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评价体系演进与评述

2013-04-02 08:25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江少波张荣艳广西大学商学院章爱文
财会通讯 2013年5期
关键词:公司业绩杜邦相关者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江少波 张荣艳 广西大学商学院 章爱文

现代“会计之父”LucaPacioli的《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通过复式簿记洞察经营情况并对商品经济进行正确的计量、评价和考核,开创了近代企业业绩评价理论的先河。此后,公司业绩评价理论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而不断演进,分别形成了以杜邦体系理论、沃尔评分法、经济附加值、平衡计分卡和绩效棱柱理论,但这些理论对现实企业业绩评价能力仍然相对有限,没有达成共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没有形成一个强力的业绩评价机制,我国公司在进行业绩评级时,难以选择出适合自己企业的业绩评价标准。鉴于此,我国学者在进行公司业绩评价理论研究时,需要系统、全面了解已有的评价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对我国公司业绩评价理论有所帮助。

一、业绩评价体系理论基础研究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优先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伴随着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日臻完善,为公司业绩评价理论的构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公司业绩评价属于公司治理的范畴,而公司治理又可以追溯至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美国经济学家Berleh和Means(1932)洞悉了美国企业所有权兼具经营权的做法存在极大的弊端,在其《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中提出了“委托代理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将经营权让渡给职业经理人。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基本问题是代理人问题。所谓委托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企业经营存在不确定性、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等原因,导致代理人可能偏离委托人目标,从而发生毁损委托人的利益的行为。公司业绩评价为委托人提供了有效约束代理人制约机制,包括代理人的选聘机制和激励机制。委托代理理论是契约理论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为R.H.Coase的企业契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R.H.Coase的企业契约理论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在经济学发展历史上,美国制度经济学家R.H.Coase(1937)首次提出了企业的本质这一概念,这也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前提假设。R.H.Coase认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企业的本质就是人与人通过签订“契约”而形成的组织。这就有必要对企业缔结“契约”一方的“受托责任”进行业绩评价。这种观点强调了企业的市场行为,但忽视了企业最重要的生产产品和创造剩余价值的职能,把交易和契约抽象化和扩大化了。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Penrose(1959)在其《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企业是人力资产和人际关系的集合”的观念,从而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奠定了基石。20世纪60年代,以Eric Rhenman、Igor Ansoff和Russell Aekoff为代表的美国管理学家逐渐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理论体系,适用性很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Freeman(1984)年在其《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战略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是不同的。Shrivastava(1995)通过研究发现,重视环境保护可以改善企业形象,提高客户、雇员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企业为建立、维持与未来利益相关者之间良好关系的成本。Freeman(1997)考察了市场对企业从事不负责任或违法活动的反应后发现,市场对公司不负责任或违法行为反应十分敏感,公司的市场价值显著下降,相反,提高顾客满意度可以促进企业业绩的提高。

(四)核心能力理论 美国学者C.K.Prahalad和英国学者G.Hamel(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所发表的《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此后,核心能力理论成为管理理论界的前沿问题之一被广为关注。该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拥有的关键技术或隐性知识,是企业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它决定着企业决策和创新的源泉。核心能力理论以能力为分析工具,强调核心能力对企业业绩的决定作用,主张通过核心能力的培育来创造竞争优势,从而改进企业业绩。所以根据核心能力理论,在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反映其核心能力的形成和保持方面的指标。

二、业绩评价体系演进研究

公司业绩评价体系是实施业绩评价的标准,决定着公司业绩评价的科学性和效益性。业绩评价体系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逐步演进,形成了一系列的指标体系。

(一)复式簿记业绩评价理论“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欧洲海外贸易的发展,使欧洲成为世界商业的发展中心。同时,也带来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卢卡·帕乔利从数学和经济管理结合的角度,对威尼斯式簿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其具有很大的缺陷,进而提出了复式簿记的科学性,这为其后来从理论与实务两方面研究借贷复式簿记奠定了思想基础。他的巨著《数学大全》(1494)开创了世界会计发展史上的新时代——卢卡·帕乔利时代,把古代会计推进到近代会计的历史阶段。卢卡·帕乔利借助复式簿记对商业活动进行科学的计量、考核和评价,从而成为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雏形。

(二)杜邦分析体系业绩评价理论 Donaldson Brown(1903)在担任美国杜邦公司财务高管时,提出评价企业业绩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并对其层层分解至最基本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费用的构成和企业风险,从而满足通过财务分析进行业绩评价的需要。杜邦分析体系的优点在于:一是突出了“股权至上”的思想,通过对业绩的评价,可以满足股东的需要;二是它突出了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协调性的分析。然而,杜邦分析体系不能将各指标联系起来分析其对总指标的影响程度,并不能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哈佛大学教授Palepu(2001)在其《企业分析与评价》一书中提出了以可持续增长率作为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并对这一指标进行了层层分解,实现了对原有杜邦分析体系的变形和补充,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州大学Alex教授和波士顿大学ZviBodie教授(2003)在《投资学精要》一书中提出了杜邦分析体系的“五因素”分析,认为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中的销售净利率应进一步分解为利息负担率、税收负担率和销售报酬率三个指标。

我国学者大多是先分析杜邦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再提出改进措施。余宏奇(1999)针对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最早提出了以每股收益为核心指标对杜邦分析体系加以改造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现金流量指标,从而使改造后的杜邦分析体系能够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以更好地服务于上市公司的综合业绩财务评价。乔建平(2009)提出了以每股收益为核心的改进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新的综合财务分析体系引入了“经济利润”这一概念,按照企业活动的不同类型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了调整,把资产分为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把负债分为经营负债和金融负债,以及经营活动损益和金融活动损益等,突出了经营活动对企业业绩的重大影响。

(三)沃尔评分法业绩评价理论 亚历山大·沃尔(1928)在其《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两本书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他选择了7个财务比率即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自有资金周转率,分别给定各指标的比重,然后确定标准比率(以行业平均数为基础),将实际比率与标准比率相比,得出相对比率,将此相对比率与各指标比重相乘,得出总评分,以此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指标。该业绩评价体系将互不关联但又十分重要的财务指标按照权重予以综合联动,较以往单一的财务评价指标有很大进步,但其在选取这7个财务指标和确定三类指标评分值比例关系时缺乏理论支持。

(四)托宾Q值业绩评价理论 以杜邦分析体系为代表的利用会计报表衡量公司财务业绩的做法遭到众多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这种评价业绩体系无法反映现在和将来的公司价值,其代表人物有Brainard、Tobin和McGow。Tobin(1969)在《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Monetary Theory》一文中提出以托宾Q值(Tobin'sQ)作为衡量企业业绩的指标。所谓托宾Q值就是指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价值的比率。Tobin认为利用这个比率可以很好地度量和评价公司管理层创造的价值大小。即:Tobin'sQ大于1且越大,表明公司管理层创造大于投入资产的成本,也表明投资者愿意支付高于资产重置成本的价格来购买企业。虽然托宾Q值业绩评价在衡量企业价值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与传统的财务评价方法一样,只能用来评价历史的和目前的表现,并不能用来预测企业未来的业绩和价值。

(五)经济附加值(EVA)业绩评价理论 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和托宾Q值(Tobin'sQ)仅能利用历史信息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对于企业未来或长期的业绩或价值却束手无策。Stern和Stewart(1991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经济附加值(EVA),其理论渊源是MM理论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该业绩评价体系认为公司业绩评价应该以一定时期的公司税后经营利润减去所投入的资本成本,这里的资本成本是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数。经济附加值(EVA)如果为正值,则表示企业获得的收益高于为获得此项收益而投入的资本成本,即企业为股东创造了新价值。相反,如果为负值,则表示股东的财富在减少,企业的价值在毁损。如果值为零,则说明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投资者的财富既未增加也未减少。陈琳(2004)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EVA业绩评价指标及传统会计评价指标与市场增加值的相关关系,发现EVA在评价市场增加值方面要优于会计评价指标。经济附加值(EVA)比其他方法更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经济利润,与股东的价值创造直接相关联,但其无法对非财务业绩进行评价,仍不完善。

(六)Peter F.Drucker业绩评价理论 随着核心能力理论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1986年提出了测评企业业绩的五项指标,分别是盈利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投入产出效率指标、创新性指标和市场声望指标。在这些指标中,创新性指标和市场声望指标首次被作为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对完善公司业绩评价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

(七)业绩金字塔(Performance Pyram id)业绩评价理论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逐步推动了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企业战略管理最主要的特征是目标的长期性、全面性。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应该关注企业内外众多要素的影响。公司业绩评价必须有利于长期目标的实现,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有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所以在公司业绩评价体系中要把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强调对业绩动因的计量和反映,如企业战略、市场占用率、质量指标、服务水平等。Kelvin Cross和Richard Lynch于1990年提出了一个能把企业总体战略与财务和非财务因素结合的业绩评价系统——业绩金字塔体系。公司总体战略位于最高层,由此产生企业的具体战略目标,并向企业组织逐级传递,直到最基层的作业中心,同时,业绩信息渗透到整个企业的各个层面。业绩评价金字塔体系强调了组织战略在确定业绩指标中的重要角色,反映业绩目标和业绩指标的互赢性,为正确评价企业业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八)平衡计分卡(BSC)业绩评价理论 随着组织行为学的提出和进一步发展,公司业绩评价也得到相应的发展。美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Robert Kaplan和美国复兴全球战略集团创始人兼总裁David Norton于1991年进行了“衡量未来组织业绩”研究,在总结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反映了财务、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和内部的平衡,结果和过程平衡,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的平衡等多个方面,所以能反映组织综合经营状况,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利于组织长期发展。平衡计分卡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使用财务指标衡量业绩的方法,解决了EVA难以解决市场占用率、创新、质量和服务、雇员培训等非财务因素的问题,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工具之一。

绩效棱柱(Performance Prism)业绩评价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使得众多学者对公司业绩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此背景下,克兰菲尔德学院教授Andy Neely与安达信咨询在2002年联合开发了一种三维业绩评价框架模型。用棱柱的五个方面分别代表组织绩效存在内在因果关系的五个关键要素: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利益相关者的贡献、组织战略、业务流程和组织能力。与平衡计分卡相比,绩效棱柱模型从只关心一个或两个利益相关主体的观念中转变过来,逐步关心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主体,在从利益相关主体那里得到贡献的同时,还关注利益相关主体的满意。该模型创新之处在于既强调了利益相关主体价值的取向,又测量了利益相关主体对组织所做的贡献。

三、结论

业绩评价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演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委托代理关系理论的提出到公司契约论的产生,再到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诞生,可以看出公司业绩评价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之上。业绩评价体系的演进过程经历了从最初的复式簿记开始,发展到当今的绩效棱柱业绩评价体系,先后克服了威尼斯式簿记在业绩评价中的缺陷、杜邦分析体系无非财务评价指标的弊端、托宾Q值(Tobin'sQ)无法对企业未来的业绩或价值进行评价的短板和EVA无法与企业战略及利益相关者相配合的缺点。这种演进的推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和深入性日益加深。

目前,我国尚未构建一个完整而有效的公司业绩评价体系,这主要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持续的时间很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十分浓重;第二,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资本市场还不能真实、公允反映出市场价值与业绩评价的关系。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利用EVA对国有企业进行业绩评价收效甚微,业绩金字塔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等尚未被利用。西方的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理论的研究有如下启示:第一,业绩评价体系理论研究应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国学者应在坚持规范研究的同时,吸收、借鉴国外实证研究的方法、思路,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第二,要注意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发展,结合本专业的实际,进行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努力扩展研究视野和思路。第三,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研究。我国的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重、资本市场有效性还很弱、法律制度和税收制度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学者在进行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研究的同时,不能生搬硬套。

[1] 陈琳、王平心:《EV A与传统会计评价指标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04年第9期。

[2] 林华:《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综合评价:未来公司业绩评价新方法》,《现代财经》2004年第6期。

[3] 蒋艳霞、解青芳:《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公司业绩杜邦相关者
上半年化肥上市公司业绩亮眼
2021年化肥上市公司业绩大增
杜邦安全文化精髓研究
基于杜邦分析的某快递盈利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杜邦智慧型产品及实用解决方案
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及其应用分析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风险资本对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影响的研究评述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