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联合国活动对大学生素质培养功效浅析

2013-04-02 02:54:59杜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合肥联合国

杜娟

(合肥学院 外语系,安徽 合肥 230000)

模拟联合国活动对大学生素质培养功效浅析

杜娟

(合肥学院 外语系,安徽 合肥 230000)

模拟联合国活动作为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它以真实的社会活动事件充分激发学生的个人参与意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语言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模拟联合国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对于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大有裨益.

模拟联合国;素质培养;功效

模拟联合国活动主要包括模拟联合国大会及相关的指导和培训等内容.模拟联合国大会简称模联(MUN),它是模仿联合国的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参与者在大会上围绕国际上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探讨,寻找合作共赢和解决之道.模拟联合国大会作为模拟联合国活动的主要内容,它是大学生的一项国际交流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们树立世界和平发展的理想,树立团结协作和互利共赢的意识.

在模联活动中由学生们来担任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在会议主席团的主持下,遵循大会的相关规则,以英语作为交流语言,阐述各自“代表国家”的观点.为了捍卫本国权益进行主题辩论并积极游说,为解决国际问题和冲突,与“友好国家”沟通协作,讨论决议草案,从而结合友盟,促进国际合作.其间,学生们围绕模拟联合国大会还将开展一系列活动内容,如模联知识培训、时事热点交流会、圆桌会议、冷餐会、校际间交流等相关活动.

我国高校模联活动是自2000年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相对于欧美国家来说,我国高校的模联活动起步较晚,但模联活动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发展迅速.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成长空间比较大.目前全国范围内模联活动发展也不太均衡,重点大学和沿海城市高校的模联活动水平较高,而西部、内地的模联水平较低.

合肥学院模拟联合国活动组织创立于2009年,是外语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展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而进行的一项新的探索.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构建和巩固,能够辐射带动各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全院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开展模联活动的实践证明,此项活动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一项良好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形式.

1 模拟联合国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状况

模拟联合国活动作为合肥学院外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进行模联活动知识培训,组织模拟联合国社团,举办模联大会等形式进行活动的组织和培训.它的开展和活动品牌构建将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对于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大有裨益.

模拟联合国活动作为互动性和参与性极强的学习实践经历,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深化第一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扩展外语专业语言学习范围,提升英语应用能力,使英语教学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到校园文化和实践学习的校园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从中不仅交流和探讨国际事务,还能够通过亲身实践来锻炼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活动组织、策划与管理能力,演讲和辩论能力,与人沟通交往、解决冲突和求同存异、协作共赢等多方面能力.

通过在合肥学院开展模拟联合国活动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模拟联合国活动确实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激发英语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塑造学生的领袖气质与协作精神,使学生能通过活动锻炼来践行社会责任、创新思维想象、勇于尝试,提高胆识,为同学们学习英语和探讨国际时事热点提供了良好交流平台,促进了校际间学生的联系交流,增进了大家对模拟联合国大会的深入了解,是一项外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的良好开展形式.

1.1 目前安徽省高校模拟联合国活动的举办状况

模拟联合国活动作为我国高校的外语类第二课堂活动,目前安徽省部分高校开展了此项活动,但是覆盖面并不广泛,大部分高校的模联活动开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相对缺乏固定的组织机构和活动举办的连续性,活动品牌的塑造仍不够成熟,内涵建设有待加强,缺少参与受众的广泛性和普及性,模联活动作为高校外语类第二课堂活动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模拟联合国活动是第二课堂活动品牌建设的拓展

合肥学院外语类第二课堂活动的传统开展模式大体分为知识传授型、影视欣赏型、竞赛型活动、社会实践型等,如外语专题讲座、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学术交流、外语电影展播、外语风采演讲大赛、外语沙龙、外语角等活动.而模拟联合国大会的举办使外语类第二课堂活动品牌进行了拓展,它融传统单一的活动开展模式于一体,对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会前的材料搜集和整理,会中的探讨和表述,现场的应变能力和多学科的整合,都对参与者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性,它的举办和活动推广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合肥学院外语类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框架构建.

1.3 相对于外语专业其他第二课堂活动的不同之处

模拟联合国大会作为一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相比外语演讲比赛、外语角等内容和形式相对简单的大众化第二课堂活动,模联对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而活动现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心理挑战性和吸引力.

模拟联合国活动是以大学生作为参与主体,从前期的搜集资料、文件撰写到会场磋商中全英文表达,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角色由被动转为主动,在英语口语表达技巧、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方面都大有益处.仅仅单是针对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模拟联合国活动都对参与者提出了不同要求,从陈述到辩论,由磋商到斡旋,既要求参与者注重口语表述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又必须具备语言组织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提高参与者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多面性和灵活性.

模拟联合国大会议程相对固定,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的会场秩序能够让学生在会前进行充分准备,会场的“真实”情境则有利于激发参会学生的表达动机,使语言表达更具有挑战性和应变性.大会对学生的使用语言的规范和得体性也提出了要求,如何使用正式得体的语言来面对正式场合,做到语言组织条理清晰,逻辑缜密,有理有节,提高语言表达技巧,提升交际质量,以有效传达交流动机,实现说服对方,争取同盟的目的.

1.4 模拟联合国第二课堂活动内涵建设

模拟联合国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活动,它的举办形式和活动内涵也在逐渐完善.以合肥学院为例,目前已举办四届英文模联大会和两届中文模联大会,聘请了英语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成立了模拟联合国社团,定期举办社团模联知识培训,使更多的学生了解模联大会的相关程序和活动意义,扩展了活动的参与面.

英文模拟联合国大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但对于英语口语水平较差的同学是一道门槛,基于此考虑,合肥学院又举办了中文模拟联合国大会,使全院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对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口语表达、增强对社会时政的关注度,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都起到了积极影响.

模拟联合国活动作为一般本科院校的常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校际学生之间增进沟通和交流.在往届合肥学院举办的模拟联合国活动中都邀请了合肥部分高校参与交流,从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同时也组队参与了其他高校的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开拓眼界,增进沟通,从而有助于今后创新活动形式,完善活动内涵建设.

2 模拟联合国活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起作用

模拟联合国大会结合国际大背景,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对于拓展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塑造国际意识,增强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将起到积极影响,为培养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锻炼平台.

2.1 拓展了大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搭建了外语教学实践平台

模拟联合国活动中参与者关注和探讨的社会问题较为宽泛,内容涉及世界和平与安全、全球化、公共卫生问题、人权问题、环境治理、贫穷与发展、恐怖主义等等,这些问题基本上是世界各国面临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加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开展将会增强青年学生对联合国会议的直观认识和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思考时政和展示才干的平台,有助于引导学生用国际视角来思考和讨论问题,通过沟通和协作,寻求解决之道.

2.2 激发自主学习能力整合多学科知识结构

模拟联合国活动最初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是以英语作为会议工作语言,因此从搜集相关背景资料、会议文件书写、听取会议发言、自我观点阐述等各个方面都对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它作为第二课堂的一种体验式学生活动,要求参会代表们置身外交情境,学会换位思考,具备英语表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模联的“真实”语境也会强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热情,在会议之前代表们必须搜集资料,充分准备,做足功课,做到有的放矢,密切关注所代表“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发展状况,深入研究“代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方面面.只有全面掌握“代表国”相关素材,才可能在活动中具备“发言权”,做到厚积薄发,充分扮演好外交官的角色.对于活动参与者而言,准备会议素材的过程也是一个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梳理和整合的过程,代表们需要结合大会讨题搜集经济、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然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整合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深入思考和融会贯通,大学生通过模联活动实践有利于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2.3 树立协作理念 学会互利共赢

由于模拟联合国活动具有较强的现场互动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同学们在参与过程中共同探讨国际事务,通过实践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自我组织、策划和管理能力、文字写作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还能通过现场演讲和主题辩论,锻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解决矛盾和求同存异等综合能力.

参会代表们在会前对代表国家的国情、发展情况、外交政策等结合议题深入分析后形成立场文件,会中他们又通过游说、辩论、谈判等多种方式,与其他代表就议题达成共识,从而产生决议草案.不管是会前准备还是会中讨论,学生们只有争取团队合作,发挥集体优势,成员之间取长补短,才能在会场上迅速形成合力,在会议规定时间内及时找到解决方案.

2.4 增强责任意识 树立时代使命感

在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时,参与者们通过查阅材料、活动中的亲身体验等直观感受会从内心强烈感受到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程度的差距,从而认识到政治问题的重要性,并提高自身政治敏感性,思索改变社会现状的途径,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有社会担当的大学生,为应对将来的各种挑战做好思想准备.

2.5 结识朋友 拓宽人脉网络

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不仅拓展了参赛者的国际视野和逻辑思维,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给各个高校参与模联活动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和交流的良好平台.各个高校不同系别和专业的同学们在一起交流切磋,商讨合作,这对于学生的组织协调、合作沟通能力的塑造会大有裨益,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2.6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模拟联合国活动要求参与的学生对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有全面的掌握,深入了解异国文化中的人文思想、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等相关因素,并从中能够学会认识、接纳和融入各种文化,树立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对于锻炼大学生流畅自如的英语语言运用,了解英语词汇的深刻文化内涵有较大的帮助.通过参加活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世界文化意识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3 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完善及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合肥学院自2009年引进模拟联合国活动之后,作为一项外语专业第二课堂学术活动便很快在全院学生中扩展开来,各系各专业的学生陆续加入到模联组织中,但相比其他发展较成熟的学校,合肥学院的模联活动还尚处于初起步阶段,学生对活动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模拟联合国活动作为合肥学院,目前从活动的组织管理,会议培训、筹备、规则制定和评奖机制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思考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3.1 模拟联合国第二课堂活动的建构及完善

如何通过模联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材料准备的广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在开展形式上如开设模联选修课,建立起完整的模拟联合国团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参与模联活动的热情,加强与其他高校的模联活动学习交流,巩固活动品牌,完善内涵建设,提高模联活动的整体质量等都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模拟联合国活动在今后应加强和其他院校模拟社团的联系和交流,进行定期交流,互通有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覆盖面,提升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培训指导,使培训内容更加丰富,进一步扩大培训的力度和规模.由于目前合肥学院具备组织培训的人才经验还不够丰富,培训内容还是以比赛技巧为主,尚未形成完整培训体系,培训作用还需要巩固和加强.加强对模拟活动的宣传,使此项专业学术活动在开展形式和组织方式上能更加接近学生实际,做到学生喜闻乐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从对英语语法技巧的关注中,把视野投注到对会议讨论主题本身的思索.

3.2 模拟联合国活动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是以“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从信息的被动接收转为学习参与的主体.而在我国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主导整个课堂,以信息的单向传输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因此要提升第一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由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转为组织者,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质,鼓励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模拟联合国活动以“真实”的情景创设给予参与者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内在的潜能和语言表达的渴望.在第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话题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景,根据情境针对性布置教学任务,同时情境应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体验认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

模拟联合国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主动性,通过实践来完善第一课堂所学理论知识,通过活动中各个环节来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形式,以小组讨论、集体协作、成果分享等形式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增进学生间的经验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意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模拟联合国活动作为外语类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还提升了学生适应社会的其他综合能力和素质,同时模联活动也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借鉴,是一项非常好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形式,能够成为第二课堂活动的典范,为探索和开发其他有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提供借鉴作用.

〔1〕中国联合国协会.模拟联合国指南[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26-137.

〔2〕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82-197.

〔3〕潘懋元.高等教育学(上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1985.294-307.

〔4〕毛力.模拟联合国活动与英语口语提高策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128-130.

〔5〕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26-28.

G642

A

1673-260X(2013)12-0221-03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合肥联合国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英语文摘(2021年5期)2021-07-22 08:45:58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海峡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联合国提议2015年召开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等5则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01
生态合肥
朝韩“打到”联合国
环球时报(2012-03-14)2012-03-14 13:35:57