很少见到只使用持拍手握拍的选手,几乎所有的选手都是两只手握拍.在引拍的过程中,非持拍手的辅助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正手击球、单反或双反引拍、削球和截击的引拍过程中,非持拍手跟持拍手共同拉拍,可以提高引拍的速度,使引拍更迅速、及时.在正手击球的引拍中,有些选手喜欢使用非持拍手在拍喉上进行拨拍,这会极大地加快引拍的速度.另外,在正手击球过程中,有些初学者会使用非持拍手在肩上接住随挥过来的球拍,给球拍以缓冲,避免给持拍手过多的压力.
在网球技术中非持拍手对器材的控制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发球过程中的抛球,抛球质量的高低有时候会直接决定发球的成功与否.很少有人能在飘忽不定的抛球下发出高质量的好球,初学者更是如此,所以学发球的一定要先学会抛球.最后,对器材的控制还体现在双手击球上,比较典型的是双手反手击球技术.目前比较常用的双手握拍法主要有:(1)持拍手为东方式反手,非持拍手为东方式正手.该握拍法击球时两手的力量比例大约各占50%;(2)两手均为东方式正手,该握拍法在击球时非持拍手的力量大约在60%.(3)持拍手为大陆式,非持拍手为东方式.该握拍方法在击球时非持拍手的力量大约占到70%.(4)持拍手为大陆式,非持拍手为西方式,该握拍方法在击球时非持拍手的力量大约占到80%.无论是那种握拍方法击球,在双反击球技术中,非持拍手在力量运用上都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2 维持身体平衡
网球运动中,身体的平衡对于网球技术的稳定性,发力能否流畅舒展、脚步移动能否及时迅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分析认为,青少年选手在击球中的出现的错误80%是身体失去平衡引起的.有人提出:身体有两个平衡线,一是在从头部到垂直地面.保持这一线的平衡目的是为了重心不停留在球拍而达到球上.第二个平衡线是在贯穿两肩的平行线,在维持好该平衡时能够带来很好的击球效果.无论是在静态中,还是动态中,网球选手都必须时刻保持好这两条线上的身体平衡.在这一过程中,非持拍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非持拍手在维持身体平衡的意义贯穿于网球比赛的全过程,如脚步移动、抽击球、截击削球、发球等等.在引拍过程中,当持拍手握拍后引的过程中,非持拍手臂一般会伸向球网、击球方向或者随球拍后行至半屈在体前.当球拍自前向后运动时,身体重心逐渐偏向持拍手一侧,为了保持身体在水平方向的平衡,人们一般会将非持拍手向相反的方向展开;击球时,球拍自后向前移动,重心逐渐向球网方向移动,此时非持拍手会提前向相反方向摆动,以使两手臂保持在身体的两侧而不失衡;发球技术中,当持拍手拉拍至体后,此时髋关节前顶,持拍手侧的肩关节下沉,重心偏向持拍手一侧,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非持拍手一般是向上抬起指向抛起来的球;对于削球和截击而言,持拍手自后向前下挥拍击球的过程中,非持拍手一般采用与持拍手相反方向的展开,有人称之为“飞鸟状”展臂,从而使身体保持在水平方向的平衡.
2.3 协助控制转体转肩
对于转肩的控制,有时候需要肩部有较大幅度的转动,有时候则需要限制肩的过度旋转.无论是那种情况,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加快挥拍速度,增加球拍对球的力量.网球技术中如正反手抽击球、削球、截击、发球等等,对肩部的控制要求更加严格.非持拍手对肩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3.1 协助转体转肩
在正手抽击球技术中,对于初学者来讲,教师们一般会要求学员在引拍的时候尽量将非持拍手向击球方向或击球点伸出.当然,有时候也会要求学员将非持拍手同持拍手一起后摆,有人将这种方式叫做“戴手铐”式引拍.这种方式可以将右肩尽可能后转,增加引拍的幅度,从而增加持拍手击球前的弹性势能储备,增加击球时对球的做功距离.同样的作用还体现在单反技术、反手截击和削球技术上的引拍环节.
在击球过程中,非持拍手则需要向同侧的后方挥动,使身体在以正中线为垂直轴的水平方向加速转动,从而使异侧的持拍手向反方向快速挥动.发球技术中我们要求后摆拉拍时持拍手侧的肩应下沉,避免两肩在水平面上.非持拍手侧的肩上抬指向抛起来的球,则可以相应地使持拍手肩下沉,从而加长球拍击球时的做功距离.发球技术的挥拍击球环节中,非持拍手由最初的指向击球点迅速下拉,辅助持拍手向上挥击,增加了持拍手上抬的角动量,从而增加发球的速度.
⑤创建水土保持奖补机制。推行“民办公助”“村民自建”“以建定补”,对现有国家、地方水土保持经费实行以奖代补、结转滚动,逐步扩大治理面积,巩固治理成果。
2.3.2 急停制动提高挥拍速度
在击球的初始阶段,身体是在以身体正中线为转动轴的水平面上转动,但非持拍手并非是在此平面上无限制的向后摆动.当转动的一定的位置时,非持拍手会突然“制动”,使转动轴从身体正中线转移到经过肩的垂直线,此时角动量转化成线动量,从而相应的增加持拍手的挥拍速度.就如同一个转动的陀螺,某一侧突然碰到一个阻碍物,另一侧则会加速向前弹出一样.与此道理相同,发球时非持拍手的下拉也并非无限制,而是下拉至腹前后突然急停制动,而非继续向后转肩,有人称之为“抱腹”,从而使角动量转化为向前上的线动量,增加击球的力量.
2.3.3 控制击球方向
在击球的过程中,有的网球选手,尤其是初学网球者,他们将非持拍手指向其所要击球的方向,以此来控制其回击球的目标位置,这在正手抽击球、挑高球以及截击和削球技术中使用较多.不同的是削球和截击技术中非持拍手是通过向击球方向的反方向挥动,以此来控制击球方向的.其中的原理主要也是通过控制非持拍手的肩的转动幅度及位置来限制持拍手的挥拍方向,这在初学网球的选手中使用较多.
2.4 作为判断速度和距离的参照物
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跑动以寻找最佳的击球点,然而最佳击球点的选择却是所有网球学习者感到最困难的,即使对于水平较高的网球选手而言,在移动中判断合适的击球点也是难度较大的.有时,虽然能够判断出来球的方向,而且也能够移动到来球的落点处,但击球时依然不能控制在最佳击球点处击球.这是所有网球业余爱好者及专业选手共同的苦恼.击球点的控制需要许多的因素协同配合,非持拍手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正手抽击球的学习过程中,教练员往往会要求学员将非持拍手伸向来球,或者将非持拍手半屈在身体的前面,目的之一就是将非持拍手作为判断球与身体之间距离的参照物.同理,在网球发球中,当非持拍手将球抛向空中后,并停在空中指向球(高压球与此相同),等待球的下落,如果没有非持拍手的作为参照物,在空无一物的空中判断球下落的速度及位置是极其困难的.
网球技术中很多的错误动作并非是由持拍手的错误造成的,而是在于非持拍手的错误上,许多初学者不但不能意识到非持拍手的意义,而且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而必须对非持拍手的错误动作进行分析.非持拍手的错误动作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在跑动过程中、正手击球、削球或截击技术中以及准备姿势时,非持拍手毫无动作,如同无物,而是自然垂于身体的下方,无法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协助转体的作用.比如正手击球技术中,出现较多的错误动作是非持拍手置于身体的下部一侧,任由球拍向肩上挥动,既没有协助持拍手向前挥拍,亦没有肩上的制动接拍,还对维持身体平衡缺乏辅助作用,持拍手丧失了基本的作用.
3.2 非持拍手挥动无控制
在正手抽击球或挑高球等技术中,非持拍手应尽可能的在身体一侧或肩上突然制动接住挥来的球拍,这样可以提高挥拍鞭打的速度.有些初学者为了增加身体转动的幅度,使非持拍手无限制的向后挥动,不但不能够增加挥拍的力量,反而使得身体失衡,降低了挥拍的速度.比如正手击球、发球时,非持拍手不是没有制动接拍或抱腹,而是向身后大幅度地挥动.
3.3 非持拍手的挥动方向错误
在网球学习中,我们要求在正手击球时,非持拍手向转体的方向挥动,在截击或削球时向挥拍的反向挥动,以提高击球的速度.有些初学者则在击球时向转体的反方向挥动,使得正手击球时两臂在体前交叉,阻碍了身体的转动,妨碍了击球力量的发挥.在截击或削球时,非持拍手则向与球拍相同的方向转动,降低了转体的速度,造成击球无力.
3.4 非持拍手的挥动时机错误
这种错误较多的出现在发球、高压球及正手抽击球技术中,在使用发球或高压球技术时,非持拍手的下拉抱腹应该是在持拍手结束搔背向上挥拍的时候(在正手击球时则是非持拍手挥动带动持拍手向前挥拍).有些学习者过早的将非持拍手下拉抱腹,往往会造成击球不准或击不到球.
4.1 非持拍手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器械、维持平衡、作为参照物、协助转体转肩以提高挥拍速度及控制击球方向.
4.2 重视非持拍手的作用对于提高网球选手的移动速度,回位,急停变向等方面也具有积极地意义.
4.3 提高对非持拍手错误动作的认识,可以改正网球运动中出现的很大一部分错误技术.
〔1〕孙卫星.现代网球技术教学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0).
〔2〕宋强.网球发球技术图解[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
〔3〕方秋红.网球运动中非持拍手技术的应用及作用[J].体育教学与研究,2010(1):136-138.
〔4〕严波涛,李早.网球发球动作和基本技术模式[J].中国体育科,2001(10):36-40.
〔5〕杨金霖,党广伟.网球教学中正手击球常见错误动作与纠正[J].高教研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