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于网络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3-04-02 12:17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申 洋

(赤峰学院 学生工作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网络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工作和学习和各个角落,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据统计,在校大学生中经常上网的人所占的比例高达30%以上,而从未上过网或很少上网的人所占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三,其中还有不少大学生甚至将网络视为其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与网络有莫大的关系.作为一种多元化和开放式的文化交流渠道,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呈现出了多面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人心要对以网络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分析,以更好地应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

1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效应

作为一种虚拟的交流手段,网络呈现了多种文化、多种思潮共同存在、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特殊状态.网络使各种精神、各种思维的传播成为了可能.这就使得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来说有以下几点:

1.1 助长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世界漫无边界,资源更加丰富多样,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方便,而且没有了现实世界的种种约束,人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之中自由地徜徉.因此,大学生可以在网络当中获得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的满足,并由此产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网络知识和应用技巧的渴望,进而探索和认识更多的网络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欲和思维能力都会得以发展,视野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开阔,从而使自己的心智得以更好的开发.

1.2 使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根据马斯洛的观点,一旦人们的较低层次的需求得以满足,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个体潜力得以开发和实现的过程.在网络上,大学生可以在各大门户网站和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个性网站或博客,以此为基础实现自己才华的展示和个人推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逐步地获得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心会进一步提高,会有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1.3 创造了大学生宣泄不良情绪的新途径

不良情绪的宣泄是现代心理健康工作中特别重要的内容,创造和提供心理宣泄的渠道和方式也自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将烦恼视为自己隐私的一部分,遇到了烦恼或心理症结时,往往不愿意或者没有勇气找心理医生咨询,自然也就难以找到最为理想的宣泄方式,这对于其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在虚拟的网络中,他们可以与千里之外的陌生人畅谈人生和理想,可以与远在地球另一侧的朋友和家人诉说自己的烦恼和郁闷,他们可以因此而获得他人的理解、支持甚至实质性的帮助,使其紧张、压抑的心理得以放松,从而维持一种相对稳定和平衡的心态.

1.4 有利于大学生交际圈的扩大

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交际对象、交际圈有大小有着密切关系.在网络当中,大学生的交际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E-mail、QQ、MSN、博客、论坛等等不一而足.交际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其交际范围变得更加广阔,使其社会性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在网络当中,大学生的交际圈不再是班级、学校的封闭式的小圈子,而是打破了国家、乃至是种族的界限,这使得大学生发展得更加全面.

2 网络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分析

正如对其它领域的影响一样,网络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好也有坏.以下笔者就来谈一谈网络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2.1 阻碍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网络当中,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变成了符号,人们之间的交往也变成了一个个的文本、图形、音频、视频,交流者不再花费心思对于交流内容的内涵进行琢磨与分析.在现实世界当中极为复杂的实践生活(甚至是人的成长过程),在网络当中只要轻轻敲击一下键盘或者鼠标就能完成了.这对于大学生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人类所具有的巨大潜力都是蕴藏在大脑之中等待生活和实践活动来逐一进行开发和完善的,而且人类大脑的各个部分必须分别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训练才能得以平衡发展,否则的话大脑当中的某些区域就得不到完善的发展,就难以形成正常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从而影响人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说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大学生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正常发展.

2.2 有碍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指个体对于家庭、对于社会自觉承担的义务,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具体体现.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所面对的是隐蔽性较强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虚拟世界,他们往往无需考虑现实社会当中各种规则的压力和交际障碍,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大学生可能会置家庭、学校、社会的要求与希望于不顾,沉溺于网络游戏或网络聊天当中不能自拔,反而对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淡化甚至不屑;更有甚者,还会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大量的不良信息,使自己的责任感产生扭曲和变形.

2.3 过度地依赖网络以致成瘾

纵观如今的网络世界,各个页面设计精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还有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虚拟市场,这些对于尚处于青年时期、刚刚走过高考“炼狱”的大学生来说是特别具有诱惑力的,一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因此而迷失自我,整天坐在电脑旁边不忍离去.早在上世纪末,美国的科研报告就曾指出,对于互联网的迷恋会给学生带来众多危害,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存在由上网成瘾引起的神经衰弱、头痛和失眠.心理学中将由互联网引起的心理疾病命名为“病态使用因特网”,简称为PIU,表现为上网时精神亢奋,不上网则精神颓废、意志消沉,这会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

2.4 会使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偏移

由于缺乏现实世界的道德和法律约束,在互联网上存在着难以估量的垃圾信息,一些另有所图的敌对分子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疯狂地传递和制造各种垄断信息,企图建立自己的“网络帝国”;还有一些人通过色情网站向大学生传递黄色、暴力、污秽、凶杀等不良信息.在错综复杂的信息当中,判断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被某些信息的新奇产生好感,时间长了甚至会倍感亲切,对其信之不疑,由此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怀疑,最终陷入盲目的个人主义,一味地追求感观刺激,从而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 基于网络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如前所述,网络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既有优势又有挑战,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扬其长而蔽其短.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3.1 建构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根据心理学的原理,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网络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热点,精心设计网络版的思想教育基地,通过网络的形式宣传健康、积极的思想文化,不断提高其思想免疫力.特别要集中优势力量开发一批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影像作品,杜绝伪科学的泛滥.

3.2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动机

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在分析某个人的行为时,必须对其行为动机进行分析.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其上网动机并非只是要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而且还会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加以关注,发布自己在生活和学习当中的得与失.美国学者曾对近四百名网络成瘾者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人多数是通过网络来寻求社会支持,获得性满足或者利用网络来打造人格面具.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动机,使其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3.3 进一步丰富现实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大学生缓解单调的学习生活压力的重要手段.而参与现实生活当中的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减少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另一方面还会不断纠正其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不断增强其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从而为其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垫定坚实的基础.

3.4 坚持网络心理教育与面对面的心理教育相结合

网络既可以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危害,也可以成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武器.在网络当中,学生会更加主动、更加大胆、更加自由地表白自己的想法,这对消除其心理问题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对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完全否定,常规的心理教育课程、讲座、辅导、诊断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内容,网络心理教育只不过是一个重要补充而已,对于网络条件有限的学校更是如此.只有坚持网络心理教育与面对面的心理教育相结合,相互补充,才能使我们的心理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1〕毛国红.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研究对策[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2,3(2):62.

〔2〕管敏.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1):17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