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形势下劳动经济的成长与发展

2013-04-02 15:4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制约劳动力农民工

王 艺

(中核华泰市政路桥工程公司,广东 深圳 518034)

改革开放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经济的发展以及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解放了中国的农民群体,许多农民开始放弃传统农业转而进入加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由此也诞生了中国一个广大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农民工的成批量出现也代表了我国劳务市场以及劳动经济的发展,在很多地区,劳动经济甚至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那么劳动经济的增长与制约因素有哪些呢?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发展劳动经济?下面本文就对此展开研究.

1 劳动经济成长的背景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虽然一直在加快,但是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来说可怜的人口平均耕地面积,决定了农业并不能担当全民致富的载体,虽然从数字上来看,农民的收入一直是增加的,但是刨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及各种成本的增加,农业收入实际上是下降的.为了更好地生存,农民只能脱离农业,寻找更有效的经济获取途径,这就直接促生了劳动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本文将这些原因总结如下:

1.1 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率低

受历史因素影响,我国在过去多年来一直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农村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大多数农村生活居民只能从事农业或相关产业,农业之外的产业则少有接触.而受制于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劳动的效率是比较低的.另外,有限的耕地面积和巨大的人口数量决定了农民的耕地面积有限,规模很小.因此,依靠农业实现大幅增收是不现实的.

1.2 农产品价格较为稳定,提升空间不大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其产品价值与市场经济是挂钩的.由于其要承担绝大人口的吃饭问题,因此农产品的价格必然不会太高,否则就会推动国内其他行业价格的上涨,所以除了个别农产品因为数量问题而出现价格波动之外,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是比较稳定的,尤其是粮食作物.而且,从目前国内部分商品价格来看,已经超越了国家平均水平,因此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扬不太现实.

1.3 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及投入产出效益下降

近年来,虽然农产品的价格一直在稳步小幅增长,但是这是以社会成本上涨为背景的.即便在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之后,农业生产的成本依然在不断增加,从种子到化肥到农药,农业的投入与产出比例正在变得失衡,总体经济效益处于不断下降的势态.特别是近年来经常报道的“菜贱伤农“等情况,更说明了目前农业整体收益的下滑,在有些地区出现了宁愿土地闲置也不耕种的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农民的收入实际上不升反降.

1.4 乡镇企业增速趋缓

乡镇企业与农业往往联系较多,这是因为大多数乡镇企业起步于农村,很多也是以农村作为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在曾经有个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由于大多数乡镇企业起点低,产品缺乏足够的技术含量,管理上又比较落后,所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逐步消失.由此也直接导致了可吸纳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较少,在收入上也不是很高.

2 劳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劳动经济在国内的发展势头整体来说比较迅猛,不过在经济深化改革下,其所面临的一些制约因素也不断出现,尤其是在经历了本次世界范围内金融海啸的打击之后,关于如何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减少制约因素也成为今后人们关注的焦点.就劳动经济来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的制约

限于自身所受的教育影响,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整体不高是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是文化素质较低,据国内目前数字统计情况来看,农民工群体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49.5%左右.较低的文化素质决定了其在各种专业技能学习中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是观念的制约.由于从小所接受的思想以及意识,小农意识较强,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2 宏观环境的制约

仅仅依靠城市来解决庞大的农村就业人群是不现实的,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2584万人,比上年增加320万人,增长2.6%;举家外出农民工3279万人,增加208万人,增长6.8%.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加527万人,增长5.9%.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城镇化发展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对于转移和吸收农村劳动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农民收入的增长.

2.3 制度环境的制约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不同户籍管理制度的“二元社会结构”这两个无法逾越的鸿沟,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前农民进城经商务工还有诸多的制约因素,有些地方为了解决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就业,出台了“清退农民工”和限制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有的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对使用农民工的单位进行处罚,迫使已经在城镇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被清退出去.因而,不少地方出现了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回流现象.

3 加快劳动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进一步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活力

劳动经济的发展主要方向还是非农产业,而且私营经济实体是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体,所以今后国家应该加大对非农产业的投入,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论是个体私营经济体还是集体经济企业,都应该积极的支持和引导,在促进其发展的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3.2 加快城镇化建设

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相比,城镇水平依然处于滞后的状况.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劳动力资源作为突破口发展城镇经济,也是实现城镇发展的重要途径.

3.3 加大劳务输出力度

目前阶段,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劳动就业对象大多限于土建工程和出苦力为主的普通输出阶段,技术性工人数量所占比例很低.从国内的整体情况来看,珠三角地区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应该重点倾斜一下,在生产技术、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经过认真学习和充分历练之后,还是应该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尤其是大西北地区的劳动力,这对于国家开发大西北也是非常有利的.此外,也可以加强对外劳务输出,充分发挥国人吃苦耐劳,易于管理的特点,争取在国际劳务市场方面树立优秀品牌.

3.4 加深制度改革与建设

在人们争论较多的户籍制度方面,建议重新深化改革,最好是取消目前的城乡分离式的户籍制度,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劳动力的转移,再就是要从法律角度对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最好是实现其社会保障的全面性,使其真正可以做到无后顾之忧.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包括医疗、卫生、教育等,都需要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人们增收等方面,更对一个地区的人文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国内进一步深化改革政策的指引下,解放农村劳动力,引导其发展劳动经济,是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深刻性,切实做好劳动经济的发展.

〔1〕劳动经济的成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以南京等市的分析为例 [J].南京社会科学,2002(03):89-93.

〔2〕陈倩.基于经济增长的劳动就业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5):22-25.

〔3〕流新.劳动经济——农村全面小康的“助推器”[J].科学决策,2006(02):66-67.

〔4〕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R].国家统计局,2012-04-27.

猜你喜欢
制约劳动力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