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家文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6061;铜陵学院 外语系,安徽 铜陵 244000)
大通镇始建于北宋年间,晚清民国期间,大通和悦洲在近代化过程中不断兴盛起来,至民国中期(1930年代),和悦洲建成3街13巷,市场繁荣,成为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的安徽四大商埠之一,出现了当时长江流域所不多见的繁盛景象,博得了“小上海”的美誉。本文通过一些史志资料,试图展现皖江近代化过程中这颗曾经璀璨的“明珠”,以资裨益于当代皖江崛起战略。
近代以来,皖江田园古镇大通,在清政府一些政策的带动下和外国资本与商品的刺激下,近代航运业、工商业、金融业、邮电业、新闻业、服务业等开始勃兴。
大通近代化的勃兴起于近代航运业的发展。大通传统民间以木帆船航运,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逐渐融入世界资本市场体系,近代铁轮船开始在大通兴起,大通的航运业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光绪二年(1876年)六月,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开芜湖商埠,设领事,将大通正式作为外国轮船停泊地点和上下客商货物的“寄航港”。接着日本、英国、美国、葡萄牙等帝国主义列强一拥而入,纷纷在和悦洲开洋行,设公司,立税卡。1876年英国轮船公司“太古洋行”、“怡和洋行”办有行驶沪汉线轮船有公和、隆和、明生、瑞和、德和、联和等轮七艘,计22184吨[1]。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春,日本“日清公司”侵入长江,不久设行驶沪汉线的轮船有凤阳丸、南阳丸、襄阻丸、岳阳丸、瑞阳丸、洛阳丸等轮六艘,计21351吨[1]。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日本大阪商船公司亦置有天井川丸、天龙川丸、大利丸,大贞丸、大福丸等轮五艘,计8181吨[1],行驶沪汉线。
外国资本的进入刺激了大通民族资本在近代航运业的发展。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大通督销局总办与利和钱庄老板知名徽商李辉廷在和悦洲西江边资置“大通招商局趸船码头”公司。1919年,浙商虞洽卿创办的“三北轮埠公司”在芜湖设立分公司,随后斥资六、七万元在大通和悦洲招商局码头下首置大趸船一艘,以供上下货客存驻。其子公司鸿安公司也置有行驶沪汉线的船舶德安、太安、永安、公安、和安、宝安、吉安、长安等轮八艘,计18542吨[1]。其时,在大通和悦洲设有码头的民族企业还有泰昌、利济、源丰三家小轮公司,统称“三公司”,置有行驶芜安线小轮升隆、升太、升大、新升、芜通、芜安、正立甫等。
据《铜陵县志》记载,早在唐代,大通的商市就具有一定规模。宋代,大通的商业即很发达[2]。进入近代,清同治二年(1863年)和光绪二年(1876年),清廷在大通设盐务招商局和定大通为 “外轮寄航港”后,大通的近代商业更为兴盛起来。至清末民初,大通及和悦洲两岸商铺林立,有大、小商号、店铺1200余家,成为皖江沿岸的重要商埠及皖南山区的商品集散中心,一跃成为安徽四大商埠之一,因此也博得了“小上海”的美称。
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一年在大通的厘金税达一亿一千多万银元,大通总商会每月收取通和两岸各商铺的费款达一万二千多银元[3]。其商品销售额之巨,货币流通量之大,商业之繁荣可以想见。
大通自古传统民间就有补锅、补伞、补缺、磨剪、铲刀等手工业修理业者,大通是个港口市镇,因而在大通亦诞生了船舶修造业,但直至民国晚期,大通的私营船修造业及个体从业者,均多为修理,亦仅可建造25吨以下的木帆船。手工纺织业,晚清时大通开始出现用洋纱机织。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桐城人姚京爱在大通开设织布厂,“集股万金,购机开办”开源公司。鼎盛时期大通、和悦洲两岸有机坊五六十户,规模不等,一般有木织机10~20台。规模最大的有王德丰机坊,拥有木织机100余台,后添置铁织机20台,“雇工多达百人”[2]。民国初年,大通设有织袜厂10余家,较具规模的有祥太、爱国、振兴3家。民国年间,大通还诞生了工友、民主两个纽扣厂。民国初期,大通即开办了制碱、制皂、蜡烛、化妆品及小量制硝的化工业厂坊。在大通和悦洲,有“中和”、“通和”肥皂厂2个,主要生产洗衣用皂和香皂,兼制蜡烛。民国初年,大通开办的裕通印刷社以铅字排版机印簿本、文件、商标、广告和《大通日报》、《新大通报》等。民国7年(1918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祝大椿在大通和悦洲创建“振通电灯公司”,投资5万银元,安装110.33千瓦煤气机和108千瓦发电机各1台,安装供电变压器10台,架设170KVA线路12公里,年发电量达235425 千瓦时[2]。
随着商业的繁荣,清末民初,大通的金融业兴起。民国纪元前后,安徽省中华银行在大通设立分行。民国3年成立了中国银行大通支行,除经营正常的存贷业务外,并代理国库、征收税款。民国18年,中央银行在大通设立税收处,中国银行的税收处则改为寄庄。民国22年,上海商业储备银行大通寄庄成立,经营糖、油等款及汇兑事宜。民国26年7月,安徽地方银行在和悦洲成立大通办事处,除正常业务外,并代理金库。1949年5月,安徽省银行大通办事处被接收后,在原有基础上筹建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大通支行。
中国古代文书传递的机构叫驿站,中国近代化邮政始办于清光绪22年(1896年),全国分35个邮界,安徽共分芜湖、大通两个邮界[2]。是时大通成立了大通邮界总局,节制安庆、徽州、太平、池州等府之邮政机构。光绪32年(1906年),大通总局下辖邮局4个,代办所33个。宣统二年(1910年),以行政区域划分邮界,大通改为副总局,隶属安庆总局。民国3年(1914年),按省划分邮区,大通改为二等甲级局。民国35年降为二等乙级局。
清光绪九年(1883年)冬,大通设四等电报局,这便是大通开办近代电信事业的开端。民国27年(1938年)8月,日军侵占大通后,易名为大通电报电话局,属日伪华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抗战胜利后,更名为电信局。民国36年升为三等乙级局。
清末至民国时期,大通有查广和懋记老号、洪大生桀记药号等传统中医药商号13家,其经营药业项目多,业务范围广,规模比较大。从业人员多为家庭成员,亦有雇一二名店员或数名学徒者[4]。其购销业务除附近沿江各县及皖南山区外,还与芜湖、上海、广州、香港等地有业务往来。
民国年间,大通和悦洲已有西医药店和诊所的设立。至1949年,大通和悦洲已有五洲西药房、中美西药房等私营西医药店2个;个体西医诊所也兼营西药。
大通近代报业,较全国而言稍迟,至民国中期始有创办。民国18年(1929年)4月1日,赵克强在大通市和悦洲三民大街创办《新大通报》,该报为日报,4开铅印,由赵自任报社社长兼主笔,笔名凯旋。民国27年(1938年)5月,日军轰炸和悦洲,报社被毁,遂停刊。
民国20年(1931年)9月,宫靖武在大通市和悦洲春和巷创办《鹊江日报》,聘朱信三为编辑,该报为4开铅印,设有副刊“小世界”。该报于民国21年夏季停刊。《鹊江日报》停刊后,时任大通商会会长黄德基辞去会长职务,在泾县、旌德、太平同乡会经商同乡的资助下,买下《鹊江日报》全部设备,于民国21年(1932年)12月创办《大通日报》,黄亲任社长兼主笔,该报亦为4开铅印,辟有“春草”副刊。日军轰炸和悦洲后,该报亦被迫停刊。
商业的繁荣也带来了旅栈、酒馆、茶社、洗浴、照相、镶牙等饮食及娱乐服务业的兴盛。清末民国时期,大通有酒馆、茶社30余家[2]。旅栈有30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万花楼、潇湘、东南、交通、鹊江、大通饭店等。通和两岸有浴店近10家,大通有龙华、兴隆2个浴池,和悦洲有龙泉、雪花泉、德润、涤垢、青莲、顺河、玉河7个[2],其中以龙泉、雪花泉、德润3家规模最大,内分西、特、官、雅及普通间5等。民国初年,大通和悦洲私营照相馆有真吾、洪筱泉两家,到1949年增至3家。其中洪筱泉照相馆在民国年间兼营镶牙业务。
近代市场的繁荣,也带来了娼赌毒。民国年间,大通和悦洲均设有烟馆,仅和悦洲一地就有烟馆10余家。民国19年,和悦洲有妓院“福和堂”、“禄和堂”、“寿和堂”、“喜和堂”、“春和堂”5 个,从业妓女50余人[2],从侧面反映了大通近代商业的兴盛。
晚清民国大通工商业的勃兴是由其优越的水运地理位置、政府政策的推动和近代化的世界趋势使然。
大通工商业的昌盛首要的则缘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通背靠长龙山,面对长江,江心有和悦洲阻缓湍急的江流,右岸有羊山矶岭屏障阻风,因而在青通河口形成适宜船舶停靠的天然良港。早在铁路不通,公路甚少,小道崎岖,交通十分不变的前近代化时代,青通河便成为皖南徽州山区及邻近各县出长江及海内外香客进谒九华山的重要水道,大通港便是往来客货船的理想栖息之所。地处黄金水道咽喉的显著地理优势,以致“唐代,大通的商市就具有一定规模。宋代,大通的商业即很发达”[2]。至近代,在全国近代化过程中,其发展之势卓然也是客观必然的了。
大通工商业的发展,还与清政府所实行的一些政策的推动密切相关。其一是大通盐务的统制。道光年间,清政府开始统制食盐,在大通设立管理机构,在此进行掣秤、验票、抽税。下至皖南及皖江各县,上至江西、湖南、湖北的盐船均受节制。“盐业带来航运兴”,“各路盐船云集大通和悦洲江湾者,常年不计其数。从和悦洲连接铁板洲十余华里之水域里,桅樯如林,风帆遮日,连渡江的小船也难以穿过”[5]。晚清庞大盐务机构的设立,促进了大通航运业的发展,进而也推动各行商业的发展。以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国民政府实行盐制改革,撤销厘金;成为大通近代工商业走向衰落的前奏。
其二是大通水师的设立。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设长江水师,绵亘五省,其中安徽设有大通、安庆、芜湖、裕溪、华阳五营水兵[6]。时清廷水师提督彭玉麟,认为地处大通江心洲的和悦洲地位适中,港口优越,是天然的避风良港,遂在此练兵筹饷,并在洲上设立了参将衙、督销局等机关,用麻石铺设了江、汉、澄、清、浩、泳、潆、洄、汇、洙等十条街巷,形成一定的街市规模。大通水兵营的设立,有力推动了大通街市的发展。
十八十九世纪,随着欧洲列强近代化的逐步完成和其对海外商品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一个古老的东方“天朝上国”的大门被欧洲列强通过鸦片战争的方式用武力打开了,从而也开启了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向近代化方向演进的脚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与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给予外国轮船享有在长江自由航行通商的特权。1876年9月(光绪二年七月),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在长江又增开芜湖等四个通商口岸,同时将大通、安庆、沙市定为外轮停泊点,并将大通港列为仅次于通商口岸的停泊外国轮船上下客货的“寄航港”。从而,大通又迈出了其近代化发展的重要一步。随后,外国轮船“洋行”蜂拥而至,英国的太古、怡和,日本的大阪,美国的旗昌等公司相继在大通建“洋棚”,设公司。外国轮船公司的到来,刺激了大通民族航运业的发展,一些民族资本也相继在大通设立了数家轮船公司。自此,大通的航运业大兴,大通港成为了粮油盐、日用杂货及姜茶麻等农产品的水上交通枢纽,通和两岸遂成为皖江近代化有较高程度发展的繁荣街市。
晚清民国大通工商业勃兴,但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轰炸掠夺,国民政府的盐政制度改革及现代交通事业的大发展,使大通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失去动力,渐趋式微。
1937年底,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日本侵略者为达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在陆军由华北向南推进的同时,其海军亦由南京溯江西犯。1938年3月,日本军舰“三艘23日上驶至老洲头,向我大通炮击,旋即退至六百丈地方,又向南岸炮击”[7]。自此,日舰不断在大通和悦洲江面侦察、窥视、轰炸并企图登岸,屡被守军击退。6月,日本不断增加飞机军舰沿江连日轰炸,“连日有敌机三架至十二架,敌舰十余艘至廿余艘,在我沿江一带滥肆轰击,敌机投弹,先后不下千余枚,敌舰发炮,亦在二千发以上,……将我大通、和悦洲、横港、羊山矶……等所有民房全行破坏”[8]。为使日军登岸后无资财所获,大通守军实行焦土抗战,通和两岸被迫付之一炬,近代兴盛的大通自此走向式微。
国民政府的盐制改革,也是其式微的重要原因。清朝盐政承袭明朝的引岸制度,即行盐有引,销盐有岸。晚清嘉道年间,私盐泛滥,官盐壅滞,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税收。尤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并占据长江中下游以后,为筹措军饷,曾国藩再次强化了两淮盐政,于大通设立督销局,从而促进了大通的近代勃兴。民国建立后,北京国民政府以盐税为担保借得善后大借款,以英国人丁恩为首的盐务署会办开始对中国传统的引岸盐务制度实行改革,着手取消引岸制,实行食盐自由贸易。尽管受到商人的强烈抵制,而改革成效甚微,但食盐近代贸易机制的转型从此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财政部依照1936年7月公布的财政部组织法和财政部盐务总局组织法的规定,将盐务署及盐务稽核总所分别改组成立盐政司及盐务总局。在两淮等产盐区,设立盐务管理局,在皖赣湘鄂等销盐区裁盐务榷运局,设立盐务办事处,原由稽核机关兼任的大通盐务榷运局遂被裁撤。大通盐务榷运局的裁撤和近代盐务自由贸易机制的逐渐形成,使大通近代工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勃兴失去一个内在动力。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取消了清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英国在长江等内河的航运贸易随之终结。随着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开展,交通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皖南各县市间相继修筑了公路,尤其是飞架于长江南北的“皖江第一桥”——铜陵长江大桥修建和京台高速的建成,彻底改变了皖南腹地进出由水路的历史。大通这座因水而兴的城镇失去其根本优势。
[1]铜陵大通港航运史略[G]//政协铜陵县文史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1990.
[2]铜陵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3.
[3]千年古镇历兴衰[G]//政协铜陵县文史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1990.
[4]大通药业史话[G]//政协铜陵县文史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选辑:第 3辑.1990.
[5]和悦洲盐务考[G]//政协铜陵县文史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选辑:第 3辑.1990.
[6]安徽近现代史辞典[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7]敌舰炮击大通[N].申报:1938-03-26(汉口版).
[8]皖境沿江一带情势紧张[N].申报.1938-06-09(汉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