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洛阳理工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性格塑造和价值取向都与其幼年的家庭成长环境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系;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卡伦·霍妮指出,儿童在成长的早期有着两个最基本的需要,一个是安全的需要,另一个是满足的需要,而这两个需要的满足则完全依赖于父母,如果父母本人身心不健康而不能满足儿童的这两种需要,儿童势必会产生出不安全感和无助感并进而转化为基本焦虑[1][2]。
小说《飘》的主人公斯佳丽出身于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家庭,父亲是白手起家的爱尔兰移民,母亲则是个“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3]。斯佳丽的母亲爱兰早年曾与其表兄相恋,后来由于家庭的反对,表兄被迫背井离乡最后客死他乡。表兄的离世“把她心中的热情一齐带了去,所以留下来给郝嘉乐的,只是她的一个柔软的空壳罢了”[4]。作者一方面把爱兰刻画成慈爱端庄、崇高伟大,完美地符合女性传统道德规范的近似于圣母的形象,同时也指出早年爱情受挫的经历使她缺少“眼睛里的热情,笑容里的和煦,以及说话的自然”。斯佳丽对于母亲更多的是一种崇拜和敬畏的态度,“母亲只消拿一种责备的眼光向她横一眼,就可以使她羞得要哭出来”;她羡慕邻家的女孩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和她们的母亲玩闹打趣。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斯佳丽与母亲的关系缺少一种亲昵和热情,这种缺失势必会导致幼年的斯佳丽心理上出现由不安全感和无助感导致的基本焦虑。
在母亲那里得不到的安全感,斯佳丽只能想方设法地从父亲身上得到。另一方面幼年的女孩在三岁左右都会出现与母亲竞争抢夺父亲的恋父情结,加上两个妹妹,斯佳丽实际上处在与三个女人争夺同一个男人的位置中[5]。由于她是家中的长女,长得又最漂亮,加上母亲对父亲没有真正的爱,斯佳丽轻而易举地在这场争夺中获得了父亲最多的爱和关注,成为父亲最宠爱的女儿。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强迫性重复”这一概念认为“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在人际关系中,强迫性重复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复制”[6][7]。从这一观点出发,不难看出斯佳丽的一生其实都在上演着某些强迫性的重复行为:她不顾伦理道德,一次又一次地抢夺属于别的女人的男人,甚至连自己妹妹的未婚夫也不放过;战后她变得唯利是图、冷酷自私,为了赚钱一次又一次地把道德和良知抛到脑后。所有这些叛逆行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都可以理解为是斯佳丽为了强迫性地重复某种体验而产生的下意识的行为。
通过前文对斯佳丽童年亲子关系的分析可以知道,斯佳丽为了对抗因为母亲缺乏热情造成的不安全感,成功地把父亲从母亲和两个妹妹那里抢夺了过来。这一胜利不仅使斯佳丽从父亲身上获得了在母亲那里没有得到的安全感,更使她在潜意识中找到了一种获取安全感和满足感的模式,即把男人从别的女人身边抢夺过来。这一模式在斯佳丽以后的人生,尤其是情感经历中不断地上演。不论是斯佳丽婚前的追求者还是她之后几次婚姻中的丈夫几乎都是之前有恋人或未婚妻的,都是被斯佳丽迷上以后把自己的恋人和未婚妻抛到脑后转而追求斯佳丽的,也只有这种“有主”的男人对她最具有吸引力。斯佳丽婚前最热烈追求者,汤家的双胞胎兄弟,是她在一个演说会上看到其中的一个兄弟和艾希礼的妹妹在一起故意抢夺过来的,并且顺手牵羊把另一个也收入囊中;她的前两任丈夫和她结婚之前都是与别的女人另有婚约的,第二任丈夫更是她亲妹妹的未婚夫。
斯佳丽痴心追求了十几年的艾希礼也具备同样的特征,即他也是另有所爱的。她在得知艾希礼即将宣布与梅兰妮订婚的情况下向艾希礼表达爱情,希望艾希礼抛下未婚妻和她私奔,即使在遭到拒绝并且艾希礼已经结婚的情况下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始了长达十几年近乎偏执的追求。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接近艾希礼的机会,甚至几次请求艾希礼抛妻弃子带她私奔,最后她还把艾希礼安排在自己经营的木材厂工作,以便可以经常制造机会和艾希礼独处。直到艾希礼的妻子梅兰妮因难产去世,艾希礼变成“自由”男人,斯佳丽也没有了竞争对手,她“终于可以得到多年痴情追求的心上人了”,这时斯佳丽却突然发现艾希礼对她的吸引力也随之彻底消失了。因为没有竞争对手,单纯地追求男人是无法给她带来安全感和满足的。一直深爱着她的白瑞德也同样是因为没有竞争对手的缘故,斯佳丽对他的魅力一直视而不见,直到他俩结婚蜜月时看到别的女人对瑞德的迷恋才发现丈夫的魅力。小说最后白瑞德对斯佳丽彻底失望决定离她而去,而这时斯佳丽却又爱上了瑞德准备对他穷追不舍,可以预见这不过是她生命中又一段强迫性重复的开始。
不择手段地追求财富是斯佳丽叛逆性格的另一突出表现。南北战争之前的斯佳丽是种植园主的女儿,衣食无忧,根本没有钱的概念。战争夺去了她所有的财富,一家人常常饥寒交迫甚至面临死亡的威胁。生存危机唤起了斯佳丽潜意识中对死亡的恐惧,而这种恐惧最初是因为母女关系缺乏热情而产生的,因此她再次体验到儿时那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焦虑,具体表现出来即是她经常被噩梦缠身。小说在此出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转折:斯佳丽杀死了一个北军小偷,并在他身上搜到大量现金和珠宝。斯佳丽并没有因为杀人而恐惧或者产生良心上的不安,反而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畅快感:杀了人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获得财物解决了温饱。斯佳丽在潜意识中又找到了一种获取安全感和满足感的模式,即不顾道德良知不择手段地追求金钱。这一模式在她以后的人生中同样一再上演:为了三百元税金她不惜出卖自己打算做瑞德的情人,遭到拒绝后得知妹妹的未婚夫有存款,立刻用尽手段把他夺过来和自己结婚;为了节省成本赚取更多的利润,她不惜雇佣囚犯做工,罔顾那些人的性命,对手下克扣囚犯伙食和虐待囚犯的行为置若罔闻,只求多出木材多多赚钱。斯佳丽在良知的谴责下也曾发誓:一旦有了足够的钱就要学习母亲那样做个高尚的人,再也不做那些违背道德的事情。在嫁给瑞德以后,斯佳丽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过上了奢华的生活,她却依然如故,早把那些誓言丢到了脑后。实际上无论有多少钱她都不会满足,因为真正能给她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的不是钱本身,而是不择手段获取金钱的过程。
精神分析学认为早期经验和幼年亲子关系对个体人格及性格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斯佳丽为了对抗幼年母女关系引发的基本焦虑形成了同别的女人抢夺男人的爱情模式,在战争期间杀人获得财物又使她形成了不择手段获取金钱的心理模式,这些模式皆是她潜意识中对抗焦虑和不安全感的方式,而斯佳丽那些不断违背道德的备受争议的反叛行为实际上只不过是她不自觉地重复这些心理模式的下意识的行为。
[1] Mitchell, Margaret. Gone with the Wind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2.
[2] 张丽丽.浅议小学生安全问题[J].学周刊,2011,(12).
[3] 卡伦·霍妮.神经症与人的成长[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1.
[4] 傅东华,译.飘[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8.
[5] 柯云路.童话人格[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9.
[6] 曾奇峰.你不知道的自己[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6.
[7] 李利薇.大学新生安全感、心境与适应性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