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

2013-04-02 05:49孙静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外国人礼貌言语

孙静波

(北京物资学院 外语学院,北京 101149)

一、引言

塞尔(Searle)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在典型的言语环境中话语可以完成以言表意行为(locutionary act)﹑以言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3 种不同的言语行为。[1]以言表意行为是指说话者的话语以某种形式表达某种意思,并力求让听者明白话语的真实意图。听者根据言语的意图在行动上做出相应的行为,就是完成了以言行事的行为。说话者的话语表面上可能采用的是疑问式的征求意见的问句,但实际上话语的本意是要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而听者既明白说话者的真实用意,又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举动,即话语在听者身上产生了某种效应,就是以言取效行为。可以说,交际双方不但要正确理解话语的字面意思,而且要能分析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并能及时做出合适的举动。因此,成功的言语交际必然包括这3 种言语行为的成功进行,任何一方面的失误都会导致整个言语行为的失败,进而引发理解障碍和交际误解,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语用失误分析

为了准确认识跨国企业中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行为,本研究在Ascender Company(法国电子元件公司)、正大集团上海食品分公司(泰国独资公司)、Charles Parson Group(澳大利亚查尔斯·帕森公司)等3 家跨国企业中对45 名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进行了英文问卷调查,其中15 名为外籍人员,年龄分布在25岁到48 岁之间,平均年龄34 岁,在中国居住时间最长的为5 年,最短的为3 个月。30 名为中国人(大陆人24名,香港人4 名,台湾人2 名),平均年龄32 岁。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考察语言使用和社交语用的情况,并发现具体的语用失误表现,并做出以下的具体分析。

(一)以言表意行为失误分析

奥斯汀(Austin)认为,“The issuing of the utterance is the performing of an action.”[2]这句话是指说话就是做事。话说得“好”,事就“办得成”,相反,话说得“不好”,事也就“办不成”。因此,由以言表意中“言”的失误分析为出发点,可以更好地洞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尤其是跨国企业中大多数的员工都使用英语进行言语交流,但相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讲,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国人更容易在“言语”中出现失误。

传统的英语教育注重读写能力,而忽视听说能力。因此,现在外企工作的多数中国员工普遍感到在英语听说能力方面存在缺陷。说英语时,他们语言不够准确,主要表现为单词发音不准、重音错误、句子语调不对等。由于这样的失误,外国人可能就听不明白中国人说的英语,即我们无法以“言”表“意”,更别提以言做事了。

以言表意中“意”也可能出现失误。即使在语音语调正确的情况下,中国人对英语语法﹑句子结构﹑语言使用方面的不成熟,也会造成语意上的失误,主要表现为指称失误、时态失误、语态失误、主谓搭配失误等。

例1.If I studied English harder,you’ll be more successful.(指称失误:I 和you 指称不协调)

例2.I finished this task by the end of this month.(时态失误:应为将来完成体,即will have finished)

例3.Here allows no one.(语态失误:应为被动态No one is allowed here.)

例4.It taste good.(主谓搭配失误:应为tastes 单数第三人称)

例1 中指称不一致,令听话人弄不懂说话人究竟指的是谁;例2 中时态不准确,所以听话人不清楚工作究竟何时完成;例3 中的语态错误会导致听话人完全不明白话语的意图;例4 中的搭配失误则会导致理解的无奈,从而影响做事的效果。

(二)以言行事行为失误分析

言语表达不当而影响行事效果的因素很多,从调查所得的结果来看,主要有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1.日常用语的语用失误

在对话中,有时虽然正确理解了对方话语的言外之力,但使用语言时违反了英语文化的语言习惯,误用了其他的表达方式,造成语言失误。

1)恰当用语的语用失误

例5.Foreigner:Thank you very much.That’s a great help.

Chinese:Never mind

从例5 可以看到,一位中国员工帮助他的英国同事忙了一天,英国同事很感激,对他说了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That’s a great help.”这位中国同事回答了一句“Never mind.”然而,“Never mind”的含义却是,当对方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自己,但自己并不介意时才用的表达。这显然与中国同事想表达“不用谢”相差甚远,正确的回答应是“You’re welcome.”

例6.Foreigner:Could you finish the work by this Friday?

Chinese:Of course.

“Of course”通常情况下是表示对询问的肯定。例6中,中国员工想表达的意思是“没问题”即“No problem”,自己能完成任务。但却误说成“Of course.”这可能让外国同事认为他在表达心中的不满,抱怨不相信他的能力。所以“Of course”的言外之意是“我当然能完成任务,你小看我吗?”

因此,没能正确理解说话人话语的言外之意就有可能导致语用失误。这类语用失误表现为听话人只理解字面意义,不懂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例7.Boss:Is it time for tea?

Secretary:I don’t think so.We still have 20 minutes.

例7 中,秘书以为老板只是“询问”是否到了喝茶的时间,但实际上老板的言语行为是“命令”,意思是“我要喝茶了,你怎么又忘了拿过来!”所以,如果秘书正确理解了老板的真实意图,他应该表示道歉,并马上去取茶。

口语书面化,不理解用完整句回答的特殊含义,从而导致交际失误。由于传统英语教育的重读写、轻听说,许多中国人用英语进行言语表达时会刻板地将书面语用于口语中,使得言语表达不流畅,甚至造成言语交际失误。

例8.Smith:Chen,have you finished that report?

Xiao Chen:Yes,I have finished that report.

其实,例8 中小陈只需说“Yes,I have.”或“Yes.”就可以了,但他严格地“遵守语法”,用了完整句回答Smith 的问题,这可能使Smith 误以为他有点不耐烦,或者是不太高兴,因而就导致了语用失误。

2)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

礼貌原则是言语交际的一个主要原则。[3]“请”字经常出现在表示礼貌的用语中,但英语中的“please”与汉语中的“请”字并非完全等同,如果统统用“please”来表达“请”,就会出现please 的误用,形成交流障碍。

在跨国企业中有这样的例子:为了向同事Linda 表示友好,丽丽在休息的时候为Linda 端来一杯茶,很客气地用英语说:“Please have a cup of tea.”,但Linda 却显出诧异的神情。原来,“Please have a cup of tea”在英文中表示“给我个面子,喝了这杯茶吧!”大有央求的意思,是表示“给予”而非礼貌的“请求”。正确的说法应该是:“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cup of tea?”

另外,“please”并非永远表示礼貌,有时反倒意味着相反的意思。如果直截了当地对某位同事说:“Please open the window.”或“Will you please sit down?”在这两种语境中,“Please”隐含着“命令、不耐烦”之意,表现出不礼貌的言语行为。

2.社交用语的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是指交际中因不够了解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交际失误。[4]在调查中得知,言语交际的双方越是了解彼此的差异,就越不容易产生社交语用的失误。就这一观点,一位在中国居住了5 年的外国人的答卷与多数大陆人的答卷几乎一样。根据问卷结果分析,可以归纳出跨国企业中社交语用失误的3 种原因。第一,举止方式差异。例如公司老总Smith 刚做完年度报告,当员工希望表达自己对该报告的赞同态度时,千万不能说:“Mr.Smith,you’ve made an excellent report.”。因为西方人认为做报告应该实事求是,没有精彩不精彩之分,这样评价显得说话人是在恭维、吹捧老总,反倒令人不快。恰当的表达是:“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report.”。第二,价值观念差异。在汉语文化中,关心、体贴对方的言语行为在英语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或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比如“Will you send an e-mail to your wife before her birthday?”、“I think you look too young.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id our boss give you to carry out that project?”等,这些问话在中国人看来自然、亲切,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不能理解且不礼貌的交际用语。第三,交际双方身份或社会地位差异。下属员工对上司讲话时应保持彬彬有礼、戒骄戒躁,因此下列话语是不适合由属下对上司讲的:“Tell me about it right now.”、“I have to go now.Tomorrow I’ll give you the answer.”。忽略了身份地位的差异且随便的交际用语会给行事者带来不利,从而无法达到交际的目的。

3.以言取效行为失误分析

使用不当的语言进行交际往往会导致无法预料的效果,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5]中国人有时能够感受到失败的言语交际,而有时自以为成功,但却令外国人感到莫名其妙。这主要是源于中西两种文化观念的不同。一个人越是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就越不容易发生以言取效行为的错位,反之则失误频频。

常见的以言取效的语用行为失误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中国人不觉得,但被外国人认为是不成功的以言取效行为。如中午遇到外籍同事,以“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Where are you going?”来打招呼是不妥的。即使见他在吃,也不能说“Are you having your meal?”一般只需要说一句“Hello.”或“Good morning.”或“How are you?”就可以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只要对方有应答,打招呼的行为就成功了,自己也会欣然地离开。但相反,当外国人听到“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Where are you going?”的时候,他们会以为你想邀请他一起外出用餐,或在打听他的私事。而当他们正等着听你的下文时,你却谈起别的事情,这样会让对方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他们会想,不请我吃饭问我干什么?或者会觉得你在明知故问,有时甚至会惹恼这些外国同事。第二种是外国人不觉得,但中国人认为是不成功的以言取效行为。如外国人说:“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中国人会答:“Oh no,don’t trouble.”交际的结果就是外国人没有帮中国人拿咖啡,中国人本来是在客气,其实想喝。对于外国人来说,喝咖啡就是“Yes.”不喝就是“No.”因此,中国人的客气没取得自己预期的效果。对于许多了解中国文化或在中国居住时间较长的外国人来说,例子中的言语失效行为较少发生在他们身上。颇为了解中国文化的Ethan 告诉我们:“当我的中国客人说‘不用客气’时,那表示他们在客气,你应该为他们送上茶水或咖啡。他们很少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愿望。”

三、结束语

从以上的调查分析结果可见,在跨国企业中中外员工在以言表意行为、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3 个方面的跨文化交际中都存在语用失误问题。要解决以言表意行为的失误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我们应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注意正确语音语调的使用;另一方面,可结合原版录像带学习日常英语的灵活使用,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不仅仅刻板地停留在书面语的学习。要解决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的失误主要应从语用的角度出发,注意培养语用能力,多了解学习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减少以母语文化叠套英语文化,并注意结合语境,准确得体地使用英语。

总之,要达到有效的交际,减少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交际者除了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更要了解诸多非语言因素,如社会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等对交际的影响。只有了解更多语言背后影响语言交际的各种因素,才能保证在跨文化交际中使语言发挥正确和恰当的作用,减少影响交际的语用失误,使交际更加顺畅,从而促进各种国际合作工作成功开展。

[1]Searle,J.R.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Cambridge UP,1979:19-65.

[2]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86.

[3]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P,1983:35.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10.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98.

猜你喜欢
外国人礼貌言语
外国人学汉字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外国人如何阅读王维
街上遇见外国人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暗恋是一种礼貌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