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力
从理论上讲,人们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对以信息梳理与优化为“看家本领”的文摘期刊来讲,无疑是重大“利好”,使其有了“用武之地”。然而,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也改变了媒介生态。文摘期刊的“蛋糕”被分食,读者队伍被分流,市场强势被分解。面对挑战,文摘期刊必须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把准变化之脉,寻求竞胜之道,实现价值重构,才能赢得发展新机遇。
中外文摘期刊当初“基因”同源,都是“心灵鸡汤”。创刊于1922年的美国《读者文摘》,以温情和人性见长,“用持久的、人性的东西打败了时尚的、热点的东西”。通俗地讲,这“持久的、人性的东西”,就是“真、善、美”,所以,它被奉为美国人的“心灵鸡汤”。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文摘期刊《读者》,创刊以来,也长期坚持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鸡汤”。由于《读者》的巨大成功,中国兴起了一大批“心灵派”的文摘期刊。这些刊物以人文关怀与心灵滋养为特质,编选海内外精美佳作,核心读者锁定青少年,发行量都非常大。所以,长期以来,“心灵鸡汤”在中国期刊市场上蔚然成风。直到2005年,《Vista看天下》及之后的《博客天下》《精品·阅读》等相继问世,才打破“心灵鸡汤”一统“江湖”的局面。这些新锐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新闻类文摘期刊,且大多不走“心灵鸡汤”的路线。新闻类文摘期刊《精品·阅读》,明确以“纵览天下、传播智慧”为办刊宗旨,一改传统型文摘期刊那种“细水长流”式的“激扬智慧”,而是志在成为“中国人的心智读本”。
为什么在新媒体时代,文摘期刊要举起“心智”大旗?像早期的《读者文摘》自创刊以来,一直是美国家庭的“最爱”。然而,当互联网时代来临,美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能够从网络上获取更为快捷、更为新鲜的资讯时,作为“心灵鸡汤”的《读者文摘》,便江河日下。2009年,它第一次申请破产保护。2013年2月,它又第二次申请破产保护,前后仅仅相隔四个年头。
“心灵鸡汤”的趋冷,在中国也略见端倪。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国内外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共同编撰的《传媒蓝皮书·2013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显示,杂志阅读正从大众人群走向高端化和精英化。作为现代都市人“心灵鸡汤”的文摘类、家庭情感类杂志,读者对其的阅读喜好程度正在下降,并成为所有杂志类别中阅读率下降非常明显的种类,而深度阅读杂志的市场保持上升势头。新媒体在阅读习惯和读者结构等方面,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速成、浅显、功利的“浅阅读”成为时代的特征,而当“浅阅读”大行其道时,恰恰给建立在价值判断基础上的“深阅读”带来了市场机会,这也是深度阅读杂志的市场保持上升势头的重要原因。文摘期刊浓墨重彩开发“心智大餐”,有益于期待“深阅读”的目标读者继承与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与营养,从而更好地了解昨天、把握今天、探寻明天。
那么,新媒体时代还需不需要“心灵鸡汤”?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任何时候人们都不会停止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任何时候人们都需要个心灵停靠的宁静港湾。提倡“心智大餐”,不是要此消彼长,更非为了否定。强化智慧传播,让“心智大餐”与“心灵鸡汤”成为文摘期刊市场的强劲双翼,交相辉映,有利于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也有利于文摘期刊市场的健康发展。
新媒体凭借其交互性、全息化、及时性和海量资讯等特点,改变了现代媒体的传播格局,也加速了媒介融合。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再造文摘期刊风格,成为其打破发展的瓶颈、谋求新发展空间的题中要义。
纵观中国文摘期刊发展史,是勇于探索创新、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市场之需的历史。《读者》当初以摘编为编辑手段,所谓“博采中外、荟萃精华”,以此“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纯粹的“二次传播”。从2003年起,《读者》利用其品牌优势,与国内1000多位知名作家签订了作品使用协议,并在此基础上推出自己的原创版,开创了中国文摘期刊引入原创的先河。另一老牌劲旅《青年文摘》也大胆探索,在其创刊25周年之际,开辟《原创地带》栏目,刊发原创稿件。到了2000年,《读者》由月刊改为半月刊。同年,《青年文摘》改为半月刊,并区分为红、绿版,2005年,又推出彩版。增加原创与缩短出版周期,增强了刊物的新鲜度与时效性,也丰富和拓展了刊物的品牌内涵,但这种探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文摘期刊“摘编美文”的编辑思路。
《Vista看天下》等新锐期刊的出现,对文摘期刊的选编格局带来重大突破。这些新锐期刊重视专题策划,把海量新闻资讯作为整合对象,形成了文摘期刊的新特质。现在,中国文摘期刊仅就编辑方针而言,已形成两大阵营:一方面是以摘编为主,原创为辅,以《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等为代表;另一方面是以策划整合为主,摘编为辅,以《Vista看天下》《博客天下》《精品·阅读》等为代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时效优势丧失殆尽,遑论是“二传手”的文摘期刊。如果仅走摘编这个“华山一条道”,难避“千人一面”之嫌,这就给新锐文摘期刊的“变脸”提出了现实要求。对读者来说,面对信息海洋,获取信息已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获取附加值大、含金量高的优质信息,这也给以资讯整合为主要编辑手段的新锐文摘期刊在“变身”上提出了目标。这些期刊通过爬梳、整合,将信息转化为新知识,从而实现新价值,也实现了文摘期刊的华丽转身,变成了创造性的“二次传播”,因此也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和读者的广泛欢迎。
文摘期刊这个“二传手”将来在全媒体生产和全媒介传播中怎么发展和转变,一时还难下定论。但有一点是清晰的,读者对象重新定位,内容向深度挖掘,由此自然生成的精选精编精整的编辑方式,必将成为文摘期刊在新媒体时代“开疆拓土”的新利器。对文摘期刊来说,不论是传统的“王牌军”,还是新锐的“生力军”,大胆创新,在题材与体裁上比眼力、专业、内功,调动一切手段,切实优化结构,实现创造性的“二次传播”,才是创新和发展的“王道”。
当拥有了博客、论坛、微博等众多社交性平台后,用户成为了这些社会化媒体的主角,越来越多的读者扮演起了记者的角色,舆论形成与传播的去“中心化”越来越明显。而在这一背景下,主流媒体无一不在观点与价值竞争中铆足劲头,以期把握话语权,打通“两个舆论场”,提升自身公信力、竞争力与影响力。
其实,提供观点,打造思想力,向来是期刊的“看家本领”。国内不少新闻期刊,把提供观点旗帜鲜明地作为自己的办刊追求。立志做中国最新锐时事生活周刊的《新周刊》,办刊宗旨即是“观点供应商、视觉开发商、资讯整合商、传媒运营商”。在国外,由于新媒体的影响,一些传统主流大刊不是缩量发行,就是停印纸质版转向数字出版,而英国以新闻、政治经济观点和深度分析为主要特征的周刊《经济学家》,却“逆势飘红”,呈现出一派令人鼓舞的气象。谈及原因,《经济学家》集团总裁海伦·亚历山大曾说:“还是回到我们如何理解世界这个基本点,这绝对是这个品牌的亮点:形成判断和拥有观点。是观点纸,不是新闻纸。”
中国传统型文摘期刊与新闻期刊“师出同门”,都属于期刊这个“大家庭”,但由于中国传统型文摘期刊的读者定位,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素养的提高和情感的释放,所以,提供知识,传承优秀文化,就成为它们的目标追求。如《读者》的广告词即为“选择《读者》,也就选择了一类优秀文化。”《青年文摘》则以“宏扬先进文化,服务引导青年”作为办刊宗旨。当然,这不是说传统型文摘期刊没有思想启迪的功能,那种春风化雨式的思想浸润,确实收到了“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但毋庸讳言,在人人都有麦克风,舆论竞争进入观点时代的今天,在重大事件上发声、打造思想力、引导舆论场,不能不说是文摘期刊的“短板”。
“在碎阅读的时代,要给出更完整的信息;在浅阅读的时代,要给出更深刻的思想。”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说,这是《人民日报》这些年来新闻探索的心得。其实,不论报纸还是期刊,包括文摘期刊,“给出更深刻的思想”是“浅阅读”时代的共同要求。以策划整合为主要手段的新闻类文摘期刊,具有明显的新闻时事性特征,这就使得文摘期刊在某些方面有了新闻期刊,或其它传统纸媒的功用。再则,被新闻类文摘期刊作为核心读者群体的社会精英,其显著的社会特征是,关心世界与国家大事,对社会热点与难点有自己的主张与期待。所以,做足对相关题材的“高端关注”,以权威、准确的主流观点赢得认同,是文摘期刊面对“深阅读”市场补好“短板”必须做好的新“功课”。
如何做足这种“高端关注”,呈现观点,从而增强文摘期刊的思想力?从实践来看,也并非所有的新闻热点和社会难点等都是篮里的“菜”。关键在于寻找到具有丰厚内涵、带有温度的题材,又能以独特的表述方式来阐述和释放其思想张力。《Vista看天下》以“说新闻,讲故事”为其特色,创造了中国媒体的“看天下模式”。而《精品·阅读》则借鉴新闻期刊的某些优势,注重世界关切,锁定高端话题,以整合进行内容“再生产”;对那些既是新闻热点或社会难点,又富有内涵的题材,通过议题设置,构建话语体系,以正确的思想发力舆论场。这样的“高端关注”,不仅弘扬了优秀文化,传递了主流价值,自然,也在“深阅读”市场唱响了“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