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性电视采访中的逆向思维和平衡原则*

2013-04-02 05:02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

徐 虹

(楚雄电视台,云南 楚雄 675000)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监督批评和剖析问题为核心的报道,是采访者针对某些个人或组织故意掩盖的损害公众利益的事实或者公众关心的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而完成的报道方式。在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是备受重视的新闻品种之一。

20世纪80年代,调查性报道传入我国,涌现出《南方周末》、 《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大批以调查性报道为主要内容的优秀报刊、电视节目,它们以理性、睿智、质疑、尖锐和深入等特征成为引领媒体调查性报道的先锋。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授们认为,“调查性 (揭露性)报道的目的在于揭露被隐藏起来的情况;其题材相当广泛,广泛到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它指的是一种更为详尽、更带有分析性、更要花费时间的报道,因而它有别于大多数日常报道。”[1](P384)

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通常想了解的内容,大多是受访者不愿意向公众陈述的,这就要求记者有敏锐的嗅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付出比日常报道多出数倍的努力,把潜藏在公众谈论的新闻事件之下的真相揭示给受众。

调查性采访与其他一般采访不一样,其题材敏感、社会关注度高、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最初没有任何结论,甚至没有任何线索,全要靠记者的深入挖掘来完成这一过程。因此,调查性报道展现的是记者逐步接近事实真相的过程。而电视调查性采访中,记者的采访语态、神情、对方的态度等等元素更为直观生动,它们成为电视调查性采访中十分重要的镜头语言。因此,电视调查记者的作品就是其调查采访过程的展览。面对扑朔迷离、杂乱纷纭的现象,调查记者像侦探一样拨开层层迷雾,和采访对象斗智斗勇,一步步接近事实真相。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充分展示了调查性报道的魅力。由于调查性报道的特殊性,对记者有着更高、更严和更为全面的要求。在电视调查报道中,记者除了要具备勇气、责任感和人文精神外,还必须具备逆向思维能力和坚持平衡原则。

一、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去达到“制胜”。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现代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信息消费方式以及对舆论的认知方式也在逐渐变化,已经不再习惯于用现代的概念体系与惯常的思维和认识方式来接受传播,而是希望通过新闻报道以全新的视觉和全新的解读方式获得对事物本质更新的认识。“用最有说服力的影像语言,使节目凸显出严肃、深刻、理性的精神内涵,使作品在深刻的过程展现中完成深度报道,产生强烈的思想穿透力。”[2]

在电视调查报道这一类深度报道中,要让节目产生思想穿透力,并得出令观众和受访者信服的结论,就要突破因循守旧的惯常思维,才能穿透层层雾霾,抵达事件的内核。因此,逆向思维是调查性采访记者所必备的。

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往往会获得意外的发现,也就是发现运用常规思维难以发现的事实的新闻价值,从而成功采写独家新闻。因此,调查性报道需要记者具备逆向思维意识,打破独有的模式和已成定局的结论,选择与众不同的角度,揭示比较新鲜、深刻的主题,取得常规思维所达不到的新闻价值。

1.逆向思维的主要特性

(1)反向性

通常对普遍接受的信念或做法进行质疑,然后察看它的反面是什么。如果对立面是有道理的,那么就朝对立面方向进行。

反向性是逆向思维的重要特点,也是逆向思维的出发点,逆向思维离开了它也就不存在。以肯定的倾向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属于顺向思维,而逆向思维则是从否定的倾向去发现事物的本质。直线的思索和探寻,很容易走到死胡同,且得到的往往是表象;而反向的思维往往会打破采访陷入尴尬的僵局,独辟蹊径,深入事件的核心,从而得到真实的信息,从“山穷水尽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采访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2)批判性

逆向是与正向比较而言的。正向是指常规的、常识的、公认的或习惯的想法与做法;逆向思维则恰恰相反,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反叛,是对常规的挑战,它能够克服思维定势,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

逆向思维批判性的本质特征和可贵点就在于不人云亦云,敢于对原有的结论或可疑点提出疑义和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付诸于采访的过程中,一一求证,这往往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3)质疑性

要有一种敢于怀疑的精神,打破习惯,这种精神越强烈越好。习惯性做法并不总是对的,对一切事物都报有怀疑之心是逆向思维所需要的。

质疑本身就代表着对新闻事实的追寻。“质疑是对每一个新闻从业者的最基本要求,它应该化为无形而存在于采访的思维和行为过程之中。”[3]特别是记者在进行电视调查性采访时,受众所看到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出镜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追寻过程。出镜记者所质疑的,对于受众思路的引领、新闻事实的揭示,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今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记者的提问和质疑代表了社会的不同群体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期待、关切和疑问。

有了必要的质疑,才能保证调查性节目的客观和公允。

笔者目前在楚雄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跟踪反馈》栏目担任记者。该栏目每组节目20分钟,属于舆论监督深度报道,它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敏感性题材,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如果记者没有质疑精神,往往会被一些貌似真实的表象所蒙蔽,还会被受访者牵着鼻子走,得不到真相。笔者2013年1月份做了一期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题材的节目《切实整改提高新农合新服务质量》,起因是一位农民的投诉。这位农民投诉,从2007年起,他和母亲就一直参加新农合,每年都按时交纳参合费,可他母亲2012年3月份在乡卫生院门诊看病却不能现场减免医疗费,乡新农合办的工作人员答复是因为没有交纳参合费,系统里没有信息。面对记者的询问,相关负责人都异口同声说,是因为这位农民曾经分过户、有2本参合证和微机系统出错等因素所致,还向记者出示了调查材料。看似客观公正的结论是真实的吗?为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记者撇开陪同人员,来到了村里,找到这位农民,才了解到事情并不像介绍的那样。

在记者的缜密采访、步步追问以及事实面前,最后,卫生主管部门和相关负责人承认,是由于新农合工作人员的失误,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不够认真和仔细,没有录入反映人新农合缴费的信息,从而导致反映人母亲看病后在现场就没有减免的情况,并表示下一步要着力整改,提高新农合的服务质量,落实好国家的惠农政策。

在此组调查性报道采访中,记者并没有认可职能部门的结论,遵循顺向思维进行采访报道,而是以一种反向思维和质疑精神,获得了第一手客观真实的材料,在穷根究底的调查和取证中,让观众得知真相,获得了真实准确的结论。同时,通过节目,也披露了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待群众投诉表现出的官僚冷淡的作风和避重就虚的实质。节目的播出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相关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了新农合工作的规范推进。

二、平衡原则

做调查性报道除了要坚持客观、公正外,还要坚持平衡原则:对于介入事件中的多元主体,应当给予他们同等机会的话语权。平衡是什么?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给的定义是:“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在进行调查性电视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本人一定要有平衡意识。涉及到事实不清的新闻事件时,必须采访到当事双方,让事件中的冲突双方和不同利益集团都有发言的机会。新闻的生命在于客观真实,而针对调查性报道而言,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公正,要做到客观真实就必须坚持平衡的原则。澳大利亚新闻学博士皮特·格拉博斯基 (Peter Grabosky)和波尔·维尔森 (Paul Wilson)认为,调查性报道就是“揭露一种被某些人或组织故意掩盖的新闻”,“常聚焦于不义、丑闻或违法活动。”[4](P441—442)

调查性报道的核心是揭露社会问题的本质,是对损害公众利益行为的揭露,这类报道绝大部分属于批评性报道,更容易与事件责任方产生剧烈冲突,因而记者在报道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就显得更为重要。记者在采访、写作此类报道时一定要把握好平衡原则,要尊重事件相关人的话语权,要展示对立双方的意见,不能够只有一家之言,必须要给双方说话的机会,即使责任方的不当行为属实,也要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因此,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必须要听到双方的声音。只听了一方的言论,没有另外一方的言论,不可能有一个公正的判断,而且带来的后果将会有极大的风险。

“在调查中,平衡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它的出发点不是义愤,或是控诉和指责,而是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5]在进行调查性电视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本人一定要有平衡意识。涉及到事实不清的新闻事件时,必须采访到当事双方,让事件中的冲突双方和不同利益集团都有发言的机会。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公正,也意味着耐心。调查性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无论在采访时间和采访深度上,都要求记者的内心平衡、冷静客观。如果心理的天平发生倾斜,那么会直接影响到新闻的客观和公正。

一篇报道如果只 (都)是一种声音、一种观点,不但会失之偏颇,让真实性大打折扣,而且也会枯燥无味。报道里反映出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可以调动观众的分析和判断力,展开想象和参与思考,这样的报道才为广大观众所欢迎,也增强了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平衡原则,让记者避免掺入自身观点,而是客观公正,提供多元的声音和多样的意见,获得更充分的沟通和认识,抵达所有问题的内核和本源。同时,平衡也是媒体的道德责任,是维系新闻报道真实客观的基础,也是衡量媒体公信力的重要标尺。对于调查类节目而言,只有坚持平衡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维护媒体的权威,营造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

记者在安排调查性报道结构时注意平衡性原则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便于展开冲突。调查性报道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具有冲突性,对立双方之间的矛盾和碰撞是受众最感兴趣的地方。调查性报道平衡展示冲突双方的意见可以给对方提供批评的靶子和辩驳的机会,使其在相互交锋中让记者寻找到双方的破绽、漏洞和突破点,深化和延伸主题。

一组经典的调查性报道的诞生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事件本身新闻价值含量的大小,冲突和对抗的激烈程度,调查记者的职业素质,采访对象的选择以及采访方法的运用等等。但是,逆向思维和平衡原则乃是至为关键的两个因素,它们关系到能不能把调查性报道做好、做深的问题,也关系到媒体是否具有良好的公信力和较好的承担起社会责任。

[1](美)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布赖恩·布鲁克斯,达于·莫昂,乔治·肯尼迪著.新闻写作教程 [M].唐兰雷,褚高德译.黎瑞文校.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2]王贵平,王青.深透性:电视深度报道的品质追求 [J].电视研究,2004,(11).

[3]张恒.周播栏目 日播思维[J].电视研究,2011,(9).

[4]转引自: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 [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5]柴静.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原则[J].电视研究,2005,(10).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逆向而行
逆向思维天地宽
逆向工程在塑料产品及其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