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茹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2005年1月,由原赤峰市卫生防疫站、红山区卫生防疫站、松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并组建而成,承担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的业务指导、培训工作,同时承担赤峰市及两区卫生行政执法中的检测检验工作及市本级审批许可的检验检测任务;也承担着红山区和松山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本文参考相关文献[1-2]从论文档案的角度,对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学术论文档案进行梳理和统计分析,以期揭示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专业的发展目标和研究重点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以便进一步探索壮大赤峰市未来该学科队伍的建设途径.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论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我们检索了在论文作者单位中包含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内蒙古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所有论文,同时对作者单位书写不规范的进行了征集和进一步加工整理,标注了论文所属的科室名称,最终形成了本文的分析对象(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至2010年论文).通过对上述论文的数量变化、合作情况、期刊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期望能为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状况分析提供一些客观依据.
2005年至2010年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发表论文135篇(表1;2005年单位是赤峰市卫生防疫站7篇;2006年单位是赤峰市卫生防疫站2篇;论文中包括协作论文.内部刊物和增刊及学术会议论文集除外).2005年至2010年分别发表 29、29、40、13、14及 10篇.赤峰市卫生防疫站 1983年至2004年的22年中共发表论文214篇 (包括协作论文,内部刊物和增刊及学术会议论文集除外),年均发表9.7篇.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至2010年的6年中共发表论文135篇,年均发表22.5篇,疾控时代是防疫时代年均的2.3倍.说明疾控时代比防疫时代学术科研能力有进一步增强,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升.
2005年至2010年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发表135篇论文,分别刊载于15种国内不同的期刊上(表1),其中,按期刊收录的论文数量排序,收录论文最多的前4名国内科技刊物,占论文总数的89.63%(121篇/135篇×100%).前4名国内科技刊物是:医学动物防制(107篇,占79.26%)、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7篇,占5.19%)、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4篇,占2.96%)、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3篇,占2.22%).其余11种杂志发表14篇,仅占10.37%.
表1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2010年不同杂志发表论文统计
2005年至2010年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发表135篇论文,前4名的是鼠疫(44篇,占32.59%)、消杀(14篇,占 10.37%)、布鲁氏菌病(14篇,占 10.37%)、检验(11篇,占8.15%)共发表83篇,占61.48%(表2).说明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消杀、布鲁氏菌病和检验的科研在中心占主导地位,同时也说明这些学科具有学科带头人.
表2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2010年论文按疾病统计
2005年至2010年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发表135篇论文,涉及作者385人(次),每篇论文平均作者为2.85人(次).作者3位的56篇,占41.48%;作者2位的44篇,占32.59%;作者4位的19篇,占14.07%;作者独著的8篇,占%5.93;作者5位的7篇,占5.19%;作者10位的仅1篇,占0.74%.说明疾病预防控制的科学研究多是集体合作的结果,需要互相配合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团结协作和奉献的精神.
对作者的论文数量进行统计是分析科技发展的重要方法,同时也可以发现人才、研究学术动态,并可以加强读者与作者的联系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发表6篇以上(包括协作论文)有6名,其发表情况如下:石杲(发表70篇,包括协作论文,其他作者亦下同)、李保荣(32篇)、尚文旭(8篇)、海秀平(8篇)、韩忠义(7篇)及迟艳玲(6篇).在这6位作者中主要从事鼠疫、布鲁氏菌病、虫媒消杀和慢性非传染病控制与研究工作,说明赤峰市上述4个学科的防治和研究名列前茅,这6名作者全部是主任医(技)师,反映出核心作者后继乏人的特点.因此,要加强科技队伍的梯队建设,特别是注重年轻队伍的培养工作.
〔1〕焦万彬,李增胜,石杲,等.赤峰市“七·五”期间地方病防治研究论文计量分析[J].内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1992,17(1):27-28.
〔2〕石卫.1999-2010年我国政府信息化研究论文计量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1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