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姣,周养权
(陇东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庆阳7450000)
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重要性分析
张玉姣,周养权
(陇东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庆阳7450000)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成功的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跨文化的认知水平.因而,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应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解、学习英美文化的契机,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校英语;文化;导入;必要性;策略
早期的英语教育一直强调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即所谓的“听、说、读、写、译”五种功能,但不管是何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却始终绕不开“学习兴趣不高”的瓶颈.根据当前的研究成果以及部分高校的试点工作,我们发现“文化背景知识导入”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一条教学质量提高的“快捷途径”.因此,本文论述的重点在于探究文化背景知识与学习兴趣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并最终指导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求将这种“文化功效”发挥到最大.
1.1 教学质量提高的必由途径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始终是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理清“英语教学质量”的内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笔者认为,英语教学质量应有“大质量”与“小质量”之分.“大质量”主要针对的是英语作为语言学所具有的“人文、文化”特性.民族文化作为语言学产生的重要根基之一,对于语言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当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将文化背景知识主动导入到英语教学中时,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力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正如有学者认为的那样: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学习工具;相对应的,文化则是语言的基座.文化导入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小质量的内容主要囊括了应试教育部分,即文化导入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各项技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我们基本可以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法能力的提高、翻译能力的提高、记忆单词能力的提高等.我们以“阅读能力的提高”为例来进行分析.文化导入的实质在于激发起学生对于“文化源地”的探索兴趣,使他们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相关知识,以求全面地、深入地的了解.
1.2 “兴趣磁场”的强大吸引力
综合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笔者强烈地感觉到:高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直接诱因是在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吸力”是文化导入式教学中最有力的“武器”.这是由于兴趣是现代教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因兴趣而催生出的好奇心是知识探索的“初始阶段”,当然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由好奇心开始,学习者就将带着“问题”、“质疑”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对于所学知识的全面了解与学习中去.等到到头脑中的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对于知识的学习也就达到了一定的目标.那么,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是由于背景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跟学生所处环境的演变过程基本一致,很容易引起他们的认同感.而且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在习俗、性格、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也会吸引学生一探究竟.譬如很多一线英语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枯燥乏味的英语课上,当教师无意中提到国外运动(例如足球、篮球等)或者是国外某著名的歌星、球星时,本来昏昏欲睡的学生会猛然抬起头来,竖起耳朵、睁大眼睛听.这种“反常”现象应该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可以尝试着用英语知识去介绍国外的某人、某物、某活动,然后进行两相对比,看看是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2.1 立足课本,挖掘文化背景知识
以课本为核心直接从其中抽取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之为“直入式教学法”.直入式教学法,即不借助于其他课外读物,而是立足于教材本身,以教师教学为核心,将课本所体现的文化背景知识直接介绍给学生.例如《大学英语》第三单元“Friendship”(友谊)部分.针对什么是“Friendship”,课文内容给出了不同的看法:havingpeople whoyouknowwillhelpyouifyouareintrouble/people whoyoufeelyoucanactuallytellthingstoandtheywill listen…在英美人的眼里,真正的友谊代表着“救人于危难”或者是“能够倾听你的心声”等.这些看法与我们的想法基本一致,但在表达的时候,英美人更注重于实际、简单,而我们则着重于“心与心的交流”.再例如“Lady Hermits Who Are Down But Not Out”(李荫华主编《大学英语》),文中着重介绍了西方文化中的“宠物文化”.若我们仅仅停留于表面层次,则就有可能将“宠物文化”等同于“养狗”、“养猫”等生活习惯.但如果我们学习了“狗被西方人视为人类的忠实朋友”的话,则“宠物文化”就上升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2.2 立足人文,探索文化背景知识
所前文所述,人文素质培养是高校英语教学的另一重大任务,而文化的导入则给培养提供了捷径.在这里,我们可以将素质文化培养划分为两大类:一是文化背景知识本身;二是文化背景知识的“衍生”.首先,针对文化背景知识本身来看,它在一定范围内代表了英美文化的特征,包括民族、历史、地域、宗教、性格、心理、服饰、饮食、价值观、情感表达方式等.这些所选取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有血有肉,看的见、摸的着.因而,对于学生的思想认识是深刻的、内敛的,对于其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推动的、促进的.例如英语中的“星期”表达,它的每一天都有丰富的神话色彩:星期一代表月之神(Monday=moon+day)、星期二代表战之神(Tuesday=Tiw+day)、星期三是战神父亲Woden之日(Wednesday=Woden+day)、星期四代表雷神(Thursday=Thor+day)、星期五代表婚姻女神(Friday=Frigg+day)、星期六代表农神(Saturday=Saturn+day)、星期天是太阳之神(Sunday=Sun+ day).其次来看文化背景知识的“衍生”.我们知道,英美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别于中华文化,如果不加以对比,我们很难洞察其中的不同点.对于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并进而找出共同价值观,这是我们在学习文化背景知识时应重点关注的东西.例如中国人见面喜欢说“你上哪”、“干什么去”或者是“你吃了吗?”,而这些问候可能会被英美人看成是侵犯个人隐私或者是请客吃饭的表达.反观英语人,他们见面则更喜欢聊天气、政治、时局等.
2.3 立足情节,实践文化背景知识
“情境教学法”是语言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它的本质在于:通过“模拟”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给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生活场景,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放松心情、自由发挥.由于“情境教学法”的独特优势,建构主义理论也提倡情境化教学(Situatedinstruction).因而,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交际情景,力求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将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中去.我们知道,英美文化与中华文化由于在文化背景、历史国情、生活地域等方面的原因而使得在某此细节上面的表达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情境模拟中不断地体现、揣摩.例如在表达“叫别人过来”的情节时,中国往往是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而英美国家的人则更习惯于手心向上,用食指前后摆动.为了更好的将自身融入到英美文化中,英语话剧、英语小品、英语演讲、英语音乐、英语电影、口语模仿、英语竞猜、英语角活动、英语文艺汇演等形式是必不可少的.
2.4 立足网络,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在现代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网络为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提供了诸多的便利.首先,网络为“文化导入式”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当前,掌上电脑、英语网站、英语学习机、英语电子图书、网上图书馆等以其“图文声”并茂的特点逐渐取代了纸质图书,成为英语学习资料的“主力”.其次,网络为人与人之间的“face to face”交流提供了方便.现在我们即使身处家里,也能通过BBC、ABC、推特、脸谱等了解国外发生的事件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的“在线聊天”、“在线互动”等功能,实现与真人的思想交流.再次,网络有效的推动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以及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英语电影、英语音乐、PPT、英语课件,这些业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因此,综合以上的论述,我们认为网络技术与文化导入式学习的结合,将会极大的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导入是一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不管是相关的研究学者,还是基层一线教师,都应将文化知识导入式学习作为一个课题来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相关的分析、研究,从中挖掘出文化背景知识中所蕴含的强大“功效”,并以课堂教学、课后学习的方式形成一个“兴趣磁场”,吸引学生学习英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最终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3.
〔2〕赵国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8(51).
〔3〕魏家琴.文化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J].世纪桥,2011 (5).
〔4〕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H319
A
1673-260X(2013)12-0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